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尊在心理安全感与生活满意度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2016-09-16曾伟楠马泽威王文娜王燕菲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10期
关键词:置信区间量表效应

曾伟楠马泽威王文娜王燕菲

①中国.广东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心理学系(广东东莞) 523808 ②广东科技学院思政部(广东东莞) 523083 △通讯作者E-mail:wyfyanfei315@163.com

·论 著·(社会心理)

自尊在心理安全感与生活满意度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曾伟楠①马泽威①王文娜①王燕菲②△

①中国.广东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心理学系(广东东莞) 523808 ②广东科技学院思政部(广东东莞) 523083 △通讯作者E-mail:wyfyanfei315@163.com

目的:研究自尊在心理安全感与生活满意度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广东省某大学511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心理安全感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为工具进行测评。结果:中介效应检验提示,自尊可能在心理安全感与生活满意度间发挥部分中介的作用,进一步以Bootstrap法构建中介效应ab的95%置信区间,结果提示中介效应显著(95%置信区间0.083~0.145),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拟合优度检验也证明模型拟合良好(χ2=197.192、df=24、GFI=0.916、AGFI=0.842、CFI=0.921、NFI=0.911、RMSEA=0.119、SRMR=0.050)。结论:自尊在心理安全感与生活满意度间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中介作用,是心理安全感对生活满意度作用间的重要中介过程。

心理安全感;生活满意度;自尊;中介作用

作为影响幸福感最重要的认知因素,生活满意度受到了额外的关注[1-3]。生活满意度是认知层面的,解释了个体对于目前生活和未来将要面对的生活的感知状况。作为幸福感的预测指标之一,生活满意度在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上有重要意义,而作为认知因素,生活满意度也较易测量,这些特性都使得生活满意度被广泛研究。从需求的角度讲,对生活满意程度的感知会随着个体的需求,包括想要达到的目标、愿望等的实现而提高,假如个体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会对目前的生活状况感到不满意。

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归属与爱)、自尊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从前三者的低层次需求到后两者的高级层次需求递进,因此生活满意度可以通过这些需求的实现程度进行预测[4]。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低层次需求与高层次需求对生活满意度这一认知因素起到了显著的预测作用。心理安全感作为一种较低层次的需求,在个人对生活满意程度的感知上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离开了基本的安全感体验,个体对生活的满意程度会降低。比如,在一些贫穷的国家,由于经济上的不满足,即个体不能轻易感觉到经济上(金钱)的安全,他们对生活的满足感显然低于发达国家的个体[5]。按照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个体的低级需求越满足,那么他进入下一层次的需求也就越高,比如高级层次需求的自尊[6],因此在心理安全感预测生活满意度的因果过程中,我们认为自尊扮演了中介的角色,即心理安全感并非单纯地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而是经过自尊这一高级需求后作用于生活满意度的。对自我的接纳、欣赏以及肯定自我存在的价值被称为自尊[7],自尊已被证实是生活满意度的正向预测指标[8-9]。一系列的研究指出了低自尊的个体倾向于报告更多的负性情绪,对生活的满意程度也比高自尊的个体低很多,比如1项在31个国家,囊括13000名大学生被试的跨文化研究发现,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性很高[]。

因此,我们提出图1所示的自尊的中介作用模型,根据该模型,我们假设:心理安全感显著地正向预测自尊以及生活满意度(路径系数a、c'显著),自尊也显著地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路径系数b显著),即心理安全感体验越高,自尊越强,对生活的满意度程度也越高,同时自尊也在心理安全感与生活满意度间扮演了中介的角色。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以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广东省某大学抽取541名大学生为被试,发放问卷541份,得到有效问卷511份(94.5%)。男性220人(43.1%),女性291人(56.9%),全体被试的平均年龄为(21.14±1.543)岁,男性的平均年龄(21.31±1.534)岁,女性的平均年龄(21.01±1.539)岁。

1.2方法

采用安全感量表(Security questionnaire,SQ)测量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感体验。SQ由16个题目构成,包含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2个因子。量表采用5级评定法,从“非常符合”到“非常不符合”分别记1到5分,报道的全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796,重测信度为0.742。本研究中全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90,合成信度(Composite reliability)的点估计值为0.820,Bootstrap法重复抽样5000次后构建的95%置信区间[11]95%CI= 0.794,0.842,当合成信度达0.50时,测量工具在反映真分数时即可获得基本的稳定性[12]。

