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竺与白杨树
2016-09-18钟桂松
钟桂松
今年是文学巨匠茅盾先生诞辰120周年,也是他逝世35周年。21世纪的人们站在茅盾故居,将以自己随想的方式庆祝和怀念这位为中国新文化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作家。
茅盾故居有两处,一是他出生地浙江乌镇观前街17号,二是他晚年的居住地北京后圆恩寺胡同13号。两处茅盾故居都是中央认定的。
一
1896年7月4日,茅盾出生在浙江乌镇观前街17号一所普普通通的临街楼上,这是一座与当地街坊并无二致的房子,临街坐北朝南四开间二层楼,中间有两个小天井,后面也是四开间两楼两底的房子,再后面是一个当时茅盾家里开纸店用的堆货仓库。就这么普通的房子,是当年茅盾的曾祖父沈焕在广西梧州税务局长位子上汇银子回来让儿子造的,想自己告老还乡回乌镇时也好有个住的地方。当时大儿子沈砚耕对此似乎不大热心,见观前街有人要卖房子,他看过以后,认为新造不如新买,省心省力,只要买来后再部分翻修一下就行。于是,在茅盾出生前十五六年光景,茅盾的祖父沈砚耕用他父亲汇过来的银子,盘下了这座四开间两进两层楼民居,稍加修葺,应付着作为沈家的新居。
茅盾家是个大家庭,祖辈父辈兄弟姐妹多,曾祖父在世,大家都住在一起。虽不能说和谐相处,但也风平浪静,茅盾祖父辈有三男一女,茅盾父辈有四男二女,所以当时这四开间两层两进的房子,沈家都住得满满的。茅盾出生后不久,曾祖父沈焕回来一看,很不开心,这位见过世面,靠自己奋斗创业的商人兼官员,认为几个儿子没眼光没出息,买了这么一座普通房子。所以,郁郁寡欢的曾祖父回乌镇没有几年,就在这故居新宅里撒手西去。茅盾当时只有4岁,印象不深,后来听父母讲起这位曾祖父的故事,所以从小就在心里敬佩这位独闯天下的曾祖父。茅盾的祖父沈砚耕虽然为秀才,但是个乐天派,为人豪爽但又不喜用心用功,大有顺其自然的乐天心态,他在对待儿孙教育上也如此,认为“儿孙自有儿孙福,不为儿孙作牛马”。所以,在家里办个私塾,让他教这些孩子,他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让茅盾父亲沈永锡感到无奈。茅盾父亲沈永锡是有维新思想的年轻知识分子,他有忧国忧民的情怀,有个人努力奋斗的理想,所以他还参加了1902年的乡试,但是沈永锡34岁即抱憾去世,当时茅盾10岁,茅盾的弟弟沈泽民才4岁,所以,以后这观前街17号老屋里发生的一切,都要茅盾母亲陈爱珠来担当。
所幸,乌镇观前街17号这老屋里的女人们,历来都长幼有序,果敢贤惠,茅盾的曾祖母王氏,她是乌镇书香门第的人,她的弟弟王彦臣,后来教过茅盾,她的侄女儿就是后来为中共一大服务的王会悟。所以这位曾祖母在丈夫去世后立即给几个儿子分家,当时茅盾曾祖父名下有三处房产,除观前街17号外,在乌镇北巷还有两处,于是让三个儿子拈阄。据说,茅盾的祖母高氏偷偷地跑到公公的灵前祷告,希望能拈得观前街住了多年的老屋,后来竟如愿。当时曾祖母王氏分家停当以后,当着三个儿子和儿媳、孙辈的面说,自己留着二千两,留给儿孙们以后给自己办后事,她说:“我百年之后,你们做儿子的,就尽这二千两光景办吧,你们愿意办得好看些,行;愿意省俭些,也行,有余钱,你们三家分了吧。”一席达观而又果敢的话,让子孙们都十分信服。曾祖母同时还宣布,她仍住观前街老屋,不吃轮家饭,她日常费用自有准备,不用儿子们操心。所以,连茅盾母亲都非常佩服,茅盾回忆录中说:“我母亲一向很佩服曾祖母办事果断,胸有成竹。曾祖母的卧房搬到前楼,就在母亲卧房隔壁。我的母亲常到曾祖母房里闲谈。曾祖母过世时,我大约六岁。”
