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小年毛竹林改造试验

2016-09-15张德值

福建林业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毛竹林尤溪县新竹

张德值

(福建省尤溪县林业局,福建 尤溪 365100)

大小年毛竹林改造试验

张德值

(福建省尤溪县林业局,福建 尤溪 365100)

在福建省尤溪县西滨镇彩洋村,对大小年明显的毛竹林实施大年强度采伐、定量留养、控制新竹数量,合理施肥,小年留笋养竹等技术措施。实施5 a后结果表明:改善了竹林的生长条件和竹林结构。竹林密度增加84.8%,立竹平均胸径从8.6 cm提高到10.1 cm,竹笋产量增加18.9%。竹材产量增加47.8%。Ⅲ度以下的青壮竹占全林竹的75.6%,Ⅳ度以上老竹从试验前27%下降到24.4%,小年竹占立竹总数的43.8%,每年林地孕笋竹和换叶竹的数量达到相近,完成了大小年转变到花年毛竹林的改造。

毛竹林;大小年;改造试验

由于大小年竹林换叶期一致,在小年的换叶阶段出现了一个无叶期,大约有8%的太阳辐射光能(约有14%左右的日照时间)没有充分利用[1]。再加上黄叶阶段,2 a中约有270 d竹叶的光合作用较弱,从而影响竹林产量,而花年竹林,年年只有半数左右的竹子换叶,没有“缺叶时期”一年四季能比较充分利用光能[2]。毛竹林出现大小年现象并非毛竹本身的固有特性,主要是经营管理粗放,掠夺式生产等人为因素以及病虫害侵染和林地环境的小气候等原因,使毛竹林换叶期趋向一致所导致[3]。调查发现,在立地条件大致相同的毛竹林,花年竹林比大小年明显的竹林总产量要高。因此,改造大小年明显的毛竹林,对挖掘林地生产潜力,提高竹林经济效益,具有现实意义。2007—2012年在尤溪县西滨镇彩洋村选择一片大小年明显的毛竹低产林开展改造试验[4-5],取得了明显效果。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尤溪县西滨镇彩洋村,118°19′35″E、26°25′30″N,属戴云山脉西北部,为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均气温17.8 ℃,极端最低温-7.6 ℃,极端最高温40.5 ℃,年日照时间2120 h,年均降水量1400~1800 mm,年无霜期约300 d,海拔480~720 m,坡度15°~24°,平均相对湿度86%,立地条件中等。试验林面积12 hm2,竹林中混生有16%左右的杉木、杨梅、马尾松等树种,是大小年明显的毛竹低产林。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设计及调查方法

2007年春,与有关承包户签订合同,在试验地内设置面积为666.7 m2(25.82 m×25.82 m)的样地8块,试验前对样地毛竹进行每株调查(表1),统计立竹度、年龄结构、立竹平均胸径、竹株年龄、小年竹株数、竹材(笋)产量等。每年6月对样地当年新竹进行编号(试验地内老竹已有标号),统计各度竹的株数。试验中连续6 a对标准样地进行笋期调查,统计当年出笋数、新竹成竹株数、老竹采伐数,平均胸径等。

表1 试验前竹林基本情况

*:竹笋产量根据试验地承包户每年实际采挖量换算出的;竹材产量是查《毛竹林一元重量表》[1]计算。

2.2 改造技术

2.2.1 科学留养 从2007年开始,采取小年春季留笋养竹,大年强度疏笋、定量留养、控制新竹数量。3个出笋大年(2007、2009、2011年),在清明期间,选择无病虫害,外形肥壮,笋箨光泽好,笋尖饱满的健康笋留养,确保每年定量留笋成竹达525株·hm-2以上,且分布均匀,其它竹笋全部挖除;小年(2008、2010年)挖除病、退、弱、小、密及路边笋后,其它竹笋全部保留。

2.2.2 合理施肥 2007年对试验林进行3次施肥,采用沟施(沟距1.5 m,沟深20 cm),第1次:6月施长鞭肥尿素225 kg·hm-2,以补充夏、秋鞭笋生长所需的养分;第2次:9月初新笋芽分化期施孕笋饼肥750 kg·hm-2,促进发笋长竹;第3次:12月施产笋复合肥450 kg·hm-2,通过施肥促进笋芽分化、笋体肥大,提高产量和新竹质量。而后每年施肥2次:6月施尿素225 kg·hm-2、9月施复合肥450 kg·hm-2。满足毛竹生长对NPK等元素的需要。

2.2.3 强度采伐 小年毛竹林少量砍伐风倒竹、病虫竹。在出笋大年冬季强度采伐7年生以上的老竹,采伐数量相当于上年度新竹数的三分之二,以动摇竹林大小年习性,促使其翌年多发笋成竹。3个出笋大年平均每年采伐老竹380株·hm-2。小年平均每年采伐老竹135株·hm-2。调整立竹龄级组成,改善立竹年龄,逐渐使换叶竹和孕笋竹相接近,达到丰产林分结构所要求的立竹龄级组成。即Ⅰ度竹占15%,Ⅱ、Ⅲ度竹各占30%,Ⅳ度以上竹占25%的定量结构。

2.2.4 数据收集 2007年春开始连续6 a对标准地进行数据收集,调查每年从采挖冬笋到春笋结束,样地出笋的数量、产量。统计当年新竹成竹数、平均胸径,采伐老竹数量等(表2~表4)。

