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腐竹合作社走出的特色发展路
2016-09-16■文/罗青
■ 文 / 罗 青
一个腐竹合作社走出的特色发展路
■ 文 / 罗 青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系列报道四十八
只要成员有参与的积极性,合作社的发展就不是问题。
在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里,10多个农民在紧张地制作腐竹。这个车间共有30多个农民,分两班倒,照看生产车间内的300口加工腐竹的加热锅。这些农民都来自江西省吉水县水南镇天意腐竹专业合作社附近十里八乡。年龄约50岁的曾火根和40余岁的张小华夫妇,都在合作社打工,自从来到生产基地工作,两人每月一共可以领到近6000元的工资,家庭经济状况有了明显改观。这只是合作社引领当地农民共同致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已经有众多农户参与到腐竹产业链上来,目前腐竹产业已经成了水南镇的一大主导产业。
把分散农户聚集到腐竹产业链上
合作社成员在选豆
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实行“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吸收成员300多户,建立千亩黄豆生产基地两个、腐竹加工制作基地若干个;2012年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完成了2000平方米的标准化生产流水线建设,技改工程同步完成,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为规模生产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合作社的发展壮大注入了生机与活力。目前,合作社的年销售收入已经达到了约6000万元,成员年收入5万元—6万元。
合作社销售经理杨天义介绍说,他们生产的腐竹是由豆加水磨成豆浆加工而成,不加任何添加剂、防腐剂,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品。
可以说,现在合作社生产的产品,不仅有了品牌,还获得了不错的收益。而在合作社成立前,水南镇生产的腐竹也是纯天然食品,但是这里的腐竹产业却是另一番景象。
水南本地有许多加工腐竹的作坊,村民们有着丰富的腐竹加工经验,但是早些年只是各家各户零零碎碎加工生产,在水南集市上销售,销路不广、销量很少,一年的销量也就1000斤—2000斤,并不成气候。
为了做大腐竹加工产业,当地腐竹加工大户带头成立了水南镇天意腐竹专业合作社,把全镇分散的腐竹加工户聚集到腐竹产业链上来,走共同富裕之路。
注重人才培养新型农民
合作社的管理人员早就深刻地认识到,合作社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培养合作社人才,可以帮助成员提高生产技能,使整个合作社的发展能力得到提升。因此成立后,合作社通过内引外联的方式,组建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团队为成员和农户服务。内引,主要是合作社内部的生产技术能手,这些人不仅懂技术而且有实践经验,可以随时手把手地向成员传授技术;外联,则是借助于一些科研院所、相关政府部门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这些人可以为合作社带来更高层次的知识和技术,提升合作社的技术能力。
对于合作社的一些技术人员和大户,合作社采取多种措施,组织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活动。如通过产前培训、组织专题讲座、送出去定向培训、参观学习等方式,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合作社还通过充分挖掘成员的集体智慧,有效激发成员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合作社会经常组织培训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技术人员会引领成员围绕腐竹生产经营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共同探讨创新措施与方法,推动创新活动蓬勃发展,在成员中产生了积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同时,合作社还特别注重在实践中对成员进行培训。例如,通过让成员参与制定和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增强成员遵守合作社规章制度和纪律的自觉性,增强成员的合作意识。
杨天义解释说,不管通过何种方式,合作社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通过让成员参加合作社的生产经营,学到技术,逐步成为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
创新销售模式助推快速发展
合作社成员在晾晒腐竹
在合作社的人才培养模式初具雏形的时候,合作社的管理人员意识到,必须注重创新,改变传统的销售模式。以前合作社的销售主要集中在线下,通过传统销售渠道销售,虽然成绩也不错,但面临着进一步开拓市场的难题。
为此,合作社积极拓宽销售渠道,把销售方式变为线上线下两种渠道:一方面强势进驻吉水县、吉安市的各大特产店;另一方面通过淘宝网、邮乐网、善融商务及官方网站等电子商务渠道,大力推销合作社的产品。
新的销售模式,不仅使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而且直接提高了产品知名度,成为合作社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年销售量飞跃到几十万斤。目前,合作社生产的腐竹已经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并远销港、澳、台地区,成为众多市民饭桌上的佳肴,逢年过节又成了馈赠亲朋好友的精美礼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注重精神生活提升凝聚力
然而,在合作社逐步走向富裕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当地农户的精神生活。其实,以文化活动为载体,能更好地把成员、农户凝聚到一起。为此,合作社贷款30余万元,在当地建起了一座设备齐全的影剧院。还招聘20余名能歌善舞的农民演员,成立了水南农民业余剧团。农民剧团成立至今,共免费为群众演出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戏剧、小品、舞蹈等剧目1000多场,观众超百万人次。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兴起,合作社又引导广大农户加入广场舞的行列。合作社投资近3万元购置了音响、灯光、服装等设备,组建起水南社区农民健美舞蹈队,并举办了江西省首家农民红歌会,使农民在劳作之余远离扑克牌和麻将等赌博活动,大跳健美操、大唱红歌。
合作社的一系列举措获得了农户们的认可,让他们有了更高的工作热情,合作社的凝聚力在无形中得到巩固和提升。目前,在合作社的引领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到腐竹加工行业中来,这个行业已经成为成员和水南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对于下一步合作社的发展,杨天义非常有信心,他表示,现在合作社已经初步形成了上下一条心的积极向上的良好文化氛围,只要成员有参与的积极性,合作社的发展就不是问题。所以,下一步合作社除了打算多引进一些懂知识有文化的专业人才外,还准备继续在精神生活上加大投入,让农村人也像城里人一样享受到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