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与内涵
——论陶瓷盏托到盖碗的设计演变
2016-09-18赵兰涛张文倩
赵兰涛,张文倩
(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 景德镇 333403)
形式与内涵
——论陶瓷盏托到盖碗的设计演变
赵兰涛,张文倩
(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 景德镇 333403)
自茶文化兴起以来,我国饮茶器皿不断演变发展,从单一的茶盏到盏与盏托的搭配使用,再到发于明代至今仍被大众接受使用的集盖、碗和托三者为一体的盖碗。饮茶器皿的形制随时代而变化,同时受不同时代的茶文化背景、饮茶方式、使用习惯、瓷器官样制度和审美意趣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茶盏与盖碗发生了形式、功能上的变化以及内蕴的升华。在设计演变过程中,为人设计,为使用而变化,形式追随功能的理念一直贯穿其中,两种器物中“天”与“人”的关系,“天”、“地”和“人”三者的关系皆得到了集中体现,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内涵是一致的。本文将从两种器物的形式、使用功能和精神内蕴三个方面来着重探讨盏托到盖碗的设计演变。
盏托;盖碗;设计
盏托又称“茶托”、“茶船”,为放置茶盏的承托物和固定的附件,通常是与茶碗(茶盏)配合起来使用的的器物;盖碗为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形制器具,两者都是人们用来喝茶品茗的主要器物,分别在各自的历史时代和使用习惯的变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即便是今天的茶事中仍然被广泛延续和使用。两件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器皿均因饮茶风尚而产生,两者之间既有传承,又有延续和变化,并承载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和哲学理念。
一、盏托的产生与发展
从目前研究成果可知,盏托最早出现于三国西晋时期,南朝时期在江浙闽一带流行并开始往北方扩散。当时所用的盏托为饼形足,并均在盏托中间做出明显的短托圈,盏托形制矮小,但明显已经具有了托口的原型。从托里面加装的还未形成固定形式的托圈以及托底的饼形足可以说明,这是盏托发展的初始阶段。
至唐朝茶文化盛行,茶文化进一步促进了盏托形制的发展。团茶的兴盛、煮茶后的“分茶”方式导致了盏托作为茶碗的附件经常被使用。带盏托的茶碗可以使递茶之人不直接接触茶碗,增加的媒介物——盏托作为碗的承接物,既避免直接端拿茶碗的烫手问题,更显示传递茶碗时对用茶人的尊重和恭敬,显现了等级和尊卑及中国特有的饮茶礼仪与文化。这一时期的盏托的脱口较矮,口沿多圈曲作莲花状,以刻花装饰,如现藏于苏州博物馆的1956年出土于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的五代秘色瓷莲花碗、盏托(见图1),碗外壁装饰浮雕状的莲花花瓣,盏托形状如豆,饰有莲花图案[1],茶碗的容量较大,直口,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架在盏托之上,与精美的仰莲纹相呼应,成为绝妙的整体。这件享有盛名的盏托组件,是五代秘色瓷中的精品,也是唐、五代时期盏托形制的代表。
入宋后,盏托已成为茶盏的固定附件。当时的盏托脱口较高,中间呈空心状,脱口的大小刚好能够放入与其配套的茶盏,卡住茶盏的底部,使之在使用时不会晃动,底为圈足,口沿多形制简洁,无过多的装饰,这与当时宋朝的审美风气有关[2]。直到清代,这种优美的盏托仍被认为是珍贵的雅器,在清代康熙时期,康熙帝的儿子胤禛亲王,即是后来的雍正皇帝命人画下一套《十二美人图》,为绢本设色,一幅一像,共12幅,画法精细严谨,设色浓艳,为独具一格的清代宫廷绘画[3]。胤禛美人图之博古幽思(见图2),画中美人着汉装,面容端庄,倚座于竹制的湘妃椅上,背景为陈设极尽奢华富丽的博古架,而博古架最引人注目的位置正陈列着一只霁蓝颜色釉茶碗和青白釉的盏托组合器,霁蓝颜色釉是当时的名贵釉色,而青白釉的盏托则仍然沿用了宋代最为盛行的高脱口葵瓣形制,具有优美动人、华贵宁静之美。整件器物既衬托了美人曼妙的气质和品位,又彰显了当时官窑瓷的审美取向和时代特征。
图1 五代 秘瓷色莲花碗、盏托(高13.5cm 盏托高6.6cm 苏州博物馆藏)Fig.1 Wudai Dynasty Green glaze lotus teabowl and Teabowl-holder Suzhou Museum collection
图2 胤禛美人图(局部)绢本设色Fig.2 The Beauty in the reign of Yingzhen
二、盖碗的产生和发展
(一)饮茶方式的变化
