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市级医院的公益使命
2016-09-20郑智维
郑智维
“医学手段是有限的,医生的情感是无限的,只有将情感投入到医疗救治的过程中去,才能产生奇迹。”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宜宾一院”)感染科副主任黄浩谈及自己多年的从业感悟如此描述。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除了正常的诊疗服务外,医者更需要有一颗仁心;而作为一家医院则应该有其公益使命和社会责任。
深入社区送医送药;到基层乡村开展义诊;为腹裂弃婴、尿毒症患者募捐;支援周边地区抗震救灾……一批批宜宾一院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救死扶伤、医者仁心和社会责任。
跪地救人的白衣天使
7月4日上午约8时40分,由于食物阻塞气管窒息,一位年轻男子晕倒在宜宾市老城区致和街。由于被李子卡住了喉咙,该男子指甲、脸色发紫,肢体轻微抽搐。除了拨打120急救电话外,围观的市民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男子痛苦地挣扎、昏迷。
正当人们束手无策时,陈静、江金桐恰巧路过。她俩二话没说,直接进入急救状态。通过快速的检测和判断,她们发现该男子呼吸微弱,颈动脉搏动不易感知。于是采用“双人急救法”,跪在地上开始急救。
通过几次心肺复苏,年轻男子的生命迹象最终有了明显改善。最后,通过拍背、抠喉等方式,堵塞喉部的李子终于被弄出来了,成功地挽救了这位男子的生命。
事后,群众才得知两位救人的姑娘是宜宾一院 ICU(重症监护室)的护士。而且她们都毕业于宜宾卫校,一个2005级,一个2006级。事发之时,二人刚值完夜班走在回家的途中。
谈及此事,宜宾一院副院长、党委委员杨利说,“上班途中遇到突发的危急情况,能够义不容辞救人的行为的确值得称赞;从另一方面来看,说明她们心里确实有底,护士的业务能力过硬。”。
“我觉得这是一个护士该做的,在那种时候,只要是有急救知识的人都会是这样的反应吧。”对于外界的称赞,陈静在接受采访时说,“不能光说我们救了人,没有周围市民们帮忙,我们也是没办法的;对我们护士来说,真的不值一提。”
救灾获总理“点赞”
自古以来,宜宾就是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沟通东西、连接南北。处于这样的地理位置,宜宾一院自觉承担起周围地区紧急救援的重任。
2014年8月3日下午4时30分,云南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地震造成大量人员受伤。救灾如救火,刻不容缓。灾情发生后,宜宾一院志愿者连夜奔赴云南地震灾区,成为第一支抵达地震灾区的外省医疗救援队。这支救援队一共有4辆救护车,以及包括护士、骨科、神经科、普外科医生在内的16名医护人员,此外还有价值15万左右的医疗物资。
救援队员们的出色表现,得到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鼓励和赞赏。是年11月,国家卫计委下发了《关于表扬云南鲁甸6.5级地震卫生应急工作中表现突出单位和个人的通知》,授予宜宾一院“云南鲁甸6.5级地震卫生应急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同时授予20名救援队员“云南鲁甸6.5级地震卫生应急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的荣誉称号。
在周边地区的数次地震中,都能看到宜宾一院志愿者的身影。2012年9月7日,云南彝良地震,志愿服务队第一时间组织了医疗救援队挺进灾区,志愿者们受到时任总理温家宝的亲切慰问和鼓励。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发生7.0级地震,医院志愿服务队第一时间派出志愿者参加宜宾卫生第一批医疗救援队奔赴雅安芦山地震灾区参与救援。
除了此次外,宜宾一院院长谢明均还曾参加过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的青海玉树地震救援。“因为之前多次参加抗震救灾,所以很有经验,2014年的应急机制才有可能做到这么快。”他说。
志愿服务常态化
“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医院与红会等机构开展合作。”据杨利介绍,深入社区、农村、学校等公共场所开展医疗知识讲座,帮助群众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理念。虽然平时工作量特别大,还是会创造机会与患者深入沟通。
除了直接的救助外,宜宾一院还发挥行业优势助力扶贫。
去年7月30日,由宜宾一院副院长肖世强带领的医院帮扶小组来到屏山县新安镇。除了将价值5万余元的医疗物资转交给新安镇政府外,帮扶小组挨家走访了所帮扶的贫困户,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
实际上,由宜宾一院牵头的志愿活动早已经实现了机制化、常态化。为长期开展各项专题帮扶活动,宜宾一院还成立“希望基金”。近两年来,为腹裂弃婴、芦山地震、患尿毒症母子募捐20余万。
早在2009年,宜宾一院结合医疗行业特点成立了四川省第一家医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申办了宜宾市唯一一家标准化医疗志愿服务站,从而完善了志愿服务的管理和工作机制。
近年来,宜宾一院始终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认真履行救死扶伤的光荣使命。救助特困家庭患者,医务人员义务献血抢救危重患者,全体职工为腹裂弃婴、尿毒症母子、多名孤残儿童捐款,为多名贫困山区儿童爱心助学等,谱写了一个个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