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的中国诗歌问题
2016-09-20唐成茂
唐成茂
“拇指诗歌时代”,靠着自媒体的推波助澜,诗歌热似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人人参与写诗、个个参加赛诗的“诗歌共和国”似乎已经建立。
写诗呢,现在已变得相当容易。不就是在电脑上敲敲回车键吗?而且大家都推崇“自由诗”——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吗?骂人也是“自由自在”。
这现代社会,看起来好像讯息量大而繁复多样,现代科技前所未有地给我们便捷地提供了我们想要的各种资讯,每天手机上的信息多如牛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我们每个人每一天甚至大量时间都在完成相同的手机刷屏的工作,网上铺天盖地的诗歌任我们选择。
但是我们认真阅读过网上的“诗歌”了吗?我们把自己的诗歌贴在网上,有人看过吗?那些看似热情异常的点赞是在阅读后完成的吗?
写作方式的改变非常可能把诗歌从一种严肃的为艺术的劳作滑向快餐文化写作,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筛选、甄别和编辑机制而导致良莠不齐、泥沙俱下。
在这种情况下,“废话体”“口水诗”“脑残体”等诗歌可能沉渣泛起、卷土重来、甚嚣尘上。
这是自媒体时代中国诗歌遇到的首要问题。
第二,标准比较混乱。就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都有好诗的标准。在网络上,只要贴出来的就是好诗,就有人点赞(也不知道点赞者看了这些所谓的诗歌没有)。
门槛低,谁都可以写诗、谁都可以当诗人、谁都可以评诗歌、谁都可以利用诗歌说事。
好诗的标准复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可怕的是一些写顺口溜的人也混迹于诗歌的江湖,大谈特谈自己的大作。有的有能耐的人,写了几句不知所云、不男不女、不音不韵的口水话,也放到网上,脸不红心不跳地把玩自己的“作品”,可笑的是马上就会在微信圈里获得“赞声一片”。
扪心自问,我们都很少在网上认真阅读一件作品。翻翻而已自然是有的。这闹哄哄的网络点赞无非是人们的礼节性动作,所以不要轻易相信那些令你哭笑不得的“网上礼赞”。
所以天天刷屏并不能证明我们阅读量有多大,网络之上文章图片之多并不能否定我们都有一种内在的精神贫乏。
这个时候的人是空虚、脆弱的,谁不需要心灵的鸡汤?谁不需要一首唯美的或大气磅礴、撼动心灵的优秀诗歌?而发达的自媒体时代,通过手机给我们并被我们享用的东西不多甚至是微乎其微。
而且,自媒体给我们的社会、给我们的诗坛带来了诸多问题和危害。
门槛过低、标准混乱和复杂、诗外之人附庸风雅混迹于诗人队伍里,让诗歌大败胃口、大煞风景,让人对诗歌蔑视之、不愿提及之。
这样的做法,等于作践了诗歌,在残忍地置诗歌于死地。
所以我常常有退出诗坛的想法。
所以我会转型,当制片人,走电影人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