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高职数学教学

2016-09-21樊粉粉任艳

考试周刊 2016年73期
关键词:课后备课

樊粉粉+任艳

摘 要: 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是学好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石。就像建造楼房一样,必须打好基础。本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阐述了要上好高等数学这门课,必须做好的三个环节,即备课、上课及课后作业批改和辅导。

关键词: 高职高等数学教学 备课 上课 课后

学生要学好这门课,关键看教师怎样教。那么,教师该如何教好这门课呢?下面我根据自己多年从事高职数学教学的经验谈以下几点,供同仁探讨。

一、备课

(一)备学生

1.生源质量:由于近年来,高职生源质量普遍下降,我校也不例外。他们的文化课成绩很差,调查发现,有的学生偏科到高考时个别课门考试成绩存在个位数的状况。

2.高中课程开设情况:由于我院的学生来自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3个省市,各省市高中课程开设状况不同。

(二)备教材

1.向学生讲清这门课的教学目的

学习高等数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计算方法,从而提高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辩证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的课程打好必要的数学基础。

2.从实用够用的角度出发,首先备好每一节课。

3.由于我们的生源质量较差,所以备课时尽可能地降低难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二、上课

(一)往年授课过程出现的不良现象。

在往年的授课过程中,比如数学课,因为一些学生的数学课在中学阶段没有打好基础,成绩差,所以只要上数学课,他们就要么逃课,要么睡觉,要么偷偷地玩手机。产生这种原因的根源是什么呢?是学生本身对自己采取了自暴自弃的态度造成的。

怎么扭转这种局面呢?

首先,我们应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高职生虽然文化课基础差,但是他们兴趣爱好广泛,要善于挖掘他们的潜力,了解他们的优缺点,了解他们的心理感受,用爱心感动他们,发现优点,及时表扬,使学生感受到老师没有放弃他们,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高校学生生活在校园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文化氛围,它是一种精神,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深受其影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学校的校园文化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学生中,使学生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转变观念,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由不想学到想学,最后发展到爱学。

(二)放大格局

有一句话说得好,你的心有多宽,你的舞台就有多大;你的格局有多大,你的心就有多宽。放大你的格局,你的人生将不可思议。

有一个故事说:三个工人在工地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干吗?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砌墙,你没看到吗?第二个人笑笑: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笑容满面:我们正在建一座新城市。10年后,第一个人仍在砌墙,第二个人成了工程师,而第三个人成了前两个人的老板。

有这样一句谚语: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烙它的锅。这句话的哲理是:你可以烙出大饼来,但是你烙出的饼再大,它也得受烙它的那口锅的限制。我们所希望的未来就好像这张大饼一样,是否能烙出满意的“大饼”,完全取决于烙它的那口“锅”——这就是所谓的“格局”。

什么是格局?格局即一个人的眼光、胸襟、胆识等心理要素的内在布局。

一个人的发展往往受局限,其实“局限”就是格局太小,为其所限。谋大事者必要谋大局,对于人生这盘棋来说,我们首先要学习的不是技巧,而是布局。对于我们现在刚步入高校的学生来说,我们首先要踏踏实实地学好基础,学好专业,书到用时方恨少。

要赢得人生这盘棋的胜利,关键在于把握住棋局。在人与人的对弈中,舍卒保车、飞象跳马……种种棋艺就如人生中的每一次博弈,棋局的赢家往往是那些先予后取的度量、统筹全局的高度、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的方略与气势的棋手。

于丹说得好:关键在于自己给自己建立生命格局。拥有大格局者:有开阔的胸怀,没有因环境的不利而妄自菲薄,更没有因能力的不足而自暴自弃。人生所能到达的高度,往往就是人们在心理上为自己选定的高度。如果一个人心中从来没有想过到达顶峰,那么他就永远不会获得成功。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约束激励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大学课堂的管理也是这样。同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仅仅用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学习要求和布置作业调动是远远不够的。在大多数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这门课的考核标准是:总评成绩=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如何客观地给出每个学生的平时成绩呢?基于这个考虑,我们制定了一套教学约束激励制度,这套教学约束激励制度主要从学生上课考勤、课堂纪律遵守、课堂学习表现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跟踪、考核、有奖有罚,赏罚分明。例如根据学生上课回答问题、做课堂练习的个人态度、问题难易程度、答题准确程度分别加1、2、3、4、5分不等;根据学生上课时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代表性和针对性分别在学生的平时成绩中加2、3、4分不等。实践证明,这个制度切实可行,操作性强,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营造活跃、热烈的课堂氛围,大大强化教学效果。

上课时要照顾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因为他们高中开设课程参差不齐,所以要举浅显易懂的例子,逐步加深。

三、要做好课后的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

作业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是否掌握的一个关键因素,所以教师应认真做好课后作业的批改工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

总之,要让学生学好高等数学这门课,广大教师面对学生、面对教材必须认真做好以上每个环节。

参考文献:

[1]路健民.高职数学课堂改革与教材建设的探索和实践[J].成才之路,2008,10.

[2]张健.数学课导入方法探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报,2006,23(4):91-92.

猜你喜欢

课后备课
孩子刚入学,父母咋“备课”?
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浅谈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拓展材料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的研究
思品课堂“以学论教”实施步骤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