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马拉松热对全民健身的影响

2016-09-20蔡瑶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系四川成都610041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马拉松赛马拉松全民

□蔡瑶(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系 四川 成都 610041)

论我国马拉松热对全民健身的影响

□蔡瑶(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系 四川 成都 61004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研究方法。通过对近五年来我国马拉松赛事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近五年来我国马拉松赛事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2015年马拉松赛事突破了一百场大关,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全民健身的发展。但是,也存在如举办城市分布不均、赛事组织方面欠缺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增加赛事管理组织的多样化以及后勤管理科学化的建议。

我国 马拉松热 全民健身

1、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各个城市开始举办马拉松,马拉松赛事由于不受年龄、人数、性别、国籍、场地、器材等的约束,所以满足不同人群参与,在加上全民参与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其成为发展最为迅速的一项体育运动。近几年,城市马拉松赛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举办城市数目的不断增加,举办规模的不断扩大与提高,也推动了我国全面健身。马拉松运动发展至今,已逐渐演变成一种独具特色的社会运动。在赛事和规模不断发展的同时,参与主体也日趋多样化。当今城市马拉松运动的发展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备受社会的关注和支持,民众尽情参与,从中感受快乐,增进健康。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通过对2010-2015年期间中国马拉松赛事举办的场次、参与人数等进行分析。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维普、中国知网等网站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进行下载阅读。

(2)数据统计法。

使用Excel对2010-2015年间的比赛场次、参与人数进行统计整理。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马拉松热的原因

(1)国家政策的支持是“马拉松热”的前提。

由于中国田径协会宣布于2015年起取消赛事审批,放宽赛事举办条件,简化准入程序,激发社会办赛的积极性,各大城市争相举行马拉松赛事,各个省市及众多体育爱好者以前所未有的热情积极参与马拉松运动,正是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所以形成了近年来的“马拉松热”。再加上各赛事组委会在当局的准许和支持下提高宣传力度,打造城市形象,也进一步促进了马拉松和全民健身的热潮。

(2)群众的广泛参与是 “马拉松热 ”的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城市马拉松运动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的体育运动和文化现象。马拉松运动的广泛参与性是其社会影响力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相比其他项目,跑步是最经济、最方便、最大众化的运动方式。这项运动不限年龄、性别、国籍、人数、阶级、场地等,对健身器材以及装备等均没有要求,因此十分适合广大群众。而马拉松作为跑步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自然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这也极大的促进了全民健身的发展。

我国近五年马拉松赛事举办场次、报名人数结果分析(见图1、2、3)

从图1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2010到2015年马拉松的场次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而且在这短短的5年时间,中国马拉松赛事由最初的12场增加到如今的134场,通过对比发现2015年马拉松赛事举办场次是2010年的十倍多,赛事数量年均增长率约为28%,如果按照月平均计算,2015年国内每个月要举行10场马拉松比赛,平均每三天举办一场赛事,马拉松发展至今已在国内遍地开花,已经成为国内各地一道“流动的光景”。更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马拉松赛事共134场,较去年增长了83场,增幅超过160%。因此2015年马拉松赛事引领了全民健身的热潮,全国马拉松赛事和参赛人数实现了爆炸式的增长。根据这样的趋势发展人们期盼的每天一个马拉松也不会是梦想。

图1 近五年我国马拉松举办场数

图2 2015年我国马拉松赛事分类

从图2我们可以看出,以2015这一年马拉松赛事在近五年举办以来最具有影响力的一年为例,我们可以看出马拉松赛事有很多种分类,主要有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百公里马拉松、十公里马拉松(女子马拉松、迷你马拉松)等种类,从这个分类可以看出该项运动覆盖人群较广泛,是一项老少皆宜的体育运动,也是一项全民都可以参与的全民健身运动。

从图3中的人数数量变化,我们可以很明确的看到近五年我国参加马拉松的人数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在2011年到2012年参与人数增长较为缓慢约以10万人增长,但是2012年到2015年增长较为迅速,每年约以20多万的人次增长。可以看出近年来马拉松在我国深受人们的喜爱,我国形成了“每一座城市,都应当拥有一场马拉松赛事的热潮”,2011年的40万参赛者的数量到2015年的130万,平均每年以25万人次左右的增长,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的广泛参与。从我国每年参与马拉松的人口数量来看,马拉松赛极大促进全民健身的发展。

