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元光他创造了一个漳州

2016-09-13本刊

福建人 2016年7期
关键词:圣王漳州

陈元光他创造了一个漳州

13岁披挂上阵,21岁子承父业

在漳州云霄县将军山上,立着一块御碑,碑上刻着一封唐高宗李治的诏书。这封诏书正是《唐书》中著名的《诏陈政镇故绥安县地》。

绥安县,位于今福建与广东交接一带。“当时闽南地区,还处于蛮荒状态,居住着被称为‘蛮獠’的原住民。”云霄县开漳历史博物馆馆长汤毓贤介绍说,北方战乱迫使南迁汉人进入“蛮獠”领地,双方为争夺生存资源时有矛盾,在唐高宗年间,爆发了震惊朝野的“蛮獠啸乱”。

“民苦‘蛮獠之乱’,佥乞镇帅以靖边方。”唐总章二年(669年),归德将军陈政临危受命,以岭南行军总管的身份,率领87姓共3600名府兵、123员战将,从河南固始县出发,南下入闽平乱。其子陈元光时年13岁,也在南下的唐军之中。

陈政率领唐军顺着淮河进入大运河,沿运河南下进入浙江,再由仙霞岭入闽,连克数座“蛮獠”盘踞的峒寨后,直抵位于今华安县的九龙山地界。

在此地,由于众寡悬殊,唐军一时无法突围,加上来自中原的府兵水土不服,难以忍受“蛮獠之区,瘴疠之地”的温湿气候,许多将士染病不起。陷入困境的唐军无奈退守九龙山,上奏朝廷请求增派援兵。

陈元光(657—711),1300多年前入闽平定“蛮獠啸乱”,创建漳州府,成为漳州首任刺史,人称“开漳圣王”“威惠圣王”。

次年,陈政的两位胞兄率领府兵及军眷5000多人“尽室南来”,其中就有他们75岁高龄的母亲魏敬魏太夫人。行军途中,陈政两位兄长相继病逝,魏太夫人毅然代替儿子,将援兵带到九龙山,与陈政会合。有学者认为,杨家将故事中的佘太君,就是以魏敬为原型的。

援兵一到,唐军声威大振,经休整后,即循九龙山古道向南推进。一路上,陈政父子镇抚兼施,终于次年率军突破蒲葵关,越过了盘陀岭。

很快,他们便进驻绥安故县云霄营地。为抚慰南下将士怀乡之情,陈政指着营前大江,对将士们说:“此水如上党之清漳!”于是,原绥安溪被改名为了漳江。

九龙山大捷后,唐军一路征战,连克36个“蛮獠”山寨。今天的漳浦县盘陀镇,还留存有一座娘仔庙。庙中供奉的娘慧仙,是曾与一众山寇啸聚山林的娘子寨寨主。陈政父子派部下李伯瑶潜入寨中,智取娘慧仙,将其招安。拔除最后一座山寨后,唐军落脚于云霄县火田镇火田村,在此安营扎寨,取得平乱的决定性胜利。

唐仪凤二年(677年),陈政积劳成疾,卒于云霄,埋骨将军山。21岁的陈元光子承父业,执掌帅印,继续带领陈家军开发“南蛮之地”。

“陈元光认为,生产落后、民性凶悍、缺乏管理、失之教育,是这一带经常发生暴乱的根源。”长期从事开漳圣王文化研究的民俗专家方群达说。

为保此地长治久安,陈元光在入闽的第14年,上书朝廷,奏请设置州郡。两年后,武则天批准在泉州、潮州之间设置漳州,最早的郡治就位于云霄。同时,陈元光被任命为漳州历史上的首位刺史。

开疆辟土,一个全新的漳州

在火田村火田溪中游,至今残存着一段长约30米的古水坝。它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当地百姓称其为“军坡”。

“这是陈将军率开漳将士屯垦时兴建的水利工程,坝长120米,引水渠全长4000米。”云霄县博物馆馆长汤毓贤说,“军坡”的灌溉面积达千亩以上,是福建最早的水利工程之一,历经沧海桑田,至今仍惠泽一方。

“军坡”是陈元光重视生产的历史见证。那时的漳州,生产落后,野兽出没,尚未开化,历多年战乱后更是百业凋零,民不聊生。闽南战事方息,他心心念念的便是如何建设新漳州。

建立一个新州郡不易,建设一个新州郡更难。陈元光治漳的第一步是发展生产。火田村是陈元光在漳州建立的第一个村落,村名历经千年,未曾更改。当年,陈元光带领将士,与流民一起在这里开垦土地,依户分田,种植庄稼。士兵们“平居则狩猎,有役则战守”。寓兵于农的政策,大大推动了这块“处女地”的开发。陈元光还将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带到闽南,让当地百姓掌握了铁器牛耕,告别了刀耕火种的落后状态。

豫剧《开漳圣王陈元光》剧照

开漳将士中多能工巧匠,善纺织、烧陶、冶铁,填补了闽地手工业的空白。陈元光实行“通商惠农”政策,使漳州迅速成为南方商业重镇。同时,当地的交通事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九龙江、漳江等成为重要航道。当地渔业也因此兴盛,鲨鱼皮是当时漳州的主要贡品。

经济发展,解决了生存问题。但儒将陈元光深知,要想真正摆脱落后,应以教化治民。在漳州市芗城区,一座盛唐遗迹记录着漳州教育的发端,它就是松洲书院。

“松洲书院是中国最早以书院命名的一所学校,也是福建省最早的书院之一,由陈元光之子创建。”汤毓贤说,陈元光坚持“其本在创州县,其要则在闪庠序”。为此,他首开先河,在漳州创办乡校,推行科举制度。漳州从此重学风气盛行,开启了文风鼎盛的时代。

