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与师资队伍情况调查及对策建议
——以云南省丽江市为例
2016-09-18陈惠菊李方璐
陈惠菊,李方璐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科学系,云南丽江 674100)
西部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与师资队伍情况调查及对策建议
——以云南省丽江市为例
陈惠菊,李方璐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科学系,云南丽江674100)
西部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仍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通过自编调查问卷对云南省丽江市学前教育的总体情况和师资队伍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继续落实政府职责,加大农村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投入和建设;定点实验,因地制宜,探索多种形式的山区、乡村学前教育;加大民办幼儿园扶持力度,鼓励建设城镇普惠园;重视民族文化、民族语言的传承教育;提高教师收入水平,保障教师合法权益;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
民族教育;学前教育;师资;丽江
PDF获取: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doi: 10.11995/j.issn.2095-770X.2016.08.032
2015年11月,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五年之际,教育部发布了《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学前教育专题评估报告。报告指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顽疾”:“西部贫困地区的普及率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学前教育的‘公益普惠’程度不高,特别是在西部民族、农村地区公办幼儿园比重较低”,说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仍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丽江市位于滇西北,辖古城区、玉龙纳西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五个县(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杂居、融合之地。为了解丽江市五县(区)的学前教育总体情况和师资队伍的建设情况,本研究自编《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调查表(教师版)》和《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调查表(学校版)》两个调查问卷,共抽取调查了丽江市五县(区)的82家幼儿园和548名幼儿教师。
一、丽江市学前教育总体情况分析
(一)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稀缺、办园水平较低
由表1可见,丽江市五县(区)共有幼儿园138所,公办园共有42所,所占比例为30.43%;民办园96所,所占比例为69.58%。[1-4]丽江市公办园和民办园数量相差悬殊,公办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特别是在华坪县的35所幼儿中,公办幼儿园仅有1所。参与此次调查的82所幼儿园中,省级示范幼儿园有3所,县(区)示范幼儿园有3所,示范幼儿园比例仅为4.34%,全市学前教育的整体办学水平还较低。
表1 丽江市五县(区)幼儿园数量分布
(二)各县(区)学前教育资源总量、布局结构不均衡
丽江市五县(区)中,各区县的公办和民办学前教育资源总量、布局结构悬殊。以古城区和永胜县为例:古城区为丽江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共有人口15万左右,辖9个乡镇(街道),共有幼儿园32个,平均每乡镇(街道)拥有幼儿园3.55所。且古城区公办园比例(28.12%)显著低于民办园比例(71.87%)。而距丽江市102千米的永胜县,全县幅员面积4950平方千米,是古城区的4倍,人口总量约40万,为古城区的2.66倍(见表2)。永胜县辖15个乡镇(其中有7个民族乡),但只有4个乡镇拥有幼儿园各一所,且这4所幼儿园中,3所为公立乡镇中心园,1所为村幼儿园,公办园比例达到100%,无民办园。该县乡镇幼儿园覆盖率为26.66%,显著低于古城区。可见丽江市各区县之间的学前教育资源结构、布局结构差异悬殊。丽江五县(区)中,乡镇幼儿园覆盖率最高的为古城区,实现了全覆盖,玉龙县的乡镇覆盖率为68.5%,华坪县的覆盖率为50%,宁蒗县幼儿园覆盖率为31.25%,覆盖率最低的为永胜县,仅有26.66%。这说明在丽江市的偏远县份、贫困落后、少数民族地区,仍未覆盖学前教育,学前教育资源稀缺。
表2 古城区与永胜县学前教育资源对比
*乡镇幼儿园覆盖率=各区县设立了幼儿园的辖区数量/各区县辖区总数
二、丽江市学前教育师资情况分析
(一)教职工配置比例、师幼比不合理
参与调查的82所幼儿园共有职工952人,其中女职工847人,男职工105人;平均每所幼儿园拥有女教职工10.72,男教职工1.33人。其中,专任教师736人;专任女教师671人,平均每所8.81人;专任男教师65名,平均每所0.82人。男女教师比例失调较严重。平均每园拥有教师7.11人,每园拥有保育员1.62人。82所幼儿园一共招收幼儿11925名,平均每园在读幼儿157.13人,以每班有30个幼儿估算,每园拥有教学班5.23个,每个教学班配备专职教师1.35人,每班配备保育员0.19人。可见82所幼儿园的教职工配备比例不足,远低于《云南省示范幼儿园办园水平综合评价方案》规定“专职教师:全日制幼儿园平均每班配0.8~1人,寄宿制幼儿园一律平均每班配2~2.5人;保育员:全日制幼儿园平均每班配0.8~1人,寄宿制幼儿园平均每班配2~2.2人”的标准。
