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2016-09-21吴荣华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乐亭镇西高各庄中心小学
吴荣华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乐亭镇西高各庄中心小学
谈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吴荣华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乐亭镇西高各庄中心小学
数学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素质与修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信息技术;数学素养;探索精神
数学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素质与修养,是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等的综合素养的体现。《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能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数学美
数学中蕴藏着大量的美,简洁美、对称美、统一美、奇异美……,而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将图、文、声、色、动画等集于一体,能够创设多种多样、生动有趣的实际生活情景。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示数学的简洁美、对称美、统一美、奇异美,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的美、受到美的熏陶,从而调动学生的审美思维,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审美能力。这样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效地掌握数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能力,以及体会数学的价值和在塑造学生美的心灵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物体,学生的生活积累被调动起来,纷纷交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圆。接着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向日葵、十五的月亮、纽扣、硬币、棋子、钟面、车轮、奥运五环……
又如在《轴对称图形》这一内容的学习中,抓住轴对称图形特有的美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利用信息技术展示生活的对称现象:如美丽的蝴蝶、蜻蜓,埃菲尔铁塔、印度的泰姬陵、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剪纸、漂亮的中国结、京剧脸谱、少数民族的蜡染,这些美妙的轴对称图形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给学生带来了美的享受。
利用信息技术展示生活中的数学美,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有利于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数学的联系,能够使学生切实的感受到数学美无处不在。这样丰富了数学教学内容,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受到美的教育,培养了他们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过程中体验蕴涵其中的数学思想,实现数学思想的有机渗透。
如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小明家的院子里有一块长30米、宽20米的长方形菜地,地里有两条相互垂直而且宽都是1米的小路。这块地实际种菜的面积是多少?
先让学生尝试、探讨可以怎样算,然后用多媒体演示:应用平移原理,把小路向底边(或上边)和右边(或左边)平移。这时实际种菜的面积就转化为求长29米、宽19米的长方形的面积,用长乘宽就可求出面积。这样通过把图形进行转换很容易地求出菜地的面积,渗透了转化的思想。
又如“圆的面积”这一内容的教学,可以首先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把圆等分成4份、8份……,然后再将剪下的扇形拼成近似的长方形,随着平均分的份数越来越多,学生的操作越来越麻烦。这时教师适时用几何画板演示:将圆平均分成16份、32份、64份、128份……,再把拼成的图形和原来的圆加以比较,利用几何画板演示,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随着等分成的扇形的份数越来越多,拼成的图形也就越来越接近长方形,如果再无限地分下去,所拼成的图形就是长方形了。
三、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古今中外有很多知名的数学家为数学定理、公式等的发现和应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介绍或由学生自己去搜索感人的数学家的事例,以及一些数学史上的重大事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家坚持不懈、探索求真的科学精神。
如在《圆周率》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搜索人们对圆周率的探索历史。在学生查找、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从古至今有很多位杰出的数学家致力于圆周率的研究:公元263年,我国数学家刘徽用“割圆术”计算圆周率,他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用这种方法,刘徽计算圆周率到3.14,被称为“徽率”。当时计算工具还十分落后,得拿一捆细的棍捧(称为算筹),摆弄半天才算得一个数,这需要多么熟练的运算技巧,需要多么顽强的毅力。刘徽开创的“割圆术”,以及对许多数学问题独创性的见解,使他受到世人的赞誉。公元480年,祖冲之在运用了刘徽的割圆术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这样繁难的计算,也是用算筹来逐步推演),精确地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15926 和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是当时世界上算得最精确的圆周率的值。
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查找圆周率研究史上的相关知识及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和研究方法,再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学生了解古代数学家对圆周率的艰难探索过程,感受到古人的数学智慧和毅力。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不仅提高了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感受到数学文化的巨大魅力,体会到数学的博大精深,而且数学素养也得到了培养。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1]丁锦华著.《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小学)读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徐斌著.《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