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亲属称谓“子弟”的泛化
2016-09-18宁馨
宁 馨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汉语亲属称谓“子弟”的泛化
宁馨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通过分析汉语亲属称谓“子弟”的历时流变,详尽解释了“子弟”从并称型亲属称谓词“子弟1”词汇化为偏义型称谓词“子弟6”、由亲属称谓向社会称谓过渡的“子弟2”以及保留社会称谓词“子弟3、子弟4、子弟5”这三种路径,并运用语言学和文化学机制考察了“子弟”泛化的原因,从社会学角度揭示了“子弟”泛化的语用价值。
汉语;亲属称谓;子弟;泛化
一、引言
“子”和“弟”,是古代汉语中两个分别表晚辈、同辈亲属关系的常用词。《尔雅·释亲》:“弟,悌也。言顺於兄。子,孜也。以孝事父,常孜孜也。”《说文·子部》:“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偁。象形。凡子之属皆从子。”(李阳冰曰:“子在襁褓中,足併也。”) 《说文·弟部》:“韦束之次弟也。从古字之象。凡弟之属皆从弟。”这两个词组合后可产生出“子弟”“弟子”两个“同素异序”的双音节词。早在《周易》中,就出现了“弟”与“子”连用的情况,《春秋左氏传》中就有“子”“弟”连用的形式。如:
(1)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周易·师卦》)
(2)寒浞,伯明氏之谗子弟也。(《左传·襄公四年》)
在早期,“子弟”和“弟子”都是词组,“子弟”是并列词组,表示“儿子和弟弟”,与父兄相对。“弟子”为并列词组时,表示为人弟者与为人子者,泛指年轻的人;为偏正词组时,表示弟弟的儿子。随着时代的更替和使用场合的变化,“子弟”的语义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而“子”与“弟”并称的用法却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失,并始终在历代文献中保持着相当的活跃度,这与“子弟”一词产生的特殊时代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世袭分封、诸侯征战使得男性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不难看出,“子”“弟”的连用是一个基于历史认知的组合,表示血缘的亲疏关系,且其中的“子”专指儿子,符合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原则。由于“弟”与“子”连用表亲属义的情况较少,且古今常用义为“学生、门生”,所以本文重点讨论“子弟”一词。
关于汉语亲属称谓词泛化的类型、成因、方式、功能、文化内涵的研究已较为成熟,张美兰、孙瑞娟、邢福义、潘攀等曾分别从语义泛化路径、文化心理、语用交际等方面进行过考察,却很少从历时角度对“子弟”泛化的过程、动因及语用价值作专题个案研究。本文采用历时分析的方法,对汉语亲属称谓“子弟”在古今汉语及现代汉语方言中的使用情况进行梳理,并通过对先秦至清代大量文献中“子弟”各义项出现频率的调查,详释“子弟”各义项的产生、发展及演变。
二、汉语亲属称谓“子弟”的历时流变
(一)“子弟”在古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
亲属称谓词“子弟”在古汉语中的意义较为明确。在《汉语大词典》第四卷中,“子弟”一词包括以下五种词义:
其一,指子与弟。对父兄而言。亦泛指子侄辈。标为子弟1。《左传·襄公八年》:“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安)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其二,泛指年轻后辈。标为子弟2。《史记·货殖列传》:“夫吴自阖庐、春申、王濞三人招致天下之喜游子弟,东有海盐之饶,章山之铜,三江、五湖之利,亦江东一都会也。”其三,指从军者,兵丁。标为子弟3。《史记·淮阴侯列传》:“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其四,谓风流子弟,多指嫖客。标为子弟4。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一折:“我这门户人家,巴不得接着子弟,就是钱龙入门。”其五,旧指戏曲艺人。标为子弟5。元白朴《梧桐雨》楔子:“高力士,你快传旨排宴,梨园子弟奏乐,寡人消遣咱。”以上五种词义,是“子弟”在古代典籍中的常用义项。此外,其还可用来指弟子、学生,标为子弟6。《孟子·公孙丑下》:“季孙曰:‘异哉子叔疑!使己为政,不用则亦已矣,又使其子弟为卿。人亦孰不欲富贵?而独於富贵之中,有私龙断焉’”。
