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五个着力点
2016-09-18罗理章
罗理章
(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网络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五个着力点
罗理章
(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网络媒体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思想武器,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有生力量,是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的有效途径。网络媒体时代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须充分发挥网络阵地的价值引导作用,大力加强主题网站建设,灵活运用博客、微信、QQ等通信工具,积极繁荣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高度重视有序的网络教育环境建设。
网络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着力点
一、网络媒体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优势
(一)凸显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价值观教育模式中,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被忽视,教师往往取代学生,扮演教育过程的主导者,学生则沦为理论灌输的“接受体”[1]。在利用网络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中,学生可以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弥补传统价值观教育的不足。在过去,价值观教育主要通过纸质的教材进行,而如今互联网集声音、色彩、图像于一体,运用一些非线性链接、跳转等功能,将教学内容从书本扩大到更大的范围,拓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学生的课堂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利用各种资源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形式。
(二)丰富了教师教学理念和手段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常常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以单向、灌输的方式传授核心价值观,严重扼杀了大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一是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宣讲者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过程中,大学生也不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参与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的构建过程中。大学生要完成自己与学习环境的交互,进而接受知识,以实现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二是教师的教学地位得以改变。在网络中,教师与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机会和途径都是一样的,学生甚至通过网络学习可以掌握到更多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就不再充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而是成了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者,甚至是合作伙伴。通过运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教师的教学任务量大幅度下降,因此就会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入的研究,开发出更多优质的教育课程。三是教育手段的丰富。高校可以利用博客、BBS、校园论坛等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三)提供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支撑条件
首先,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高普及率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实施保证。纵观当前大学校园,大学生拥有个人电脑的比率很高。加之优质宽带校园网络的建设,使得在大学中建立核心价值观网络教育基地成为可能。大学里有着充足的教育资源,教师可以将制作好的有关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多媒体课件上传到网络教育基地上,促进大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开展提供保证。
其次,校园网络建设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师资保证。第一,在网络教学模式下,高校的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顺利开展了网络教学,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个性化教学模式。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充分利用开放型的网络环境,汇集了大量包括数据、资料、程序以及教学软件等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使得一个高度综合集成的信息库由此形成。这种开放式的网络教育资源库有利于网络教育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持。第二,伴随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高校信息技术教师队伍日渐成熟。教师运用计算机的水平大大提升,学校更加重视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开展了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培训活动,使广大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水平、教研能力和运用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师资保证。
(四)提高了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时效性
网络平台以其信息的快捷性、多样性、广泛性等特点保证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效性。一方面,大学生可以第一时间接触到能够反映教育内容的时事新闻,并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反馈出来;另一方面,时效性也指教育内容应具有理论上的前沿性并体现时代性,网络平台的出现,网络学堂等教学手段的使用,使大学生可以牢牢把握与时俱进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教育的缺陷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平台建设是信息化发展的产物,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拓展与方法的创新,也是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型传播模式的典型结合。从目前网络平台的建设、管理和发挥作用的情况看,主要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网站吸引力不足,大学生关注度不高
目前,大学生应用网络的时间、范围和程度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网络平台成为了重要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网站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积极发展、充分运用、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工作方针,大力传播和弘扬科学理论、先进文化及健康信息,不断健全和完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体系。在2000年9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导下,涌现了许多优秀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网站。但是,面对信息社会的严峻挑战,有的教育网站内容空泛,采用单纯的图片、理论文章作为网站主体,虽然内容较直观,但往往重说教轻引导,让人感觉枯燥无味,缺乏对大学生的吸引力,点击率不高,进而使得网络教育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信息技术手段不完善,互动性不强
