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提琴作品的民族化
——以《草原之歌》为例

2016-09-14

北方音乐 2016年14期
关键词:双音中提琴马头琴

郭 凯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0)

中提琴作品的民族化
——以《草原之歌》为例

郭 凯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0)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作曲家在作品创作时越来越注重“民族化”。我国对其虽有重视,但在中提琴方面,作品与研究均较少。本文以《草原之歌》为例,意欲对先人关于我国中提琴作品的民族化之成果做一梳理归纳,以利于今后更好地开拓此方面的创作与研究。

中提琴;草原之歌;民族化

所谓民族化,是指作曲家们运用本民族艺术的独特形式和手法,创作具有本民族音乐审美特质的作品。纵观整个音乐发展史,许多优秀独特的作品都是在对民间音乐充分理解和发掘后,汲取其本质精华而创作出的。

中提琴音色厚实温暖,特别适合表现广阔、深沉的情感。关庆武教授创作的《草原之歌》颇具蒙古族音乐风格特征,使其粗犷、豪放的音乐特色在中提琴上得以完美展现,可谓是我国中提琴作品民族化的典范。现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择要加以评述:

一、演奏乐器民族化

说到蒙古草原最具代表性的乐器,自然让人联想到马头琴,中提琴在此乐曲中,就有模仿马头琴的意味。例如在引子部分,运用大量马头琴演奏的技巧与特色,通过中提琴特有的音色表达,使听众似乎置身于苍茫辽阔的草原中。

二、乐曲风格民族化

《草原之歌》以蒙古族民歌《毛主席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为基调,沿袭蒙古族音乐特点创作主题,并在节奏、速度、演奏技巧上均做了相应处理,使乐曲充满蒙古音乐风格特点。

引子部分,作曲家融入了大量极具草原音乐风格的装饰音,并在许多地方将滑音与颤音巧妙结合。之后,中提琴开始了以歌唱性长线条为主的行板吟唱,抒情却又跌宕起伏,犹如一位姑娘在演唱“长调”;从第33小节开始,旋律低沉下去,力度有所增加,节奏也发生了变化,好像一位小伙在表演“短调”,与之前的主题形成了一定的对比;进入41小节,旋律又恢复了长线条,作曲家在此段运用大段的双音,给人以“呼麦”的感觉。

作品在56小节进入欢乐的快板。作曲家对前面材料进行综合运用并加以改编、变奏,给人以一脉相承却略有不同之感。此后又采用对比的手法:在58—73小节与82—90小节,采用前八后十六、二八与四十六相结合的节奏型,创造出一个壮观激烈、万马奔腾的场面;而在74—81小节与92—105小节,又大量采用长音,让喧嚣热闹的气氛得以舒展。

全曲进入到最后一部分时,作曲家将主题旋律交给了钢琴,而中提琴则采用抛弓技法演奏,这种材料叠置的手法使得音乐更加丰富。随后,作者通过对首部变奏,以更加紧密的节奏型,使得旋律愈发欢快。最终,全曲在短促有力的拨弦中结束,干脆果断,余韵无穷。

三、演奏技法民族化

演奏《草原之歌》时,需注意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演奏方法与技巧。

1.骑马弓

也称“抛弓”,与马头琴的“击弓”类似,主要依仗弓杆本身的弹性在琴弦上弹跳来模仿骏马奔跑时的马蹄声。演奏时,为提高弓子弹性,弓毛需比平时略紧,并使用下行的连跳弓来演奏后面的两个十六分音符。不同于小提琴,中提琴在演奏抛弓时,应更接近中弓,并加入一些手臂动作。

2.颤指滑音

即六度双音下滑伴有打音,可视为一种复合装饰音,用来模仿马的嘶鸣。在演奏时,应用1、2指确立一个六度双音,用3、4指在其上方三度的位置快速轻巧地打弦,用手臂带动手腕,边下滑边打指,两种动作要做到互不干扰。此手法不仅使得中提琴演奏技法得以创新发展,更为全曲又增添了一抹草原韵味。

3.三度颤音

演奏时,为更加突出民族特色,应在颤音前加入下滑音,由慢到快进行演奏。

4.倚音

本曲中出现的倚音大致分为两种:

①三度倚音:多出现于长音之前,演奏时需左手快速清晰打上方小三度。

②双音和声式倚音:此类装饰音多数与调式主音相关,起到了烘托和声的效果,在演奏时可以占用一部分其主音的时值,以达到稳定调式与加重和声厚度的效果。

5.波音

又称打指。作曲家在较长音符的前后巧妙运用波音,起到了很好的连接作用。在演奏时,应以上波音为主,可根据习惯或个人理解打1—2下。

四、民族乐曲国际化

关庆武的一位学生就职于日本山形交响乐团,当他将《草原之歌》在日本演奏后,引起热烈反响,以至于成为音乐会的保留曲目。因此,我们应尽可能的将更多带有民族特色的曲目搬上国际舞台,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喜爱中国文化。

我国具有丰富的民族音乐资源,作曲家在创作时应更多汲取民族宝库的精华。目前,我国部分作曲家确实创作了一些带有民族特色的中提琴的作品,为弘扬和发展我国中提琴作品的民族化起到了带头作用。但相对于国际乐坛,我们仍然需要漫长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

[1]盛利.中提琴曲《草原之歌》的演绎与分析[J].民族音乐,2014,05:64-66.

[2]马晓明.中提琴演奏中国乐曲之我见[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2,03:69-70.

[3]许燕明.中提琴作品民族化特征的表现形式及演奏技法[J].乐器,2013,07:66-68.

[4]郝劼.民族的才是世界的[D].中央音乐学院,2011.

[5]张阳.关于辛沪光马头琴协奏曲《草原音诗》的研究与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2.

[6]王慧君.低音提琴独奏曲《草原之歌》中的蒙古族风格诠释[J].音乐创作,2010,01:164-165.

指导教师:刘玉霞教授。

猜你喜欢

双音中提琴马头琴
殷商编铙的类型学与双音性能研究
那一夜的雨
郑樵“双音并义不为假借”平议
老余
曾侯乙编钟双音原理解析
我的马头琴
西夏语人称呼应类动词的双音化
中提琴演奏艺术的特点与发展
谈中提琴在交响乐队中的作用
马头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