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域旅游视域下环巢湖地区旅游资源整合路径分析

2016-09-19李兰兰王良举张胜武李孙琴

关键词:巢湖资源整合旅游

李兰兰,王良举,张胜武,李孙琴

全域旅游视域下环巢湖地区旅游资源整合路径分析

李兰兰,王良举,张胜武,李孙琴

游客需求日趋多元化要求旅游功能进一步提升,合理有效地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对促进区域旅游业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分析环巢湖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整合效应的基础上,从优化空间布局、丰富产品体系、完善旅游设施、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实现产业融合联动、构建主客共享休闲空间等6个方面提出环巢湖地区旅游资源整合基本路径,从而为促进环巢湖地区旅游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借鉴。

资源整合;全域旅游;环巢湖地区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迅猛,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15年,中国国内旅游达40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3.42万亿元;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33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1136.5亿美元。旅游发展向大众旅游中高级阶段演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尽管中国旅游业发展整体态势较好,但区域旅游发展不均衡[1]、旅游发展质量不高[2]、旅游竞争力不强[3]等问题较为突出。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旅游发展过程中未能优化资源配置,也未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特别是各景区景点的分散经营还加剧了区域间的旅游资源以及客源争夺。因此,旅游资源整合问题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集中在旅游资源评价开发[4-5]、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模式[6-7]、旅游资源整合理论基础[4-5,8]、旅游资源整合对策建议[9-10]等方面。环巢湖地区相关研究集中在环巢湖旅游资源评价开发、生态水体保护以及城湖联动旅游发展[4,8]等方面,旅游资源整合研究相对较少。

“全域旅游”是指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12]。全域旅游背景下建设旅游目的地要求配置完善的旅游相关要素,全面满足游客体验需求。相较于以往互相竞争的旅游资源及客源,将同类或互补产品整合可增强区域整体实力,这种合作性竞争更有利于实现区域旅游共同发展。因此,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旅游资源整合不能仅局限于目的地景观,也要重视同样具有吸引功能的旅游设施及服务[13-14],如接待娱乐设施、交通条件等。我们以环巢湖地区为例,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分析环巢湖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整合效应,并提出环巢湖地区旅游资源整合的基本路径。

一、环巢湖地区旅游资源整合效应

环巢湖地区位于皖中地区,西至合铜黄高速公路,南以距巢湖丰水期岸线2km为界,东以巢湖市区为界,北沿湖滨大道2km以内的区域,总面积约1800km2。环巢湖地区自然风光秀丽,人文历史遗迹众多。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将环巢湖地区旅游资源进行归纳分析,可以发现环巢湖地区旅游资源共有7大主类。环巢湖地区突出的旅游资源可概括为“巢湖十名”,即名湖、名泉、名人、名馆、名洞、名镇、名寺、名圩、名城,包括巢湖八百里水域、古遗址、十二古镇、湿地、国家森林公园、温泉、美食、康体、民俗等多种类型。2011年8月22日原地级巢湖市被撤销,巢湖成为合肥市内湖,环巢湖旅游业发展进入一个全新时期。但是,目前环巢湖地区仍处于旅游发展初级阶段,尽管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但这些旅游资源沿巢湖周边零散分布。由于资源整合缺乏有效性,在旅游客源、旅游产品等方面没能形成互补、甚至造成恶性竞争,使得旅游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产业优势。除5A级景区三河古镇外,其他景点知名度较低,尚未形成核心吸引力。环巢湖地区旅游资源概况见表1。

表1 环巢湖地区旅游资源概况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旅游发展,将一个区域作为一个整体来建设,构建新型的旅游经济发展网络,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旅游业关联度高、涉及面广。有效合理地整合旅游资源,可以丰富旅游产品种类进而充实旅游内涵,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也有利于形成拳头产品,提升整体竞争力。因此,整合环巢湖地区旅游资源,突出地方特色,形成环巢湖地区旅游发展合力,不仅是环巢湖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皖中地区旅游发展,打破皖南、皖中、皖北旅游发展不平衡的必然选择。通过有效地整合旅游资源,能够避免破坏旅游资源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旅游资源利用率,实现旅游产业集约化发展,创造出具有地方独特性与创意理念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休闲度假的需要。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形成体系化的旅游产品,相比直接对单项旅游产品进行宣传更易让游客留下深刻印象,有利于提升环巢湖区域旅游宣传效果。环巢湖地区旅游整合开发还将带动环巢湖周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共生理论认为通过合作性竞争可实现单元之间的相互合作和相互促进[8]。区域旅游共生会带来互补效应和整体效应。对于同类旅游资源而言,整合可扩大旅游产品规模,在形象内涵上统一,带来整体效应,如中国丹霞地貌联合申遗;对于异质旅游资源而言,整合则可丰富旅游产品种类,在空间形态上聚集,产生互补效应。联动理论是指依据整个区域的共同利益为导向,以大区域内的旅游资源相对富集的一个地理中心为核心,将周边若干旅游资源经济区通过交通线进行协同合作,成为区域旅游资源网络的节点[5]。在旅游资源地域差异不明显、产品存在同质化趋向背景下,联动战略是合理配置资源、避免旅游业区内竞争的一种有效手段。如长三角旅游合作区、环渤海旅游圈等,都是利用与相关地区进行联动合作建立旅游圈,实现资源、客源、产品、信息等多方面优势互补与分工合作。