据表3,在参与调查的幼儿园中,最低师幼比为1∶35,最高为1∶7。师幼比为1∶7的仅占到5.56%,师幼比为1∶7~1∶14的占到38.89%,低于1∶15的高达55.56%。参与调查的幼儿园平均师幼比约为1∶16,未达到《云南省示范幼儿园办园水平综合评价方案》规定的“全日制幼儿园:1∶6~1∶7,寄宿制幼儿园:1∶4~1∶5”的标准。
表3 师幼比分布
(二)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合理,趋向年轻化
教师平均年龄32.90岁,教师队伍趋向年轻化。参与调查的教师中,汉族有201人(占36.67%),少数民族教师347人(占63.32%)。347名少数民族教师中,包括纳西族184人,白族72人,彝族38人,普米族12人,藏族3人,傈僳族14人,回族4人,其他民族20人。对填写了教师年龄结构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年龄结构20岁以下的有15人,占1.94%;21~30岁的有344人,占44.50%;31~40岁有229人,占到29.62%;41~50岁的有138人,占17.85%;51~60岁的有47人,占6.08%。可见,丽江市幼儿园教师以年轻教师为主,年龄分布具有层次性,年龄结构较合理,并趋向年轻化。
(三)专业资质、学历层次偏低
据表4,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35.32%,具有专科学历的占到51.49%,专科学历以下的占到13.06%,反映出专任教师的整体学历层次较低。职称结构调查显示,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占到37.35%,初级、未定级和没有职称的教师所占比例为62.65%,反映出教师队伍职称级别较低,且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无职称。专任教师所学专业为学前教育的所占比例为52.30%,专业为小学教育的所占比例为30.16%,其他专业的所占比例为17.54%。可见非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任教师所占比例为48.70%,丽江市幼儿园专任教师的专业资质不高。
表4 专任教师的学历、职称及专业分布
(四)教师待遇分析
对548名教师的年收入进行分析发现:2012-2014年,每年人均工资收入为23883.68元,每年人均绩效津贴约6548.91元,两者相加即为教师的年均收入。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段的教职工收入差异极其显著(F=18.778,p=0.000),年龄越长,年收入越高;不同教龄的教职工收入差异极其显著(F=11.445,p=0.000),教龄越长,年收入越高;是否有职务的教职工的年收入没有差异(F=1.900,p=0.169);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教职工年收入差异极其显著(F=12.114,p=0.001),且汉族教职工的年收入显著低于少数民族教职工;不同职称级别的教职工年收入差异极其显著(F=16.527,p=0.000),且职称级别越低,年收入水平越低;不同学历的教职工年收入没有显著差异(F=0.380,p=0.684);是否具有教师资格证的教职工年收入水平差异非常显著(F=10.067,p=0.001),且有教师资格证的教职工年收入显著高于没有教师资格证的教职工。
表5 不具有五险一金的人数和比重
对教师参加“五险一金”的调查显示,“五险一金”全部齐全的教师比例仅占到7.30%。
(五)教师科研意识不强
548位参与调查的教师中,92位教师有科研研究项目,101位教师发表过论文,9位出版过著作,12位教师参编著作,参与科研的比例为39.51%。36.43%的教师认为“教学经验很有价值转化为科研成果,并且也在这么做”;48.32%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经验有价值,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没去做”,这可能是由于教师的科研能力不足或精力有限造成的;15.24%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经验没什么价值写成文章”。丽江市幼儿园的教师科研意识有待提高,科研能力也有待加强。
(六)接受培训次数少、级别低
对幼儿园的调查发现,近四年以来82所幼儿园每园每年在本园进行了10.68次在职培训,每园每年外派在职培训2.46次,每园每年脱产教育培训0.21次,每园每年网络在线1.29次,其他培训方式每园每年0.48次。可见,近年来82所幼儿园进行培训的形式主要为在园培训,其他培训方式较少,且每园每年进行的培训次数也较少。
对幼儿园教师的调查发现,近三年以来每年参加培训的次数为0次的教师所占比例为13.68%;参加培训次数为1~5次的所占比例为54.01%;参加培训次数为6-10次的所占比例为13.68%;参加培训次数为11~20次的所占比例为21.62%;参加培训次数为21次及以上的所占比例为10.69%。67.69%的教师每年接受的培训次数少于5次,可见丽江市幼儿园教师接受培训的次数较少。
对接受培训的级别进行分析发现,国家级占到10.71%,省级占到15.40%,市级占到16.39%,县区级占到21.63%,校级占到29.21%,其他占到6.67%。市级以上的培训仅占到的比重为31.79%,可见幼儿园教师接受培训的级别较低。
(七)教师培训需求分析
对“最希望的培训时段”进行调查显示:49.25%的教师希望培训时段放在学期中进行;29.96%的教师希望培训时段放在寒暑假;8.05%的教师希望培训放在双休日进行;另外,还有12.73%对培训时段没有要求。
对教师希望参加的“培训形式”进行调查显示:87.60%的教师选择希望参加的培训形式为“实地考查、观摩”;84.50%的教师选择了“名师公开课观摩”;63.00%的教师选择了“专家报告及讲座”;55.70%的教师选择了“研讨交流”;33.40%的教师选择了“网络在线培训”;19.50%的教师选择“企业行业实践”;1.3%的教师选择“其他”培训形式。
对教师最希望参加的“培训内容”进行调查显示:79.20%教师选择了“教学设计范例、课例”;69.00%的教师选择了“教学示范与研讨活动”;66.20%的教师选择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54.40%的教师选择了“本专业热点问题研讨”;46.00%~48.70%的教师都选择了“校本教研与培训的组织管理”、“教育管理与领导理论和实践”、“同伴互助与集体备课”和“教育政策与法规”;“教育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排在最后两位,仅吸引了36.70%的教师选择。
