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与实施
2016-09-18战丽娜
◆战丽娜
基于工作过程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与实施
◆战丽娜
运用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理念,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开发和构建,并将某一具体学习情境按照六步法进行具体的教学组织与实施,这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课程群项目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也为高职院校实现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打下强有力的基础。
基于工作过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4.143
1 引言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全新理念。它是把职业工作作为一个整体化的行为过程进行分析,“工学结合”对课程体系进行解构与重构,打破原有的“学科完整”的课程体系,构建“工作过程完整”的课程体系。这种教学设计将“工作过程中的学习”和“课堂上的学习”整合为一个整体,保证了与职业相关的经验、知识和技能在结构上的系统化,确保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综合的职业能力。
2 课程体系开发的方法
课程体系开发的方法为六步法: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
1)资讯(做什么):布置团队工作任务,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任务目标。
2)计划(怎么做):以小组的方式收集解决方案,对工作整个过程进行计划。
3)决策(确定怎么做):通过分析、比较,在若干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定最优方案。
4)实施(做的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方案的实施过程。
5)检查(做得怎么样):学生依据先前拟定的评价标准,自行检查工作成果是否合格。
6)评估(做后的提升):师生共同讨论评价结果,达到知识的内化和技能养成。
3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开发流程为:职业岗位调研——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划分行动领域——转化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设计——教学实施优化。
下面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自动化生产线方向)为例,阐述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过程。该专业的专业定位为:面向机电一体化产品生产企业从事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生产技术管理,面向机电一体化产品应用企业从事自动化生产线的运行、维护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技术人才。
职业岗位调研 通过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自动化生产线方向)的调研,得到的岗位群有两种,共6个岗位。
1)基础岗位:自动化生产线运行维护员、自动化生产线设备安装调试员、自动化生产线操作员。
2)提升岗位:生产现场管理员、产品检验员、产品营销员。
每个岗位都要从工作流程及内容,工作组织方式、工作环境、设施配置,学历、专业、基本素养等方面来进行详细的岗位描述。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岗位群及具体的岗位描述,可将这6个岗位分解成25个典型的工作任务。其中“自动化生产线设备安装调试员”岗位可分解的9个典型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
表1 “自动化生产线设备安装调试员”岗位分解的典型工作任务
典型工作任务分解后,要将每个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及方法、对象、工具、劳动组合和要求等进行详细分析。
划分行动领域 根据25个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可将25个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工作对象相同划分为10个行动领域,如表2所示。
表2 行动领域的确定
转化学习领域 10个行动领域划分好后,可转化为11个学习领域,如表3所示。行动领域“电机与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维护”转化为2个学习领域,其余每个行动领域转化为1个学习领域。
表3 学习领域的确定
一个学习领域可看作一门专业课程,这样综合公共学习领域和拓展学习领域,就可制订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框架教学计划。框架教学计划中要涵盖每门课程第几学期开课,学时多少。比如:专业学习领域“可编程控制器的设计与调试”第二学年第四学期开课,共90学时。对每个学习领域都要从学习目标、内容、方法、媒体、学生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接受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该领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学习领域描述。
学习情境设计 为了能将专业学习领域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方法进行实施,学习情境的设计是关键。表4将“学习领域7:可编程控制器的设计与调试”以工作对象为教学载体,设计成两大学习情境,学习情境1又设计了6个子情境。
表4 “可编程控制器的设计与调试”学习情境分析
对于每个学习情境,都要从学习目标、主要内容、教学方法建议、教学材料、学生知识与能力要求、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以及考核与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学习情境描述。
教学实施优化 教学实施与优化主要是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六步法进行的。下面以“子情境2:某水泵Y-△启动的PLC控制电路的设计与调试”为例,说明具体的教学实施与检查评价。
1)资讯。
①教学资源:任务书、学习网站、相关书籍、授课计划、多媒体教室。
②教学方法与手段:任务驱动法、分组讨论法。
③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师提供任务的具体信息,下发学习资料,包括主控指令MC、MCR、定时器T、程序设计方法;教师提供任务所需的软硬件设备;师生讨论,引导学生明确任务目标。
2)计划与决策。
①教学资源:引导文、实训教材、参考教材、课件、案例库、PLC技术实训场。
②教学方法与手段:分组讨论法、头脑风暴法、引导文教学法。
③教学组织与实施:下发引导文,学生分组讨论;进行任务分配;制订项目行动计划;制订系统软件和硬件设计方案;填写相关表格;教师检查计划和方案可行性。
3)实施。
①教学资源:引导文、课程网站、PLC技术实训场。
②教学方法与手段:分组实践法、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
③教学组织与实施:按照工作计划,分析水泵的控制要求、硬件设计,主要确认PLC的型号规格、设计控制程序,完成软硬件程序设计;实施硬件接线和程序输入并调试。
4)检查与评价。
①教学资源:PLC技术实训场、评价单。
②教学方法与手段:交互检查法、小组演示法。
③教学组织与实施:学生检查硬件接线和软硬件设计程序是否符合要求,确定设计思路、步骤是否合理,并试运行该PLC控制电路,如有遗漏及时更正、改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项目成果;师生共同对整个设计与调试过程进行评价;填写评价表,整理归档。
4 结论
本文运用“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理念,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按照职业岗位调研——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划分行动领域——转化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设计——教学实施优化的流程进行开发和构建,并将具体学习情境“某水泵Y-△启动的PLC控制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进行具体的教学组织与实施。这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课程群项目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也为高职院校实现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打下强有力的基础。■
[1]王宇浩.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J].轻工科技,2016(5):166-168.
[2]刘芬.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6):37-38.
[3]林书乐,刘莹,叶志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单元设计:以《涂膜铅笔硬度测定》为例[J].科教导刊,2016(1):119-121.
[4]刘爽.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类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J].现代商贸工业,2016(5):160-162.
[5]刘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经济学课程设计[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6):169-170.
G712
B
1671-489X(2016)14-0143-03
作者:战丽娜,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电力工程系讲师、工程师,主要从事机电一体化专业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4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