高校中的大学生心智还不够成熟,而大学时期是树立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是其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现代社会中,“90后”大学生被称为网络一代,他们能够更加自主地进行社会观察,自由地表达思想,有效地汇集公众意见。他们思维思辨性强,对于理论观点,往往具有较强的批判性,因此需要更多的交流、沟通甚至是辩论。但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类网站平台具有较强的政治理论性,在形式上往往中规中矩,你说我听,缺乏互动交流。
(三)缺乏能够发挥引导功能的管理人员
在网络平台发展初期,网站设置栏目少,基本以信息资源展示为主,信息发布成为主要功能。因此,大多数高校并未配置专门的工作人员,一般由党委宣传部、团委的教师开展相关的工作。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网络平台建设、管理和维护对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知识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管理人员数量还是素质都亟待提高。
三、网络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五个着力点
(一)充分发挥网络阵地的价值引导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上发表讲话时指出:“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2]在网络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以及价值观念受到多方面信息和社会思潮的影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树立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实效性的重要路径,对大学生以及整个民族的未来都是极为重要的。
1.网络舆论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15年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95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0.3%,较2014年底提升了2.4个百分点。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较2014年底增加6303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4年的85.8%提升至90.1%。2015年新网民最主要的上网设备是手机,使用率为71.5%。2015年,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1.10亿人,占网民的16.0%[3]。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时空界限,成为覆盖广泛、快捷高效、影响巨大、互动程度高和发展势头强的新型大众传媒。
当前,各种社会思潮与各种利益诉求在网络空间中形成交汇中心,各种意识形态相互较量。互联网作为特殊的阵地,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必须加以重视,特殊对待。凭借便捷、高效、廉价的特点,现代社会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已经转到网络上,由此造成人们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所以,充分发挥网络舆论对人们价值观形成的引导作用,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注重网络自身优势的发挥
面临信息化发展的潮流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在提高宣传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方面,我们要充分运用数字技术以及网络技术优势,发挥网络传播便捷性和交互性强的优势,在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把网络作为主阵地和重要场所,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从而占领文化传播的制高点,牢牢掌握高速发展信息化时代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导权。
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采取多种措施规范和管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的应用,对一些重点新闻网站要扶持和建设,向社会公众提供多元化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主动引导网上舆论,对一些有害信息的传播蔓延进行有效防范和遏制,努力做到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中将网络作为前沿阵地,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健康发展。
新闻网站、学校网站、社科网站要发挥自身优势,针对网上多样性的思想思潮要做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采取多种形式(开设专题、评论、访谈、微博、QQ群等)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除此之外,还要通过网络开设网上讲堂,针对道德教育进行专门的演讲,倡导良好的网络道德风尚。
(二)大力加强主题网站建设
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4]主题网站是我们党舆论宣传的重要平台,是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前沿阵地。目前,我国存在着各级各类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红色网站”,然而现实中这些“红色网站”的点击率普遍偏低,大学生群体中经常使用“红色网站”的人数不足一半,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5]。
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主题网站,必须吸取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的经验教训。首先,对主题网站我们必须做到办网目的明晰,办网思路明确,发展定位科学。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高校网络文化阵地,大力传播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这是我们建设主题网站必须始终坚持的导向和原则。高校不断探索、分析、研究社会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用科学的理论引导网络舆论,让各种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在校园网上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及时组织和发布信息,使主题网站成为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先进文化为主的重要载体。其次,增强主题网站内容和形式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中的内容一般具有严谨性、严肃性、思想性,而师生更乐于接受富于生动性、多样性、趣味性的内容,所以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矛盾,就要把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严谨的思想政治理论、严肃的思想道德修养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变成深入浅出和生动活泼的网络表现形式,增强主题网站吸引力。
(三)灵活运用博客、微信、QQ等通信工具
作为个人信息发布平台,博客、微信、QQ等通信工具简单方便,通过这些工具,任何人都可以非常便捷地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博客、微信、QQ的出现和发展,为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新媒体和新形式。
1.积极创建微博,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平台
微博作为大学生信息交换和人际交往的重要平台,已经得到广大大学生的普遍认可。因此,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要想充分发挥微博的优势,高校必须积极开通校园官方微博,密切联系大学生。但在这个过程中应坚持三个统一的原则:一是原创与转发相统一。对于合适的有主题意义的经典博文要进行适量转发,并在此基础上,分阶段设定不同的宣传主题,根据最新的思想要求撰写原创博文,在学生中进行传播,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二是教育与沟通相统一。正确处理好校园官微与学生微博之间的关系,将两者平等对待,与学生进行互粉或者互相点名,相互借鉴、相互学习,营造友好融洽的关系,践行核心价值观。三是线上与线下相统一。对于校园官方微博来说,学生不仅可以利用其进行在线交流,还可以进一步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在开展校园活动中,充分学习官微的主题内容,引领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