盖碗的发展经历了盖和碗的组合,再到由盖、托和碗三部分组合的“三才”盖碗形制。至此,盖碗发展为可供单人使用的兼泡茶和饮茶功能为一体的成熟形制。在明以前,人们饮茶时常用盏盛茶汤,盏下承一盏托,无盖。明以后“废团茶,兴叶茶”,使得制茶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饮茶方式也随之经历了一次大的变革——沸水冲泡法盛行。明代这种饮茶方式的出现与流行,直接推动了饮茶器具的变化,盖也因此产生。“废团茶”的政策使得茶饼不复存在,“兴叶茶”又使得芽茶和叶茶得到蓬勃发展。新鲜的叶茶用前代流行的煮茶法、点茶法皆不能很好地品出茶中滋味,只有沸水冲泡才能得到茶本身的香气。这种泡茶方式使得茶叶和茶汤皆在茶碗中,喝茶时常喝进茶叶,十分不便。这种使用上的不便促使人们重新设计改进器物,盖因此产生,完美地解决了茶叶流出的问题。当时还流行泡茶前先洗茶,“岕茶摘自山麓,山多浮沙,随雨辄下,即着于叶中。烹时不洗去沙土,最能败茶。必先盥手令洁,次用半沸水,扇扬稍和,洗之。”[4]洗茶要将洗茶之水倒出,用盖挡住碗口,留一缝隙,则可将洗茶之水缓缓倒出,而无茶叶流出。中国近代文学家梁实秋先生在《喝茶》一文中说“盖碗究竟是最好的茶具”。鲁迅先生也说“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味而清甘,微香而小苦。”[5]这里都说明了盖碗茶杯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从而得到广泛和普遍的使用。
(二)瓷器官样制度的影响
顾名思义,“瓷器官样”是官府为陶瓷制品制定的标准样式,它是内务府画工根据皇帝的意旨绘成的,发往窑厂充当烧造依据的各种瓷器形制及纹样的图案,也是皇室官府为了规范产品样式、提高产品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出于保障国家统一和巩固文化意识的目的,官样是官府制瓷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康熙19年,清政府正式恢复明代以来的“御器厂”作为皇家的“御窑厂”,实行大规模的清宫瓷器烧制,瓷器烧造要遵循严格的画样或璇制木样、烧制、解运、入库和核销等内务府统一管理制度[6]。现存世最多的瓷器官样是清代景德镇御窑厂生产的同治皇帝大婚用瓷、慈禧万寿庆典用瓷和大雅斋用瓷,而作为日用瓷的盖碗在此时亦大量生产。盖碗始于明,兴于清,在清代宫廷皇室、大家贵族、以及高雅之茶馆,皆重盖碗茶。彼时,由宫廷画师画好图样和设计稿,再送由工匠生产制作,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粉地八吉祥盖碗纸本设色的图样(见图3),是当时专门为同款的陶瓷制品提供的设计摹本,在此图右侧题注清晰可见:“粉地五彩八吉祥盖碗样,照此样,茶盅二十件,盖碗十对。”[7]清同治时期生产的陶瓷粉彩八吉祥盖碗(见图4),左为盖碗的正视图,绘佛教八吉祥的八宝,右为碗盖的顶视图,同样绘同款八吉祥与盖碗呼应,盖钮中心书“同治年制”四字红款印章。无论是瓷器的器型、纹样、图案布局、色彩搭配还是落款的书写都严格依照图3官样绘制的规范和参考摹本制作。
瓷器官样的介入,使得御用瓷有了质量和数量规范的保障,使得瓷器不单是日用生活不可或缺的实用器皿,更成为集中体现皇室审美需求的具有艺术效果和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
图3 清晚期 粉地八吉祥盖碗图样 纸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Fig.3 Late Qing Dynasty Pink-ground teabowl with eight auspicious symbolsof Buddhism Ιnk and pigment on paper The Palace Museum
图4 清同治 粉彩八吉祥盖碗 故宫博物院藏Fig.4 Tongzhi reign in Qing dynasty the famille-rose teabowl with eight auspicious symbols of Buddhism The Palace Museum
三、从盏托到盖碗的设计演变
汉语中的“设计”最早是“计谋”的意思。设计(Design)本质上是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设想、计划和方案,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8]。唐代由于逐渐普及了饮茶的专用盏,随之又发明了盏托,宋元沿袭之,至明清,开始配以盏盖,真正形成了一盏(碗)、一盖和一托碟式的三合一体的茶盏即盖碗。盏托的产生弥补了喝茶烫手和不稳定的缺陷,而盖碗作为集泡茶和饮具于一体的茶具,其设计的合理性更为凸显:一是茶盏小于茶碗,且上大下小,注水方便,易于让茶叶沉淀于底部,添水时茶叶翻滚,易于泡出茶汁;二是上有隆起的茶盖,而盖沿小于盅口,不易滑跌,便于凝聚茶香,还可用来遮挡茶沫,饮茶时不使茶沫沾唇;三是有了茶托不会烫手,也可防止从茶碗溢出的水打湿衣服,因而在客来敬茶的礼仪上,以盖碗茶敬客更具敬意;四是用盖碗作饮具,保温性更好。
从盏托的发明到盖碗的普及使用,体现了“设计为人”的理念。设计最根本的原则为变化原则,也就是说所有的东西都在不断变化之中,人的需求、欲望也在不断的改变,设计要了解人的需求变化,通过设计来顺应其变化[9]。不同时代人的不同需求是陶瓷产品设计的最大推动力,而从盏托到盖碗的设计演变过程可以从盏(碗)、托和盖三个局部组件的变化得以见出。