图3 我国近五年来马拉松赛事报名人数

(3)提升城市形象是“马拉松热”的动力。

随着参与马拉松赛的人群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城市也开始意识到这种豪华的大型“马拉松旅行”所带来的可观经济利益和影响,为了进一步增进全民健身意识、提高城市活力,塑造城市形象,推动经济增长等作用。我国各个城市先后举办马拉松,也对城市马拉松做出了最好的诠释。首先,城市马拉松将作为城市名片,进一步增强城市影响力;其次,将作为促进旅游的方式,推动各地的旅游发展;最后,马拉松还将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助推剂,对城市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3.2、“马拉松热”背后隐藏的问题

(1)赛事组织方面的欠缺。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举行马拉松赛,规模较大的有北京、厦门、上海等地的国际马拉松赛,但是由于我国马拉松赛发展历史并不长,不少城市在主办马拉松赛事的组织管理上还存在不足,使得城市马拉松赛的优势尚未得到充分体现。尤其是马拉松参赛人员众多的特点,对其后勤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2013年北京马拉松“尿红墙”现象,就对后勤管理敲响了警钟。

(2)安全问题下的马拉松。

由于马拉松参与人数众多,且参与者健康状况参差不齐,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健康隐患,加上马拉松是一项对人类体能极限挑战的运动,其导致的运动伤害,甚至运动性猝死现象也屡屡发生。例如2014年的苏州马拉松、昆明马拉松和张家口马拉松,分别有选手意外死亡。据媒体报道,2014年创下了近些年马拉松猝死之最,2015年全国马拉松赛事中共有5人猝死,而中国的邻国日本则无一例猝死事件,这无时无刻不引发人的深思。

(3)利益驱使下的马拉松。

由于部分参与者受到奖金的利益驱动,近年来在不少国内马拉松赛事中频频出现“作弊”事件。仅在 2010年,扬州、张家口和东营等马拉松赛中便连续出现违规事件。为此,中国田协对上述比赛中总计 63名违规人员进行了处罚。可以看出利益的驱使下,人们将马拉松当成盈利的方式。

3.3、建议

(1)赛事组织形式多样化。

相比国际五大马拉松赛,我国的马拉松赛事组织形式较为单一。我国马拉松赛事组织一直以来都是由中国田径协会主办,当地的省体育局或市体育局等承办赛事,并没有更多样的组织形式,我们可以在马拉松比赛中发动慈善募捐,让更多的马拉松参与者完成马拉松比赛以此来为慈善机构募集经费,帮助更多贫困山区的孩子等等。

(2)打造健康马拉松。

2015年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杜兆才强调,提升赛事服务水平还是今年国内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组织工作的重点,而“防猝死”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当代马拉松赛已经不单单是一种单纯的比赛,越来越多的比赛被赋予了某种新内涵,参加马拉松的人不仅仅是为了比赛,更多的人是为了追求健康和快乐。因此,我们应引导大众选手科学训练,健康参赛,争取在今后的马拉松赛事中做到零猝死。

(3)运动的精神内涵需要完善。

在2008奥运会之前,人们对体育的理解更多侧重于名次、奖牌,对体育精神缺乏深刻的理解。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和宣传,人们对体育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城市马拉松赛更是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交相辉映的典范,它是从奥林匹克精神“更高、更快、更强”向“和平、参与、分享”转变的体育精神,我们要在全民健身中宣传这种体育精神,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利益。

总之,我国在马拉松的热潮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民健身的发展,如赛事举办场次翻倍增加,参与人口平均每年以十万人次的巨额数目增加,另外,参与人群覆盖面广泛,为了满足更多人参与进来还进行了线上马拉松和线下马拉松结合,以O2O的模式满足更多人参与进来。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认真的思考从马拉松热的背后出现的一些问题,如赛事管理的欠缺、安全问题下的马拉松,利益化的马拉松等方面对全民健身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1]常芸.马拉松与健康[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

[2]张登峰,马拉松赛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 2011(11).

[3]王海,王大卫,李颖川,林致诚.我国马拉松赛事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12).

[4]李康.中国城市马拉松运动的历史梳理与时代特征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5,14(5).

[5]李城.北京国际马拉松的品牌战略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1.

[6]陈以恒.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研究—以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为例[D].福建:厦门大学,2009.

猜你喜欢

马拉松赛马拉松全民
全民·爱·阅读
冰上马拉松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
我国马拉松赛事的文化价值及生成机制分析
禧玛诺全新一代XTR M9100 为山地越野赛、长距离耐力赛和马拉松赛车手而生
可持续全民医保
海南国际马拉松赛医疗保障的做法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一起来跑马拉松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