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媒体融合时代清朗的网络空间
2016-09-19丁洪
□丁洪
(银川日报社,宁夏 银川 750004)
营造媒体融合时代清朗的网络空间
□丁洪
(银川日报社,宁夏银川750004)
网络和数字技术裂变式发展,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带来媒体格局的深刻调整和舆论生态的重大变化。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网民规模连续9年位居全球首位。而且,随着移动通讯网络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普及,移动互联网应用向网民生活深入渗透,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90.1%提升至92.5%。互联网、新兴媒体影响舆论的能力日渐增强,大量社会热点在网上迅速生成、发酵、扩散,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舆论引导特别是网上舆论引导面临更多新的挑战。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舆论现状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飞速发展的技术,让即时、便捷的传播成为可能,特别是随着微博、微信、社交网站、移动通讯终端等基于人际传播的互联网的应用,新兴媒体显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大众传媒属性,无限扩大了传播范围和平台,也带来最为复杂的网络舆论生态。网络空间、微信朋友圈中信息爆炸,滋生乃至放大了诸多乱象。断章取义、移花接木、甚至无中生有者有之;放大阴暗面,罔顾事实、迎合想象、甚至虚假传播误导者有之;热衷花边,甚至随意将严肃事件恶搞、浅薄化解读者亦有之。凡此种种,都映射出网络传播面临的严峻现实。
《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调查了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间,微信公众平台中的谣言传播。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达6.97亿。在谣言的传播渠道中,受访者遇到疑似谣言最多的60.6%在微信上,远远高于微博的15.2%和论坛贴吧的21.6%。去年,谣言通过微博和微信传播的比例加在一起,一共占比近六成,而今年仅微信谣言就占比60.6%,这些数据说明,已覆盖我国90%以上智能手机、一半以上用户好友过百、被人们高频率使用的微信,正在成为谣言的产地和主要传播渠道。
刚刚过去的7月,特大暴雨席卷了我国大部分省市,各地灾情不断,特别是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当全国四分之三的省份、一千多县域的土地上洪水泛滥;当受灾人口高达三千多万,因灾死亡近两百人,损失数百亿元;当我们的武警官兵、解放军战士以血肉之躯奔赴在抗洪抢险第一线,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洪抢险救灾时,伴随着大雨,网络、微信朋友圈“热闹”非凡,雨情不断“刷屏”:居庸关长城浇塌了、北京地铁公主坟站被淹了、北京朝阳大悦城门前积水严重……一时间,这些有图有视频的消息传得铺天盖地。好在这些传闻刚开始传播就有细心网民进行辟谣,将谣言及时揭穿。相关部门和权威媒体也在第一时间及时跟进,一一进行澄清,化解了不必要的紧张气氛。网友们感叹“灾情最重的地方,是朋友圈。”
这场暴雨,也让一些人抛弃道德底线,借灾难争当“网红”,吸粉捞金,赚取点击量。7月10日,腾讯网站发布了一段小视频,这个题为《突然的暴雨》,标有“王保长作品、川渝视频榜出品”的MV形式的小视频,将各地受灾的小视频拼在一起,以老歌《突然的自我》为曲调重新填词演唱,对此次特大洪灾进行恶搞。画面中是滔滔的洪水、冲毁的房屋、倒塌的建筑、不受操控的汽车,以及在狂风、洪水中无助的老人、孩子……场面悲惨,看着令人揪心。面对这样的灾难,段子手却自得其乐地唱着:高温刚过,各地暴雨落,武汉直接海平面的感觉……丈母娘开吼,如果想娶老婆,车房船都得有。那我不乱走,银行门前去蹲守……把钱箱搭上我的肩膀……
这段3分34秒的恶搞小视频7月10日发布后,迅速窜红网络,截至7月31日已播放128.6万次。然而,面对严重洪灾,全社会充满着满满的正能量,这种拿灾情娱乐的行径是令人所不齿的,这段恶搞视频被广大网友评为道德低下、最无底线的网络视频。
安徽宣州区高某于7月7日在互联网“优酷”视频平台上发布一段名为“宣城水灾”的视频,视频中有多处对抢险救灾内容不属实的文字注释,视频被大量网民点击、转载,给灾区群众造成极大恐慌,对社会舆论造成不良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高某被处以行政拘留七天的处罚。
