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舆论引导作用
——以“魏则西”事件为例
2016-09-20李凯晴
□李凯晴
微博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舆论引导作用
——以“魏则西”事件为例
□李凯晴
微博(新浪微博)作为如今被广泛使用的社交网络平台,在信息传播中具有很强影响力,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格局。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微博在紧跟事件报道的同时对舆论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以“魏则西”事件为例,舆论的发展紧随潜伏期、爆发期、蔓延期和衰退期四个不同阶段,其特征发生改变,舆论引导作用也有所不同。
微博;魏则西事件;舆论引导
一、微博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舆论引导特征
(一)指向性明确
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尤其本文提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涉及到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与人们的利益密切相关,一旦涉及敏感话题,受众的情绪就会被带动。而微博及时准确地跟踪事件的发展,挖掘隐藏在事件背后的真相,发布官方的权威消息,能够消除受众心中的疑惑,把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在“魏则西”事件中,微博发布热门话题,发挥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突出“百度竞价”“武警二院”“莆田系”等关键词,引导舆论的导向,使舆论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
(二)阶段性突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潜伏期—爆发期—蔓延期—衰退期”四个阶段,舆论的发展紧随四个不同阶段的特征发生改变。微博要对某一事件的舆论进行引导,首先就是根据网友的热议度来确定该事件的舆论发展目前处于哪个阶段,然后结合这一阶段的不同特性,从而有针对性地对舆论进行引导。
(三)效果速度快
微博的舆论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一个话题,也可以使话题逐渐消失,把受众的目光转移到另外一个热点事件上。最主要的是微博舆论引导产生效果的速度很快。“魏则西”事件中,微博上的热议指数可以在两天的时间内从零激增到二十多万条,对于一些报道中存在的谣言,官方没有给出权威解释,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速度相对低于微博平台,在这种情况下,微博对于舆论的引导就会产生很快的效果。
二、“魏则西”事件微博传播阶段概况
(一)分析单位
本文主要依托新浪微博中微指数的数据统计来确立该突发事件“潜伏期—爆发期—蔓延期—衰退期”四个阶段的时间点。微指数是指通过关键词的热议度,以及行业或者类别的平均影响力,来反映微博舆情或账号的发展走势。以“魏则西”作为关键词在新浪微博微指数中进行搜索,以2016.4.12—2016.5.20时间为限,搜索到该事件在这个时间限定内每日的微博热议度的波度图(如图1),并且根据波度图的转折点探析造成转折的缘由。
图1
(二)传播阶段
1.第一阶段:潜伏期(4月12日-4月30日晚)
4月12日,魏则西在咸阳家中病逝。4月12日—4月26日微博热议指数基本为零,更多网友最初只是表达了对生命的哀悼。唯一突出的微博用户是魏则西生前毕业的院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发表的话题微博#则西走好,来世再做同学#。
4月27日—28日,数据有一个小幅度的上升。这是因为新浪微博用户@孔狐狸在知乎上看到魏则西的“人性最大的‘恶’是什么”的回答,由此发布了一条呼吁关注百度竞价排名问题的博文,将矛头指向百度,该文被转发上万次,事件相关舆情热度才逐渐提升。
2.第二阶段:爆发期(5月1日—5月3日)
从图1可以看出,5月1日,“魏则西”事件在微博上的热议指数仅仅是微乎其微的条数,然而5月3日激增到22万多条,达到了该事件被热议的高峰时间点,可谓呈现出爆炸式增长。事出有因,5月1日在微信公众号“有槽”发布的文章《一个死在百度和部队医院之手的年轻人》中,理清了百度与北京武警二院及莆田系的关系。莆田系医院虚假宣传、百度搜索竞价排名逐利、部队医院对外承包混乱等广遭诟病的问题再次引起广泛关注。事件爆发后,微博、微信、知乎等平台出现大量指责百度的声音,引发各界关注。
3.第三阶段:蔓延期(5月4日—5月8日)
该事件引发大量的关注之后,5月3日国家网信办会同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卫生计生委成立联合调查组进驻百度,对此事及互联网企业依法经营事项进行调查并依法处理。5月4日,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已停诊,武警部队组成工作组进驻武警二院,配合相关部门调查。事情真相扑朔迷离,突发事件传播进一步蔓延。比如说新浪微博媒体用户新京报发布“图个明白”话题,问责莆田系如何“攻陷”公立医院?名人用户“王志安”通过对患者是否有正确死亡观讨伐医疗机构没有提供正确的救治信息。
4.第四阶段:衰退期(5月9日—5月20日)
从5月9日后,微博上对魏则西事件讨论慢慢消退。有很大一方面是因为5月9日之后备受关注的“雷洋”事件,将用户的目光大量转移。另一方面,国家公布了对百度和武警北京二院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使舆论逐渐消退下去。
