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观察
2016-09-21陈丹凤成都医学院
陈丹凤成都医学院
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观察
陈丹凤
成都医学院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的效果与特点。方法:从我校附院2012年4月至2015年10月接收并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06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分析不同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显效31例,有效18例,有效率为92.45%,相比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P<0.05);研究组中患者满意共51例,满意度为96.23%,相比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控制患者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高。可推广实施。
本研究从我校附院2012年4月至2015年10月接收并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06例,究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的效果与特点。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是我校附院2012年4月至2015年10月接收并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06例,针对106例2型糖尿病的临床检查和治疗资料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53例。其中对照组中,男33例,女20例,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分布在52到71岁之间,平均(63.5±0.12)岁;研究组中,男29例,女24例,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分布在53到69岁之间,平均(62.5±0.03)岁。106例研究对象结合临床表现症状,根据尿酮、尿糖、尿白蛋白、血电解质、血尿素氮和肌酐、酸碱值实验室检查以及其他辅助性检查(如血白细胞、血细胞检查等),参照2型糖尿病的临床判定标准,均确诊为2型糖尿病。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入院指导、用药以及基础的病房护理工作。研究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1)心理护理。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身体上需要承受多食、多尿、多饮但体重下降的临床表现症状,内心承受了非常大的痛苦,对身体健康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长期地代谢紊乱,使得患者心理过于抑郁、焦灼,对于病情的治疗缺乏信心。临床护理人员应该给与患者更多的关心,亲切地为患者讲解2型糖尿病的症状体征、病理病因、用药治疗、饮食保健等健康教育知识,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治疗,增强信心。(2)疾病护理。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该积极地进行药物治疗,采用口服降糖药物,注射胰岛素以及二甲双胍治疗等,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帮助患者控制血糖,合理使用降血压药物,纠正患者体内代谢紊乱,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饮食护理。临床护理人员应该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积极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严格控制患者的饮食,对于不能食用或饮用的食物坚决予以杜绝。日常的饮食应该少食多餐,少吃或不吃糖分高、盐分高、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鼓励患者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对每一位患者定期做好血糖监测。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的血糖得到显著的控制且不复发,临床表现症状消失或显著减轻,尿酮、尿糖、尿白蛋白、血电解质、血尿素氮和肌酐、酸碱值实验室检查以及其他辅助性检查(如血白细胞、血细胞检查等)检测值均在参考值范围内。有效:患者的血糖得到有效的控制,临床表现症状明显减轻,尿酮、尿糖、尿白蛋白、血电解质、血尿素氮和肌酐、酸碱值实验室检查以及其他辅助性检查(如血白细胞、血细胞检查等)大部分均在参考值范围内。无效:患者的血糖未得到控制,临床表现症状无减轻或加重。尿酮、尿糖、尿白蛋白、血电解质、血尿素氮和肌酐、酸碱值实验室检查以及其他辅助性检查(如血白细胞、血细胞检查等)大部分均不在参考值范围内。治疗有效率为显效和有效之和。
1.4统计学数据处理
本研究所采用的统计学分析软件为SPSS18.0(版本)软件,数据得出后采用t检验来确定是否具有差异性。差异性的判定标准为:P<0.05。
2.结果
研究组患者中,显效31例,有效18例,有效率为92.45%,相比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P<0.05);研究组中患者满意共51例,满意度为96.23%,相比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 05)。
表1 比较不同护理路径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3.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性的疾病,严重的情况下引起各种并发症,并危及生命。目前针对2型糖尿病还没有能够治愈的方法,但是可以通过药物治疗以及健康的饮食等方法进行良好的控制。可以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于控制患者的病情恶化,防止出现复杂的并发症,保证患者日常的生活和工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发现,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2.45%,满意度为96.23%,治疗效果显著。可见,针对糖尿病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控制患者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高。可推广实施。
[1]皮子凤,王倩倩,张静等.北五味子对糖尿病脑病大鼠脑中神经活性物质含量影响的在线微透析-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分析[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5,(3):443-449.
[2]王倩倩,张静,皮子凤等.在线微透析-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参水提物对糖尿病脑病大鼠脑内神经活性物质的影响[J].分析化学,2014,(7):997-1001.
[3]徐瑜,毕宇芳,王卫庆等.中国成人糖尿病流行与控制现状--2010年中国慢病监测暨糖尿病专题调查报告解读[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0(3):184-186.
[4]娄青林,卞茸文,刘冬梅等.社区“5+1”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22):2713-2717,2726.
[5]刘宇,刘涛,薛晓东等.糖尿病与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比较[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4,30(2):86-89.
陈丹凤(1994-),女,汉族,福建省南平市人,本科在读,单位:成都医学院护理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