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毕业季,看“行家们”如何玩转大数据

2016-09-14陶春

中国教育网络 2016年7期
关键词:毕业毕业生大学

文/陶春

毕业季,看“行家们”如何玩转大数据

文/陶春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成为互联网信息技术行业的流行词汇,教育逐渐被认为是大数据可以大有作为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有人大胆地预测大数据将给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大数据技术允许中小学和大学分析从学生的学习行为、考试分数到职业规划等所有重要的信息。许多这样的数据已经被诸如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之类的政府机构储存起来用于统计和分析。新的一届毕业季到来的时候,哪些大数据值得我们关注和合理地利用呢?

礼物篇

华中科技大学《光阴的故事》

全国首推大数据个性化的毕业礼物

点评:当前,高校大数据研究主要是利用数据进行学业预警、贫困生鉴别、失联预警等,主要是面向管理者,为管理服务,学生们很少有直观的感受。华中科技大学近两年个性化大数据的实践,通过数据理出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和学习的主线,并放在一个故事化的场景里来叙述,引起了众多毕业生的共鸣。

6月8日,一封名叫《光阴的故事——致某某》的电子信件和截图在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生的微信朋友圈广为流传。每一位即将离校的学子只要打开链接,输入自己的校园账号就能获取在校期间的学习,读书,餐饮等各方面数据和收获。

“四年期间,65门必修课,7门公选课,70位任课老师……”“四年里,你偏爱集锦园食堂,消费金额位居榜首1014.75元……”看到这些在华中科技大学留下的痕迹,毕业生纷纷表示感动和温暖。

此套针对学生个性化服务的大数据系统,由华中科技大学率先在全国高校推出,并已成功上线,作为送给2016届毕业生的一份特别礼物,为学子勾勒出校期间生活的立体图景。自6月8日下午17时开放至9日上午8时,仅通过系统推送通知统计,阅读23288次,10622人阅读。

该校网络与信息化办公室副主任王士贤介绍,《毕业生大数据——光阴的故事》由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化中心在2015年第一次推出,今年在教务类数据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毕业生的借书、进出图书馆,党员组织发展,校园卡刷卡,计算机等考等相关数据。

这些数据都是学生日常登录HUB系统或者使用校园卡时留下的,临近毕业之际,HUB系统将数据整合,以毕业礼的形式献给毕业生。从学生入学开始,到毕业离校,用数据描述了他们在校期间的经历。包括生源地、在校班级、转专业、学期注册、所修课程、授课教师、加权平均成绩、四六级英语成绩、奖助学金、科研成果、荣誉称号、访问华中科技大学教学信息服务平台、计算机等级考试、校园卡消费、食堂、校内超市、校车、图书馆借书和门禁、党员发展历程等情况,用数据和场景故事逐页展示出来。

该系统还根据学生注册积极程度,对部分学生授予了注册神人、注册牛人和注册达人的称号;根据成绩在专业的排名,授予了学圣、学神和学霸的称号;根据在图书馆的借书数量排名,授予读书达人称号。一些同学将自己荣誉称号晒到朋友圈,引得大家纷纷点赞。

厦门大学“圕·时光”

大学四年你是吃货还是学霸 厦大晒出毕业生大数据

点评:这份充满了关怀的礼物激起了不少学生的情怀。有趣的是,不少人将“圕·时光”的“圕”误认作“图”,实际上它念“tuān”,这一个字概括了图书馆的特征,即书和藏书的馆舍,因此这个字就可代表“图书馆”。

每到毕业的时候,厦大毕业生都会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由厦大图书馆设计的一个名为“圕·时光”的网站,收集整理了毕业生大学时代的阅读记录、进馆次数等,被毕业生视为大学生涯的图书馆记忆。今年,这个网站还特别增加了毕业生在食堂的消费记录,如打了多少份免费米饭。也就是说,这是一份物质食粮和精神食粮的双重记忆。

由于今年的“圕·时光”,新增了学生们在食堂的消费记录,毕业生登录后,不仅能看到自己最爱去的餐厅、超市、消费的金额,还能看到自己在大学期间,打了多少份米饭。厦大图书馆表示,这是根据学生一卡通的大数据统计出来的,只提供给学生本人。