言论可以自由,谣言必须阻止。只有打击惑乱人心的谣言,将造谣者绳之以法,才能起到惩一儆百的效果,整肃舆论场的正常秩序。
壮大主流舆论,坚持正确导向
以媒介融合为特征的全媒体平台,为舆论引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路径。传统主流媒体要善于利用新兴媒体,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把握受众阅读习惯和信息需求,创新舆论引导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坚持扩大主流媒体在新兴舆论阵地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七一前夕,中央电视台特别推出建党95周年宣传片《我是谁》,用温暖朴实的镜头语言传递出“我是中国共产党,我一直就在你身边”的创意理念。这条1分30秒的宣传短片发布后打动了无数人,引爆了微信朋友圈,播放次数达数百万,收获点赞无数。网友纷纷表示“心都要被融化了”、“被我党圈粉了”。中国军网五一前发布的最新征兵视频《战斗宣言》爆红网络,引来全民点赞。这部2016征兵MV采用年轻人非常喜爱的动感节奏与说唱形式,并且在说唱中不断穿插进各种问答,以突出中国军人为了和平和正义时刻准备战斗的决心。不仅国内网民看得热血沸腾、心潮澎湃,还火到了国外,外媒纷纷以“解放军发布了新的Rap征兵宣传片”为主题进行报道。
把握网络舆论传播规律,掌握好时度效
媒体融合时代,注定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但这并不意味着混乱失序,关键要看我们能不能把握住网络舆论传播规律,把握好时、度、效,找到契合当下传播生态和受众心理的舆论引导方式,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业共鸣。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在坚持真实准确的前提下,要力争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发布,要“早”要“快”,不能等谣言满天飞了真相还在笼子里。今年上半年发生的魏则西事件、雷洋案是两个典型案例。魏则西事件发生后,中央网信办第一时间发声。一周后,公布了调查结果,要求百度整改。由于真相发布及时,网民对调查和处理结果非常认可。而雷洋案,公安部门发声不晚,但没有及时回应网民关切,遭到网民的质疑,当局陷入了被动。
在一些影响范围较广的突发事件中,新媒体的网络舆论引导作用至关重要。银川“1·05”公交车放火案是其中一个成功的案例。事件发生后,银川市立即启动了突发事件新闻应急响应机制,实行24小时值班。当天,银川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的官方发布平台@银川发布客户端率先发布了首条事件处置信息,截至1月12日16∶00,先后实时发布事故处置权威信息27条,对事故的发生、救援、伤亡、犯罪嫌疑人情况,以及国家卫计委专家组,自治区、银川市各工作组开展工作情况、采取的各项措施等进行了及时、全面的跟进发布。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央视网、人民网、腾讯网、澎湃新闻、界面新闻、头条新闻等中央、区、市主流媒体及各大网络媒体纷纷转载@银川发布的首发消息,占领了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据统计,1月5日当天,事件相关热门微博排名前十位的均是主流媒体引自@银川发布的官方声音,传播覆盖广泛,消除了来自社会各界的疑虑。形成主流媒体口径统一,确保事件信息发布有序平稳,引导社会不断趋于理性。一份来自人民网的权威舆情监测报告说:与天津大火事故等许多热点事件不同,在银川“1·05”公交车放火案初始阶段,国内媒体微博并未成为最核心的信息源,最早的权威消息来自银川市官方微博@银川发布。事件发生后,@银川发布第一时间发布权威消息,@平安银川、@微博银川、@问政银川等本地政务新媒体全部积极参与了信息公开,堪称神速地大量评论转发文章,有效避免了舆论复杂化。
在这个思潮多元、观念多变的时代,面对复杂的舆论生态,媒体从业者,特别是网络媒体机构、从业人员,以及利用新媒体发布信息的个人,都要在法律的约束下,不断提高个人政治理论水平、伦理道德修养、文化艺术水平,从观念到实践,都应当担负起引导社会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职责使命,时刻绷紧新闻职业道德这根弦。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旗帜鲜明,让积极的、良善的传播越来越多,消极的、恶意的传播越来越少。让主流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入脑入心、化为共识,画好网上网下“同心圆”,给互联网一个清朗的空间。
(作者系宁夏银川新闻传媒集团党工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