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鏊饼和比斯开小饼
2016-09-20沈嘉禄
沈嘉禄
人类的饮食历经石烹时代、陶烹时代和铁烹时代,现在该进入电子烹饪时代了吧,回头再尝尝石烹时代的古董级食物,不由得飙泪!
上海平均气温最高的那几天,北方的朋友老黄不管不顾地来上海公干,自然被热情洋溢的太阳晒得满头大汗,两颊通红。去宾馆拜见老黄表示慰问,他马上送了我一包饼干。
这个木讷实诚的老黄,大老远的送一包饼干算什么意思?你还当现在是物质匮乏的计划经济时代吗,现在超市里各色饼干堆得小山样高,全都打折叫卖呢!老黄看出我的不屑,马上申明:“别搞错啊,这是古董级别的石鏊饼!”石鏊饼,我的天啊!中国食品的“活化石”,迫不及待拆开包装吃了一片。
石鏊饼也叫“石头饼”、“石头馍”,是流行于山西和陕西两地的一种汉族传统名点,也是中国最早的烙制面食,今天称为“石头饼”、“石头馍”。传说早在商朝末期周武王伐纣时,军师姜子牙命人筹办粮草,关中百姓非常支持,家家户户制作“石头馍”送去做军粮,为“武王灭商”作出了贡献。到了汉代,石头馍就商品化了,到了唐代它又叫作“石鏊饼”,明清两朝时则叫“天然饼”。
石鏊饼才手掌那么大小,表面并不平整,甚至有些坑坑洼洼,而这正是手工制作并在原石上烘烤而成的特点。它薄而松脆,表面微焦,咬嚼时咯崩脆、满口喷香,毫不掩饰地呈现出中国早期烘焙食品特有的那种稚拙外形和小麦的原香,还有太阳和黄土高原的味道。
古书《白虎通》上这么说:“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稆,教民劳作。”狩猎不足以养活越来越多的人丁,那么一些生产力相对先进的部落就率先进入农耕时代了。不过那时还没有炊具呀,谷物不能直接放在火上烤,古人便在倒伏的原木上烧出一个坑来,放入谷物,注水浸泡发胀,再将烧热的石头扔进去,经过反复多次的加热,坑里的谷物就慢慢熟了。
还有一个更高明的办法,就是将麦子、小米、豆子等磨成粉,揉面成团成饼,以“石上燔谷”之法加工成熟:“以黍米加于烧石之上,燔之使熟。”也就是先将圆润光滑的大石头放在火堆里烧得很烫,然后将小麦做成的面饼贴在石头上。过了一会儿,面饼就熟了,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小心揭下来是完整的一张,又薄又脆,就可以吃了。
清代学者袁枚在他的《随园食单》中记载,有一次他尝了北方的石子馍后大为赞赏,称之为“天然饼”。
吃了石鏊饼,我想起20多年前写过的一篇文章,专门谈到“比斯开小饼”。话说180年前,一群英国人驾驶一艘帆船进入法国比斯开湾,碧海蓝天的突然起了风暴,只听得一声巨响,帆船就在惊涛骇浪中触礁沉没,惊慌的船员们在海浪里挣扎了小半天,终于漂泊到附近一个荒岛上。
晒干了衣服,包扎了伤口,倒霉蛋们一个个饥肠辘辘,可是小岛上没有任何可以充饥的食物,这样下去不就是一个个等着上帝来点名吗?悲情时刻有人想到沉船上还有不少面粉、砂糖和黄油,于是他们游回露出海面一点点的沉船上,像土拨鼠似地在船舱里找到了一些面粉和砂糖。不过这些食物已经被海水浸透,成了湿乎乎的浆糊,无法食用。这时有一个聪明的船员想到,利用强烈的阳光晒干食物,可能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选项。于是几个船员一起动手把湿面粉拌和砂糖,捏成一个个小圆饼,贴在滚烫的岩石上。经过一个小时的暴晒,小圆饼变得又干又脆,剥下一尝,竟然十分美味!
船员们靠这个度过了生死关,乐观的他们还将这种不规则的小圆饼命名为“比斯开小饼”。一个月后,一艘过往船只发现了他们,上岸搭救这群破衣烂衫的“鲁宾逊”,船员们就用自制的小圆饼招待救命恩人。后来经过媒体的报道,这种小圆饼的名声就传遍了全世界。直至今天,英语中仍把饼干叫做“比斯开”(biscu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