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MBR运行过程及膜污染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2016-09-18田文瑞胡以松王晓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工业水处理 2016年4期
关键词:基材通量反应器

田文瑞,胡以松,王晓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专论与综述

DMBR运行过程及膜污染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田文瑞,胡以松,王晓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污水处理新技术,与传统膜生物反应器(MBR)相比,处理效果相当且膜通量更高、膜污染更容易控制。简要分析了自生动态膜及预涂动态膜的形成过程和再生过程,并从膜材料、活性污泥的性质以及运行条件等方面综述了膜污染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指出DMBR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跨膜压差;活性污泥

膜生物反应器(因固液分离效果优异已成功应用于水处理领域,但膜成本高、运行能耗高和膜污染是其发展的瓶颈所在,目前的研究表明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1〕。DMBR工艺利用廉价粗孔微网材料作为膜组件的支撑材料,替代MBR工艺中的微滤/超滤膜,通过预涂剂或活性污泥在支撑材料表面形成稳定的动态膜,从而达到高效的膜过滤和截留作用,常用的动态膜支撑材料包括无纺布、尼龙网、钢丝网和陶瓷管等。DMBR具有膜组件造价低、形成过程迅速、出水水质好、能耗低和通量高等优点。基于膜分离原理,膜污染也是DMBR工艺研究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分析总结DMBR的运行过程和膜污染问题,对于工艺的优化和运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1 动态膜的形成过程

动态膜的形成过程是粗孔支撑材料表面不断截留过滤介质使得有效过滤层逐渐附着成熟的过程。根据涂膜材料的不同,DMBR可分为自生动态膜和预涂动态膜两种,两者在形成过程上存在一定差别。

1.1自生动态膜的形成过程

自生动态膜技术主要用于生活废水及工业废水的处理,它的形成是污泥混合液与支撑材料相互作用的结果,包含了支撑材料表面复杂的物化及生化作用。目前研究者基于形成过程中动态膜的结构、过滤阻力及出水浊度的变化,将自生动态膜的形成过程划分为动态膜成膜阶段和动态膜稳定运行阶段,其过程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自生动态膜的形成过程分析

动态膜的成膜阶段时间较短,通常<2 h,一般根据出水浊度(<5 NTU)、SS(检测不出)及稳定通量等判断动态膜的形成〔2-6〕。动态膜稳定运行阶段一般时间较长,与反应器设计与运行条件密切相关,运行结束时表现为通量严重衰减、阻力急剧增大、出水浊度增大等。如熊江磊等〔7〕将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连续运行22 d后,膜孔径降到1 μm以下,过滤阻力突增至1010m-1,通量急剧降低。目前研究者通常将通量衰减到初始通量的10%作为动态膜稳定运行阶段结束的标志,意味着一个运行周期的结束。

1.2预涂动态膜的形成过程

预涂动态膜的形成是指应用支撑材料对预涂剂(悬浮液或胶体溶液)进行过滤,在支撑材料的表面形成一层均匀完整的预涂层,从而实现过滤效果。预涂动态膜的形成过程比自生动态膜复杂,需要专门配制预涂剂对支撑材料进行预涂,直到稳定的预涂层形成,而后进行介质的过滤,随着过滤性能的下降,需要进行污染层的清洗,并进入下个预涂周期。预涂动态膜的形成过程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预涂动态膜的形成过程分析

该技术常用于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及微污染地表水的处理,预涂层形成时间短(一般<30 min),常用的预涂剂包括高岭土、硅藻土、粉末活性炭及聚合氯化铝等〔8-12〕。Huaqiang Chu等〔9〕以硅藻土作为预涂剂、74 μm不锈钢网作膜支撑材料开展了预涂动态膜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预涂阶段采用抽吸泵将生物硅藻土混合液在反应器中循环,直到稳定的动态膜附着在不锈钢网表面,所需时间<30 min,而过滤阶段在22L/(m2·h)的通量下运行时间可达50h。

2 动态膜的再生过程

DMBR运行一定时间后,随着动态膜的老化与堵塞,膜孔径显著降低,膜污染加剧,动态膜的过滤性能明显降低,需进行再生以恢复过滤性能。

2.1自生动态膜的再生过程

自生动态膜的再生过程相对简单,主要以物理清洗为主,如膜组件底部曝气、逆出水方向曝气和出水反冲洗等,通量恢复效果好。

对于小试DMBR,为了维持66 L/(m2·h)的膜通量,采用逆出水水头方向曝气的方式进行动态膜的再生,反冲洗时间为5 min,曝气强度为3.2 m3/(m2·h),系统连续运行60 d,再生周期保持在50 h以上〔13〕。对于50 m3/d的DMBR中试装置,采用每运行8 h气体反冲洗30~45 min的操作模式进行动态膜的再生,每个反冲洗周期开始出水水质浑浊,反冲洗5~10 min以后出水水质恢复,运行一个月左右通量始终保持在22 L/(m2·h)以上〔14〕。由此可见目前主要是针对小试或中试DMBR进行短期的实验研究,采用曝气反冲洗均能起到较好的膜通量恢复效果,并且操作简便,长期运行过程中持续物理清洗可能引起的不可恢复膜污染积累还有待研究。