此外,另一个来自“民间”的网页“你在厦大吃了多少米”也获得了不少学生的青睐。在这里,米饭用“两”来计算,只要是在校生就可以填写。接下来,朋友圈里掀起了一场米饭“攀比”吐槽大赛:“朋友圈的朋友四年在厦大吃的免费米饭均值都在2000两多一点,为什么我……”一名吃了3626两的林姓女同学有点尴尬。3年才吃了1697两的于同学开玩笑,“我要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在厦大读了3年了。

吐槽五花八门,但“圕·时光”网页上的一句话,却引起了受访者的共鸣:“每一粒,都能咀嚼出母校的爱。”

除了免费米饭,还有精神食粮:登录“圕·时光”网页后,还可以看到自己大学期间的图书馆印记。包括第一次到访图书馆的时间,借阅的第一本书,最喜欢的座位,最常阅读的图书类别,一份书单。也就是说,看了这份礼物,就能知道自己距离“吃货”和“学霸”还有多远了。

就业篇

点评:2015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基本稳定。这是因为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和深造比例上升,减少了需就业的基数。此外,信息、教育、医疗等知识密集型产业近年来增长较快,大学毕业生在经济结构变化中的就业适应性更好,从而就业受传统经济的影响较其他人群小。

创业资金主要靠父母亲友或个人积蓄,而不是政府资金或商业投资。除了大学生创业需要提高项目质量,政府资助政策也需要落实。商业投资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还需要更好对接,并控制投资风险。大学毕业生就业重心变化,民企、中小微企业、地级市及以下地区等成为主要就业去向。

《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就业重心发生什么变化?

6月12日,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报告显示,大学毕业生就业重心发生变化,民企、中小微企业、地级市及以下地区等成为大学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

报告指出,虽然近两年经济下行,但创业与深造确保了2015届大学生就业率总体稳定;连续三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移;大学毕业生薪资涨幅超社会平均水平;超20万2015届大学生选择创业,自主创业比例呈上升趋势。

报告还发布了大学生就业“绿牌专业”(失业量较小,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专业)和“红牌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车辆工程专业连续两届成为本科就业“绿牌专业”,而本科的美术学、高职高专的法律事务、语文教育专业连续三届被亮“红牌”。

报告显示,2015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7%,与2014届的92.1%和2013届的91.4%基本持平。其中,本科院校2015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2.2%,高职高专为91.2%。

数据显示,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从2013届的2.3%上升到2015届的3.0%。此外,信息、教育、医疗等知识密集型产业近年来增长较快,大学毕业生在经济结构变化中的就业适应性更好,从而就业受传统经济的影响较其他人群小。

在就业选择上,国企和外企已不再是毕业生的首选。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中小微企业和地级市以下地区就业。2013届至2015届大学毕业生在3000人以上大型用人单位就业的比例从23%降到21%,在300人以下的中小微用人单位就业的比例从51%上升为55%。毕业生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就业比例从2013届的52%上升为2015届的55%。

来源:中国青年报

消费篇

点评:针对“毕业季消费”背景下大学生还未就业就成“负翁”的现象,南通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刘相臣认为,毕业生应当量力而为。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专家、英才研究院院长李威表示,当下的就业形势可能使得一些大学毕业生对未来充满焦虑。旅行、写真、散伙饭等超前消费是他们焦虑心态的一种体现。

多地大学生“毕业季消费”超城市平均工资

从中华英才网针对“毕业季消费”开展的一项调研了解到,数据显示,在过万名受访的应届毕业生中,平均消费在6000元以上。其中,超过45%的毕业生毕业季开支达到6000元以上,超过10000元者高达26.71%,而毕业开支能控制在3000元以下的仅为17.77%。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据已赶超当地城市公布的平均月工资。资料显示,2015年度北京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7086元/月,广州2015年平均工资为6913元,二线城市来看,重庆、南昌分别为5045元、4777元。