茅盾祖母高氏的性格与王氏不同,她是乌镇东栅外农村一个地主的女儿,嫁到乌镇沈家后,依然保持农村那种勤俭,虽说是地主女儿,估计还是亲自下地劳作致富的那一种人家。所以当她看到观前街老屋后面仓库边上有块空地时,便搭个猪舍,开始养猪;每年清明以后,她便开始带领女儿们养蚕,后来茅盾父亲生病,高氏还到城隍庙去许愿,让孙子茅盾去扮“犯人”随城隍菩萨出巡活动。因此,祖母的农家本色,让童少年时代的茅盾的生活,充满小镇农家生活气息。至于茅盾母亲陈爱珠,是乌镇一个名中医的女儿,她天资聪颖,知书达礼,14岁前随秀才姨夫读书,14岁以后回家帮助老中医父亲料理家务,管理得井然有序,19岁嫁到沈家,在沈家相夫教子。茅盾父亲去世后,陈爱珠在观前街老屋第二进楼下设简易灵堂,供一对花瓶,自己写了一副对联,挂在丈夫遗像两边,表明自己的心志。上联是“幼诵孔孟之言,长学声光化电,忧国忧家,斯人斯疾,奈何长才未展,死不瞑目”;下联是“良人亦即良师,十年互勉互励,雹碎春红,百身莫赎,从今誓守遗言,管教双雏”。双雏,是指10岁的茅盾和6岁的茅盾弟弟沈泽民。
二
也就在这普通小镇寻常百姓悲欢离合的老屋里,少年茅盾写出了让人惊叹的作文。这些作文说古论今头头是道,有史料,有观点,有立场,字里行间满满的是一个当以天下为己任的少年的抱负。所以,无论策论还是史论,都让当时清末的国文老师每每读到少年茅盾作文情不自禁而击节赞叹,写下自己的感受和赞许,比如《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论》一文中,有眉批有总评,最后写下“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的评价,给老屋昏灯下写作文的少年茅盾极高评价和期待。在《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论》中,老师称赞少年茅盾的这篇作文“扫尽陈言,力辟新颖,说理论情,两者兼到”。这样评价一个少年学生的作文,恐怕几百年来少有。在一篇评论当时清政府学部定章的作文中,老师表扬少年茅盾“生于同班年最幼,而学能深造,前程远大,未可限量!急思升学,冀着祖鞭,实属有志”。老师从茅盾的作文中看到一个前程远大未可限量的文坛巨匠的端倪。另外还有不少至今看来仍然让人惊讶和怦然心动的评语,其中有三篇作文的评语不能不看。一篇是少年茅盾写的《文不爱钱武不惜死论》,老师给这篇作文的评语是:“慷慨而谈,旁若无人,气势雄伟,笔锋锐利,正有王郎拔剑斫地之概!”另一篇是《信陵君之于魏可谓拂臣论》,老师称赞这篇作文“笔意得宋唐文胎息,词旨近欧苏两安,非致力于古文辞者不办”。这样的评价,恐怕古典文学博士生也不一定会得到,但住在乌镇观前街17号的少年茅盾得到了。还有一篇《秦始皇汉高祖隋文帝论》,老师审读后欣喜莫名,写下了“目光如炬,笔锐似剑,洋洋千言,宛若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国文至此,亦可告无罪矣!”一个国文老师见到这样水平的学生,能不欣喜吗?
