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地理课堂教学的“味道”
2016-09-19凌锋
凌锋
摘要:作为一名新时代有思想的地理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呈现地理学科的特点,使地理课堂教学展示不一样的特色,体现新鲜味、思辨味、生活味。
关键词:地理课程;味道;追求
喜欢地理吗?如果去问学生,是不是对学生的回答越来越失望?教过的学生有多少人正在做与地理密切相关的工作?如果认真统计调查,获得的结果是不是也让你失望?如果存在上述问题,有可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将地理学科的特点充分地呈现出来,没有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喜欢地理。作为一名新时代有思想的地理教师,应该如何追求地理课堂教学特有的“味道”?
一、巧制时空轴线——呈现“特色味”
时空思维是高中地理教学中重要的学科思维之一,贯穿整个高中地理教学。地理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各种地理事物或者地理现象的变化特点(时空维度)或者分布规律(空间维度)。从教学目标与要求来说,运用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变化特点与分布规律来解决各种现实问题是地理学科教学最基本的要求。高中阶段,地理时空思维模式基本可构建为如下两种:同一时间,不同空间,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布规律;同一空间,不同时间,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变化规律。
【案例一】人教版必修1“地球运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时空轴线设计
同时异空线:展示地球仪,找到北回归线,得知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可达90°。把前面计算的结果加以运用,通过空间概念得知离太阳直射点愈远,正午太阳高度就愈小(图1)。还可把图形进行转换(图2),分析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规律。浓缩提炼,结论如下: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最小值;春分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同空异时线:展示图像材料“热带地区、回归线上和温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内变化情况示意图”(图3),分析热带地区、回归线上和温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规律。浓缩提炼,结论如下:热带地区—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两次最大值(太阳直射时最大),一次最小值(北半球出现在12月22日前后、南半球出现在6月22日前后);回归线上:一年有一次最大值(12月22日前后南回归线最大值、6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最大值);温带地区—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有一次最大值(6月22日前后)、一次最小值(12月22日前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一年有一次最大值(12月22日前后)、一次最小值(6月22日前后)。
二、妙设时代情境——展现“新鲜味”
面对数量丰富且变化万千的信息网络世界,教师需要有目的、有选择地编制学生感兴趣、可参与的时事热点材料作为学习情境。这样,不但能够实现学科教材内容的二次开发,提高学科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而且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提升自身学习的乐趣和效率。
【案例二】人教版必修2 “人口的数量变化”时代情境设计
提供材料:“张艺谋超生事件”—— 2013年5月,著名导演张艺谋涉嫌“超生”一事被媒体热炒。在多次的报道中称,张艺谋与无锡女子陈婷在当地生有3名子女(2女1男)。经江苏省计生委、无锡市计生委调查、核实,报道属实。
问题设计:①名人富人就可以超生?有钱、有地位就可以超生?②人口性别失调该如何解决?③“流动大军(超生游击队)”违犯计划生育怎么办,应如何管理?
展示成果:①生孩子既是家庭的事,更是国家的事,不能因为自己有钱就可以多生超生,这是对国家的不负责任。只要是违反计划生育,不管是谁,都要严肃处理(学生全体鼓掌)。②人口性别失调主要是“传男不传女”,不生男的不罢休,应该加强个人素质的提高,加强个人价值观的教育,加强对从事非法性别鉴定的医疗机构和个人追究相应法律责任。③对“超生游击队”应采用两地同管的方法,外来工作育龄妇女的生育情况应实行信息联网(在她们的家乡也要进行监管),防止她们“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学生们笑起来)。
三、精做深层探究——体现“思辨味”
思辨其实就是思考、辨析和辨别,是人的一种高级别的认识能力和理性思考的过程。具体到地理思辨,就是培养学生用比较分析的探究方法去认识地理问题,以及在上述基础上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能力。目前而言,能够较好体现和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学习活动之一是探究学习活动。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思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渐进的,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精心策划探究活动的主题和层次,切实避免思辨流于形式和表面。
【案例三】人教版必修3“河流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深层探究设计
一级探究——背景篇:①需要用哪些资料来分析流域的自然背景?②描述并评价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教师点拨:如何描述地理位置?如何描述气候类型?在分析气候成因时要考虑哪些因素?分析影响河流水能资源的主要因素?分析影响河流航运价值的主要因素?一个区域出现洪涝灾害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二级探究——问题篇:为何在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会成为美国最贫困落后的地区之一(教师点拨:造成一个区域生态恶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分析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的方法是什么?)。
三级探究——对策篇:①如果你是TVA的负责人,你将如何对该流域进行开发和治理?②运用所学知识,说说为何田纳西河流域要以梯级开发为核心?(教师点拨:分析流域综合开发和治理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四级探究——总结篇:归纳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的一般方法(学生自主独立完成)。
五级探究——实践篇:根据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的一般方法,探讨长江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学生自主独立完成)。
四、开发乡土资源——表现“生活味”
新课程倡导“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强调要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系,而乡土资源是有用地理的源头活水,是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世界的交叉点。地理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决定了教师不仅要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还要尽可能开发、利用校内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尤其是对学生而言十分熟悉的,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乡土资源。换句话说,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把学生引入现实生活之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使原来索然无趣的地理课带上浓浓的“生活趣味”,切实体现“地理学科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案例四】人教版必修3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三角地区为例”乡土资源设计
论坛活动:主题为“工业让太仓富强,城市让太仓美好”。为提升活动效果,多媒体循环播放 “太仓市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关影视资料和图像(太仓市城市形象宣传片、“太仓经济开发区”规划图与实景图、“太仓港口开发区”规划图和实景图、太仓外资企业——“玖龙”纸业水污染处理图、太仓市区夜景图等)。
角色扮演:学生分成太仓市经贸委(产业升级组);太仓市科学技术局(科技创新组);太仓市规划局(城市化问题组)三大组,进行模拟介绍活动。
畅谈感悟:①太仓是全国闻名的“德企之乡”, 有200多家德国企业落户太仓(如舍弗勒、克恩—里伯斯、慧鱼等),这在全国县级市中独一无二,太仓已进入全国经济实力十强县(市)行列。同时,太仓已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这一字之差,说明太仓的招商策略已经发生变化,这实质上也是太仓产业升级的需要。②从太仓市政府门户网站了解到,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要从“太仓制造”转变到“太仓创造”,今后只有环保型、清洁生产型和技术型企业才能落户太仓。③太仓市沙溪镇政府最近花了2亿多对沙溪古街进行全面改造,沙溪古镇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色,与著名旅游景点周庄相比毫不逊色,说明不能先污染后治理,更不能污染后不治理,关键是抱着什么样的态度。
总而言之,地理课堂教学是教师先进教育理念与聪明智慧的体现,课堂教学要有独特的学科“味道”——“特色味”、“新鲜味”、“思辨味”和“生活味”。只有这样,教育才能成长,教师才能成长,学生才能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