APP下载

构建数学生活美好乐园

2016-09-21孙建峰

考试周刊 2016年73期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小学数学

孙建峰

摘 要: 随着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众多小学数学教师关注的问题,而如何利用研究性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终使学生受益变成教育改革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本文就数学研究性学习实践进行思索探讨,以期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研究性学习 实践思索

研究性学习理论是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必然产物,这与传统教学之中对课程的理解存在一定的缺陷有直接关系,对课堂比较狭隘、表面的理解直接使得对课程的学习演变成对知识体系的学习。而研究性学习力求将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将课程的内容演变成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实际内容,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这就要求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将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活动凸显出来,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真正学习的过程。因此,对传统教学过程的改革,改变单一的课程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更适宜学生的课程实施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改造教师,改变教师的角色和定位

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作为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处于讲授知识状态,而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首先要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认定,这种重新的角色定位能够使教师改变在课堂之中主导者的角色,使之成为辅助者、引领者,这样更符合新课程标准中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在导学过程中首先要信任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主、积极地学习,从而发现数学中的规律。当学生探索到某些规律时,教师再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进行进一步思考,从而针对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学习需求。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指导他们探索、发现和感受知识,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又可以让他们自主完成构建知识过程。如《认识负数》一课中,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认识负数,并利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最终学会化难为易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温度计讲授负数的知识,进而引出“负号”,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温度,零上、零度和零下之间的区别,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到规律。教师顺势指出“负号”代表负数,零上用“+”表示,零下用“-”表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提升,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也由主导者向引导者转变。

二、研究教材,改善对教材的认识和理解

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在于让教材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即将学生从传统的对知识学习中转变到对数学问题的研究上,因此教师就应该改变对教材的认识,在以人为本的同时还要能够根据学习内容,将学生的学习实际、知识水平进行有机结合,进而创设出有利于他们思考、探究的问题情境。将教材中所讲授的知识创造性地进行组织,使之成为学生易于接受、生动有趣的研究性素材,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课堂学习。如《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一课中,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从而能够感受到小数与生活的联系,最终感受到数学就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就可以利用人民币中的“元”创设问题情境,超过一元的数字和不超过一元的数字表示,几角是1元的几分之几。这样生动的、贴近实际生活的问题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便教师进一步调整问题,从而让学生自主找寻规律。这样的教学既强化了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他们分析数学问题的意识。

三、提升课堂,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

(一)创造条件促使学生自主探索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能够自主、独立地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共同发展的学习习惯,引导他们在对知识的质疑、探索中进行学习,从而使之能够自主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让他们感悟知识、创造知识。如《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一课中,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结合实际,自主观察和探索出大数目改写成万、亿做单位的小数表示,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最终用自己IDE方法实现对问题内化。首先教师利用学过的改写知识,如将7.4改写成两位小数,6厘米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这样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进行导入,让学生轻松地进入对新知识的学习中。接着复习整数的数位顺序,从个位一直到亿位,这时教师就可以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书写出两个大数目,让学生进行数位的改写。这样通过练习学生既能够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又能够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而总结出相应的用万、亿作单位小数表示大数目的规律,将相应知识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二)将小组合作与个体探索进行有机结合

小组合作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之一,而合作研讨在研究性学习中也有其优势所在,既可以提高学生对课堂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又可以让优等生与学困生进行优势互补,也为所有学生提供更多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在课堂中凸显自己的价值。如《用列举法解决问题》一课中,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使用列举法,从而体会有序思考的作用,最终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23个人出去旅游,需要安排住宿,现在有若干间3人间和2人间,房间不能有空床位,如何安排这些人的住宿最省成本?”这种问题让学生进行合作研讨,这样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进行合作研究,并且通过相互的讨论与个体探索总结出正确答案。这样学生既能够在合作研讨中进行学习和表达自我的想法,又能够顺利实现对知识的构建。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中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实践与思索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就要求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研究性学习策略,使之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同时还要加强对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学习,真正把握住其内涵,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标,达到培养他们探索、创新精神的目的。

猜你喜欢

研究性学习小学数学
研究性学习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