20世纪前半叶,在观前街17号茅盾家老屋里,少年茅盾在这里每天进进出出生活了十多年,写出了震惊世人的作文,也留下了当年老师的期许和肯定,所以,茅盾的整个童少年时代都和这座今天看来普通平常的房子有着血肉般的感情联系,永远无法割舍。
在20世纪30年代,茅盾的名声如日中天的时候,他曾为母亲的安静,为自己避开在上海世俗的喧嚣,几次回到乌镇,与母亲商量,将老屋后面的仓库栈房改造一下,作为书房兼卧室,比住在临街楼上清静得多。于是,1934年春天,茅盾与沈家老伙计黄妙祥商量改造平房事宜,黄妙祥带了施工人员到现场一看,说要彻底翻造,不能修修补补。茅盾正在犹豫时,黄妙祥又劝说茅盾,趁目前木料砖瓦等建材价格低廉,泥师、木匠都没有“生活”,赶快改造吧。茅盾被黄妙祥说动了,就委托黄妙祥操办,自己花半天时间画了草图。不料,在翻造过程中,黄妙祥的造价不断追加,竟然比开始时说的价格翻了一番。平房造好后,茅盾在1936年两次小住,在平房的院子里,虽然安静但没有阳光,所以,茅盾母亲就种些花草,作些点缀,其中就有一丛如今仍茂盛的南天竹。
这丛茂盛的常绿灌木南天竹,在平房的院子里默默地注视着茅盾故居的变迁,1940年4月茅盾母亲在乌镇去世后,遮断了茅盾与故乡的联系,但茅盾对故里,虽不能回来,仍魂牵梦萦,所谓“千里迢迢的远隔,从未遮断我的乡思”,恐怕就是茅盾真实的心声。1977年,茅盾健在时,乌镇当地政府就对茅盾1934年新建的三间平房进行整修改造,竟然发现40年前新造的平房用料十分简陋,而当年价格却一再加码,看来施工队趁主人不在,也偷工减料起来。这是当初花了大价钱修造的茅盾所没有想到的。而后来栽种的南天竹,见证了茅盾的孝顺,见证了茅盾在平房里写作中篇小说《多角关系》的灯光,也见证了茅盾没有回来的乡愁,同时也见证了茅盾故居的辉煌。记得1983年落架整修观前街茅盾故居时,茅盾故居内有11户居民,从动员到搬迁只用了一个多月时间,1985年7月4日,茅盾故居修葺完成,正式对外开放。此后,乌镇茅盾故居成为桐乡的一张金名片。不信?乌镇茅盾故居里的南天竹可以作证。
三
乌镇茅盾故居是文学巨匠诞生的地方,而北京后圆恩寺胡同13号的茅盾故居是茅盾长长一生的终点。在这座小四合院门口,有两棵挺拔的白杨树,像卫士一样,守护着这座古宅。茅盾从1974年至1981年间在此工作生活和写作,粉碎“四人帮”后,茅盾在这里度过了他晚年最忙碌和充实的日子,那时,在这四合院门口,虽没有车水马龙权贵盈门,但四合院内常常高朋满座,国外的文学研究者来了,国内的文学爱好者来了,劫后重逢,几十年不见的老朋友也来了。1980年,巴金去日本访问前在孔罗荪的陪同下,在茅盾书房里聊了很久,他们是半个多世纪的朋友,但巴金仍然称茅盾为“沈先生”。巴金后来说:“30年代在上海看见他,我就称他为‘沈先生,我这样尊敬地称呼他一直到最后一次同他的会见,我始终把它当作一位老师。”丁玲历尽磨难,1979年5月从北大荒回到北京,她就去后圆恩寺胡同13号看望半个世纪前的老师,看望这位文坛老前辈。据说当时见到丁玲,茅盾非常高兴,仿佛有聊不完的话,连约好的作协外事部门同志来向他汇报,他都让他们等等,他还要和丁玲说说话。此情此景,门前的白杨树也会动情。是的,茅盾在后圆恩寺胡同13号生活期间,不少名宿硕儒光临,诗人田间来了,多年不见,茅盾一见面,就主动叫出田间的名字,田间惊呆了,茅盾却笑了:“怎么会不认识呢?”沙汀来了,茅盾放下正在写回忆录的笔,气喘吁吁地和沙汀谈纪念鲁迅的工作,让沙汀感动莫名。陈白尘来了,茅盾拄着拐杖,由服务员搀扶着挪步而出时,陈白尘敬重和感动得恨不得赶快逃走,但茅盾仍和陈白尘在会客室谈了一个多小时。这些都是茅盾的晚辈作家学者,但也都是学富五车的文人。后圆恩寺胡同13号院子门口的白杨树还记得,院子里的葡萄藤架也记得,蹒跚的茅盾常常从后面的书房兼卧室里出来,接待国外的研究者,法国的苏姗娜·贝尔纳,日本的松井博光等,都曾在这个四合院内受到茅盾的接见。苏姗娜·贝尔纳曾回忆:“1978年和1979年中,我几次会见了茅盾:我有幸被邀到他府上,两次长谈,并作了录音。