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民族城市公职人员精神疾病知晓率及态度*

2016-09-16高新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10期
关键词:保健知识公职人员精神疾病

高新义

中国.潍坊医学院(山东潍坊) 261053 E-mail:gaoxinyida@163.com

·论 著·

不同民族城市公职人员精神疾病知晓率及态度*

高新义

中国.潍坊医学院(山东潍坊) 261053 E-mail:gaoxinyida@163.com

目的:调查了解新疆克拉玛依区不同民族城市公职人员对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对精神疾病的态度差异。方法:整群抽取新疆克拉玛依区城市公职人员2046人,采用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MK)、精神疾病有关态度问卷(MA)进行调查。应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描述性统计。结果:城市公职人员对精神疾病的认识不够全面,对精神疾病仍存在一定的偏见和误解;不同民族的城市公职人员在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上的得分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23.65,P<0.001);不同民族的公职人员在精神卫生态度上的得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F=2.766,P<0.01)。结论:城市公职人员对精神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城市公职人员的精神卫生知晓率、对精神疾病有关态度具有民族差异。

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态度;公职人员

社会不同人群对精神病患者的态度,将影响不同群体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影响精神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给患者家庭带来更大的心理负担。社会对精神病人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歧视,不利于精神病人真正康复,回归社会[1]。对精神疾病的认知态度将影响治疗策略,对精神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使居民对待精神疾病的态度更加正性、客观[2]。在我国,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绝大部分是在家庭中进行,作为主要照护者和监管者的家庭成员对疾病的认知与态度将直接影响治疗依从性、康复水平。患者家属因承受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加之对精神疾病知识的缺乏,普遍存在着各种负担和不良情绪,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3]。部分家庭因缺乏精神卫生知识而对精神疾病及病人产生错误的认识,在家人患有精神疾病后,首先采取宗教、迷信的方法对病人进行治疗,致使病情延误或加重,很难采取积极的措施[4],致使人们对精神疾病存在许多的误区。本调查旨在了解新疆克拉玛依区城市公职人员对精神疾病的认知状况和对精神疾病的态度,探讨不同民族对公职人员精神疾病的认知状况和对精神疾病的态度影响,增加人们获得和了解精神卫生知识的途径,提高认识能力,转变对精神疾病的错误认识,能够减少、消除社会对精神疾病、精神病人的歧视,改善城市公职人员对精神疾病的态度。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整群抽取新疆克拉玛依区城市公职人员2400人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046份(85.3%)。其中,汉族1610人(78.7%),回族94人(4.6%),哈尼族13人(0.6%),维吾尔族220人(10.8%),哈萨克族35人(1.7%),蒙古族18人(0.9%),土家族10人(0.5%),其他民族46人(2.2%);男性384人(18.8%),女性1662人(81.2%)。

1.2方法

1.2.1社会人口基本信息资料表 本资料表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11项内容,基本涵盖个人所有信息,能够充分了解被试的背景资料。

1.2.2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MK)[5]本问卷为知识问卷,共20个条目,来源于卫生部印发的《精神卫生宣传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识要点》(卫办疾控发〔2007〕84号)。得分越高,对精神卫生和心理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越高。

1.2.3精神疾病有关态度问卷(MA)[6]本问卷为态度问卷,共12个条目,每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完全同意”、“基本同意”、“不好说”、“基本不同意”“完全不同意”,第1、2、3、4、8、10题:“完全同意”计5分,“基本同意”计4分,“不好说”计3分,“基本不同意”计2分,“完全不同意”计1分;第5、6、7、9、11、12题:“完全同意”计1分,“基本同意”计2分,“不好说”计3分,“基本不同意”计4分,“完全不同意”计5分。最后计算总分,则为精神疾病相关态度问卷得分。

1.3统计处理

对调查资料建立数据库,数据处理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描述性统计。

2 结 果

2.1城市公职人员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情况

2.1.1城市公职人员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回答的正确率 见表1。

表1 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正确率(%)