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Rosenberg Self Esteem Scale,RSES)对大学生的自尊进行测量。RSES是由10个项目构成的单维度自评量表,采用李克特4点量表形式,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很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记1分到4分,报道的内部一致性为0.783,重测相关系数为0.51~0.75,平均为0.72。本研究中GSES的Cronbachα系数为0.865,RSES的CR=0.868(95%CI=0.846,0.887)。

采用适合我国大学生群体使用的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Life Satisfaction Scales Applicable To College Students,CSLSS)对生活满意度进行测量[13]。CSLSS由6个题项共2个因子构成,前5个题目测量了客观满意度,最后一个题项反应被试的主观满意度,6个题项相加即为个人生活满意度总分,采用7级评分,从“十分满意”到“十分不满意”进行评价。本研究中CSLSS的Cronbachα系数为0.550,CSLSS的CR=0.572(95%CI=0.531,0.613)。,考虑到本量表题目量较少,而Cronbachα系数的计算方式与量表长度有较大关系,在题量较少时其数值也会较低,本量表的合成信度大于0.5,可以使用。

1.3统计处理

采用SPSS 19.0、Mplus 7.0、Amos 21.0数据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采用传统的步骤法检验中介效应,并采用结构方程对中介模型进行检验。

2 结 果

2.1初步统计分析

表1给出了各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和点相关系数,进一步通过偏差校正Bootstrap法求出各点相关系数的95%置信区间。偏差校正Bootstrap法重复抽样5000次后,各变量间都保持着显著的正相关,在大样本的条件下各变量的相关性依然成立。综合点相关系数和置信区间,可以初步判断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感体验越高,自尊和生活满意度越会显著上升;大学生的自尊越高,对生活越有满足感。

表1 变量间的相关(n=511)

2.2中介效应检验

按照传统步骤法[14],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感体验正向预测了对生活的满意程度,总效应十分显著(Unstandardized Coefficient=0.184,SE=0.018,t =10.158,P=0.000,95%CI=0.148,0.219),说明大学生的安全感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关系成立。继续执行中介效应检验,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感显著预测自尊(Unstandardized Coefficient=0.295,SE= 0.016,t=18.941,P=0.000,95%CI=0.265,0.326),中介变量对因变量的回归提示生活满意度被中介变量自尊(Unstandardized Coefficient= 0.382,SE=0.049,t=7.865,P=0.000,95%CI= 0.287,0.477)显著预测。尽管加入了中介变量,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感体验对生活满意度的直接效应依然显著(Unstandardized Coefficient=0.071,SE= 0.022,t=3.193,P=0.001,95%CI=0.028,0.115),总效应始终大于直接效应(0.184>0.071),提示自尊发挥的可能是部分中介的作用。

为了得到更可靠的分析结果,采用不对称置信区间法直接构建中介效应值的95%置信区间,以置信区间是否包含0来判定中介效应的显著性[15-16]。以百分位和偏差校正的Bootstrap法重复抽样5000次,求出中介效应值的95%置信区间。表2给出了bootstrap法得到的中介效应值的平均点估计值和95%置信区间,可以看出中介效应值的95%置信区间都不包含0,说明中介效应十分显著。

表2 非参数百分位和偏差校正的Bootstrap法所得中介效应置信区间

2.3模型拟合

在模型的拟合上采用Amos软件以包含观察变量(observed variable)、测量误差(measurement error)的潜变量模型(latent variable model)更全面地考察图1理论模型对数据的拟合优度(goodness of fit)。自尊由单一维度量表所测量,因此采用项目打包策略中的平衡法[17],以2个项目为1组对Rosenberg自尊量表进行打包,打包后自尊有5个指标变量。首先构建部分中介模型,即心理安全感同时指向自尊与生活满意度,自尊指向生活满意度,拟合结果(χ2=197.192、df=24、GFI=0.916、AGFI= 0.842、CFI=0.921、NFI=0.911、RMSEA=0.119、SRMR=0.050)的各种指标都达到了可以接受的拟合标准[18]。接着将心理安全感到生活满意度的直接路径固定为0,构建的完全中介模型的拟合结果(χ2=199.629、df=25、GFI=0.910、AGFI=0.825、CFI=0.910、NFI=0.910、RMSEA=0.117、SRMR =0.051)提示部分中介模型对数据的拟合更为理想,验证了传统步骤法的结论。限定男女性别潜变量间的路径相等,进一步对部分中介模型做性别的组间不变性比较分析[19-20]。性别的跨组分析显示,所得卡方差在其相应的自由度差不显著(性别组别上:Δ=1.118、Δdf=2、P=0.572),表明模型不受性别差异的影响,因此图1所示的中介模型(结构方程部分)能解释自尊在大学生心理安全感与生活满意度的中介作用。

