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市综合性公园改造研究*
——以长乐公园规划为例
2016-09-13杨宇峤崔迺璟
杨宇峤,崔迺璟
(1.长安大学 建筑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2.西安市古建园林设计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82)
西安城市综合性公园改造研究*
——以长乐公园规划为例
杨宇峤1,崔迺璟2
(1.长安大学 建筑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2.西安市古建园林设计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82)
以西安东郊长乐公园综合改造工程为背景,融合了生态园林学、景观设计学和城市开放空间设计理论,对该城市公园的生态改造、人文景区规划及改造效益进行了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的景观设计要素入手,建立空间景观、植物形态和群落密度相适应的系统生态改造方案;并从区域历史文脉、人群活动特征和居住生活模式等进行了人文游赏、公益活动及科普教育方面的规划改造。为验证综合改造方案的可行性,针对该公园的自然生态效益、城市环境效益、人文社会效益3方面进行了预期评估。通过本研究,说明城市综合性公园改造有利于修复区域生态环境,调节区域微气候,弥合经济过快发展造成城市生态环境恶化与人文环境的缺失。
城市综合性公园;生态修复;人文活动
0 引 言
过度城市化对城市带来诸多问题,如:缺乏自然游赏绿地,缺乏人文景观展示,缺乏人性化活动场所等[1]。城市公园是城市居民休闲游憩场所,是避险避难地,也是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通过公园绿地解决相关需求,已成为研究城市问题焦点之一。城市综合性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城市公园从初期单纯田园风景,发展到增设基本功能设施,以及运动休闲和露天场所,已成为集休闲、娱乐、运动、文化的大型综合性公园。
如今,随着城市更新与发展,城市综合性公园的更新改造对整个城市发展的影响也在日益加重,已成为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公园的这种综合性,恰好能够满足市民业余生活多样化需求[2]。而城市综合性公园改造是对原有公园结构及功能进行调整与优化,以进一步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设计。文献[3-5]等提出的改造策略是在保护公园原有性质、建筑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公共活动空间改造,塑造一个人性化的景观效果。文献[6-7]以延续公园文化为目标,给出了城市综合性公园改造的新思路。
西安长乐公园,原为西安动物园,地处城市东郊繁华地带,生态要素丰富,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综合性公园。文中以西安长乐公园为例,调查当前城市综合性公园的现状,分析城市综合性公园改造存在的困难,结合城市综合性公园改造的原则和目标,给出西安长乐公园改造的方案。
1 西安长乐公园场地调研分析
西安长乐公园位于西安市东二环路南段,东临秦庄襄王墓,南与韩森路相通,1976年在东郊韩森寨苗圃基础上建设,1977年建成开园,是当时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动物园。近年来,随着城市化速度加快,西安市园林局将园中所有动物南迁至秦岭野生动物园,随后更名为西安长乐公园。投资1 505万元对其进行改造。
现长乐公园总占地面积为20.25 ha,道路及广场面积为3.99 ha,绿地面积为12.58 ha,水体面积为2.45 ha,建筑占地面积为1.22 ha.长乐公园基址内地势变化较为丰富,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之势,南北高差约7 m,东西高差约20 m(图1)。
图1 原场地调研图Fig.1 Original site investigation figure
长乐公园现状植被良好,尤其是位于立体空间上层,乔木层林冠线已基本形成整个公园景观骨架,能够满足城市公园基本景观要求及生态要求。长乐公园尽管已成为东郊仅次于兴庆公园的又一休闲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重要节点。但植物景观整体还缺乏层次感及色彩对比,也不具有鲜明个性。
长乐公园建筑原以动物笼舍场馆为主,偏重动物生存功能要求,缺乏地方人文景观。且作为综合性公园不能满足人群使用,缺乏适合各年龄段人群的活动场所和设施。原游览路线偏重于观览动物,缺乏供人休憩的静态观赏空间。