2.1.2不同民族的城市公职人员在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的认知差异 不同民族城市公职人员在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上的差异显著。汉族与回族的公职人员在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汉族公职人员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回族分别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及蒙古族的公职人员之间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维吾尔族分别与蒙古族、土家族的公职人员之间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哈萨克族分别与蒙古族、土家族的公职人员之间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见表2。

表2 不同民族的城市公职人员对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的认知比较()

表2 不同民族的城市公职人员对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的认知比较()

注:*P<0.05**P<0.01,***P<0.001,下同

民 族 MK F P  两两比较1汉族 14.61±2.94 23.65*** 0.000 1>2*,1>4**,1>5**2回族 13.92±3.142>4**,2>5*,2<6*3哈尼族 13.17±1.60 4维吾尔族 11.88±3.25 4<6**,4<7**,4<8**5哈萨克族 12.60±2.43 5<6**,5<7*,5<8*6蒙古族 15.50±2.28 7土家族 14.80±2.74 8其他 14.26±3.14总 分 14.26±3.08

表3 城市公职人员对精神疾病的态度情况(%)

2.2城市公职人员对精神疾病的态度差异

2.2.1城市公职人员对精神疾病有关态度的状况大多数人对精神病人的信任度以及单位能否会聘用一个曾经患过精神疾病的人等问题存有模棱两可的态度,认为到精神病院看病并不是个人失败的标志。较正常人相比,人们不愿曾经患过精神病的人照顾自己的小孩、聘其工作或是与其约会,对于精神疾病存在一些偏见,见表3。

2.2.2不同民族的城市公职人员对精神疾病的态度差异 克拉玛依区不同民族社区公职人员对精神疾病的态度差异显著。汉族的城市公职人员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的公职人员对精神疾病的态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回族公职人员与哈萨克族的公职人员对精神疾病的态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维吾尔族公职人员与哈萨克族的公职人员对精神疾病的态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哈萨克族公职人员与蒙古族的公职人员对精神疾病的态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不同民族的城市公职人员对精神疾病有关态度的认知比较()

表4 不同民族的城市公职人员对精神疾病有关态度的认知比较()

民 族 MA F P  两两比较1汉族 34.46±5.93 2.766**0.007 1<4*,1<5**2回族 34.49±6.06 2<5**3哈尼族 37.83±4.02 4维吾尔族35.36±5.54 4<5*5哈萨克族37.94±6.83 5>6*6蒙古族 33.78±5.39 7土家族 36.10±4.28 8其他 35.65±6.15总 分 34.65±5.92

3 讨 论

3.1城市公职人员对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认识有限

城市公职人员对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的认识非常有限,与孟国荣[7]、张宏伟[8]的调查结果一致。这可能与单位对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方式及内容没有足够的重视有关,以至于单位内的工作人员对精神疾病及心理健康知识没有充足、全面的认识,对精神疾病及心理疾病产生了一定的抵触、排斥心理。根据《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2002)、《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2015)》,到2010年,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到达到50%,2015年达到80%[9],已有研究表明[10],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受访者问卷得分均数较高,而高中以下、工人、农民及年龄偏大的受访者问卷得分均数较低。因此,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及心理咨询机构加强对精神卫生及心理保健知识的宣传,在民政社会工作体系或者精神卫生服务体系中,开展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丰富精神卫生和心理卫生服务方式和内容,切实提高单位公职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使人们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2城市公职人员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与态度存在民族差异

本研究中,不同民族的城市公职人员对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对精神疾病和精神疾病患者的态度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一方面,人类学、心理学及精神病学的联合研究表明,精神病流行病学中最重要的变量,除了社会阶层、职业、性别、之外,就是人种和民族了[11]。由于不同民族之间存在文化差异,接收到的文化教育不同以及在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上的宣传或教育的不同而导致这种结果,需进一步加强精神疾病病因及精神卫生纪念日方面的宣传与教育[12]。另一方面,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中的人们,对于心理异常现象的理解与看法不同。一般而言文化较为发达、文明程度较高的社会都把心理异常者视为病人,并给与治疗与照顾。而在另外一些文化群体中,因受宗教、迷信和愚昧观念的影响,将心理异常看作魔鬼附体的表现,而给予歧视并加以虐待[11],这可能导致不同民族对精神疾病的态度差异。

