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力强军:军队传媒的时代课题
——学习习近平主席视察解放军报社重要讲话

2016-09-16文/贾

中国记者 2016年2期
关键词:强军官兵军队

□ 文/贾 永

聚力强军:军队传媒的时代课题
——学习习近平主席视察解放军报社重要讲话

□ 文/贾 永

内容提要 2015年12月25日,习近平主席视察解放军报社时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新的历史进程中宣传舆论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为做好军事新闻宣传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依据。学习理解和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讲话,首要的是牢牢把握姓党为党的政治灵魂,关键的是牢牢把握强军为本的核心使命,重要的是牢牢把握创新为要的强大动力。

军队传媒 聚力强军 学习总书记讲话

2015年11月24日,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郑重宣布: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1]一个月又一天之后的12月25日,习主席视察解放军报社时,鲜明提出:要紧跟强国强军进程,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坚持军报姓党、坚持强军为本、坚持创新为要,努力使解放军报政治上更强、传播上更强、影响力上更强,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有力思想舆论支持。

“三个坚持”指明前进方向,“三个更强”寄托殷切期望。

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越是深化改革,越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越是攻坚克难,越要发挥正面宣传增强信心、凝聚共识、鼓舞士气的作用。如果说,习主席在军委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出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动员令,那么,在视察军报时的讲话,无疑又吹响了为改革强军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的冲锋号。

百舸争流,千帆竞发。改革没有旁观者,置身改革大潮,军队媒体和媒体人,同样需要面对这场时代大考。并且,对于军队媒体人来说,不但要与广大官兵一样,拿出担当的勇气和精神,写好自己的“应答卷”和“应答题”——个人利益服从党的利益,做改革的坚定支持者,还要勇于站在时代的前列,答好自己的“必答题”和“附加题”——思想更到位、认识更深刻、行动更自觉,做改革的积极促进派。

一、军报姓党,军队媒体姓党。军队新闻工作者只有牢牢把握姓党为党的政治灵魂,让党的声音成为时代最强音,才能写出合格的答卷。

一个“变”字,浓缩了世情国情军情舆情的新特征。军队媒体和媒体人,必须充分认识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对意识形态安全提出的严峻挑战,充分认识国内经济社会转轨转型和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对宣传舆论工作提出的紧迫任务,充分认识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对社会舆论尤其是涉军舆论生态产生的重大影响。只有深刻认识并牢牢把握了这些变化,才能够从中国和中国军队在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和平崛起的背景下,明确自己的时代方位;才能够从中国和中国军队走向未来、走向世界这两个维度,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才能够从传媒领域深刻变革的机遇与挑战中,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

时代背景在变化、职能使命在拓展、新闻理念在演进、传播手段在发展,我们既要适应变化,更要恪守不变,那就是: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党性原则都不能丢、不能忘。

改革不是改向,变革不是变色。讲党性,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灵魂和基石。习主席强调,《解放军报》是党领导和掌握、直接为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服务的,必须在恪守党性原则上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

(一)坚守姓党为党的政治灵魂,要求我们具有坚强的政治意识。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做表率,在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做表率,在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军委决策部署上做表率,真正把习主席的重要讲话精神学深悟透、武装头脑,学习领会习主席观察认识问题的宽阔视野和科学方法,掌握精髓、融汇贯通,为巩固和壮大主流舆论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竭尽全力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

(二)坚守姓党为党的政治灵魂,要求我们具有鲜明的导向意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都要心中有数;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都要从全局、从讲政治高度把握。只要党中央、中央军委提倡的,都要坚决响应、大力宣传,只要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的,都要坚决落实、积极推动,只要党中央、中央军委明令禁止的,都要坚决杜绝、毫不含糊,只要对党和军队事业有益的,都要倾尽全力、务求实效,始终做到讲党性不含糊、把方向不动摇、抓导向不放松。