2 生态改造方案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应坚持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并遵循生态学原理,建设多功能、多层次、多结构生物群落,建立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新秩序,达到生态、科学、文化和艺术美[8]。长乐公园应改造成为维护城市生态,改善区域环境的重要场所。改造规划应遵循环境保护、生态节能的原则,并且应积极鼓励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在园区生态规划中的创新应用。那么,在公园改造规划中如何达到自然景观修复与建设呢?英国一项公园调查表明:人们都喜欢享受与自然直接体验,因此尽可能地创造能使人们最大化接近自然的场景。如潺潺流水,透着阳光的密林、起伏草地、林荫小道、原生态野草区等。这些场景都使人们暂时忘记城市喧嚣与生活压力[9]。因此长乐公园生态改造方案需保护植被资源,调整植物配置,模拟自然环境,划分植物群落,进行植物造景。其特色生态改造区主要有森林观赏区绿带、水景区绿地。
长乐公园在苗圃基础上建园,园内乔木、灌木、花草等各种植物较丰富,有128种,直径25 cm以上大树有3 000多棵,其中以落叶树居多,有杨树、法桐、女贞、柳树等。园区自然景观的修复遵循生态原理,首先通过保护园内生态多样性,探索种植低维护植物,减少绿地建设与养护成本。古树名木以原地保留为主,采用改变道路形式或走向、增设树池或林下广场。其次园内部分片区进行绿化补栽,增加植物品种,铺生态透水砖、设围栏,改变了公园黄土裸露、缺株断垄的现状,提升了公园整体生态绿化水平。最后,在保护这些高大乔木的基础上,合理引种本土树种、花灌木及保健植物,并配合色叶树种及花灌木,使其产生季相及色相变化。科学地协调植物形态、群落密度和空间景观,形成疏密有致,四季常青、季季有花的生态园林景观。
根据美国研究人员的发现,在城市公园中,保留适量荒地,有利于草本植物自然演替,同时也非常受孩子们欢迎[10]。因此将长乐公园紧邻东二环路,公园西部景观作为森林观赏区,不加改造,使其自然呈现一条大型林带,该林带宽15 m,长200余m,是公园天然绿色屏障,隔绝汽车噪音及尾气,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休息空间。林带东侧,依托原地形高差,建成起伏缓坡,广种高大树木。另外由于园区现状地势高差较大,形成多处挡土墙。挡土墙基部可种植攀援植物或地被观赏植物。挡土墙顶部绿地内栽植垂吊植物,起装饰挡土墙效果。从人的基本需求来看,生态环境的提升是满足人心理需求和创造宜居生存环境的重要手段,体现出环境的可持续性[11]。
水景园区绿地包括环湖滨水绿地、湖心岛绿地及湖区水域绿化3部分。而老公园生态改造还需加强后期管理养护,并探索推广低维护植物群落,降低绿地建设与养护的投入[12]。因此滨水绿地结合当地植物柳树、白桦、槐树,配以地方丛植花木,衬以草坪,简洁明快。湖心岛绿地中配合当地树种柳树,点缀地被观赏植物。湖区水域绿化配置芦苇、荷花、睡莲等水生花卉,更显自然野趣。改造后的长乐公园,绿化面积近18 ha,绿植面积达89.6%,成为西安一处生态绿地。
3 人文活动景区规划
长乐公园东临秦庄襄王墓,西距兴庆遗址公园2 km,周围是学校与大型企业聚集区,活动人群主要以各年龄段学生、教师、下岗与退休工人为主。针对不同人群,应增强活动场所的多元性与参与性,历史人文特点也不容忽视。因此,如何增加区域人文活动场所,营造特色人文景区是此次改造的又一重点。人文活动景区是人在自然环境下的文化行为,包括地方民风习俗、民族风情等。如纽约中央公园不仅展现如画般城市开放空间,同时又可满足多种休闲活动,如滑旱冰、跑步、就餐、演出、或者大草坪上晒晒太阳[13]。可见公园提供的活动场所,能够从多个角度展示人们生活,反映地方民风民俗。人文活动又会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一定影响。本次公园改造总体布局形成3大功能区(图2),分别是人文游赏区、公益活动区和科普教育区。每个区域尊重原有景观空间、注重各空间的功能联系与独特性,并从视觉、意境与使用习惯上等方面提升空间品质。另外,针对园内道路、广场、水电安全监控、音响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对房屋建筑物进行维修、改造和拆除等。为完善公园服务功能,园内小广场等休闲区增设厕所、果皮箱、座椅、健身器材等服务设施,全面提升公园人文环境。
图2 功能分区图Fig.2 Map of function zone
3.1人文游赏区规划
自然游赏区位于公园西北部,包含特色水景区域,命名“长乐潭”,面积约2.3 ha,含湖心岛3处,通过5座桥梁同环湖路与主环路相接,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相结合。“长乐潭”,利用公园原有水系进行改造,湖中有3处人工岛,以动静结合水景效果为主,形成三级叠水景观,静水部分设水上游览项目,并利用自然驳岸,以不同宽度挑台曲廊等临水建筑形成丰富人文景观,供游人划船观景。主要景点有“金色池塘”、“清源水榭”、“林海飞歌”“森林之声”等。
