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节食和运动减肥不一定有效

2016-09-20曹玲

公务员文萃 2016年9期
关键词:食欲本能定点

曹玲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你变胖,一定是吃得多,动得少,摄入大于消耗。这几乎是医学界的通识,听起来很简单的道理,做起来为什么就那么难?为什么有那么多节食、运动减肥失败的人呢?

有一个叫作体重“调定点”的学说可以解释这个问题。这个学说认为,你的大脑对体重有自己的看法,它会努力把身体保持在一个固定的值,这就是你的体重调定点。它并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4.5~6.8公斤的体重范围。调定点的范围因人而异,由基因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确定。你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在这个范围内调节自己的体重,但如果想让体重稳定在这个范围之外的某个数值就非常困难了。研究表明,一个人的体重在调定点上时,能保持更高效的体能和更稳定的乐观情绪。

大脑的体重调节系统是非常强大的,它根本不管你是否认同它制定的体重。如果你从150斤减到120斤,大脑会理所当然地宣布进入饥饿警戒状态,利用一切可能的办法让体重恢复到正常值。接下来身体会发出一系列化学信号告诉身体要增重,另外还有一系列信号要求身体减重,然后整个系统就像一个恒温器,通过调节饥饿感、食欲和运动等因素对身体信号做出反应,在外界条件变化的情况下让你的体重尽量保持稳定。

如果体重低于调定点,为了达到返回调定点的目标,你的身体开始新陈代谢减慢,试图节约能源,努力更有效地利用卡路里。你可能会睡得更多,体温下降,这就是很多神经性厌食症患者总是抱怨冷的原因。随着体内脂肪丢失,食欲可能会增加。

这种大脑反应是减肥为什么这么难实现和难维持的重要原因之一。绝大多数战胜肥胖的人很有可能会在接下来的5年里反弹。

那么,为什么体重调定点上去容易下来难?俗话说,胖来如山倒,胖去如抽丝。“体重肯定是上去容易下来难,因为人类的祖先或者说所有的生物,在地球上长期面临的都是食物匮乏的局面,基于这个现状,所有动物都有的本能就是:第一,会很敏感地感觉到饿,饿了就会吃;第二,有吃的就会尽可能多吃,以保持能量储备。”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立铭说。他曾研究过果蝇的觅食行为,并撰写了一系列关于减肥的科普文章。

“但是,进化多年形成的本能在一两百年间内是不会被调整的,这样的本能遇到食物空前丰富的时代,一个必然的结果就是无时无刻不被食物诱惑,体重很容易增长。所以说,胖上去是顺应自然,减下来就是反本能,是很难的。”王立铭所表达的即是有名的“节俭基因假说”。该假说认为:人类自远古至不远的过去因食物的来源十分不稳定且无法长期保存食物,而一直处于饥饿的威胁下。因此,在那些年代,人类为了尽量使体内聚积能量,往往一旦获得食物,每个个体都尽可能多地食用食物,以为可能接踵而来的食物匮乏做好准备。在经历了反复的饥荒选择后,那些具有生存优势的个体被自然选择保留下来,而缺少“节俭基因”的人就因为难以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而惨遭淘汰。通过一代一代的传承,久而久之人们大都具有了这种基因。

无法坚持运动,运动以后忍不住又吃,这是因为人缺乏意志力吗?“减肥这件事需要生活方式的改变,但它绝不能仅仅理解成是个人意志的问题。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个问题,并不是个人意志导致人好吃懒做,是亿万年的进化让所有动物都好吃懒做。即便我们要改变生活方式,也需要有更多外部介入手段来帮助改变生活方式。比如说,要从国家和公共卫生层面宣传肥胖的害处、垃圾食品的害处,控制卡路里摄入和均衡营养的好处,公共卫生系统要提供足够的资源来教育公众,进行早期相关诊断并提供医学治疗。再比如,可以帮助肥胖者形成一个团体,大家互助;或者提供专业人士指导他们改变生活方式;如今的可穿戴设备、互联网等也非常好,有助于人们改变生活方式。”王立铭说。

“控制食欲在食品极大丰富的社会将成为一个长期、持久的问题。它已经超越了个人生活方式和个人意志品质,成为整个人类社会需要长期面对的问题。”王立铭说。

“食欲这个进化史上形成的、对于动物生存至关重要的因素,不管是刻意加强它,还是刻意破坏它,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刻意加强的结果就是肥胖症,刻意减少的结果最主要的是进食障碍,包括厌食症和暴食症。进食障碍是很麻烦的疾病,现在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

猜你喜欢

食欲本能定点
阅读理解专练(三)
直线过定点的5种特优解法
用道
逆本能
老人睡不好食欲差 查查是否心衰
吉米问答秀
圆锥曲线专题(一)
食欲大开的吃货小编们
开心图片汇
银耳瘦身餐 赶走肥胖噩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