表2 8块标准地毛竹鲜笋产量

表3 8块标准地平均胸径和竹材产量

*:竹杆产量查《毛竹林一元重量表》[1]计算。

表4 8块标准地留养新竹和采伐老竹数量 株

3 结果与分析

试验前后竹林结构因子变化见表5。

表5 试验前后竹林结构因子比较

3.1 合理采伐能有效改变竹林结构

合理采伐对改变立竹结构有明显的效果,通过大年定量保留新竹,强度采伐老竹,小年少量采伐老竹来提高小年竹的比例,到2011年竹林密度已达2910株·hm-2,比试验前(1575株·hm-2)增加84.8%;小年竹占立竹总数的43.8%;Ⅲ度以下的青壮竹占全林的75.6%,Ⅳ度以上老竹从试验前27%下降到24.4%;立竹年龄结构Ⅰ、Ⅱ、Ⅲ、Ⅳ度竹的比例达到15.3%、30.0%、30.3%、24.4%(表5)。每年均有出笋且数量比较接近。叶面积指数、均匀度、整齐度等也都明显增长。全林竹龄结构基本达到合理。完成了大小年毛竹林转变为花年毛竹林的改造。

3.2 合理施肥能提高立竹平均胸径和竹笋产量

深翻整地,合理施肥,为地下竹鞭的生长和孕笋发竹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立竹平均胸径达到10.1 cm,比试验前的8.6 cm增加1.5 cm。尤其是松土施肥后的第1年新竹粗度增长最快,比上年平均胸径增加了1.4 cm。2008年应为小年的竹笋产量明显提高,达到3078 kg·hm-2,超过大年的竹笋产量。改造后的竹林竹笋产量达到2805 kg·hm-2,提高了18.9%。而后每年竹笋产量都稳定在2800 kg·hm-2左右。

3.3 科学留笋养竹能增加小年竹的数量和竹材产量

经过小年留笋养竹,大年强度疏笋、定量留养、控制新竹数量等科学留养集约经营措施后,不断增加小年竹的比例,使每年都有出笋成竹。逐渐使林地孕笋竹和换叶竹的数量相接近,5 a中试验地留养新竹2745株·hm-2。平均每年留养成竹达549株·hm-2。竹材产量2011年达到12480 kg·hm-2,比改造前提高47.8%。从竹林长势看,竹材产量随着集约经营时间的延续还会不断增加。

4 小结与讨论

本试验表明,对大小年明显的毛竹林,通过4~5 a采取小年留笋养竹、大年强度采伐(挖)、合理施肥等措施,促使毛竹全林有不同的换叶期,是可以逐步转变为花年竹林。

毛竹大小年改造成花年竹林是毛竹获得高产稳产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改造毛竹低产林的有效措施,改造后的花年毛竹林立竹年龄和叶层结构合理,竹林密度大,叶面积指数高,能充分利用太阳光能和林地水肥资源。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丰产林林分结构的笋材两用花年竹林,只要少量投入,常规管理,严格执行定量留养春笋,定龄定量砍伐老竹,即可获得稳产高产。通过试验地比较发现,改造后的竹林平均产量比同类大小年竹林有显著提高。尤溪县现有毛竹林3.32万hm2,部分毛竹林大小年非常明显,有的竹林立竹量低、胸径小、年龄结构不合理,平均产量低。因此,本试验改造的成功经验,可为尤溪县大小年明显的低产竹林改造提供参考。

[1]郑郁善,洪伟.毛竹经营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

[2]萧江华,楼一平,吴良如.大小年毛竹林改制技术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2,5(3):271-277.

[3]王锡武,程洪宝.大小年毛竹林改制技术的应用与推广[J].淅江林业科技,1996,16(4):54-58.

[4]崔会平,潘晓芳.低产低效毛竹林改造技术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5):67-69.

[5]张德乾,冯崇勇.笋竹两用林低改高产试验[J].福建竹业,1994(3):13-19.

[6]张德值.笋竹两用毛竹低产林改造试验[J].中国林副特产,2004(6):26-27.

DaXiaoNian Moso Bamboo Forest Transformation Test

ZHANG De-zhi

(ForestryBureauofYouxiCounty,Youxi,FujianProvince,Youxi365100,Fujian,China)

Through the moso bamboo forest of DaXiaoNian obvious strength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annual number of logging,quantitative keeping,control of hsinchu,fertilization,off-year leave bamboo raise five years later,the technical measures such as improving the terms of the growth of bamboo and bamboo forest structure adjustment.Bamboo bamboo density increased by 84.8%,average DBH increased from 8.6 cm to 10.1 cm,bamboo shoot yield increased by 18.9%.Bamboo production increased by 47.8%.Ⅲ degrees below the young bamboo accounted for 75.6% of total Lin Zhu,Ⅳ degrees above old bamboo fell to 27% from 24.4% before the test,however,43.8% of the total number of vertical bamboo bamboo forest land each year at bamboo shoots and change the number of Ye Zhu to close,completed the DaXiaoNian to spend years of moso bamboo forest.

moso bamboo forest;DaXiaoNian;modification test

2015-04-21;

2015-06-17

福建省现代农业(竹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闽财农2014-223)

张德值(1962—),男,福建尤溪人,福建省尤溪县林业局林业工程师,从事森林资源保护与营林工作。E-mail:zhide705@163.com。

10.13428/j.cnki.fjlk.2016.01.014

S795.7

A

1002-7351(2016)01-0065-03

猜你喜欢

毛竹林尤溪县新竹
尤溪县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长不大的调皮蛋
长不大的调皮蛋
不同施肥方法对毛竹出笋成竹及生长量的影响
解析毛竹刚竹毒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行贿妙计创新招,撒钱扔地独离去”
毛竹林火灾预防与灾后复壮技术
尤溪县召开全民参保登记工作会议
找原因
这是谁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