“金色池塘”为一处供游人垂钓区域,与谐和湖正北方亲水建筑“清源水榭”相伴。“林海飞歌”,专供中、老年市民进行文化活动的场所,占地面积180 m2.可进行一些地方文娱活动,如秦腔戏曲、太极拳、舞蹈健身等。“森林之声”原为老动物园职工食堂,现经过改造为一处多功能建筑,侧重于环境保护宣传,也可用于其它公益活动。
3.2公益活动区规划
公园作为物质载体,提供活动空间,只有通过人们参与体验,才能够获得存在的真正意义。美国著名景观师西蒙兹曾说,“我们规划的不是物质,不是空间,而是人的体验。”[1]长乐公园在原有设施及建筑基础上,为吸引周边人群的多重参与,规划了“大自然健身广场”及“沸腾谷”2处活动区域。“大自然健身广场”设多组户外健身器械,方便中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沸腾谷”位于公园东部,由主环路相连接,形成一个开放性游乐区域。设置多种儿童体育锻炼及游戏设施,并引进多种现代、新颖的大中型游乐设施,供人们游戏娱乐。
3.3科普教育区规划
人文景观是可以作为景观的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与成就[14]。通过挖掘区域人文景观特质,不仅能为市民提供适宜健身活动与放松休憩场所,同时也能够进行文化教育与体验。针对长乐公园所处区域特点,公园东北部设置了一些科普教育区。包括“梦想剧场”、“金色年华青少年活动中心”、“热带雨林植物馆”、“雕塑园”、“畅想天地”等景点。这些区域主要为青少年朋友提供学习、培训、游戏的活动场所。其中“梦想剧场”为现代化四维影院,也可作为文艺表演活动用地。“金色年华青少年活动中心”是书法、绘画、手工艺、音乐等练习展览场所。“热带雨林植物馆”以植物科普教育为主,培养青少年热爱自然的兴趣,同时进行环保宣传。“雕塑园”作为西部民俗文化集中展示区,充分展现当地文化习俗。“畅想天地”则为广大航模爱好者提供交流场所。
4 改造效益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依照国家生态环境建设规范[15],长乐公园规划在遵循生态原则和经济性原则前提下,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人文景观建设有机结合,提升城市景观形象,带动周边相关产业发展及提高就业率,促进西安城市生态与社会经济平衡发展。具体预期效益如下。
图3 改造效益分析Fig.3 Analysis of the reform benefit
该公园自然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区域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及资源丰富度、区域生态系统的修复、减少生态建设成本及其他潜在环境效益等方面;城市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改善人居环境、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城市竞争力及其潜在环境效益等方面;人文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挖掘区域历史额文化优势、提升人文景观建设、公众参与与社会反省、可持续性社会效益分析等,如图3所示。
5 结 论
长乐公园做为废弃动物园的延续,改造设计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思想指导下,将园区规划设计、生态景观设计和人文活动设计相融合,将场地中原有自然特征和人文活动相结合,突出满足市民多元化需求,体现场所的参与性与体验感。该方案有利于修复区域生态环境,调节区域气候,弥合经济过快发展造成城市生态环境恶化。方案充分利用园内原有道路、建筑、植被,加以科学合理地调整与改造,营造城市园林新景观。长乐公园的改造,实现了城市绿地基本功能,完善了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强化了城市生态建设;最终达到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目的。
References
[1][美]约翰·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John Symonds[United States].Landscape architecture-site planning and design manual[M].Beijing:China Building Industry Press,2000.
[2]麦华.西方城市公园发展演变[J].南方建筑,2006(8):11-13.
MAI Hua.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western urban park[J].Southern Architecture,2006(8):11-13.
[3]杨晗,田国行.城市综合性公园改造设计的研究与实践——以南阳市人民公园更新改造设计为例[J].华中建筑,2013(1):109-112.