二、环巢湖地区旅游资源整合基本路径

全域旅游背景下进行旅游资源整合,是把一个行政区作为一个旅游景区,根据区域内及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交通条件、接待设施等,全面优化旅游资源、旅游景点、设施建设和旅游产品,建立空间有序、产业融合、产品丰富的旅游系统[12]。环巢湖旅游资源整合基本路径见图1。

图1 环巢湖旅游资源整合基本路径

(一)优化空间布局

全域旅游下的旅游发展必须具有全局眼光。环巢湖地区旅游资源空间上大体围绕巢湖水域呈心形带状分布,但由于各自规模较小,无法形成品牌吸引游客,一直未得到较好开发。以环巢湖游憩带为重点发展区域,其中巢湖北岸以古镇、古村落为主,南岸以各类历史人文遗迹遗址居多,东岸以史前文明、先秦文化为主,且为温泉聚集地,西岸则是古今文化交错。环巢湖大道的通行有利于对环巢湖资源进行空间整合,通过以点串线,以线带面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形成点—线—面旅游网络空间格局。以点串线对旅游资源进行组合时,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不宜过远,同时应注意整治环巢湖大道沿途的视觉景观,如在沿环巢湖大道视野宽阔的地方设计远观景点。

旅游发展一般都具有核心区和外围边缘区。核心区旅游资源丰富,区位条件好;而边缘区相对指那些缺乏特色旅游资源或虽有之但交通区位不便的地区。环巢湖游憩带及其周边地区可利用核心区—边缘区联动发展,一方面以环巢湖游憩带作为核心发展区,吸引大量人、财、物在此聚集,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及交通条件;另一方面将距巢湖较远的周边地区作为边缘区发展。

(二)丰富旅游产品

利用巢湖水域风光、半汤温泉、汤池温泉,融入巢湖流域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元素,营造环境优美、文化浓郁的康体休闲度假胜地。通过打造吸引力强、特色鲜明、影响力大的大型旅游节会,把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展示出来,并把自然观光与历史表演、骑行体验、农家乐等多种旅游活动结合形成旅游亮点。以原汁原味的乡村民俗为特色体验,利用同大、白山、三河等乡村风貌为基础,以农家餐饮、农业观光、农庄客栈、农耕文化、民俗风情等为主要内容,完善配套设施,形成农业观光、休闲体验为一体的旅游产品。餐饮要结合环巢湖地区特色,以生态、绿色为特点,定期研发更新菜品,满足游客不断变化的饮食需求。

利用环巢湖自然风光、生态景观、文化体验、人文历史等多种类型景观进行旅游线路设计,通过精心安排线路,将观光、娱乐、休闲、体验等多种形式有机组合,强化旅游新鲜感,避免审美疲劳,增强体验满意度。以文化创意的方式将巢湖历史文化、历史传说、历史人物等展示给游客,让游客感受巢湖的人文情怀。通过参与式情境丰富游客体验,让游客了解有巢氏文化、三国文化、淮军文化等,感受巢湖民众的真实生活场景,切实体会当地的民俗风情,开展历史遗迹、民俗节事等旅游活动。加大民俗旅游体验性,深入开展户外运动,增添夜间旅游产品,吸引游客过夜留宿,必须从数量上、质量上提升住宿服务,在卫生、管理、服务等方面加以注意。

(三)完善旅游设施

一流旅游区还必须有一流旅游服务设施。便利的交通、完善的基础设施,有利于吸引游客进入环巢湖地区,大大提高游客满意度。完善的内—外交通体系是旅游发展的基础。合肥及巢湖周边铁路、公路基本解决环巢湖地区外部交通,但由于其分散景点较多,内部交通网还有待改善,可在环巢湖大道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到周边景区景点的客运交通。进行旅游目的地设施改造时要以舒适、便捷为原则,建立高品质的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完善信息咨询服务、绿道休闲、游客服务中心、观景台、休闲广场等配套旅游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尽快加强便利干净的旅游公厕、清晰明白的旅游标志,完善的超市、银行、医院等设施,以及便捷的WiFi、微信、支付宝、快捷支付等互联网金融服务。

(四)建立利益共享机制

旅游发展涉及政府、旅游企业、社区居民、游客等多个利益相关者。旅游企业本质是追求利益最大化,需要政府从中协调,避免过度商业化。同时,很多旅游资源分属多个部门管理,存在多头管理、权责不明现象,影响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因此,政府各部门要遵循发展要求,加强沟通协调。居民作为游客的直接接触者,他们的热情好客以及对本地生活的自豪感直接影响当地的旅游形象。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推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提升社区居民对当地旅游资源和旅游形象的认知度和满意度,有助于游客体验地方文化,全面提高游客满意度。

