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分析

2016-09-13陈妙香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相关策略影响因素小学数学

陈妙香

【摘 要】小学学习阶段是为以后更多的学习打下基础的阶段,这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和成长是至关重要的阶段,而小学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能开发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这就更加高要求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题作为小学数学中必不可少的知识结构重点,它的出现更是成为了众多学生学习的难点,由于有些小学生本身理解能力不够,再加上不紧密的思维过程,这就对应用题解题产生了严重的障碍,本文针对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的地位,以及小学生产生应用题解题障碍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关提高小学生解析应用题的策略,从而帮助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克服解析数学应用题的心理障碍。

【关键词】小学数学 应用题解题障碍 影响因素 相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090-02

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不仅在于将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更为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将数学知识应用自如去解决身边发生的实际问题,而小学应用题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它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更加的广泛,现如今的小学生在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上缺乏正确的方法,导致他们容易陷入解题困境中,对数学应用题的学习感觉到力不从心,害怕解析应用题,种种现象的出现,对于教师在教学生解析应用题时应注重采取符合大多数学生理解能力的方法。

一、小学数学中应用题的重要性

小学教育是为学生以后学好各科文化课程的打好基础的初始教育阶段,它是义务教育的开端。而小学数学由于是一门与数字相关联的抽象学科,它与我们的生活日常息息相关,特别是数学应用题它的取材都是来源于日常生活中,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也需要用课堂上学到的抽象知识来解决,因此,应用题也具有一定的生活实践性,这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应用题时刻充斥在生活中。而小学数学应用题也是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对于应用题题目的理解能力需要一定的语文功底。要想学好数学科目中的其他知识,比如学习差倍、和差等这方面的知识,那么将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很好的掌握就很有必要。教师在教学课堂中通常都会强调希望学生能自主的去学习,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然后与同学相互讨论解决问题,这样就能在不断的实际操作中锻炼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还能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奥妙之处。

二、影响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的因素

通过研究发现,影响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的因素有很多,总结起来就是认知结构上的缺陷、表征能力低下、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不足、元认知水平低等,这些儿童工作记忆上的缺陷都会直接影响小学生的数学应用题解题,导致产生解题障碍,从而影响学习成绩。

1、知识认知结构不能达到解析应用题的标准。知识结构就是学生对于数学教学内容的全部认知及组织,对于认知结构上的缺陷主要分为两种:一是由于学生大脑中储备的知识的不足,导致的数学知识和概念的模糊,在解析应用题时需要用到很多的数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而数学中的这些内容又多有相似之处,极易混淆和出错,在解题时稍有不慎写错一个字母或数字就会解题错误。二是生活常识的缺乏。一道应用题的组成不仅包含了数学知识,其中还包含了一部分的语文知识及生活常识,要是对这些知识不能理解,也不能顺利的将应用题解开。

2、表征能力相对低下。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有很多,但在解题过程中一定要将文字叙述的内容分析清楚,理解其意思,然后用图示或者其他方法将问题之间的关系理清,最后才来解题。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对信息分析的遗漏,或是对信息的理解错误,还有题目中的隐喻对学生的干扰都会造成学生表征错误,而这些错误的表现是在面对应用题题目文字较多或是复杂的关系时,不会有效的将复杂化的问题转换成简单的问题,也就无法真正理解应用题的结构。比如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这就需要利用已知的条件去挖掘未知条件的答案。

3、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不足。逻辑思维能力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不能全面的考虑问题,对待问题要能逆向思维,做到抽丝剥茧,举一反三,也不会灵活运用各种公式、定理,只会照着例题死搬硬套。

4、元认知水平低。学生对于自身的心理状态及能力有他自己的判断,也会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或是目标,而在解析数学应用题时是需要用到一些方法和技巧的,然而由于运用不当的策略或是根本就没有相应的策略,导致不能将应用题的答案解开,在此过程中对于自我能力也不能正确对待,这就是典型的元认知水平低下的表现。若长期处于遇到应用题就解不开的状况中时,学生就会对数学应用题产生畏惧、排斥的心理,这也会对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析造成障碍。

三、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

1、将学生的基础知识打牢,并不断的巩固,以此将教学质量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基础是能熟练掌握各种数学基本知识,如分数的加减运算、乘除运算等,在确保将这些基础知识掌握到位后,就能灵活在运用于应用题解题中了。

2、将小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要想提高小学生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能力,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到的,需要老师在传授解题技巧的同时,有意识的去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3、将小学生的计算正确率提高。有时候学生知道解题方法,也懂得应用公式和定理,但就是由于学生自身的粗心导致出现计算错误,就会使应用题最终不能解答出来。要想准确的将应用题解答出来,就要不断的去练习、训练,以此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更要在平时解题时不断的进行自我心理暗示,提醒自己做题时要细心。

4、将小学生对于题目信息度的接受程度提高。小学生有限的阅读水平,很大程度上会阻碍对应用题的解答,每个人的理解能力都存在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会导致学生在接收题目信息度时产生偏差,此时,作为数学老师就应该及时的去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并配合语文教师,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

5、教师需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引入新理念到教学中去。由于应用题的题材来源于生活,教师将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融入到题目中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克服对应用题的排斥心理,进一步引发对数学的兴趣。

6、有效的结合实践和理论。要想提高学生的应用水平,就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掌握好理论知识,然后教师也要将数学教学氛围营造好,让学生多参与实践活动,做到实践与理论的完美结合,以此达到教学目的。

7、扩充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网路时代的到来,方便了学生对数学资料的查阅,教师要帮助学生去了解、积累一些专业术语的意思,鼓励学生通过多方面途径去阅读教学资料,将应用题中的语言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也能在了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结语:

终上所述,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对于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产生障碍后会影响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要注重小学数学中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索题目答案,学会在过程中思考问题,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应斐斐.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的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4:222.

[2]杨静. 自我监控策略提高小学数学学习障碍学生解题能力的个案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2012,01:47-51.

[3]谭凯,马玉慧. 基于应用题解题障碍的认知工具模式设计[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9:61-63.

[4]王宝红.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障碍与策略探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3,28:38.

猜你喜欢

相关策略影响因素小学数学
分析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相关策略
智慧旅游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