对教师希望“谁来做培训”进行调查显示:教师最希望“一线的骨干教师”来做培训(80.80%);其次为“教育学方面的专家”(75.40%);再次为“专门培训机构的培训师”(55.10%);排在第四位的为“高校学科方面的专家”(44.00%);排在第五位的为“科研人员”(34.90%);排在第六位的为“区或市的教研人员”(28.30%);排在第七位的为“企、行业专业标准制定专家”(16.20%);教师最不希望接受“领导”(12.00%)的培训。
三、对策建议
(一)继续落实政府职责,加大农村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投入和建设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确定的工作重点。[5]丽江市中心城区已实现三年学前教育全覆盖,但华坪县、宁蒗县、永胜县的幼儿园数量少,这些地区三分之二的乡镇没有学前教育机构,要顺利完成“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的目标,形式还很严峻。因此相关部门应确定农村、偏远落后少数民族地区为本地区发展学前教育的工作重点,进一步落实政府职责,加大投入和建设。在完成普九任务之后,更多地财力、物力、人力应向学前教育倾斜,提高农村、山区、偏远落后少数民族地区适龄学前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入学率。大力建设乡村学前教育,不仅可以促进教育公平,使这些地区的孩子在智性、情绪发展和营养健康方面的发展得到保障,还可以发挥学前教育的社会福利功能,为家长减轻负担,使他们更好地进行生产劳动、经济建设。
(二)定点实验,因地制宜,探索多种形式的山区、乡村学前教育
首先,支持办好现有的乡镇和村幼儿园,积极、抓紧乡镇中心园建设工作,力争早日为每个乡镇配套一所中心园。中心园可以依托小学附设学前班,合理利用闲置校舍或师资,有条件的可以直接建设幼儿园。其次,现有未覆盖学前教育的地区大多为边远、贫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由于生产力落后、交通不便、地广人稀等原因造成普及学前教育困难的现状。因此,有必要在政府的支持下,联合专家进行基线调研,开展定点实验。积极探索多种可行的山区、乡村学前教育形式,如周末亲子班,森林幼儿园,送教上门,游戏日等,通过不同形式的学前教育传播、推广科学的学前教育理念,转变当地落后的教育观念。
(三)加大民办幼儿园扶持力度,鼓励建设城镇普惠园
发展学前教育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在公办教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情况下,政府应积极开展对民办园的帮扶、指导工作。对民办园提供资金支持保障其保教工作的正常运行,实质是政府在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向民办幼儿园购买教育服务。民办幼儿园包括高端园和普惠性幼儿园两种,目前在丽江中心城区,老百姓存在入公办园难、入普惠性的民办园难、就近入园难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政府应加大投入,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出台民办园扶持办法。对符合要求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进行重点扶持,满足社会对普惠性的、优质的学前教育的需求。
(四)重视民族文化、民族语言的传承教育
丽江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共有12个世居民族,包括纳西族,彝族,傈僳族等。应重视发挥学前教育的民族文化、语言的传承作用。首先,可以开展全市范围的主题教研活动,挖掘本土资源、积极开展幼儿园以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教学、区域活动和游戏活动。第二,加强对民族地区幼儿园双语教师培养培训。第三,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进行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民办园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其次,应重点帮扶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儿童、少数民族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保障制度,确保这些儿童的健康、认知和情绪发展不偏离正常儿童的平均水平。
(五)提高教师收入水平,保障教师合法权益
幼儿园的工作方针是保教结合,因此幼儿教师没有所谓的“课时量”,从幼儿入园一刻起到离园的那一刻结束,教师进行的工作是全天候的,这与学前教育巨大的工作量形成鲜明对比。政府相关部门应在在工资收入、职称评定、获奖等方面实施给予幼儿教师倾斜,切实保障幼儿园教师合法权益。调查显示,丽江市学前教育教师的整体收入水平还较低,相关部门应参考其他地区的经验,提高本地幼儿教师的工资水平津贴水平,如实施“幼儿园教师长期从教津贴”、“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从教津贴”等。此次调查发现,与人们一般的预设恰好相反,汉族幼儿园教师的收入显著低于少数民族幼儿教师,因此应特别关注和提高这部分教师的收入。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生活上,提高生活津贴,帮助边远艰苦地区的园所建设教师周转宿舍,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在职称评定、奖励等方面给予倾斜。[6]调查显示幼儿园教职工具有“五险一金”的比重偏低,“五险一金”全部具有的教师仅为7%,相当一部分幼儿园教职工没有编制。2010年出台的“国十条”指出:“切实维护幼儿教师权益,完善落实幼儿园教职工工资保障办法、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机制和社会保障政策。”[7]相关部门应参照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试行)》,扩大编制,加大政府监管职责,维护幼儿园教职工的合法权益,落实和完善幼儿园教师社会保障政策。
(六)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
