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保护
——北京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教学实录
2016-09-16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6年3期
消费者权益保护
——北京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教学实录
一、设计思想及学情分析
(一)设计思想
学科核心素养体现了思想品德学科育人价值的根本性和关键性要素.本课设计立足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从学生实际的消费维权体验出发,设计各类情境冲突,通过两难问题的分析讨论,帮助学生做价值观的辨析,培养学生尊重法律、理性维权、依法维权的理性精神和法治意识,提高学生尊重法律、理性维权、依法维权的生活能力.
(二)学情分析
生活实际: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消费体验,也会遇到消费维权事件.
认知实际:学生不了解消费维权的途径具体有哪些,如何操作.面对维权事件,往往处理不当.
发展需求:学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渴望自主参与消费生活,解决消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情景教学等形式相结合.
教学手段:综合运用黑板、纸质学案、演示文稿等多种手段教学.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情法两难、利益两难、权责两难等问题的讨论,培养维护消费权利的理性精神和法治意识,树立消费权利义务相统一的公民意识.
2.能力目标
通过案例分析、情境体验等途径,提高依法维护自身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利的能力.
3.知识目标
通过案例分析、知道解决消费纠纷的正确方式和有效途径.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知道解决消费纠纷的正确方式和有效途径,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能力.
2.教学难点
增强学生法治意识,树立遵法守法、依法办事的观念.
四、教学过程
续表
*视频见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