YANG Han,TIAN Guo-xing.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omprehensive urban park transformation design:Nanyang city People’s park renovation design example[J].Central Building,2013(1):109-112.
[4]李大鹏.城市综合性公园改造与更新规划设计初探[J].山西建筑,2008,34(12):11-12.
LI Da-peng.Modification and replacement layout design of city comprehensive park[J].Shanxi Architecture,2008,34(12):11-12.
[5]吴威,许耕耘.城市中心综合性公园的新生——以湖南常德市滨湖公园景观改造设计为例[J].园林,2010(12):58-61.
WU Wei,XU Geng-yun.Newborn comprehensive park in the city center:Changde Lakeside park landscape innovation design example[J].Gardens,2010(12):58-61.
[6]郁涛,张春香,南楠.城市综合性公园改造探讨——以徐州云龙公园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9):99-102.
YU Tao,ZHANG Chun-xiang,NAN Nan.City comprehensive park transformation:a case study of Xuzhou Yunlong park[J].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2010,16(9):99-102.
[7]吴鹏,袁荣炎.论城市综合性公园恢复改造中文化的延续[J].山西建筑,2009,35(13):348-349.
WU Peng,YUAN Rong-yan.On the continuation of comprehensive urban park restoration of cultural transformation[J].Shanxi Architecture,2009,35(13):348-349.
[8]陈卫元.我国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浅议[J].农业科技,2007(14):22-23.
CHEN Wei-yuan.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garden city shallow[J].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14):22-23.
[9]陈英瑾.人与自然的共存——纽约中央公园设计的第二自然主题[J].世界建筑 2003(4):86-89.
CHEN Ying-jin.Coexistence of man and nature-second nature theme designed New York’s central park[J].World Architecture,2003(4):86-89.
[10]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加拿大:约翰威理出版公司,1998.
Clare Cooper Marcus,Carolyn Francis.People place-design guideline for urban open space[M].Canada:John Willey and Sons.Incorporation,1998.
[11]刘保艳,汪民,黄伊伟,等.从布莱恩特公园议城市公园中持续生机的创造[J].国际城市规划,2014(3):126-130.
LIU Bao-yan,WANG Min,HUANG Yi-wei,et al.Create from bryant park in city park continued vitality[J].International Urban Planning,2014(3):126-130.
[12]王庆.上海老公园改造的创新及成效探析[J].上海农业科技,2013(4):86-88.
WANG Qing.Innov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Shanghai old park engineered[J].Shangha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3(4),86-88.
[13]马丽娟.人性空间-营造魅力城市公园建筑环境[J].中外建筑,2004(5):66-69.
MA Li-Juan.Human space-to create attractive urban park built environment[J].China and Foreign Construction,2004(5):66-69.
[14]周华春.浅谈人文景观在风景名胜区规划中的作用[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2(6):58-61.
ZHOU Hua-chun.Role of human scenery in planning of scenic spots in Tianjin agricultural college,2002(6):58-61.
[15]HJ 192-2015,环境保护部.国家生态环境建设规范[S].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2015.
HJ 192-2015,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Nat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norms[S].Beijing:China Environmental Press,2015.
Reform of Xi’an urban comprehensive park——Taking Changle Park Planning as an example
YANG Yu-qiao1,CUI Nai-jing2
(1.SchoolofArchitecture,Chang’anUniversity,Xi’an710064,China; 2.Xi’anAncientGardenDesignInstitute,Xi’an710082,China)
Combined comprehensive renovation project of Xi’an Changle park with ecological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urban open space design theory,the 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the humanities area planning and transformation benefits of urban parks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From the macro,meso and micro levels of landscape design elements,we presented the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programs which can adapt to space landscape,plant morphology and spatial density communities.In terms of area history,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activities and resident mode,we reformed the park’s Humanities touring,charitable activities and science education.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programs,we evaluated the natural ecological benefits,the environmental benefits and social humanities of the park.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formation of urban comprehensive park is benefit to repair reg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adjust regional microclimate,and make up the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the lack of humanities environment caused b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nomy.
urban comprehensive park; ecological restoration; humanities activity
10.13800/j.cnki.xakjdxxb.2016.0411
1672-9315(2016)04-0522-06
2015-11-05责任编辑:李克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8067);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2014H0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资金(310841155033)
杨宇峤(1974-),女,河北鹿泉人,博士,讲师,E-mail:88516620@qq.com
P 986.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