在法国,我也曾与许许多多的艺术家、画家、作家及知识界人物有所接触,其中也有知名之士,但我得承认,他们任何一位,也没有给我像茅盾那样的印象。”“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茅盾住的后圆恩寺胡同里,来往的确确实实都是饱学之士,所以在他晚年居住的这个地方,给文学巨匠带来欢乐和充实。当然,也有为国担忧的时候,在1976年10月之前的日子里,茅盾住在后圆恩寺胡同13号的四合院里,从儿子儿媳那里了解外面世界的风云变幻。1月,了解茅盾的周恩来总理走了,茅盾听说后老泪纵横;夏天,朱老总走了;9月,毛泽东走了。这些当年一起革命的共和国领袖在同一年逝世了,让茅盾这位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共和国的开国部长、文学巨匠茅盾沈雁冰,忧心如焚,担心国家民族的前途。他拖着蹒跚而沉重的脚步分别去向共和国的这三位领袖送别,茅盾在后圆恩寺胡同13号的四合院里,此时不见外人,“他在静观,在等待”。茅盾儿子韦韬先生这样概括茅盾在1976年10月之前的状态。
四合院的春天来了,葡萄架上的葡萄绽出新绿,门口的白杨树也随着气温转暖,回黄转绿,趁人不注意时,立刻又蔽阳遮日,遮挡着13号门牌的红漆大门,目送着茅盾的小卧车静静地来,又悄悄地走,这不是去参加国务会议,而是耄耋之年的茅盾去医院。白杨树下四合院悄无声息的状况,直到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才结束,茅盾是相信社会发展规律的,“四人帮”倒行逆施,覆灭是必然的,内心欣喜的茅盾在四合院的书房里,常常情不自禁地写起诗来,如“蓦地春雷震八方,兆民歌颂党中央。长安街上喧锣鼓,欢呼日月又重光”等。更为重要的是,这位共和国开国部长、文学巨匠在这个逼仄的胡同里,思考着中国文学的发展和未来,茅盾曾在这里给中央写报告,呼吁为文艺界的作家、艺术家洗冤平反。他亲自动手写《解放思想,发扬文艺民主》的文代会报告,为文艺界拨乱反正振臂,带头解放思想。1979年8月,茅盾为新创刊的《苏联文学》写过一首《西江月》,词中写道:“形象思维谁好,典型塑造孰优?黄钟瓦釜待搜求,不宜强分先后,泰岱兼容抔土,海洋不择细流;而今借鉴不避修,安得划牢自囿。”这是写于1979年8月的词,虽有年代印,记但解放思想的观点,依然还是值得点赞的。
后圆恩寺胡同13号这座在京城貌不惊人的四合院,还诞生过一部茅盾回忆录。1976年,八十高龄的茅盾开始动手整理资料,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写自己一生中所见所闻所做,给后人留下一部20世纪风云激荡的回忆录。这,也是茅盾解放思想的体现。当茅盾开始写回忆录后,中国文坛的回忆录如雨后春笋,从某种意义上说,茅盾是现代文学回忆录的开拓者。茅盾写回忆录是用生命在写的,他那如椽之笔写的最后的文字,就是他的回忆录。1981年2月18日,茅盾修改完“亡命日本”一章后,就住进了医院,离开后圆恩寺胡同13号这个四合院,从此再也没有回来。1981年3月27日早上5时55分,一代文学巨匠,中共早期党员之一的茅盾走完了他85年的人生道路。而大门口的白杨树再也看不到茅盾书房里写回忆录的灯光了,也再也看不到全国各地来这小胡同拜访茅盾的热闹情景了。
但是,斯人已逝,光辉永在。故居里巨匠那种睿智、开明、渊博的气息还在,这正和乌镇观前街17号的茅盾故居一样,少年茅盾当年在沈听蕉老师的陪同下,站在天井里听沈老师与楼上窗口的母亲对话的情景还在,当年的南天竹还在,一句话,茅盾的精神还在!故居,无论是北京还是乌镇,一代伟人住过并留下巨大精神财富的地方,是传承文学巨匠精神的圣地,世俗地讲,是诞生文学巨匠的地方,也是为文学巨匠送行的地方, 同样都是值得后人永远怀念的地方。
(作者系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协会员、浙江省新闻出版局原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