(三)坚守姓党为党的政治灵魂,要求我们具有强烈的阵地意识。

新闻媒体是历史的见证者、记录者,也是改革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新闻报道通常是对已经发生的事实的客观反映,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于可能发生但尚未发生的事实的把握和判断。一个军事家必须具有超常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同样,一位优秀的军事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敏锐的发现力和洞察力。在世情国情军情舆情急剧变化的今天,能不能及时捕捉和发现带有趋势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为党中央、中央军委提供决策参考,也是体现我们党性原则的重要方面。坚持舆论宣传的党性原则,归根结底是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一根本问题。无论厘清思想困惑、解决认识模糊,还是修正行为偏差、纠正错误立场,只要实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紧密结合与高度统一,就能找准基线,看清准星,认准方向。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军队新闻工作者只有肩负起强军为本的核心使命,把强军宣传化作强军力量,才能写出合格的答卷。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职责。习主席指出,新形势下办好《解放军报》,必须坚持强军为本。为军队服务、为军人服务,是《解放军报》的最大特色和最大优势。

作为党和军队的舆论阵地,大局意识不可缺,把握大势是重点,着眼大事是关键;作为军队新闻工作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强军为本这个大局,必须时刻关注改革强军这一大势,一心一意想强军,聚精会神谋强军,全部心思为强军。

(一)坚持强军为本,就是胸怀强军目标,进一步加强形势宣传和主题宣传,在汇聚强军力量上有作为。以强军目标为引领,抓住举旗铸魂、坚定信念这个根本,聚焦能打仗、打胜仗这个核心,把握思想舆论引领这个关键,通过强有力的新闻宣传和思想教育,铸牢强军之魂,聚力强军之要,夯实强军之基,坚定官兵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听党指挥的自觉自信,激发强军精神,汇聚强军力量,助力强军实践,推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各项决策部署在官兵头脑中扎根,在部队工作中落地。

(二)坚持强军为本,即要着眼改革强军,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和政策解读,在凝聚改革共识上有担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为改革强军鼓与呼,是军队新闻媒体的时代重任。一是把国防和军队改革的紧迫性、必要性、重要性说明白,突出阐述从国际形势看,应对当今世界深刻复杂形势,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必须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紧迫性;突出阐述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必要性;突出阐述从国防和军队自身看,贯彻落实强军目标和军事战略方针,履行好军队使命任务,必须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性,引导官兵理解改革、拥护改革、支持改革。二是把习主席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论述宣传好。充分宣传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总体要求、指导原则和目标任务,充分宣传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战略举措,充分宣传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科学方法,充分宣传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组织实施,描绘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和光明前景,增强全军对改革必成的信念、对强军可期的信心。三是紧贴改革进程和官兵思想实际,把实施改革强军战略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讲清楚,把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策部署讲清楚,把事关官兵切身利益的改革举措讲清楚,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回答国际舆论关注、人民群众关心、广大官兵关切。

(三)坚持强军为本,要求媒体以广大官兵为中心,进一步加强典型宣传和正面报道,在讲好强军故事上有新招。以广大官兵为中心,意味着军队媒体记者的采写姿态时刻面向部队、面向基层、面向官兵,坚持到新闻的源头追寻新闻,真正把基层官兵作为报道的主体,把壮阔的改革进程和火热的军营生活体现在报道中,展现在版面上和频道上;意味着报道对象更多地来自部队、来自基层、来自官兵,坚持结合部队强军实践讲好强军故事,使正面报道生动引人,典型报道亲切感人,主旋律宣传入脑入心,发挥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的作用,让奋进的力量在官兵中涌动;意味着报道指向贴近部队、贴近基层、贴近官兵,把服务官兵同教育引导官兵结合起来,把满足官兵需求同提高官兵素养结合起来,激励官兵把个人成长同实现强军梦紧密结合起来,使向心力不断增强,使正能量不断扩大。

(四)坚持强军为本,要求军队媒体始终遵循问题导向,进一步加强热点引导,在积极引导舆论、有效解疑释惑上有办法。强军进程任重道远,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矛盾之多、触及利益之深、影响范围之广前所未有。问题是时代的回声。必须抓住涉及强军兴军的战略问题、制约部队发展的瓶颈问题、官兵关心关注的现实问题,找准思想认识的共同点、情感交流的共鸣点、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化解矛盾的切入点,从谜团中理出头绪,从困境中找到出路,做好正面引导、解疑释惑工作,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