(一)盏(碗)的设计演变
茶盏(碗)是喝茶品茗的主要器物,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置于盏托上配合使用,还可以与盖、盏托三合一体组成盖碗。无论是盏托还是盖碗,都是由茶盏(碗)衍生创造而来。茶碗在器型分为直口式和撇口式两种,以撇口式器皿居多,口的直径大于腹部直径,便于取放和饮茶之用。从五代时期越窑青釉盏托的平面示意图(见图5)可以清晰地看到,当置放于盏托中时,茶盏的口大腹小的形制有助于茶盏的稳固。明清时盛行的盖碗茶碗同样具有口大腹小的形制,其高度更高,体积容量更大,泡茶量更多,是适合单独泡茶和饮茶的功能设计,这一设计使得泡茶时方便注水,茶叶沉淀于碗底,更能在添水时使茶叶上下翻滚,易于泡出茶汁。
(二)盏托的设计演变
“形式追随功能”是美国芝加哥学派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路易斯·沙里文的名言,其影响深远,包豪斯的功能主义认为:好的功能就是美的形式[10]。盏托的设计便是“形式追随功能”的集中体现:碗(盏)下的托可承盏,喝茶时手托茶盏,使其稳稳的架于盏托之上,既便于传递和端拿,且可连同盏托将茶奉于他人,“递”与“接”更具敬意,若直接端着茶碗奉茶,拇指扣在碗沿上,既不卫生也容易洒出茶汤烫伤手指。
唐代李匡文所著《资暇集》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建中蜀相崔宁之女,以茶杯无衬,病其熨指,取碟承之。既饮而杯倾,乃以蜡环碟子之央,使其杯遂定”,“崔宁之女”所用之“碟”及碟中放置的“蜡环”虽不是盏托,但与盏托的设计如出一辙。唐、五代盏托(见图6)底为圈足,托口较矮,盏悬空的架在托口之上。入宋后,盏托的托口更高,中间呈空心状,盏仍稳稳地悬空卡在与其相配的托口中。在这段时期,托的形式虽有变化,但仍是在一定形制内的变化。
至明清时期,茶托品种丰富,花样繁多,有呈船形者,称之为茶船,还有十字形、花瓣形、如意形等等。此时高托口的盏托仍然存在,但出现了一种与前代差异较大的托。这种托是盖碗的一部分,其高耸的托口已然不见,一圈浅浅的月心代替高托口用于固定茶碗;其足仍是圈足,但十分低矮,不似前代高高的圈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清乾隆时期铜胎画珐琅丹凤纹带盘盖碗(见图7),碗身与盖绘凤穿牡丹纹,盘托为菊瓣式圆形,中心凸起的月心处做凹槽,以放置盖碗。此物是宫廷御用铜胎画珐琅材质,画工精湛繁复,色彩浓艳富贵,显示了皇家气派。这样的设计使盖碗的形式更为简洁,使用起来也更为轻便。
盖碗中的盏托充分显示了其形式美感和功能效应,将审美和功能设计有效地统一起来,具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功效,在长期使用和实践的过程中,其功能和形制都得以保存并发扬光大。
图5 五代 越窑青釉刻划盏托 平面图Fig.5 Wudai Dynasty the Yue kiln green-glazed teabowl-holder with engraved fowers Plane graph
图6 北宋 越窑青釉划花盏托Fig.6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e Yue kiln green-glazed teabowl with incised technique
图7 清乾隆 画珐琅丹凤纹带盘盖碗 铜胎(高8.3 cm 口径11 cm 足径22.5 cm)Fig.7 Qianlong reign in Qing dynasty the painted enamel phoenixes pattern teabowl with cover copper tire
(三)盖的设计演变
盖是陶瓷盖碗的细节构件,是与碗相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盖的作用是增强和完善盖碗的使用功能,它不仅可以防止茶叶流出,还可以弥补用茶盏饮茶时茶汤易冷、易落尘的缺点,它的出现不仅解决了保温、不卫生易落入灰尘等问题,且使得盖碗造型更加完整合理,平添一份生活情趣。早期的盖碗有两种形制:一是盖的口径大于茶碗的口径,盖覆于碗上,称为“天地盖式(见图8)”;二是盖的口径小于盖碗的口径,盖为“内嵌式”,盖的整体部分扣于碗内(见图9)。
清康熙时期黄地铜胎画珐琅盖碗,盖碗及盖通身以代表至尊的明黄为地,绘制精美画意的喜上眉梢纹,梅花为康熙晚期引进的珐琅彩的洋红着色,浓淡深浅晕染层次分明,典雅而清丽,盖纽和边饰以金彩,更显华贵娇艳,形制独特,尽显宫廷皇家之气派,为康熙铜胎画珐琅官窑的精细之作。它集观赏性和整体性为一体,但瓷盖的设计却美中不足,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放置的偏差,易导致盖不稳、易滑落的缺点而被逐渐淘汰,后世较少生产和使用。