此外,要加强与相关省市合作,将环巢湖文化旅游线与皖南古村落、长江黄金水道等相串联,把环巢湖的休闲度假与区域外的观光、商务等相连接,逐步扩大环巢湖旅游影响。要根据市场需要不断调整更新,避免固守原有的线路。把环巢湖自身优势与外来力量结合起来,实现市场对接、资源共享、产业互补,发挥组合优势,共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五)产业融合联动

实施“旅游+”战略,充分发挥旅游业的融合能力,为相关产业和领域的发展提供旅游平台,发挥产业联动效应。旅游发展涉及食、宿、行、游、购、娱等多方面,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导致游客的整体体验质量下降。全域旅游强调旅游与农业、工业、林业、文化、体育、医疗等相关产业和行业融合发展,相互渗透,从而完善旅游各要素配置,延长旅游产业链,增加旅游产品附加值。要加强环巢湖地区旅游与农林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医药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旅游新业态,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提升游客体验满意度;另一方面,促进环巢湖区域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联系渗透,推动交通、金融、保险、城建、环保等基础服务产业发展,有利于提高整个旅游产业链的服务水平。

(六)构建主客共享休闲空间

全域旅游下的旅游发展不仅要为外来游客提供优质服务,同时也要考虑本地居民的休闲需求。建立主客共享的休闲旅游空间,要以生活化思维完善服务体系,不仅建设宜游之地,更是打造宜居、宜业之城,为居民和游客共同创造富有体验性和想象空间的高品质休闲生活。在方便居民生活的同时带动地方休闲旅游发展,有助于游客体验更加真实有活力的地方特色文化。完善居民服务设施,并使其具备满足游客服务的功能;同时让以发展旅游为目的的基础设施能够为居民日常所用,让社区生活处处体现地方文化。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示范区不仅仅为游客量身打造,更是市民休闲、生活的空间,依据主客共享理念,加强旅游公共服务、公共交通、城市公共绿地、城市公园、市民广场等公共休闲与文化娱乐场所的建设,实现公共服务全覆盖,构建外来游客与本地居民共享的高品质社会生活空间。

三、结论与展望

在分析环巢湖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整合效应的基础上,从优化空间布局、丰富产品体系、完善旅游设施、建立利益共享机制、促进产业融合、构建主客共享休闲空间等6个方面提出环巢湖地区旅游资源整合基本路径。环巢湖地区旅游资源整合需要优化整体空间布局实现旅游网络式发展,通过建立利益共享机制保障政府、企业、居民等多个利益相关者合作支持;完善内外交通体系、旅游服务设施以及公共基础设施,保障环巢湖既有一流的旅游资源也有一流的旅游服务设施;同时与相关产业融合联动发展,建立主客共享的休闲空间,实现外来游客和本地居民共享高品质休闲生活。将分散的旅游资源分类整合有助于游客对相关区域旅游景点有更清晰的认识,增强其对游客的吸引力,提升区域旅游形象。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旅游资源整合与区域形象或旅游品牌营造的关系。

[1]刘长生,简玉峰.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不均衡性及其影响因素分解[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2).

[2]张爱平,钟林生,徐勇,周彬.中国省际旅游发展质量特征及空间差异[J].地理科学,2015(3).

[3]马晓龙,曹杏娟.省域旅游竞争力的空间格局与形成机理研究[J].旅游科学,2013(2).

[4]蒋晓岚,蔡常胜.环巢湖旅游资源禀赋特点与开发利用模式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3(3).

[5]王林燕,袁泽.基于联动战略的桂西北旅游资源整合路径探析[J].生态经济,2009(4).

[6]薛增峰.青岛西海岸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策略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4.

[7]程晓丽,胡文海.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模式[J].地理研究,2012(1).

[8]韩娅,陆林.基于共生理论的环巢湖游憩带城湖联动发展研究[J].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

[9]陈小丽,刘继兵.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资源整合的对策建议[J].江苏商论,2011(7).

[10]李月华.黄冈绿色生态旅游与红色及古色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研究[J].生态经济,2010(2).

[11]王迎涛.我国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1).

[12]厉新建,张凌云,崔莉.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创新:以北京为例[J].人文地理,2013(3).

[13]ANDERSSONTD,GETZD.TourismasaMixedIndustry:DifferencesbetweenPrivate,PublicandNot-for-profitFestivals[J].TourismManagement,2009(30).

[14]LEASKA.ProgressinVisitorAttractionResearch:Towards moreEffectiveManagement[J].TourismManagement,2010 (31).

(编辑:唐龙)

F590.31

A

1673-1999(2016)08-0057-04

李兰兰(1993-),女,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30)工商管理学院2015级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居民感知;王良举(1979-),男,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分析与产业政策;张胜武(1983-),男,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区域旅游发展与管理;李孙琴(1993-),女,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5级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消费者行为。

2016-05-26

2015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旅游业与城镇化:耦合过程、驱动效应及模式优化”(ACSK2015B03);2016年安徽财经大学校级科研项目“旅游业驱动下的安徽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优化研究”(ACKY1633)。

猜你喜欢

巢湖资源整合旅游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巢湖颂歌
智慧高速资源整合方式实践
旅游
春季和夏季巢湖浮游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动态分析
旅游的最后一天
巢湖玉卮意蕴长
华能巢湖电厂脱硝系统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