三、应势而变,顺势而为。军队新闻工作者只有掌握创新为要的强大动力,紧紧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才能写出合格的答卷。

2015年12月25日下午,习主席利用军报微博微信发布平台,向全军官兵祝贺新年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一则题为《习近平亲自发微博,带来一段被“敲”动的历史》的短文,随即引爆互联网。

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生机,哪里有创新哪里就有活力。从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到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从在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到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的讲话,围绕宣传思想领域的创新,习近平阐述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视察《解放军报》,他又鲜明提出“坚持创新为要”,为在改革强军大局下军队媒体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恩格斯说过,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2]在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发生深刻变化的当今时代,军队媒体如何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在思想文化不断交流交融交锋的今天,军队媒体如何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在广大官兵成分日趋多元、受众口味日益多样的条件下,军队媒体如何用主流引导多元?在中国军队开放透明、走向世界的步伐不断加快的大趋势下,军队媒体如何面向国际国内社会传播中国军队的故事,塑造中国军人的良好形象?这一系列的新课题,无不需要通过创新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机制、创新手段来解决、来应对。

(一)坚持创新为要,要求军队媒体人因时而谋,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当今世界,西方主要媒体依然左右着世界舆论,“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没有根本改变,我国在国际舆论场中的传播能力与我国际地位远远不相适应,在更大范围内塑造中国军队和中国军人的良好形象面临着巨大挑战。这就需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面向世界的胸襟,加速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军事传播体系,用先进的传播理念和不断强大的传播力量,最大程度化解与消融国际舆论和网上舆论对军队的不利信息和负面传播。既要有利于教育官兵、引导官兵,又要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展示和构造中国军队和中国军人的良好形象。

(二)坚持创新为要,要求我们应势而动,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在有效融合中实现军事媒体创新发展。随着数字化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时空观”被颠覆,媒体与受众的界限被打破,实时性、移动性、开放性、互动性越来越成为现代传播的大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负面舆论逆转主流舆论的情况时有发生,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不断造谣生事、制造事端,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实效性、引导力和影响力都受到严峻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强化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推动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推动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共享融通,抢占传播制高点,进而占领舆论制高点。

(三)坚持创新为要,要求我们顺势而为,努力造就一支听党指挥、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采编队伍。与军事领域的竞争一样,新闻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新闻领域的创新最重要的是人才队伍的创新。没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人才队伍,就不可能深入演兵场训练场、深入军事斗争准备一线,从中发现反映时代精神、反映官兵面貌、能够引起广泛共鸣的新闻素材,也就不可能采写出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的精品力作来。在我们的军队新闻队伍中,对新兴舆论传播规律的认识不够深入,运用新兴媒介载体的能力不强,本领恐慌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创新机制,让优秀新闻人才脱颖而出,使新闻队伍的创造力竞相迸发。

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如刀。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生命,如果跟时代的崇高的责任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感到它永垂不朽。”[4]我国著名记者范长江也曾说过,一个记者,如果能够为一个伟大的理想工作,那是值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5]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今天,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事业已经与我们紧紧地连在了一起,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牢牢抓在手中。面对深化改革的历史重任,我们必须把它担在肩头。用我们手中的笔和键盘,书写无愧于我们这代新闻工作者的时代答卷。(作者是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高级记者,本文为“四个一批”人才自主选题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

【注释】

[1]2015年11月26日新华社通稿《习近平在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上强调: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OL].新华网.

[2]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3]桓宽.盐铁论(卷二)[M].北京:中华书局,2015.

[4]巴特莱特编.一句话改变一生[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5]范长江.记者工作随想[J]新闻战线,1979(01).

编 辑 文璐 wenlu@xinhua.org

猜你喜欢

强军官兵军队
开战!过年也不停火的古代军队
强军路上
军队的4月1日
武警四川总队组织官兵进行健康体检
强军 强军
走在强军路上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魂牵深蓝》:强军路上的奉献之歌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