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再生
——关于本期的“可持续城市与社区营造”专栏
2016-09-17郝琳
发展与再生
——关于本期的“可持续城市与社区营造”专栏
郝琳博士(Dr. Lin HAO)《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ECGB)杂志副主编,剑桥大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客席副教授,INTEGER 绿色与智能公司执行董事,欧华尔顾问有限公司董事,乡村营建社联合创建人。郝琳负责主持的作品屡获国际殊荣。他是成都远洋太古里、昆明隐舍、四川毕马威社区中心等一系列国际知名建案的负责人。
本期的专辑策划,我们推出了“可持续城市与社区营造”(Sustainable Urban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的专栏,特邀的5篇专文,包括了香港建筑师杨燕玲女士对香港特区政府环境局局长黄锦星先生的访谈,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所长张圣琳教授关于如何透过台湾双溪低碳生活艺术祭带动村落新生命的思考,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郑炳鸿教授关于香港启德河在“共构、共建、共享”的人文理念下再生的启示和经验,国际著名保育专家马来西亚古迹保留协会副会长卢光裕教授关于社区、保育与活化的论述,以及乡村营建社联合创建人、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员李孜先生关于农村电子商务创新与在线城镇化契机的研究。
专栏文章虽然角度各自不同,但对我们的启示有着共通点——任何的策略,如若可以孕育出长期发展的机制,从而能够与社区、文化、环境、地方经济,特别是与在地的社群进行对话,就自然会拥有生命力,也会受到更大的关注和认同。好的计划与执行,是大伙儿都能够参与的尺度和价值,是所谓“ME+WE”的思维。
过程中,有两条线是不可以忽略的,一个是城乡发展的综合动议,即如何激励多样性的存在,激励面对变化而设计的机制,怎么赋予脉络、创造情境、重组价值、分享串联;另一条是落地的流程,即怎么样从感知文脉环境、人性需求,到空间细化,再到整体策略落地。上述事关如何把众多看似没有关联的东西融合在一起,创造多元化发展的城乡环境。
从专栏作者的观点中,我集中体会到两点未来的趋势:
其一,是社区营造的大趋势。我想,未来的工作组织者,与其说是应极力进行空间设计,倒不如去思考所谓“社会设计”这件事。作为社会进步载体的这种“大设计”,不是借来的设计,而是那些唯有在这片土地上,也必须和在地的民众一道,才能孕育成长的设计,是真实的设计。未来的城乡,恐怕是共创、共生、共享、共惠、共荣的永续模式,进而引发对生态、生计、生产、生活,乃至生命的深度思考。
其二,就是那些依托网络的社会创新。新世代,特别是年轻群体的点子,挑战了传统运作的固有大象思维,形成了spin-off job, knowledge anchor 这样的新经济体。设计,如同当下的其他行业一样,也需要应对消费面向的改变、互联网+、startup、coworking这样的趋势。我认为,“新”并非是设计上的新奇,反而是如何运作和唤醒思维的创新。设计上,“后沿”比形式上的“前沿”更为重要。经验告诉我们,单纯地依靠设计或纯建筑的思路,从来不能最好地解决问题。依靠大家和共创的思维,问题往往会得到更好的答案。
永续发展,是唯有深刻地了解当下和未来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的状态和巨大变迁,才有可能实现。设计,不能自我孤立起来,反而是应当藉由沟通,观察设计者、决策者如何更为有效地促进社会创新、经济繁荣、大众参与。本期专栏的贡献者,是一群社会设计实践家,以入世的态度,关心地域文化和环境,关心如何和企业、政府、民间共同解决发展和再生的问题。
从本期作者的思考中,我们看出的是坚持和不断与人沟通的机制。在城、在乡的作业,可以让大伙儿看见土地上依然存在着的美好事物。人和人的信任,我想,永远会超越物质间,或是人与体制之间的关系吧!情感、历史、文化、环境,以及不断变化中的社会经济间细腻的关联,投射到周遭世界的改变中,能否带给人们真正的温度感和深度感,这是大伙儿需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