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诊断中生物化学检验的临床应用

2016-09-21杨宇虹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科学中国人 2016年24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空腹受试者

杨宇虹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糖尿病诊断中生物化学检验的临床应用

杨宇虹
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目的:探讨生物化学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5月某院收治并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组,并以同期来某院体检的健康人群60例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空腹血糖(GLU)、血清三酰甘油(TG)检测与糖耐受试验(GTT)结果差异。结果:研究组GLU为(9.1±2.5)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GLU(5.8±0.6)mmol/L(P<0.05);研究组TG为(2.3±0.6)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TG(1.2±0.2)mmol/L(P<0.05);研究组平均2 h的GTT为(13.5±3.7)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2 h的GTT(4.4±0.7)mmol/L。结论:空腹血糖等生物化学检验结果有助于糖尿病的诊断。应该加强生物化学检验,进而促进糖尿病的早发现及早治疗。

糖尿病;空腹血糖;糖耐受试验;生化检验

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发展到中后期,最害怕的就是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进而给其生存质量带来许多不良影响。早发现及早诊断是预防及治疗糖尿病的关键。生物化学检验涉及的检验项目有空腹血糖、血清三酰甘油检测与糖耐受试验等[1]。本文主要揭示上述检验项目结果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某院2016年1月-5月收治并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组,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31-74岁,平均年龄为(51.8±3.4)岁;1型糖尿病21例,2型糖尿病35例,其他类型4例。选择同期来某院体检的健康人群6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30-73岁,平均年龄为(50.6±3.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

1.2方法

比较分析两组空腹血糖(GLU)、血清三酰甘油(TG)与糖耐受试验(GTT)检验结果。抽取受试者静脉空腹血液10m l,离心分离备用,运用临床氧化酶法进行GLU测定受试者空腹血糖,采用什么酶?是GPO-PAP酶吗?请标明是具体哪种酶方法。酶法(两步终点法)测定TG。

GTT的测定方法为[2]:受试者在3分钟内喝完300m l糖水(溶于75g葡萄糖),待喝完之后的30分钟、1小时、2小时、3 h等时间点分别抽取受试者静脉血2m l,进行血糖检测。此外,收集受试者的尿液,行尿糖定性试验。尿糖如果是阳性,则可以判为糖耐受能力相对较低,同时结合患者血糖浓度的测定结果进行耐糖曲线的绘制。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GLU为(9.1±2.5)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GLU(5.8± 0.6)mmol/L(P<0.05);研究组TG为(2.3±0.6)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TG(1.2±0.2)mmol/L(P<0.05);研究组平均2 h的GTT为(13.5±3.7)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2 h的GTT(4.4±0.7)mmol/L,见表1。

表1 两组相关指标比较

3 讨论

诱发糖尿病致病的因素为遗传因素及饮食因素等。一旦患上糖尿病没有及时治疗,则会容易并发酮症酸中毒和眼部、肾脏、心脑血管等的各项功能障碍甚至衰竭,到后期,直接危及到患者的生命。糖尿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其死亡率也在攀升。因此,应该高度重视此病的早期治疗及诊断。加强糖尿病的早期诊治显得尤为重要。

常规的检测糖尿病方法为尿检法,然而,此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却日益暴露出一些缺陷,比如跟临床诊断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导致一些患者很难及时得到确诊,而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延误了病情。随着医疗技术及仪器的突飞猛进,生化检验方法相继出现,也为临床糖尿病诊断开辟了新的思路及途径。

空腹血糖可以直接反映出患者体内血糖变化情况。血清TG在机体中主要有两种途径合成,一是经过肝脏组织、脂肪组织等合成,二是经过小肠黏膜在日常饮食当中进行吸收合成。如果血清TG检验的结果上升,则提示可能存在糖尿病。对于糖尿病可疑的人群可以实施糖耐量实验,此类实验时要求患者喝下一定量的葡萄糖后,对其血糖指标进行测定,通过观察血糖浓度的变化,可以推测机体胰岛素分泌情况,进而判定是否患有糖尿病。一般来说,如果糖耐受试验结果比较高,则可反映出患者机体糖耐受力下降,进而可判定患有糖尿病。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GLU为(9.1±2.5)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GLU(5.8±0.6)mmol/L(P<0.05);研究组TG为(2.3±0.6)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TG(1.2±0.2)mmol/L(P<0.05);研究组平均2 h的GTT为(13.5±3.7)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2 h的GTT(4.4±0.7)mmol/L。说明,糖尿病患者GLU、TG、GTT指标的检测结果高于正常人群,这3种生化检验指标可用于糖尿病的筛查及诊断。

综上所述,空腹血糖等生物化学检验结果有助于糖尿病的诊断。应该加强空腹血糖(GLU)、血清三酰甘油(TG)检测与糖耐受试验(GTT)等生物化学检验,进而促进糖尿病的早发现及早治疗,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

[1]王黎光.糖尿病患者应用生化检验的临床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5(20):103-104.

[2]叶希康,陈华,李少丹,等.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和胰岛素、C肽变化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13):40-43.

杨宇虹(1984-)女,汉族,湖南永州人,学历:硕士,职称:中级,工作单位: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基础医学生物化学。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空腹受试者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空腹喝水
习得性无助感与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
PBL教学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