从消费结构来看,调研数据显示,找工作、租房及交通费等“刚需消耗”占据毕业季整体开支的44.2%;其次是毕业季的各种纪念活动,如毕业聚餐、毕业旅行以及毕业写真等,达到总开支的35.15%。

来源:大洋网

大数据显示:超4成高校毕业生旅行预算在5000元内

近日,驴妈妈旅游网基于问卷调研结果和平台整体数据,发布《2016届毕业生毕业旅行意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表明,截至目前在该网站报名参加毕业旅行的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幅超6成。从整体趋势上看,预订高峰出现在五月中下旬,六月中旬开始迎来游玩高峰。毕业旅行愿望清单上排在前三名的国内目的地依次是北京、上海、杭州;境外目的地依次是泰国、长滩岛、韩国。

《报告》调研结果显示,73%的毕业生已确定自己的毕业旅行行程,22%的毕业生还在筹划中,5%的毕业生不打算去毕业旅行。现今毕业生的旅游消费观念更注重旅程的“高性价比”。数据显示,在毕业旅行的订单中3001~5000元之间的占比44%,1001~3000元占比28%,而1000元以下的“穷游”和万元以上的“富游”各占比7%和2%。

来源:新华网

联想职业教育集团成立 朱之文副部长出席

5月31日,联想集团与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为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进行“联想工程师学院”授牌仪式。来自教育部、工信部、北京市等政府主管部门领导及全国各省市的107所职业院校,研究机构的领导和专家300余人共同见证联想职业教育集团的成立。

朱之文副部长代表教育部对联想职业教育集团的成立表示祝贺,并在会上发言:“联想职业教育集团有联想集团作为坚强的后盾,有110余所职业院校、多家行业学会和科学院所、30多家相关行业知名企业作为重要的支撑,在开展集团化办学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政策文件,鼓励行业龙头企业牵头成立职教集团。联想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成立职业教育集团。据了解,联想职业教育集团成立后,将携手院校、ICT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进一步深入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依托平台资源,共创专业建设、创新育人、合作就业等方面的新模式,将ICT产业的人才培养培训标准和培养方案引入到院校,进一步提升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在校期间职业素养、行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打造阳光自信、规范严谨、技术过硬的ICT技能人才,有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有力支撑我国ICT行业发展和“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实施。

预警篇

点评:由于针对数字足迹的数据挖掘技术的合理利用,部分美国高校现在对学生的了解简直让人难以置信,甚至有点令人毛骨悚然。学生的出勤率下降了吗?他们是否不再登录浏览课程笔记或者不再交作业了吗?他们是否刚刚翘掉了一节专业课?对于这些,学校都一清二楚。

美高校纷纷借助大数据提升学生毕业率

现在,教学人员可以通过数字手段了解哪些学生有可能会陷入学业麻烦。有研究称比较积极参与校园活动的学生更有可能成功毕业,因而该大学对这方面很重视。当学生刷身份证的数据显示他停止参加社团活动时,学校会委派专员给他打电话或者发邮件来询问他的情况。

在美国的一些高校,大数据的使用正带来了不少切实的效果。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是数据分析技术的早期采用者,它使用eAdvisor系统已有许多年。它利用该系统来给予学生(和他们的导师)提醒警告,让他们能够保持在正确的学业轨道上。该学校的贫困生毕业率仍然低于学生整体的毕业率,跟全美的情况一样。但在过去的几年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贫困生的4年毕业率从26%攀升到了41%。eAdvisor系统还连通注册办公室,因此该大学能够确保所提供的课程符合学生的需要。

与此同时,乔治亚州立大学采用预测性分析技术,根据学生过往的学科成绩提供专业选择建议,以提升他们的成功概率。它的“专业匹配器”基于涵盖过去10年乔治亚州立大学学生250万项成绩的数据库。

高校们并不需要特地去大量挖掘这类数据。因为它们已经有海量的相关数据,只不过它们往往以电子形式存储于不同的、互不相连的地方——财务处、学生事务处和注册办公室。随着企业和高校内部开发出各种新工具,这种情况正发生改变。

来源: 网易科技报道

猜你喜欢

毕业毕业生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我们今天毕业了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毕业季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