三、“魏则西”事件中微博在四个阶段的舆论引导分析
(一)潜伏期微博的舆论引导分析:推动舆论产生,制造舆论话题。
微博时代的网络平台中,信息发布的门槛降低,受众掌握了话语权,热门话题的产生往往是由受众进行议题设置的结果。“魏则西”事件中,微博热议指数由零到4月27日的突然上涨,仅仅由于新浪微博用户@孔狐狸发表了一篇博文引发了大量的转载,制造了舆论的话题。受众广泛关注、大量的评论或转发,继而引发大规模舆论的关注。微博给受众提供了这样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语境,使得网络舆论的燃点越来越低。
(二)爆发期微博的舆论引导分析:观点逐步深入,由表及里。
微博中的媒体用户或者名人用户等“意见领袖”,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将自己对某事件的观点看法呈现给受众,在受众的追捧与批判声中产生巨大的舆论影响。比如,于海青、张兆晋等微博认证用户,“新浪四川”等媒体都陆续发布有关“魏则西”事件的信息。“意见领袖”们在呼吁事件真相的过程中,煽动受众的情绪,造成微博舆论持续发酵,促使相关部门加大调查力度,让事件更加贴近真相。
此外,微博在发挥议程设置功能时,将受众的关注点引向各个环节,将突发事件的缘由从浅入深、层层递进地呈现。随着事件的发展,受众的关注点不再局限于“武警二院”“百度竞价排名”“莆田系”等成为热议的关键词。从事件爆发之初表面呈现出的医患纠纷,到背后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微博牵动着受众的关注点,从一个舆论中心转向另一个。
(三)蔓延期微博的舆论引导分析:步步紧逼,挖掘事件真相。
微博在突发事件中能够在某一刻引发舆论的关注,成为舆论风暴的中心。在真相未呈现之前,微博在舆论引导上更多的是引领受众紧逼事件的事实,把受众塑造成为事件的监督者。在“魏则西”事件发展到蔓延期时,相关部门在舆论的压力下进驻百度、武警二院进行调查,力争尽早给予受众一个合理的解释。
(四)衰退期微博的舆论引导分析:给予合理解释和舆论热点的转移。
突发事件发展到最后,总有一个慢慢衰退的过程。其一就是事件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其二是由于发生了另外一个焦点事件,受众的目标被大量转移,第二个因素在微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针对“魏则西”事件,权威部门给出了相关的处理决定。但在5月9日之后“雷洋”事件成为微博的热门话题,舆论中心很快转移到“雷洋”事件上,“魏则西”事件的热议度迅速降低。舆论的中心的快速转移也是微博的一大特色,微博能够很快形成有关于某事件的热门话题,也同时能够急速地转移受众对某事件的关注,变更舆论的中心。
四、微博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舆论引导策略
(一)政务微博加强信息公开
微博快速散播信息的特点给政府在突发事件的处置带来了时间上的压力,及时将信息公开,才能正确引导舆论的走向。针对“魏则西”事件,在潜伏期,事件还没有真正爆发之前,事件的缘由往往由一些现场的目击者或者亲历者发布到微博中,那么政府应该主动通过微博来获取信息,并且对信息进行监管,关注微博的舆论趋势。在事件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发布权威信息,避免谣言或者不良言论的扩散造成群众情绪的恐慌。政府借助微博平台及时与受众交流、沟通,同样可以引导舆论的发展。最后,在事件真相调查结果出来之后,政府可以通过微博以最快的速度澄清事实,稳定秩序。
(二)主流媒体融合微博平台
当下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时代,主流媒体在微博平台上有着较强的影响力。因为主流媒体长期在受众中树立的形象,所开设的微博账户因其较高的权威性,聚集了大量的粉丝,事件一经发布,就会有大量的评论与转发。相比较其他用户,主流媒体在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对信息来源要多方求证核实,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更要追求有深度的报道,追击事件的真相。在分析“魏则西”事件的传播阶段时,有提到微博用户新京报,它以问责的语气质疑莆田系,通过深度报道揭示莆田系与公立医院合作的种种问题。
(三)微博平台自身强化管理
微博的直接管理者是微博运营商,同样也是平台的舆论引导者。微博是言论自由的平台,但微博运营商作为信息的“把关人”要审核微博信息才能健康有效地进行舆论引导。此外,微博有一个更重要的功能——议程设置。微博管理者可以通过对信息的重新整合设置热门话题,将政府、媒体、名人和普通用户的言论进行一个归纳分析,通过热门话题排行榜的形式吸引受众的关注,从而对舆论进行一个引导。
1.贾菁.微博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新闻爱好者,2013(3).
2.刘路.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作用机制初探[J].新闻大学,2013年(2). 3.章琴丽.微博公共危机传播研究[D].暨南大学,2013. 4.孟令俊.突发事件中的微博传播与舆论引导[D].华中师范大学,2011.
5.施怿.微博在危机事件中的传播特点和效果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D].华中科技大学,2011.
6.周莉.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3.
(作者系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