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的思考
2016-09-14张利川
张利川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将高技能人才列为国家六大人才队伍、十二大人才工程之一,明确提出国家在2020年年底重点支持1000个左右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基本形成覆盖重点行业、特色行业的技能传承与推广网络。201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国家高技能人培养计划》,鼓励各级政府、行业、企业,选拔生产、服务一线的优秀高技能人才,依托其所在单位建设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
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旨在充分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在带徒传技、技能攻关、技艺传承、技能推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高技能人才技术技能创新成果和绝技绝活代际传承机制,并将技术技能革新成果和绝技绝活加以推广。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人才培养的创新之举,是遵循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以现代师徒关系形式凝聚以传授高端技艺的有效平台。
结合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十九冶”)积极开展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工作,优化技能人才队伍结构,提升技能人才队伍素质,走上以技能实力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新征程。
一、中国十九冶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概况
成立于1966年的中国十九冶是国内唯一独立连续承担过从矿山开采到型、板材冶金全流程施工的大型综合建筑企业,业务遍及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以及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的20余个国家和地区,创造了数百项国家、省(部)级优质工程及产品,多次荣获鲁班奖。为争做“中国冶金建设国家队”“基本建设主力军”“新兴产业领跑者”努力谱写“建设美好中冶”与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精彩篇章,中国十九冶在国家、四川省、中冶集团的领导和支持下,大力实施技能人才发展战略,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聚才、引才、育才、用才的积极作用,为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自2012年开展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工作以来,中国十九冶依靠相关专业分(子)公司,在焊工、冷作工等主要技术工种建设了国家级、省(自治区)级、市级7个技能大师工作室,获得政府建设资金122万元,有效整合了相关专业工种优势资源,凝聚了相关专业优秀人才,为施工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保证。具体各级工作室分布如下。
1个国家级工作室:周树春焊接技能大师工作室。
3个省(自治区)级工作室:四川省刘建川工程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工技能大师工作室、广西王晨宇焊接技能大师工作室、广西庄学宇冷作钣金技能大师工作室。
3个市级工作室:攀枝花市兰传喜工程测量工技能大师工作室、攀枝花市刘定律冷作工技能大师工作室、攀枝花市杜勇冷作工技能大师工作室。
此外,中国十九冶正积极筹建“凉山州杨金发焊接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成都市李仁全焊接技能大师工作室”。
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的主要做法
在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过程中,中国十九冶主要通过整合资源、立足一线、注重传承、交流合作、总结推广等形式推动各项工作室活动,将工作室建设落到实处。
1.整合资源
将工作室相关专业的设备设施、优秀人才调入工作室,形成团队合力。
2.立足一线
指工作室的每项工作都要基于一线需要,要不遗余力地解决一线施工难题,围绕一线生产开展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活动。
3.注重传承
要求工作室承担起人才培养的重任。不仅要开展岗位练兵活动,还要承担职业技能竞赛选手集训等人才培养任务。
4.交流合作
要求工作室成员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工作室要加强内、外部交流合作。
5.总结推广
要求工作室在人员构成中除了技术技能专家,还要配备“能写会说”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负责总结申报相关课题、工法、专利,负责宣传报道工作室开展的各项活动,让工作室发挥的作用形成影响力。
三、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成效
通过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整合中国十九冶相关专业人力和物力优势资源,工作室逐渐成为相关专业的“智囊团”和“消防队”,并在解决施工难题、开展技术创新和传承技艺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
1.技术攻关方面
工作室建设紧紧围绕一线生产需要。哪里有难题,哪里就有工作室的足迹。例如:在孟加拉国AKG集团145万吨电炉炼钢项目中,制氧站的核心——冷箱空气分离系统建设在中国十九冶施工史上还是空白。该项目由世界气体行业龙头——BOC公司设计供货,要求必须是经过GL或BV国际认证的焊工方可参与施工。当时面临的困难是从未接触的施工领域、出现质量问题将会引起爆炸、无任何工法可借鉴、没有一名持有国际资质的焊工……
在国内,刘建川工作室在攀枝花龙蟒二期选矿年修调试和凉山州会理昆鹏铜业硫酸分厂检修、宜宾纸业项目110KV高压电缆试验中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兰传喜工作室圆满完成天府新区、泸州、台州项目测绘工作,取得的一手测绘资料得到四川省测绘局的认可。各个工作室在台前幕后为中国十九冶的工程建设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人才培养方面
各工作室承担着中国十九冶相关专业的岗位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竞赛以及新技术、新工艺技术推广培训等。比如:刘建川工作室以甘孜巴塘苏洼龙110KV变电站施工现场为阵地对巴塘项目部的施工人员进行110KV电气调试安装工技能培训,兰传喜工作室面向全公司开展测绘新技术培训,杜勇工作室在成都钢构厂开展岗位竞赛活动,王晨宇工作室为防城港市农民工职业技能竞赛提供技术支撑……
2012年以来,中国十九冶依靠工作室培训技术工人2500余人次,培养出1个世界技能大赛冠军、2个世界技能大赛优胜奖选手、2个国际技能竞赛金牌选手、2个国际技能竞赛银牌选手、5名全国技术能手、3名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技术能手。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8月,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中国十九冶员工曾正超获得焊接项目金牌,实现中国参加该项赛事以来金牌“零”的突破,被载入中国技能发展史册。