第二种形制的盖碗因兼具实用性和功能性而日益流行并沿用至今。清同治时期的黄地粉彩百蝶纹盖碗(见图9),因其内扣式盖的设计,不仅不易滑落,且喝茶时不必揭盖,只需用手指拈着盖纽使盖半张半合,茶叶即不会入口,茶汤又可徐徐流出,避免了壶堵盏吐之烦,在洗茶时亦可用此法。内置的茶盖还可以调节茶汤的浓淡,茶盖在水面轻刮,使茶汤上下翻滚,轻刮则淡,重刮则浓,也是其设计奇妙之处。其盖纽中心有一下凹空间的设计,使饮茶者可用手指指尖轻轻勾住盖纽,大拇指微微扶住盖纽外围,即可避免盖滑落,又可使手指放松,专心品味茶汤之妙。
图8 清康熙 画珐琅盖碗 故宫博物院藏(口径12.3 cm,足径5 cm,高10 cm)Fig.8 Kangxi reign in Qing dynasty the painted enamel teabowl with cover the Palace Museum
图9 清同治 黄地粉彩百蝶纹盖碗 故宫博物院藏(口径10.7 cm,足径4.2 cm,高8.4 cm)Fig.9 Tongzhi reign in Qing dynasty the yellow-ground famille-rose teabowl with patterns of hundreds of butterfies the Palace Museum
器物的实用功能是器物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11]。盖及盖纽的形式,无疑要适合人手启合盖子的动作方式,器物的合理设计很大程度上是指其人性化设计和细节设计,它不单体现在形式感的协调和美观,更体现于人在使用过程中的有效、舒适和安全,这也是最直接判断器物设计是否人性化的重要标准。
四、盏托到盖碗的内蕴升华
(一)“天”与“人”的关系——盏托的文化内涵
文人雅士在使用盏托、茶碗的过程中,赋予了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在茶的品饮过程中,双手托着盏托边缘奉茶于人,这一身体的动作不仅展示了奉茶之人的礼,还表达出对接茶之人的敬,好比“人”对“天”之敬,“天”与“人”的关系蕴含其中。
“人”对“天”的礼敬在《礼记》的天道观中也多有体现:“天”具有无上的权利,人必须尊敬、服从于“天”[12]。这种思想渗透到茶文化中,表现于盏和盏托的使用之礼上,通过器皿的使用传达出中国哲学中“天”“人”关系观。
“天”也指大自然,为自然之道。古人在喝茶时不仅讲究茶色好坏,对喝茶的环境也颇有讲究,在古松下、石桌上、小溪边品茗才符合文人雅士对美的追求。这正是中国古人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影响下形成的审美追求,同时表达出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盏与盏托搭配使用、不分不离的关系与“天人合一”、自然与人的关系如此契合。这时盏为“天”、托为“地”,人在天地孕育的茶汤中品茶中之滋味、天地之浩大,达到性灵的升华。
“天”还指道义、道德之“天”,作为社会中的人,必须是一个有责任、有高尚品格的人。中国古人把这种与“天道”相合的精神融入到饮茶器具中,时刻提醒自己坚持严格的自律与对生命的坚持。
盏托与茶盏中蕴涵的“天”与“人”的关系,不仅是人与“天”关系的体现,也是我国古代文人追求自然、认为生命需“通山川之气”的直接体现。
(二)“天”、“地”、“人”的关系——盖碗的文化内涵
盖碗又被称作“三才碗”、“三才杯”,盖为“天”,碗为“人”,托为“地”,象征“天”、“地”、“人”三才,暗含天地人和之意。
《周易》是最早明确系统地提出了“天、地、人” 三才之道的学说,说明“天”、“地”、“人”缺一不可。这个学说自古就被国人接纳,渗透于老百姓的日常起居之中,“天、地、人” 三才的思想观念必然体现于器物设计之中,赋予日常生活器物以深刻的哲学内涵和人文情怀。
人知循道而行,是万物灵长。作为“三才”象征的盖碗,盖、碗、托三者缺一不可,体现的是“天”、“地”、“人”和谐统一的天道观。盖碗作为这一生生不息世界的物化象征,是一个“天”、“地”、“人”同构的整体象征,共同构成一个生生不息、充满活力的世界。从盖碗的形制设计来看,盖被茶盏(碗)包含,碗又被盏托包含,整个器物被囊括于盏托之中,好似万物滋长于天地间,人为“顶天立地”之人,为天地之人,既独立为主体,三者又相互依存、相互比衬(见图11)。盖、茶碗、托的共同使用中无时不体现出天、人、地之和谐——人在天地之间,天涵之地载之。
陶瓷盏托和盖碗作为中国古人的创造性发明,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体现了为人设计,为使用而变化,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理念,贯穿其中“天、地、人” 三才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内蕴升华和精髓,它根植于民族精神,体现在人们追求自然和谐之美的日常生活中,渗透于日用生活器皿的文化内涵中。从茶盏到与盏托的结合,盖的运用和盖碗的产生,无不体现茶器在逐渐演变的过程中的“天”和“人”的关系、“天”、“地”、“人”三者和谐统一的天道观思想。以器观道,以器载道,从茶盏、盏托、盖碗的设计和使用中感受 “天地人和”的美学境界和“天人同构”的人格境界。不仅在形式和功能上完美适应饮茶方式的需要,在思想内涵上更是被赋予了乾为天,坤为地,君子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实现了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统一。