图1 自尊的中介作用模型(结构方程部分)

3 讨 论

有学者提出,对未来的安全需求是构成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21],本研究也证实安全感对生活满意度的总效应十分显著,这与预期假设符合,当个体对当前以及未来的安全有充分的把握时,将更多地表现出对目前生活状况的满意以及充分的幸福感。从客观上讲,个体离开了基本的安全需求,比如在贫困国家中寻求更多金钱以获得经济安全感的个体[4],经济上的不安全感将降低生活满意度[22-23]。心理安全感也被认为是个体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者心理的危险或风险,在处置应对上的有力或无力感[24],假如心理安全感低,那么对于自己的身心安全有很大的不确定感,也导致惶恐度日,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就比有充足安全感的个体低很多,况且不充足的心理安全感体验将使个体会更多地经受抑郁等负性情绪[25-26],也使得个体对目前生活状况的感知以及满意程度偏向消极。

按照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个体才会进一步寻求更高级的需求,比如自尊,当这些需求都得到满足并维持时,个体会感觉到愉悦感,高层次的需求将(自我展示,即自尊)逐渐地取代低级需求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4,6]。从基本需求到高级需求的实现,最后对生活的满意程度的提高,不难理解自尊在心理安全感与生活满意度间发挥的中介作用。在个体有充足的安全感体验后(生理安全、经济安全、健康需求等),将向高一级的需要层次递进,自尊是是高级需求的代表(自我展示以及被认同),在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温饱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也建立了基本的健康保障体系,个体并不担心受到战争等可能对自身安全造成损害事件的威胁,因此作为人类的天性,被尊重和被接受的渴望就会出现,个体更多地参与到能获得同伴以及外界认同的活动中。安全感体验越得到满足,表示个体已经不必要继续为满足较低层次的需求而努力,他们更强烈地往更高级的需求递进[6],当自尊没有被满足,也就是低自尊的出现,就会导致整个需求结果的不平衡,进而降低个体对生活的满意程度,这也解释了心理安全感经过自尊后作用于生活满意度的间接效应能解释因变量最多达1/5的方差,并且各评价指标都说明间接效应规模很大的原因。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那么对生活满意度的效应也越大,在这个因果过程中,心理安全感的提高,也导致自尊的相应提高(如前文所述,个体倾向于更多地表现自我以获得认同),而心理安全感发展越充分,对自我认同等高层次的需求就越强烈,通过高层次的间接作用,最后对生活满意度产生效应。本研究发现,低层次的心理安全感越高,促使个体产生越强烈的自尊需求,对自我认同的追求又正向地影响生活满意度,自尊越得到满足的个体,会对生活有更多的满足感,这与部分研究的结论相一致[8]。获得他人的肯定,自我表现并且自我悦纳,是我们在获取了充分的低级需求后所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6],自尊作为一种高级需求,在外显态度的测量上(本研究所测量为外显自尊)越高分说明被试对于自我越接纳,更加能体验到伙伴以及外界对自身存在的肯定[7],在高级需求的层次上越能体验到满足感。心理安全感被满足后会促使个体更多地向高级需求递进,假如个体能体会到个人存在的重要性,获得他人肯定,那么高级需求就被满足了,即自尊体验的出现将提高个体对目前生活状态的满意程度,这与Maslow需要层次理论的实现方向一致。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确实能解释生命质量包括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也存在部分局限,一方面所选用被试均是来自广东省某大学的成年大学生,那么研究所得结论能否进一步推广到中国其他省份的大学生,或者说能否进一步说明全体成年人的状况,还有待探讨。所收集数据并非纵向数据,因此并不清楚心理安全感对生活满意度的长期效应,有多少是被自尊所中介的。最后,自尊仅发挥了部分中介的作用,需要继续探讨除自尊外,在心理安全感与生活满意度间存在的其他中介变量,并构建多重中介模型进行验证。

