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从孩子零安岁全开感,始
2016-09-13吴吉屏
文┃吴吉屏
给从孩子零安岁全开感,始
文┃吴吉屏
从孩子出生的那天起,
我们就可以在一点一滴的养育中,给予他安全感了!
Step1:我哭,是因为我有需要!
时间标签:0~4个月
安全标签:生存需要
宝妈:我家宝宝哭的时候,我就会抱抱他,看看他是饿了、困了还是其他原因。可总有人告诉我,不要经常抱他,孩子哭哭就好了。
解读:很多父母在养育上有一个误区:认为刚出生的婴儿不能多抱,一旦养成了抱的习惯,孩子就时刻不能离开父母了。实际上,温柔的拥抱和抚摸给了宝宝很强的安全感,让他对父母、对世界产生了基本的信任。
想一想,当一个小婴儿,从舒适的子宫降生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以前丰富、稳定的营养现在完全中断,羊水中的自由自在也被一种铅一样沉重的感觉代替。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剧烈的:想喝水不能自己拿,想吃饭不知道饭在哪里;头不能抬,甚至连笑也不会;不能向别人示好,不能满足别人任何需要,而自己的需要却多得不得了,吃喝拉撒睡都是问题……会有人能毫不厌烦地悉心照料帮我生存下去吗?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之初,就是伴随着这样的焦虑、惶恐和疑问度过的。这个时候,养育者不理会宝宝使出全身力气发出的哭声信号,是多残忍的事啊!
当宝宝饿了、冷了,想要拥抱,或者不舒服了,都会用哭声给大人发出信号。在这个时候,父母要接受这个信号,及时关注并满足他的需求。并且慢慢要和婴儿达成默契,更加准确地理解他的需求,这对于小婴儿安全感的建立更加有益。
要知道,养育者敏感而准确的反馈,是小婴儿获取安全感最重要的途径。如果宝宝在生命初期和父母形成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会让安全感的基础打得非常牢固,将来会更加积极地探索世界,以后的独立性发展也会越来越好。
怎么办敏感地反馈,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
Step2:妈妈,你还会再出现吗?
时间标签:4~12个月
安全标签:应对分离
宝妈:我一离开,宝宝就叫,是他不能忍受分离吗?
专家解读: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研究儿童发展心理学时使用客体永恒性这个概念,什么是客体永恒性?简单来说,就是物体不在眼前,孩子仍相信这个物体是存在的。4个月以后,大多数的妈妈就休完产假,不能时刻陪伴在宝宝身边了。这个时候,要渐渐让宝宝明白客体永恒的概念,妈妈离开,不代表妈妈消失了,妈妈还是会回来的。学会客体永恒,将有助于孩子学习和接受分离。
怎么办玩躲猫猫游戏,有助于孩子懂得客体永恒的概念
当宝宝凝视你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玩躲猫猫游戏,用手、毛巾或者书本把脸遮住,然后大叫一声露出脸来。爸爸妈妈可以做出各式各样的鬼脸,带着愉快或惊讶的表情,和宝宝一起享受躲猫猫游戏。等到宝宝的视线可以随着人移动了,会随着人的声音转头了,你可以跑远一点,过几秒后跑到宝宝面前。妈妈做家务的时候,也可以时不时地和宝宝玩这个游戏,这样可以让宝宝更好地理解“消失”的概念,让他们明白虽然爸妈不见了,但是很快会回来。
Step3:玩着玩着,我就是想过来看你一眼!
时间标签:12~18个月
安全标签:学习独立
宝妈:孩子自己玩得好好的,怎么会突然跑到我身边要我抱呢?
专家解读:孩子开始学会走路,这大大拓展了他的生活空间。他开始更多地交替尝试亲密与分离。常见的表现就是一会儿跑到你身边让你抱,一会儿又跑到旁边自己玩。这时候他已经明白自己和父母是相互独立的,但他又需要确认,如果自己需要父母时,父母就会及时地回应。
怎么办交替尝试亲密和分离,有助于孩子建立初步的安全感
最好的做法是,当他需要你抱的
时候满足他,当他想自己玩时也要允许他自己玩。而不是跟着你的情绪走,高兴时不管孩子的意愿拉过来就抱,不高兴时却又不理孩子。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不能掌握主动,想抱的时候可以去抱,但是如果孩子表示拒绝,就马上放下,让他自己玩。
正常情况下,经过多次的交替尝试亲密和分离,孩子建立了初步的安全感,就不会那么黏人,也不会排斥别人抱他了。
Step4:我想自己来!
时间标签:18~24个月
安全标签:自我意识
宝妈:我家宝宝经常要自己穿衣服,可是穿不上又会发脾气!