调查显示丽江市五县(区)的幼儿园专任教师的准入门槛低,整体学历层次较低,幼儿园专任教师的专业资质也较低。面对这一情况,应考虑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并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各种方式,开展职前职后教育,提升学前教育师资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感,提高学前教育和服务的质量。对“培训时段”、“培训内容”和“培训者”的调查显示,教师最希望培训时段放在“学期中”进行,教师最希望参加的培训形式有“实地考查、观摩”等,教师最希望“一线的骨干教师”来做培训。相关部门可以根据调查结果,科学地制定教师培训方案。在农村地区,可以通过培养一批示范幼儿园、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发挥其对周边乡村的引领辐射作用。继续实施农村学前教育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提高待遇水平,完善补偿机制,吸引高校师范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
[1]丽江市统计局.丽江市古城区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ynxxgk.yn.gov.cn/M1/View.aspx?int_Document_ID=1859808&int_DepartmentID=1545.
[2]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统计局.玉龙纳西族自治县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yulong.gov.cn/item/5228.aspx.
[3]丽江市华坪县统计局.丽江市华坪县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www.docin.com/p-858411904.html.
[4]丽江市宁蒗县统计局.丽江市宁蒗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tjcn.org/tjgb/201303/26296_2.html.
[5]刘占兰.农村学前教育是未来十年发展的重点[J].学前教育研究,2010(12):3-6.
[6]王冬兰.西部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2):105-110.
[7]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11/24/c_12811075.html,2010-11-24.
[学术编辑赵大洲]
[责任编辑熊伟]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taff in Western Minority Areas:A Case Study of Lijiang
CHEN Hui-ju LI Fang-lu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cience, Lijiang Teachers College, Lijiang, Yunnan 674100, China)
Pre-school education in western minority areas of China is still the weak pa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autho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taff in Lijiang by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help 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Government is supposed to perform its responsibilities and increase the input in preschool education in rural area. Form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should var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pecific situation. Private kindergartens and welfare kindergartens should gain enough support and encouragement.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the teaching and inheritance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language. Teachers' welfare should be improved in an all-round way. Teaching training activiti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improve teachers quality.
National Education; pre-school Education; teaching staff; Lijiang
2016-03-25;
2016-05-01
丽江市教育局委托横向课题(JYYJ2015001);丽江师专教师教育科研团队建设项目([2014]71号)
陈惠菊,女,云南永胜人,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科学系系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教师教育、民族教育;李方璐 ,女 ,湖北枝江人,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科学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学前教育,教育人类学。
■职后教育
G615
A
2095-770X(2016)08-013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