[1]Eid M,Larsen R J.The science of subjective well-being[M]. Guilford Press,2008:112-115

[2]Martikainen L.The many faces of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finnish young adults'[J].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2009,10(6):721-737

[3]和娟.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感戴,生活满意度间的中介效应[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7):1011-1014

[4]Kuppens P,Realo A,Diener E.The role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emotions in life satisfaction judgment across nation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8,95(1):66-75

[5]Diener E.Culture and well-being:The collected works of Ed Diener[M].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2009:212-214

[6]Maslow A H.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J].Psychological Review,1943,50(4):370-396

[7]Mruk C J.Self-esteem research,theory,and practice:Toward a positive psychology of self-esteem[M].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2006:69-70

[8]Ye S,Yu L,Li K-K.A cross-lagged model of self-esteem and life satisfaction:Gender differences among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2,52(4):546-551

[9]裴璐,赵晶晶.自尊在高师生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度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4):611-612

[10]Clauss-ehlers C S.Encyclopedia of cross-cultural school psychology[M].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2010:25-26

[11]屠金路,金瑜,王庭照.bootstrap法在合成分数信度区间估计中的应用[J].心理科学,2006,28(5):1199-1200

[12]Raines-eudy R.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o test for differential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An empirical demonstration[J].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2000,7(1):124-141

[13]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10):19-24

[14]Baron R M,Kenny D A.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Conceptual,strategic,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51(6):1173-1182

[15]Hayes A F.Beyond Baron and Kenny:Statistical mediation analysis in the new millennium[J].Communication Monographs,2009,76(4):4084-4086

[16]方杰,张敏强,邱皓政.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和效果量测量:回顾与展望[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28(1):105-111

[17]吴艳,温忠麟.结构方程建模中的题目打包策略[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2):1859-1867

[18]温忠麟,侯杰泰,马什,等.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拟合指数与卡方准则[J].心理学报,2004,36(2):186-194

[19]温忠麟,侯杰泰,张雷.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心理学报,2005,37(2):268-274

[20]吴明隆.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78-80

[21]Cummins R A.The domains of life satisfaction:An attem pt to order chaos[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1996,38(3):303-328

[22]Howell R T,Kurai M,Tam L.Money buys financial security and psychological need satisfaction:Testing need theory in affluence[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13,110(1):17-29

[23]沈智豪,刘倩华,余俊毅,等.大学生安全感与家庭环境因素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127-130

[24]铁怡,赵久波,张小远.安全感与幸福感:爱与归属感的中介作用和恋爱的调节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4):612-615

[25]Shapp L K,Lipsky M S.Screening for depression across the lifespan:A review of measure for use in primary care settings[J]. Am Fam Physician,2002,66(6):1001-1008

[26]郭梅英,张平,张玉英.大学新生适应与安全感,生活事件,社会支持[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4):584-585

http://www.cjhp.com.c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Security and Life Satisfaction:The Mediate Role of Self-esteem

Zeng Weinan,Ma Zewei,Wang Wenna,et al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Management,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Dongguan 523808,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mediate role of self-esteem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curity,self-esteem and life satisfaction.Methods:A total of 511 college adult students were enrolled and measured on a series of questionnaires.Results:The self-esteem might play as a partial mediating role between security and life satisfaction which then was confirm by Bootstrapping,constructing the 95%confidence intervals of the indirect effect(95%CI 0.083-0.145),and the latent variable model also confirmed that the proposed theoretical model had a high fitting degree(χ2=197.192,df=24,GFI=0.916,AGFI=0.842,CFI=0.921,NFI=0.911,RMSEA=0.119,SRMR= 0.050).Conclusion:Self-esteem is confirmed a mediated role between psychological security and life satisfaction.

Psychological security;Life satisfaction;Self-esteem;Mediating role

R395.9

A

1005-1252(2016)10-1491-04

10.13342/j.cnki.cjhp.2016.10.015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5A030310517);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编号:2014B01017);东莞市科技计划一般项目(编号:2014106101043);广东医学院科研基金(编号:M2014059)

2016-04-29)

猜你喜欢

置信区间量表效应
基于贝塔分布的最优置信区间研究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Maxwell分布参数的最短置信区间研究
p-范分布中参数的置信区间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定数截尾场合Pareto分布形状参数的最优置信区间
懒马效应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