[1]郭丹英, 王建荣.中国茶具流变图鉴[M].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
[2]郭丹英, 王建荣.中国茶具流变图鉴[M].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
[3]杨新.胤禛美人图揭秘[M].北京:故宫出版社, 2013.
[4]许次纾.茶疏[M].北京:中华书局, 1985.
[5]鲁迅.准风月谈[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6]郭兴宽, 王光尧.官样御瓷[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2007.
[7]郭兴宽, 王光尧.官样御瓷[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2007.
[8]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 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9.
[9]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9.
[10]李正安.陶瓷设计[M].杭州: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2.
[11]郭廉夫, 毛延亨.中国设计理论辑[M].南京: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8.
[12]朱国芳.《礼记》的审美文化意涵研究[D].济南: 山东大学, 2013.
date: 2016-02-11.Revised date: 2016-04-20.
Form and Content∶ Design Evolution from Teabowl-holder to Teabowl with Cover
ZHAO Lantao,ZHANG Wenqian
(Jingdezhen Ceramic Ιnstitute,Jingdezhen 333403,Jiangxi,China)
Since the formation of tea-drinking habit among people,tea vessels have been evolved over the time from tea bowls to teabowls with holders to teabowls with holders and covers which were introduced in Ming Dynasty but are still popular in use nowadays.The evolution of tea vessels in forms,functions and content has obviously much to do with the tea culture of the time,the drinking modes and habits,the offcially defned ceramic vessel shapes and aesthetics.The changes in the designs of tea bowl holders and tea bowls with covers are manoriented,use-based and function-related.They embody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the integration of heaven,earth and man which are the ess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This paper takes an insight into the design evolution of teabowl holders and teabowls with cover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ir forms,functions and content.
tea bowl holder;tea bowl with cover;design
TQ174.74
A
1000-2278(2016)04-0435-06
10.13957/j.cnki.tcxb.2016.04.022
2016-02-11。
2016-04-20。
通信联系人:赵兰涛((1978-),男,副教授。
Correspondent author:ZHAO Lantao(1978-),male,Associate professor.
E-mail:zlt78220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