专家解读:18个月以后,孩子会认出自己的照片,有了稳定的自我形象。会说话以后,他开始谈论自己,描述自己的动作,说出自己的需要。虽然还没有学会用“我”这个代词,但喜欢用自己的名字来指代自己。到了2岁左右,宝宝能够评价自己的行为了,当他不小心弄坏玩具时,就表现出羞愧的样子,受到别人表扬的时候会表现出自豪的样子。
这时期的孩子,有了自我意识,他也开始尝试更多的分离和亲近,表现出明显的“脾气”,有时候显得不是那么好理解。比如:你帮他穿好衣服,他却脱下来要自己穿,可是自己又不太会穿,穿不上就急切地要你帮,你去帮他,帮多了,他又不耐烦、生气。
这些矛盾的心理,代表了他自我意识的觉醒。他迫切地想要“自己来”,但是自己不会、不能的时候,又迫切想要你的帮助和支持。但是如果你过多地参与,他又会感到你干涉和妨碍了他的自主尝试。
怎么办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权,帮助孩子建立稳固的自我意识
传说中的“可怕的2岁”,就是指这个时期了!孩子能力越来越强,自我意识越来越明晰,孩子希望自己能够控制和决定一些事情。有时候,这种控制,需要违背父母的指令来加以体现;有时候,这种控制,还存在能力不足的情况。所以,在一些父母眼里,这个时候的宝宝没有那么可爱了!
但是,请记得,不要威胁。千万不要对孩子说“再闹我就不喜欢你了”这样的威胁性语言,听到这样的话,孩子会更加不安。孩子失去了安全感,不但不利于规矩的建立,更有可能损伤孩子探索新事物的动力。
最好的方法是跟着孩子的需要走。他想“自己来”,就给他空间,让他自己做。他没主动要你帮助,无论他做成什么样,只要没有危险就不参与。但是在他表示需要帮助时,你也要马上回应,当他觉得不需要的时候再停手让他自己做。这个时期的孩子,需要家长付出更多的耐心,帮助他进一步认识自我,建立稳固的自我意识,从而使孩子拥有更多的安全感。
Step5:哦,我又失败了!
时间标签:24~36个月
安全标签:识别情绪
宝妈:我最害怕孩子哭了!看他哭得那么伤心,我就手足无措,经常心软做出让步。
专家解读:2~3岁,孩子能做的事更多了,获得成就感的同时,他们也会发现,遭遇失败、挫折的事情也在增加。喝水时没抓住水杯,搭积木时积木倒了,吹泡泡时将泡泡水弄进眼睛里了,小朋友不同意交换玩具……他会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世界也不是那么完美,生活中总有些许不如意。遭遇挫折了怎么办?父母首先需要做的是,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并帮助孩子准确识别并表达出自己的情绪。
怎么办理解孩子的情绪,帮助他学会处理情绪
孩子积木搭不好,你可以温柔地询问他:是不是积木没搭好感到很生气?向孩子传达你的理解后,你可以试着这么和孩子沟通:“我知道你很恼火(伤心,沮丧)。你告诉我怎么样才能让你感觉好一些?” 再比如,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时发生不愉快了,他会皱紧眉头并哭泣。你看着他的表情,就已经猜到他非常伤心。正确的应对方法是,安抚他,“我知道你很伤心”。 然后再询问事情的经过。
最忌讳的是,当孩子哭了,父母不耐烦,还要嘲笑孩子“这点小事都应付不了”。这会使孩子更加无助。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孩子无止境地妥协。当孩子做错事,需要我们温柔而耐心地向他们解释,哪怕孩子为此伤心不止。面对孩子的哭泣,父母们需要学会保持冷静,学会用语言来描述孩子的感受非常重要,这将帮助孩子准确识别并表达自己的情绪。
在孩子情绪低落时,父母如果能够做一个好的陪伴者、支持者,理解他的感受,帮助他感受自己的情绪,将会给他的内心注入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会给他强烈的安全感,使他知道自己并不孤单,家人将给予他莫大的支持。
Step6:我不小气!
时间标签:3~5岁
安全标签:应对敏感期
宝妈:我家宝宝什么玩具都不肯给别的小朋友玩,特别小气,告诉他要懂得分享,他还是不听。带着他出去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时,感觉特别没面子。
专家解读:3~5岁的孩子,将迎来他们的幼儿园生活了,这是他们社会化的第一步。在幼儿园里,他们将逐渐掌握很多技能。在社会交往的这个时期,他们也将面临多个“敏感期”,占有敏感期、秩序敏感期、诅咒敏感期……这需要家长有更多的耐心,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觉得孩子“小气”“调皮”“小心眼”“钻空子”“学坏了”等等。其实,这只是他成长中再正常不过的一个阶段。
怎么办和宝宝谈谈自己,明确规则和秩序
像开头那位宝妈所述,这是他们家孩子在“占有敏感期”的正常表现。孩子开始强烈感觉到占有、支配自己所属物品的快乐。孩子只有在完全拥有并支配这件物品时,才有可能去探索物质背后的精神,如分享等。
我们应帮助孩子建立这个秩序和规则:你完全拥有它,并可以自由支配,完全决定这件物品的使用者。当别人想借用这件物品时,需要征得你的同意。即使别人向爸爸妈妈求助,爸爸妈妈也要懂得尊重孩子的意愿,而不能强行将物品借给他们。爸爸妈妈可以对别人说:“你可以跟孩子商量,看他愿不愿意借。”父母应充分理解孩子这一阶段的特点,不能只顾及自己的面子,否则只会使孩子产生“爸爸妈妈为什么总帮助别人”的受伤感觉。当孩子发现父母很理解他,并和他们站在一条战线时,孩子将有更强烈的安全感,去探索外面的世界,学习并适应更多社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