2.2预涂动态膜的再生过程

对于预涂动态膜的再生过程,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均有应用,通常错流过滤方式导致预涂动态膜的污染相对严重,往往通过化学清洗才能获得较好的通量恢复。对于以陶瓷管为基膜的高岭土动态膜,采用自来水直接反冲洗,前3次涂膜-过滤-反冲洗循环操作中,经反冲洗后膜性能可恢复约80%;第4~5次循环操作中,反冲洗后膜性能可恢复50%~60%;第6次循环操作中,反冲洗后再用浓度为0.1 mol/L的NaOH溶液和0.1 mol/L的HCl溶液先后清洗30 min,膜性能可恢复90%以上〔15〕。同时发现,涂膜过滤化学清洗后的陶瓷膜管通量可恢复在90%左右,而未涂膜的膜管只能恢复到原来的60%左右〔16〕。杨涛等〔17〕以基膜纯水通量衰减率>80%为基准对基膜进行清洗,先后用0.1 mol/L的氢氧化钠和盐酸溶液分别对基膜反冲洗15 min,再把基膜放入超声清洗器中清洗5 min,可使基膜纯水通量恢复到98%以上。

3 DMBR膜污染影响因素

动态膜污染是指颗粒、胶体、大分子和无机物等在膜孔内或膜表面沉积导致膜过滤性能下降的现象。动态膜的污染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凝胶层的污染,主要由溶解性微生物产物和胞外聚合物(EPS)构成,这种污染很难去除,为不可逆污染;另一种是污泥层的污染,由于粗网材料的截留作用,在粗网表面会形成由活性污泥絮体构成的生物质层,随着过滤的进行,污泥层会逐渐增厚和压缩〔18〕。DMBR工艺中膜污染的影响因素众多,下面主要分析膜材料、活性污泥性质及运行条件等对动态膜膜污染的影响。

3.1膜材料

DMBR中依然存在着膜污染问题,从膜材料方面考虑膜污染的控制,主要是基于膜基材的优化选择,包括膜孔径、膜材质、亲疏水性等。

通过比较4种动态膜膜基材(聚酯无纺布、聚丙烯无纺布、聚酯筛网、聚酰胺筛网),发现易受污染的程度依次为聚酰胺筛网、聚酯筛网、聚丙烯无纺布、聚酯无纺布,无纺膜材料的总阻力要略小于筛网〔19〕。以无纺布、丙纶、涤纶、锦纶和不锈钢丝网作为DMBR的膜基材时发现,初始膜通量与基材的孔径有关,孔径接近的基材初始膜通量相近,孔径越大初始膜通量越大,相同运行条件下,无纺布、锦纶和不锈钢的稳定通量高于涤纶和丙纶〔20〕。同种材质的滤布孔径越大,运行周期越长,长纤滤布的污染速度比短纤快,滤布孔径越大,越有利于通量的恢复〔21〕。在选择膜基材时,要在达到预定处理效果的前提下,综合选择稳定通量高、亲水性好、通量恢复性好、强度高、膜清洗过程中不易破损的材料。

3.2活性污泥的性质

膜污染物质包括污泥絮体、EPS、其他有机物与无机物。活性污泥的性质包括污泥浓度(MLSS)、粒径分布(PSD)、表面电荷、疏水性(RH)、黏度、沉降性能和脱水性能等,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膜污染。研究认为MLSS、PSD和EPS是导致膜污染的主要因素,其他污泥性质都与EPS有一定相关性〔22〕。

