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们怎样修习才能远离职场“大鸭梨”
2016-09-19武雅学
武雅学
近年来,一份来自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职场心理健康调研报告显示:2/3的职场人士有不同程度的因为压力导致的慢性疲劳、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头痛等躯体和心理不适,其中不乏“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等职场女性。
就在中国的经济水平飞速跃升到世界第二,人民迅速富足起来的时候,我们发现内心的幸福并没有“与财富俱进”,“鸭梨山大”已成为职场人士获得幸福的最大障碍。虽然努力工作会有更为优厚的经济收入,但更多的收入则意味着更繁重的劳动和更大的压力。劳动已经不再是一种可以“享有”的权利,而我们更多体验到的是一种“被劳动绑架”的感觉。无论是整个社会还是我们自己,都在寻找一剂良方:如何才能更好地放松自我,获得内心的幸福呢?
修习正念 用心感受呼吸
其实,各种放松减压之法不胜枚举,但因人而异。在此,介绍一种简单的放松练习法——正念(Mindfulness)。这是一套包含很多练习项目和人生理念的心理治疗方法,但最基本的是专注呼吸的练习。下面简单介绍其操作程序:
1.放松全身,躺或端坐(就像坐禅一样);
2.可以微闭双眼,如果你选择睁着眼睛,请不要去注视周围的景物;
3.调匀呼吸,采用腹式呼吸法,让呼吸保持深长的节律。有的练习者认为自己感受不到腹式呼吸,如果你是端坐状态,可以将你的手放在脐部,感受到腹部的起伏即可。如果你是躺姿,那么请放心,只要将呼吸节律放慢,自然就是腹式呼吸了;
4.将自己的注意力尽可能地集中在腹部,感受气息在身体里流动的感觉;
5.此时你的注意力随时会分散,会陷入到胡思乱想中,也可能被不愉快的情绪拉走。思维的游离是很正常的,你只需每一次都留意思维偏离的方向,并且把注意力重新拉回到呼吸上来。
在这个过程中,不必懊悔和批判自己为什么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初学者说自己在十几分钟里走神了上百次,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能够从杂念中走出来就可以。最关键的是你要将周围的一切声音和自己心中的一切念头、一切情绪(即便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在练习的过程中全部视为杂念,时刻觉察自己的注意力是否转移到这些杂念上,如果是,就将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来。一般初次练习15分钟左右,逐渐延长时间。
任何正念的练习都是基于专注呼吸这个基本功开始的,初学者只要能够坚持完成这个练习,就很快可以感受到内心的平静和放松。
这个练习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你无需任何特殊的准备,而且可以立竿见影。如果你发现自己脑子里总在胡思乱想,今晚又一次让你无眠,就不妨躺在床上练习一下,你会发现很快就能睡着。如果中午没有休息,又感觉疲惫不堪,也不妨盘腿坐在椅子上练习一下,你会发现,15分钟的练习后,你的头脑比睡上半个小时还要轻松。因为我们平时被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所干扰,一旦给自己哪怕一刻钟的宁静,从内心给自己一个专注感受呼吸的过程,你都会感到无比的轻松。
从幸福感的研究中探寻减压良方
工作繁重,收入没有达到预期,房子不够大,车子不够好……这些都是我们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非常容易产生的怨言。我们可以体验一下,当抱怨这些状况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是不是常常感受到沉重的压力?
所有的这些抱怨其实都包含了一个假设——我们的不快乐是因为外部世界不遂己愿。我们习惯性地认为,一切坏心情都是因为某些事情造成的,所以我们一直渴望通过改变事来调节我们的情绪,比如:得不到好东西就努力挣钱,和领导相处不好就换工作,和配偶不融洽就闹离婚……我们的心情总会被环境牵着鼻子走,从而让我们失去自我。
然而,不少心理学研究都发现,心理压力与生活的艰辛程度其实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最具说服力的案例莫过于“全球最幸福国家排行榜”——排在榜首的固然有丹麦、瑞士这样的发达国家,却也包含了巴哈马和不丹这样并不富裕的蕞尔小国。研究者发现,这些国家的国民的共同点并不是因为富有才生活轻松,而是包括环境、信仰以及国民内心的乐观态度和对本国的认同感等。这恰恰可以给我们以启示:如果我们将自己的内心比作一个国家,那么身处当前社会,我们需要发展更多内心的力量,包括自我放松的能力、自我认同的能力以及不被纷繁的社会扰乱自己心神的“定力”等内在的心灵财富。
内省吾身 压力不侵
正念的练习不仅仅是提供一个放松的过程,更是提供一种对人生的重新思考。
为什么在练习正念的时候会让我们感到放松呢?因为在那个时候,我们暂时放弃了所追求的一切,而专注于自己内心的感受。情绪就如同一杯泥水,如果你不断搅拌,那么它永远是浑浊的。但是如果你耐心等待,最终泥土会沉到杯底,留下干净的水在上面。同样,如果我们试图控制情绪,那么只会让它越来越糟糕。但如果我们有意识地放弃控制情绪的努力,头脑就会自动地安静下来,留给我们更加平静的空间。
想要真正给自己的内心减压,除了学习一些自我减压放松法之外,我们还需要明晰一个道理——物质性的外部世界并不能够为我们带来永恒的幸福感。我们的很多压力,不只来源于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也来源于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盲目追求和过分依赖;来源于我们在追求财富、抗争职业和生活压力的过程中,过度耗竭了心理的能量;来源于我们追求社会统一价值的过程中,忽视了自己个性化的心理需求。
我们需要的是专注于当下,体会当下每一刻生活带给我们的感受,这其实是一种人生态度。努力培养这样的态度,就会发现,其实幸福就在我们内心,任何繁重的事情都不再是压力。当我们内心平静的时候,繁忙的事情只会让我们感到辛苦,而不是负担。
正如佛家的六祖慧能法师所做的开释一样:当我们能够保持心静时,到底是风动还是幡动,都已经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