3.科技创新方面
开展工作室建设工作以来,刘建川工作室编写4项省级工法、研发出4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发表18篇科技论文、申请15项专利,主编的《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附件安装工艺规程》被认定为冶金建设行业标准;周树春工作室申请专利11项、发表论文3篇、出版发行《铝、铜、不锈钢焊接技术》《手工电弧焊技术》等教材;刘建川工作室与攀枝花技师学院电气部高级讲师及专业实习老师开展了联合创新研导交流;周树春工作室与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开展了深入合作。
此外,周树春工作室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以及攀枝花市第一批“劳模创新工作室”;刘建川工作室被四川省总工会命名为“四川省职工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兰传喜工作室、刘定律工作室在攀枝花市工作室考核中被评定为“优秀”。工作室领办人周树春获邀参加“9·3”阅兵观礼,刘建川作为四川唯一一名高技能人才代表参加2015年四川省高层次人才迎新春座谈会,刘定律获得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王晨宇被授予广西青年五四奖章。
四、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1.总体布局受限
一方面,政府支持建设工作室,往往实行“属地化”原则,受注册地限制,中国十九冶虽然已经建设了国家、省(自治区)、市三级7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却主要分布在四川、广西两地。
另一方面,中国十九冶已建的工作室工种主要集中在焊工、冷作工、工程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工、测量工4个传统的主要技术工种上。因技能人才队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认识尚浅以及企业转型遇到困难等原因,在“非冶金”领域,还没有出类拔萃的满足省、市工作室领办人要求的优秀技能人才,制约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进程。
2.管理后劲不足
目前,中国十九冶建设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均是非正式职能机构,离开行政支持就容易“空转”;“工作室成员”实为一线骨干的“兼职身份”,工作室建设活动几乎靠业余时间完成。当工作室建设单位不能认识到“工作室建设与生产管理、产品质量、员工技能提升息息相关”的重要意义时,工作室建设就成为某个部门或领办人的工作,工作室建设活动变成某个时间点的“申报工作”,变成被考核时的“突击工作”。个别工作室形同虚设,难以持续建设,没有动态管理,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
3.品牌有待提升
大多数工作室不注重技能品牌建设,宣传不到位,没有树立起先进带动的榜样力量,未能利用优秀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参与市场竞争来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交流需要加强
因工作任务繁重、无合作交流平台等原因,部分工作室纵向上极少与本单位各职能部门沟通,横向上缺乏与外单位工作室的交流,不能形成技术信息传递网络,工作室建设还处于“闭门造车”的阶段。
五、推进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的建议
1.立足生产,多层级广覆盖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
工作室建设要与一线生产紧密结合,坚持高技能人才培养与技术攻关创新融合、互利双赢的原则,在已有国家、省、市三级工作室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企业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工作。尤其是中国十九冶重点打造的“市政房建”“装备制造”“道路桥梁”等人才基地建设责任单位要率先开展工作室建设工作。通过企业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设,对照更高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要求,规范工作室运转管理,提升技能大师素质能力,逐步实现工作室提档升级。
中国十九冶给予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资金,充分复制优秀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模式,力争在3~5年内实现工作室建设多层级、广覆盖,将工作室带徒传技、技能攻关、技艺传承、技能推广的作用辐射到每一个生产单元,提升技能大师工作室服务企业生产的水平。
2.权责明晰,对技能大师工作室实行动态考核
技能大师工作室实行“分级负责、双重管理”制。分级负责是指中国十九冶负责工作室设立、评估及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协调,工作室建设单位[中国十九冶分(子)公司]负责工作室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措施的制定。双重管理是指工作室要同时配备领办人和负责人,领办人具体实施人才培养、技术攻关、科技创新等活动,负责人统筹规划工作室建设目标、建立规章制度、宣传报道等日常管理。
3.交流合作,实现技能大师工作室效能最大化
一是要在集团公司定期开展技能大师工作室交流学习活动,提升工作室建设水平;二是要加强技能大师工作室与科技创新部门的联动,及时总结推广新技术、新工艺;三是要畅通“医患”渠道,做到A公司有施工难题,B公司的技能大师能“临床研究”,C公司的工作室成员能参与“专家会诊”;四是要加强技能大师工作室与行业协会、大中专院校的交流合作,在技术、设备、工程项目等方面加强合作,形成专业优势合力。
4.打造品牌,使技能大师工作室参与市场化运作
通过设计品牌标志并运用到工作室成员的服装、队旗、工具箱上面,以工作室成员姓名命名工法、成果等方式提升工作室成员荣誉感;充分利用网络、报刊等媒体加大对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宣传推广力度,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提高工作室在社会上的地位及影响力;通过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及其他国际性比赛,积极与世界一流技能水平对标,掌握最前沿的国际技能发展趋势,分享国际技能发展成果,打造国际知名度。适时开展市场化运作,开办社会服务项目,比如开发精品培训课程、承接突击任务等,深度挖掘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发展潜能。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设作为国家培养技能人才的机制,正在逐步推进,健康发展。企业建设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有利于整合高技能人才培养资源,给予工匠成长摇篮,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孕育工匠文化,树立和弘扬工匠精神,助推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发展价值。
(作者单位: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