MBR工艺中MLSS存在一个临界值(10~17g/L),低于临界值时污泥黏度基本恒定,高于临界值时黏度随 MLSS增加,对膜污染的影响相应增大〔23〕,而MLSS对DMBR膜污染的影响研究较少,可能由于通常试验条件下MLSS均较低,对膜污染的影响不显著。韩雪利等〔24〕研究表明,污泥EPS浓度与动态膜污染倾向之间有显著相关性,结果表明,污泥EPS浓度的增加会加速膜污染。此外发现随着污泥粒径从172 μm降至46μm,过滤阻力增大6倍,说明污泥颗粒粒径越小,过滤阻力越大,更容易形成膜污染。黄天寅等〔25〕比较研究了不同容积负荷下DMBR膜污染情况,结果发现高负荷下DMBR的黏度最高,污泥混合液中含有大量EPS,很容易使污泥絮体黏附沉积在膜表面,加剧膜污染。由此可见EPS中某些物质可生化降解性差,容易在DMBR中积累,影响污泥黏度、表面电荷及沉降性能等,同时减小混合液的错流速率,都对膜污染控制不利。对DMBR中污泥颗粒粒径分布(PSD)的研究表明膜表面污染物质的颗粒粒径小于污泥混合液,并且膜污染层的外层和内层颗粒尺寸有明显的差别,外层污染物质的PSD与污泥混合液相当,而内层膜污染物质包含许多小颗粒,与大颗粒相比,小颗粒更容易在膜表面附着〔26〕。

因此,采取调控运行参数(HRT、SRT和曝气量等)及改善活性污泥性质(投加混凝剂等),达到控制适合的MLSS、低EPS浓度和高PSD,能够有效提升膜通量和控制膜污染。

3.3运行条件

DMBR工艺中的运行条件,如膜冲刷曝气量、污泥停留时间(SRT)及出水水头(或TMP)对膜污染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加大曝气强度,增大错流速度,污染物不易在膜表面累积,且水力冲刷冲掉一部分膜表面富集的污泥,滤饼层厚度变薄,能有效减缓膜污染;但曝气强度太大会破坏已形成的动态膜,使出水水质变差,且增加动力消耗,提高运行成本〔27〕,因此存在合适的曝气量,过小和过大都对整个工艺运行不利。M.E.Ersahin等〔28〕研究厌氧DMBR时发现,在保持恒定通量为2.6 L/(m2·h)的情况下,SRT为40 d的过滤阻力比SRT为20 d的高,加剧膜污染的发生,分析认为高SRT时污泥所含EPS低、平均粒径小、污泥分散且絮凝性能差可能是导致膜污染的内在原因。比较好氧DMBR中SRT对膜污染的影响时发现,高SRT(75 d)的膜污染更严重,出水水质变差,反应器中后生动物数量多、EPS含量高、丝状菌丰度一般但以特定的丝状菌(Type 021N)为主,可能与污泥老化有关〔29〕。DMBR的显著优点是采用水头差重量出水,研究者比较了出水水头对以75 μm不锈钢为膜基材的DMBR的影响,发现存在最佳水头差〔30〕。分析认为,增大水头会增加出水动力,从而增加出水通量;从另一方面看,出水通量的增加会使动态膜的截留量增加,动态膜有增厚的趋势,并使动态膜被压缩、密度增加,从而增加出水阻力,导致出水通量迅速衰减。

4 结论

目前研究者对DMBR处理污水及微污染水进行了广泛研究,主要关注了SS、浊度、有机物及营养物物质的去除效果,对膜污染控制开展了一定研究,且大多数都属于小试及中试规模,这对DMBR的后续发展有一定制约。未来的可能研究方向包括:深入开展动态膜的形成过程及机理分析,开发原位高效快捷的动态膜再生技术;优化膜组件设计、改善活性污泥的性质以及操作条件等,实现DMBR的稳定运行和高效膜污染控制;强化DMBR与其他脱氮除磷工艺(A2/O、氧化沟、SBR)的结合,进一步提高处理效果和使用范围。

[1]李龙,湛含辉.动态膜技术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J].膜科学与技术,2012,32(3):112-116.

[2]肖晓强,尤朝阳,张丹,等.动态膜成膜过程及对污水处理效果的研究[J].膜科学与技术,2013,33(5):68-72.

[3]张建,邱宪锋,高宝玉,等.动态膜生物反应器-混凝工艺处理草浆中段废水[J].中国造纸,2007,26(6):8-11.

[4]张建,邱宪锋,高宝玉,等.动态膜生物反应器中动态膜的作用和结构研究[J].环境科学,2007,28(1):147-151.

[5]黄天寅,姚嘉,俞汉青,等.动态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过程及阻力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3(5):596-600.

[6]Xiong Jianglei,Fu Dafang,Singh R P.Self-adaptive dynamic membrane module with a high flux and stable operation for the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J].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2014,471(1):308-318.

[7]熊江磊,傅大放,段文松,等.自生动态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结构变化特征[J].中国给水排水,2011,27(9):33-36.

[8]程毅,尹大强,庞维海,等.硅藻土预涂动态膜处理北江原水的中试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2,28(17):9-16.