3.3心理健康宣教要结合地区文化特点

克拉玛依地处中国西部,分布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多个民族,近年来,项目组在克拉玛依地区针对企事业单位团体开展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宣教活动,从调查所得结果分析,心理健康宣教需要进一步开展。由于语言等文化的差异,汉族社区居民和事业单位员工参与较多,针对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的员工参与较少,这可能与信仰提供的良好感受有关,伊斯兰教给予维吾尔族群众充分的健康、财产、陪伴和危难安全感[13]。开展心理干预需要考虑民族、文化环境的因素,考虑到本地区的文化特征[14],在心理健康宣教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对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信教群众的宗教心理,通过积极科学的疏导和引导,领导干部要学习社会心理学和宗教心理学知识[15],实现精神卫生知晓率的目标要求,使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宣教真正成为促进新疆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精神因素。

[1]闫芳,李文秀,靳伟国.北京市高校大学生精神卫生知晓率及对精神疾病态度[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6):822-825

[2]张曼华,石扩,张婉奇.心理健康宣教对社区居民精神卫生知晓率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11):1613-1616

[3]张明园.精神病防治康复[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7-8

[4]殷大奎.中国精神卫生工作的现状、问题及策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1):4-5

[5]卫生部办公厅文件.精神卫生宣传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识要点(卫办疾控发〔2007〕84号)[R].北京:卫生部,2007

[6]傅伟忠.4007名大中学生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的现状调查[J].上海精神医学,2005,17(S):12-13

[7]孟国荣,姚新伟.上海市市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2697份问卷分析[J].上海精神医学,2002,14(1):56-57

[8]张宏伟.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及对待精神病人态度、方式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1):1307-1309

[9]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Z].2002:4-10

[10]梁小平,朱晓静,刘婷.西安市社区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现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0):1200-1202

[11]赵星云.论民族文化与民族的心理卫生及健康[J].西北师大学报,1995(6):57-63

[12]宋珺,张婉奇,李文咏,等.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居民精神卫生知识与态度现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1):1636-1638

[13]姚学丽,吐尔逊·达吾提,周普元.北疆维吾尔族群众宗教心理调查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0(3):1-6

[14]高新义.新疆克拉玛依区维吾尔族、汉族青少年心理行为特点比较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9):1354-1357

[15]姚春军.维吾尔族信教群众的宗教心理与新疆社会和谐[J].实事求是,2009(3):51-53

http://www.cjhp.com.cn/

A Survey of Urban Public Officials'Awareness of Mental Health and the Attitude to Mental Disorders among Dif ferent Nationalities

Gao Xinyi
Psychological Department of Weifang Medical University,Weifang 261053,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urban public officials'awareness of mental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 knowledge and the attitude to mental illness in Karamay of XinJiang.Methods:2046 sample of urban public officials in Karamay received by cluster sampling completed mental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 knowledge questionnaire(MK),mental illness-related attitudes questionnaire(MA).Using SPSS 17.0 analysis statistical data of variance analysis,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and descriptive statistics.Results:The urban public officials'awareness of mental illness was not comprehensive enough,there were still some prejudices and misunderstandings of urban public mental illness;Urban public officials of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on the mental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 care knowledge(F=23.65,P<0.001)and the attitude to mental health(F=2.766,P<0.01)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Conclusion:Urban officials are lack of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mental illness;Urban public officials'awareness of mental health and the attitude to mental disorders among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Mental health knowledge;Awareness;Attitude;Public officials

R395.6

A

1005-1252(2016)10-1441-04

10.13342/j.cnki.cjhp.2016.10.00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09BAI77B08)

2016-04-11)

猜你喜欢

保健知识公职人员精神疾病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饮食干预对胃溃疡患者饮食保健知识及疗效的影响
精神疾病对于单髁人工膝关节10年疗效的影响
精神疾病患者影像检查中的整体护理应用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张怀芝减薪有高招
安徽一公职人员成“黑老大”获刑20年
尊崇法治,从国家公职人员做起
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与行为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