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交流为两岸发展注入新动力
2016-09-18作者鲁洪柯国台办新闻局副调研员
作者|鲁洪柯 国台办新闻局副调研员
青年交流为两岸发展注入新动力
作者|鲁洪柯国台办新闻局副调研员
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政协开幕会上谈及2016年主要任务时有新的涉台表述:开展面向台湾青少年的“体验式交流”,针对在大陆就读台湾学生的就业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一段156字的涉台表述,再次提及“加强两岸青年交流”。
开展海峡两岸青年交流,作用巨大。“百闻不如一见”,在没来大陆之前,许多台湾青年对于大陆、对于大陆同胞的印象和认知,只停留在书本和媒体上,缺乏深入地了解甚至存在一些误解。几年前,台湾综艺节目竟然出现“大陆人民吃不起茶叶蛋”的段子,无知偏颇的程度引起不少大陆人士的“吐槽”和嘲讽。
通过参与海峡两岸青年交流,台湾青年可以更充分地了解大陆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和大陆对台的方针政策,更真实地感受到大陆同胞对他们的亲情、友爱和善意,有助于他们更全面、客观地看待大陆和两岸关系。通过交流,两岸年轻世代可以增进理解、融洽感情、扩大共识、建立友谊,为两岸关系不断向前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随着两岸青年交流的不断扩大和深化,一些缺失也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如部分交流存在模式单一、内容老套、深度不够、参与感弱、互动性差等。
为使两岸青年交流保持积极、健康、有序的发展态势,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两岸青年创客座谈会现场
一是要根据青年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交流。青年人富有朝气,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接受新生事物快,厌恶说教,不愿接受传统框框的束缚。要利用他们易于接受的形式和语言,结合文化、旅游、游戏、联谊、表演、竞赛等元素开展交流,做到贴近生活、通俗生动、轻松活泼,青年人喜闻乐见,愿意参与。完善交流的后续联络机制,通过人员重聚、网络交流保持沟通和友谊,增强交流的可持续性。
二是要突出青年的主体地位。由于历史原因,两岸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在政治体制、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两岸青年之间缺乏深入了解,存在一些隔阂误解,因此应该加强往来,进行心灵沟通。要为两岸青年创造轻松友善、平等包容的交流氛围与互动场域,使他们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加深了解和理解,减少隔阂与误解,增进互信和友谊。要减少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参观游览,增加两岸青年直接接触、坦诚交流的平台、渠道、机会和时间,敢于直面差异、正视分歧,开展思想交流,以同龄人的视角审视彼此,增强交流的包容性和影响力。
三是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结合两岸青年关注的热点,找准对接点,打造新亮点,设计出年轻人爱听爱看,有利于两岸青年融合互动的清新、健康的交流活动,引起更强共鸣,吸引更多参与,如两岸青年好声音竞演、两岸青年汉字拼写大赛等。做到常变常新,通过一次交流,给青年一种新的感受,一点新的东西。
四是要运用好新媒体。既要“人来人往”,也要“文来字往”。青年是新媒体使用的最活跃群体,可将针对台湾青年的宣传与联络工作的重心移到新媒体上,将历史故事、人物传记、风土人情、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等弘扬中华文化的内容,大陆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民生建设等各领域取得的成就,中央与地方惠台政策举措等内容,以图片、图表、动画、漫画、音频、视频等方式推送给台湾青年。鼓励两岸青年利用微信等社交网络平台进行经常性沟通联络,聊聊家长里短和学习、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实现交流的日常化、生活化。
五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让两岸青年多交流多交心,没有“速效秘方”,需要的就是时间和耐心。只要接触多了、沟通久了、顾虑消了、彼此熟悉了,两岸青年就能越走越近、越走越亲,进而成为共同打拼的好朋友、好伙伴。今后要根据不同青年的实际需要,积极开展面向两岸青年的体验式交流,提高交流的深度和精细化水平,让两岸青年更多地参与交流的整体设计与环节安排,增强参与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和分享,使两岸青年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彼此的社会、文化、生活,更好地增进相互认知和心灵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