本文立足历时视角,对先秦至清代的45种文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统计,力图考察“子弟”各义项的产生、发展及泛化过程。其在各个时间的出现频率见表1。
表1 历代45种文献中“子弟”出现的频率
0 11 3 0 0 0 18 7 0 0 0 0 15隋唐五代1《杜甫诗词合集》《周书》《贞观政要》《法苑珠林》《全唐诗》2各义项出现总次数及用例总数之和比例(%)0 4 8 0 1 2 0《大宋宣和遗事》《朱子语类》《梦溪笔谈》《五灯会元》《辛弃疾词集》0 2 24 29.63 0 32 43 1 0 0 8 84 6 0 0 0 0 7 18 6 0 3 2 41 38 12 0 4 3 81 46.91 14.81 0 4.94 3.71 100 2 0 0 0 0 2宋代0 1 1 0 0 0 2 0 0 0 1 1元代各义项出现总次数及用例总数之和比例(%)1 0 0 3 3 34.38 53 2 0 0 8 96 55.21 2.08 0 0 8.33 100 2 4 0 0 0 8 0《全相平话五种》《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2 2 0 2 1 0 3 1 0 0 2 18.18 0明代1 7 0 3 0 3 1 1 0 1 6《水浒传》《醒世姻缘传》《喻世明言》《金瓶梅词话》《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西游记》《型世言》《元曲选》各义项出现总次数及用例总数之和比例(%)6.20 0 11 18.18 54.55 0 9.09 0 100 13 1 2 0 0 17 23 0 2 3 1 36 18 0 1 0 1 20 15 0 7 16 0 41 14 0 5 1 3 23 20 0 1 1 2 27 0 0 0 0 0 1 12 0 4 0 0 17 21 1 47 7 0 76 136 2 69 28 7 258 52.71 0.76 26.75 10.86 2.72 100 2 5 0 2 0 9 3 0 0 0 0 3 6清代25 0 2 0 0 27 3 0 0 0 0 3 15 0 5 2 0 22 6 0 0 0 0 6《花月痕》《海上花列传》《红楼梦》《老残游记》《聊斋俚曲集》《孽海花》《儿女英雄传》2.22各义项出现总次数及用例总数之和比例(%)0 0 0 0 0 0 2 2 16 1 1 0 0 20 70 6 8 4 0 90 77.78 6.67 8.89 4.44 0 100 0 1 1 4 3各义项出现总次数及用例总数之和比例(%)
下面根据表1中所统计的数据,对“子弟”的各义项分别加以叙述。
1.并称型亲属称谓“子弟1”。自先秦以来,直到唐代以前,“子弟”以词组形式为主,表示“儿子和弟弟”,这实际上是一种用词根复合表示复数的语法手段,不同于印欧语的形态手段。在收集的用例中,“子弟1”都用作背称(叙称),说话人与受话者之间必须具备较为紧密的血缘关系。如:
(1)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左传·桓公二年》)
(2)子弟傲慢,父兄教以谨敬;吏民横悖,长吏示以和顺。(《论衡·谴告篇》)
(3)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
可见,“子弟”这一词组中的两个词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仍各自保持其独立的概念意义,并未发生词义的外延。这一时期,如果a=子,b=弟,那么语义构成可标识为ab=a+b。
2.由“并称型”到“偏义型”的“子弟6”。“子弟6”最早出现于隋唐时期,直到清代以前,与“子弟1”并存,偏指“弟”,即“弟子、学生”。如:
(1)仙公自语子弟云。(《法苑珠林》破邪篇·第六十二》)
(2)槐影参差覆杏坛,儒门子弟尽高官。(《全唐诗》卷八百七十)
(3)既启门,先生升堂,率子弟以次列拜炷香,又拜而退。(《朱子语类》卷一百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