2.通过QQ聊天工具,开展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
腾讯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即时通信和移动通信的专业软件开发商,其主要软件产品QQ已成为国内主要即时通信网络工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QQ聊天工具已经开始运用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
QQ因其具有匿名性、隐蔽性和无约束性等特点,学生不用顾忌现实世界的困扰,在虚拟空间上能够放松心态吐露自己的心声,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给倾听者。再者,在QQ中,教师可设置个性化的网名、特别的头像,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诙谐的QQ表情、轻松幽默的语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QQ图像等,使得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不再那么严肃,而是亲切可爱,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并获得学生的认同。这样的表现可以使彼此之间袒露真性情,无话不谈,达到更深层次的精神交往。教师也能及时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和心理问题,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
此外,目前QQ群中涉及的广告、虚假信息、违规商业活动、传销、诈骗、极端思想渗透已露出了端倪,以往依靠QQ群管理员发现一例清理一例已经无法及时维护即时通信的健康环境。为此,我们应当加强对网络即时通信工具的监管,进一步规范文明通信环境。网络即时通信工具是信息时代舆情监测的重点。首先,网络即时通信新媒体具有强大的传播能力,必须纳入舆情监测的视野;其次,网络即时通信工具舆情监测必须研究透彻,并且对即时通信工具的新兴功能及时把握;最后,网络即时通信工具常常出现复杂舆情,必须重点监测[6]。
3.开通微信交流平台,抢占网络价值观培育阵地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使用微信进行免费的即时信息推送与语音对讲等功能已经成为多数年轻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微信这一平台,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的交流是平等的,而且受到的效果也是快捷高效的。以学院或者班级为单位在微信上组织交流群,师生通过手机将所遇到的热门话题进行实时互动,及时进行交流和探讨;除此之外,把学校作为一个更大的单位群体创建微信平台,推送与校园文化相关的文章,图、文、声并茂,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抢占网络价值观培育阵地。
(四)积极繁荣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校园网络文化是在校园网络环境的影响下所逐渐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是对传统校园文化的虚拟,又是对其的发展和延伸。随着人们对互联网重视程度的逐渐加深,电子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其影响下,校园网络文化也出现了迅猛发展的形式,并逐渐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要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积极倡导学生参与,在校园实践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内在修养和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当前中国高校的校园建设来看,大多数的高校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成绩浏览和信息查询等服务。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可以在校园网站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专栏,从形式、内容上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内容的选择上,可以选择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倡导大学生进行学习。
高校还要注重加强校园网的软硬件建设,改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加大物质投入,推动技术升级[7]。首先,要充分利用高校自身的技术人员和网络资源优势,自主地逐步设计出自身特色的应用系统。其次,要加强网络教育软件建设。最后,为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有必要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师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他们利用校园网开展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工作的能力。
在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还要注意规范高校师生的网络道德素养,倡导网络文明,防止网络暴力的出现。此外,高校可建立网上竞赛、网上交流、网上信息发布、网上意见征集、网上心理咨询、网上谈心等一整套网络评价体系,让大学生随时进行自检和自评,倡导自我约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还要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管理,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吸引大学生的兴趣,提高大学生学习效率。
(五)高度重视有序的网络教育环境建设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日益加深。在这个虚拟世界中,信息含量巨大,不仅存在着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都有帮助的信息,同时不可避免的还存在着一些落后的、负面的信息,例如犯罪、赌博、色情等方面的垃圾信息。这些垃圾信息的存在会对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加强互联网使用的监管和立法势在必行。要不断完善网络方面所涉及到的法律制度,推进网络法治进程,通过法律的强制力来对人们的网络行为进行约束,剔除网络环境中信息垃圾,净化网络环境。为了优化网络教育环境,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应该提高执法能力,加大执法力度,推进网络法治进程,净化网络空间,建没有序的网络教育环境。
[1]郑开来.青年上网心态的文化研究[J].青年研究,2001 (7):29-35.
[2]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京华时报,2013-05-04.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6-01-22) [2016-03-16].http:// www.199it.com/archives/432572.html.
[4]习近平.创新改进网上宣传 把握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EB/OL].(2014-02-28) [2016-03-16].http://www.cac. gov.cn/2014-02/28/c_126205895.htm.
[5]张珂.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红色网站内容建设路径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1(7):73-75.
[6]汪盛科,张芝萍.网络文化的冲击与改进高校德育工作[J].高校理论战线,2000(11):45-47.
[7]吴惠.新媒体:新机遇与新挑战[J].高校理论战线,2009 (7):41-42.
【责任编校龙霞】
G641
A
1674-0092(2016)04-0115-05
10.16858/j.issn.1674-0092.2016.04.024
2016-04-10
2015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重点项目“价值多元语境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研究”(JAS150158)
罗理章,男,河南南阳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