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73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2016-09-14昊,杨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16期
关键词:铜绿单胞菌耐药性

余 昊,杨 虹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检验科,广东深圳 518036)



673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余昊,杨虹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检验科,广东深圳 518036)

目的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1~12月临床科室送检的标本,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微生物和药敏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分布特点、耐药性。结果从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673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以呼吸道为主,大部分来源于痰液,占61.7%,其次是尿液、分泌物等;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心胸外科、呼吸内科、老年科等科室,其所占比例分别为27.2%、17.5%、15.1%、13.2%。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环丙沙星等耐药率相对较高,分别为37.9%、28.4%、29.7%;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3.5%、3.0%、1.0%。结论该院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较高,临床医生在治疗时应加强对其感染的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及减少多重耐药及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耐药性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条件病原菌,主要分布于自然界的水源,人的呼吸道、肠道及皮肤表面等[1],但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却逐年上升,已成为医院感染最为常见的病原菌之一,给临床的抗感染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困难[2]。为了分析本院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笔者对本院微生物室2015年1~12月分离的673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进行了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本院2015年1~12月从各临床科室送检标本中共分离673株铜绿假单胞菌株,标本来源包括痰液、呼吸道分泌物、脓液、尿液、脑脊液等,标本转种、分离和分纯均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的要求进行,同一患者多次分离到的重复菌株则不计入,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标准菌株购自原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1.2仪器与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及其配套药敏纸条,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仪器及试剂操作说明书进行。

1.3统计学处理采用WHONET5.6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算其敏感率和耐药率等指标。

2 结  果

673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以呼吸道为主,有415株铜绿假单胞菌来源于痰液,占61.7%;其次是尿液与伤口分泌物,分别是163株和53株,其所占比例分别为24.2%和7.9%(表1)。有183株铜绿假单胞菌来自重症监护病房(ICU),占27.2%;其次是心胸外科、呼吸内科、老年科,其所占比例分别为27.2%、17.5%、15.1%和13.2%(表2)。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环丙沙星等耐药率相对较高,分别为37.9%、28.4%、29.7%;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3.5%、3.0%、1.0%(表3)。

表1  673株铜绿假单胞菌标本来源

表2  673株铜绿假单胞菌株科室分布特点

表3  673株铜绿假单胞菌药敏分析结果(%)

3 讨  论

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广泛存在于医院的环境中,常导致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局部或全身性的感染[3]。本研究分析673例铜绿假单胞菌,从送检科室来看,由于ICU 的患者病情严重,需要经常使用抗生素,而且通常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插导管以及静脉留置管等各种创伤性操作与治疗,是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高发病区[4-5],另外由于进行侵袭性操作时,有些病原菌可黏附于器械及机体腔道表面,分泌一些多糖蛋白从而形成生物被膜,导致消毒困难,容易引起交叉感染[6-7]。因此应加强患者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操作制度、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措施。2014年本院共分离出673株铜绿假单胞菌株,有183株铜绿假单胞菌株来自ICU,占27.2%;其次是心胸外科118株、呼吸内科101株、老年科89株、泌尿外科76株,其所占比例分别为17.5%、15.1%、13.2%、11.3%。本研究发现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及烧伤伤口等是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主要途径[8]。本文673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来源于痰液有415株,占61.7%;其次是尿液与分泌物,分别为163株和53株,其所占比例分别为24.2%和7.9%。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1)在铜绿假单胞菌多药耐药性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主动泵出系统,主动外排系统可随时将抗菌药物泵出和排出体外;(2)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β-内酰胺酶等抗菌活性酶,引起耐药;(3)外膜通透性改变,使药物滤过量降低,导致耐药;(4)基因变异从而改变抗菌药物的作用靶点引起耐药;(5)形成生物膜,可阻挡抗菌药物、白细胞等杀灭细菌从而引起耐药[9]。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环丙沙星等耐药率相对较高,分别为37.9%、28.4%、29.7%,但其对多肽类药物多黏菌素B耐药性很低,占1.0%。青霉素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用药对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强的效果,本院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为3.5%;阿米卡星作为氨基糖苷类的抗菌药物,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效果很好,耐药率仅为3.0%,但头孢曲松、庆大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克肟、头孢噻肟及左氧氟沙星耐药率略高,分别为19.4%、18.4%、16.7%、14.8%、11.7%、10.3%,其余抗菌药物如头孢拉啶、氨曲南等的耐药性均超过20%。

综上所述,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问题是临床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临床科室应全面落实各项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率及耐药性,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1]曹美林,邓慧,殷网虎.128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与耐药状况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5,36(4):453-454.

[2]李玲,方海丽,谭善娟,等.某院2011~2013年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9(6):994-996.

[3]师静霞,杜雪飞,陈国玉.37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哈尔滨医药,2015,35(2):132,134.

[4]戴锴,杨丽华,龚作炯.2007~2012年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7):2537-2539.

[5]徐建梅,王平珍.2010年至2014年我医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5,33(3):379-380.

[6]周文虹,陈金连,官煜彬.2014年某院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3(18):2730-2732.

[7]查长森,姚长英.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分析及临床分布[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15):2251-2252.

[8]施俊柱,刘爱胜,文艳.深圳地区三级区属医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海南医学,2015,26(16):2397-2399.

[9]马利祯.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性分布和耐药性分析[J].甘肃科技,2015,31(10):105-106.

10.3969/j.issn.1673-4130.2016.16.051

A

1673-4130(2016)16-2327-03

2016-03-08

2016-06-07)

猜你喜欢

铜绿单胞菌耐药性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人杀菌肽LL-37联合绿原酸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体外作用
婴幼儿感染中的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川白芷抑菌活性及对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的抑制作用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美洲大蠊逆转肝癌多药耐药性的研究
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及整合酶的检测
齐口裂腹鱼肠道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