[9]Chu Huaqiang,Cao Dawen,Jin Wei,et al.Characteristics of bio-diatomite dynamic membrane process for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J].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2008,325(1):271-276.

[10]李方,陈季华,奚旦立,等.错流式动态膜—生物反应器中污泥活性的研究[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7(7):47-52.

[11]仉春华,安晓雯,朴美玲.预涂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人工废水的试验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0,10(1):48-51.

[12]张捍民,乔森,叶茂盛,等.预涂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5,25(2):249-253.

[13]邱宪锋,张建,高宝玉,等.内循环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J].中国环境科学,2007,27(2):165-168.

[14]杨小丽,洪凯,张雷,等.活性炭海绵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用于污水处理提标改造中试研究[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4,36(2):89-93.

[15]李俊,李方,卓琳云,等.动态膜处理污水性能的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5,27(4):323-326.

[16]李方.预涂动态膜在错流过滤系统中的机理研究及其在膜生物反应器中应用[D].南京:东华大学,2005.

[17]杨涛,马正飞,杨期勇,等.预涂动态膜处理乳化油废水及膜的清洗研究[J].工业水处理,2010,30(8):65-68.

[18]薛念涛,黄霞,夏俊林.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中试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8,24(15):20-23.

[19]傅大放,林玉姣.几种不同基材动态膜生物反应器污泥层性质分析[J].化工学报,2008,59(10):2596-2600.

[20]尤朝阳,张丹,肖晓强,等.膜基材对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效果影响研究[J].工业水处理,2013,33(3):57-60.

[21]洪俊明,尹娟,卢芳芳.膜基材对动态膜生物反应器性能的影响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1,5(2):311-314.

[22]Meng Fangang,Zhang Hanmin,Yang Fenglin,et al.Identification of activated sludge properties affecting membrane fouling in submerged membrane bioreactors[J].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2006,51(1):95-103.

[23]Le-Clech P,Chen V,Fane A G.Fouling in membrane bioreactors used in wastewater treatment[J].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2006,284(1/2):17-53.

[24]韩雪利.污泥性质对自生动态膜形成与污染的影响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25]黄天寅,姚嘉,俞汉青,等.动态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过程及阻力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3(5):596-600.

[26]Zhang Xinying,Wang Zhiwei,Wu Zhichao,et al.Membrane fouling in an anaerobic dynamic membrane bioreactor(AnDMBR)for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characteristics of membrane foulants andbulksludge[J].ProcessBiochemistry,2011,46(8):1538-1544.

[27]李伟.复合式预涂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1.

[28]Ersahin M E,Ozgun H,Tao Yu,et al.Applicability of dynamic membrane technology in anaerobic membrane bioreactors[J].Water Research,2014,48:420-429.

[29]Alavi Moghaddam M R,Guan Y,Satoh H,et al.Performance and microbial dynamics in the coarse pore filtration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at different SRTs(solids retention times)[J].Water Science &Technology,2003,47(12):73-80.

[30]董滨,傅钢,余柯,等.水头差对动态膜组件出水通量及浊度的影响[J].净水技术,2006,25(5):9-11.

Research progress in DMBR operation process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membrane fouling

Tian Wenrui,Hu Yisong,Wang Xiaochang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Municipal Engineering,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Xi’an 710055,China)

Dynamic membrane bioreactor(DMBR)is regarded as a kind of the most promising and widely used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embrane bioreactor(MBR),DMBR has similar treatment effect,possessing higher membrane flux,and its membrane fouling can be controlled more easily.The courses of forma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both self-forming dynamic membrane and precoated dynamic membrane are analyzed briefly.Furthermore,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influential factors,such as membrane materials,activated sludge properties,operating conditions,etc.,on membrane fouling are summarized.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 prospects in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DMBR process are pointed out.

dynamicmembranebioreactor;membranefouling;trans-membranepressuredifference;activatedsludge

X703

A

1005-829X(2016)04-0001-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0845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5M582760XB);水体污染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7310);陕西省污水处理与资源化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3KCT-13)

田文瑞(1990—),硕士。E-mail:18133916286@163. com。通讯联系人:胡以松,博士。E-mail:jeffsion414@163. com。

2016-03-02(修改稿)

猜你喜欢

基材通量反应器
为航空航天领域提供高端基材
冬小麦田N2O通量研究
聚丙烯环管反应器升密操作与控制
建筑表皮中超薄基材的应用分析
EGSB反应器处理阿维菌素废水
上旋流厌氧反应器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KD383:物流防盗印刷袋
一种镁合金基材单向移动表面处理设备
费托合成微反应器研究进展
缓释型固体二氧化氯的制备及其释放通量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