改善南下汉人与“蛮獠”的关系,是陈元光主政漳州的又一功绩。面对“蛮獠”的反抗,陈元光采取恩威并施的策略,对于愿意归顺的“蛮族”,进行安抚,编入户籍,实行区划自治,保其生活安定。他还鼓励部下与“蛮獠”通婚,以促进民族融合。为此,他身体力行,迎娶了当地种氏为妻,打破了过去“蛮獠”不与外人通婚的传统。

经过近40年的开发建设,漳州从不毛之地,变身为民风淳厚、百业兴旺的乐土,“方数千里,无桴鼓之声”,军民和谐共处,少有战事;“花卉三冬绿,嘉禾二度新”,一派繁荣景象。

唐景云二年(711年),潮州一带残寇复起,陈元光率轻骑御敌,途中陷入包围,因寡不敌众,最后身负重伤,战死沙场。噩耗传开,漳州全州百姓无不悲痛举哀。

松洲书院是中国最早以书院命名的一所学校,也是福建省最早的书院之一,由陈元光之子创建

薪火相传,同根同源祭圣王

陈元光为国捐躯后,遗体被就地葬于绥安县(今漳浦)大峙原。唐贞元二年(786年),陈元光的曾孙陈汉任漳州刺史,将州治迁至龙溪县桂林村(今芗城区),并奉诏将陈元光迁葬于城北石鼓山上(今属浦南镇)。

关于这个墓地,当地还有个有趣的传说。

古时,陈元光墓前有翁仲两尊、石狮两只、石马两匹、石羊两只、石烛一对,墓后是茂密的竹林,陵园前面还有一片庄稼。每当稻麦成熟时尚未收割,就被野兽吃去不少,蔬菜也被吃去了许多。

是什么野兽如此糟蹋庄稼?为解开这一谜团,村里几个年轻人便到陵园周围守望观察。午夜时,他们竟发现陵园里石烛发亮,两只羊从陵园里出来吃庄稼。他们把所见情形告诉村里的人,但许多人都不相信。

第二天晚上,又有人去观察,果真如此。村民议论纷纷,有人说要去砍断石羊角,村里长辈说:“石羊是神羊,千万不要伤害它。”他们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石烛,如果石烛不发光,神羊就不会出来吃庄稼。

于是,村民搬来了长梯倚在石烛上,用钢凿将石烛尾端凿坏。从此,石烛不再发光,神羊也不再出来吃农作物,农业生产年年丰收。一千多年过去了,陈元光陵园中的石羊、石烛仍在,人们瞻仰陵园时依然可以见到。

陈元光墓前石羊

陈元光为国捐躯后,遗体被就地葬于绥安县(今漳浦)大峙原,后迁葬于城北石鼓山上(今属浦南镇)

陈元光死后,历朝历代感念其开漳之功,相继对其进行褒封。自唐以来,历代朝廷对陈元光的追封达22次,仅两宋就有15次之多。清乾隆年间,陈元光被追封为“开漳圣王”。至此,一代功臣,登上了神坛,受后人朝拜。

陈元光及87姓府兵的后裔在闽南一带落地生根,成为日后漳州、泉州、潮汕地区的主要人口成分。唐以后,开漳后裔不断向台湾、香港及东南亚地区迁徙,落籍当地的同时,也带去了开漳圣王信仰文化。从此,开漳圣王成为两岸共同信奉的神祇。

陈元光的事迹,未见于新旧《唐书》。“唐史无人修列传,漳江有庙祀将军。”千百年来,两岸百姓用自己的方式纪念着这位创业先人,为他而建的威惠庙香火长盛不衰。

目前,漳州地区已登记在册的开漳圣王宫庙有251座,台湾地区则达380余座。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五,来自海内外的陈氏后裔、漳籍同胞咸集于芗城区浦南镇石鼓山陈元光陵园,祭拜这位先祖。

近年来,开漳圣王文化的纽带作用日益凸显。每年,大量台胞赴漳寻根谒祖,感受祖地文化,投资家乡各项事业、报效桑梓。如今,开漳圣王信仰文化交流已辐射整个漳州,云霄、芗城、平和、诏安等地,都不断有台胞前来交流参访。

陈姓成为台湾的第一大姓

在漳州市诏安县,有一个约6000多人的村庄,名为白叶村。该村村民都姓陈。

相传,明朝末年,陈元光第22代孙陈元隆在诏安县隐居。他的几个儿子分散居住在附近几个村落里,其中一个儿子成为白叶村的开基始祖。

据该村陈姓族长陈水滚介绍,200多年前,白叶村陈氏家族有个叫陈乌的人去了台湾。资料显示,陈水扁是陈乌的第9代孙,按照白叶陈氏辈分的排序,陈水扁就是第20代。

之前也有专家考证,陈水扁确是陈乌后代,算下来也是固始陈姓人后裔。其迁徙路径是由固始迁往漳州,之后到了台湾。这也是台湾大多数陈姓人的迁徙路线。

如今,陈姓已成为台湾第一大姓。他们在台湾也同样供奉着先祖陈元光。据到过台湾的陈氏宗亲介绍,台北市的“德星堂”,是全台湾陈氏宗祠,大殿内有一副对联:“箕裘全子,袍笏文孙,颍川郡凤毛世胄;南国旌旄,东宫衣钵,李唐时虎拜龙庭。”说明了台湾陈氏与大陆陈氏一脉相承的关系。

(本刊综合整理)

猜你喜欢

圣王漳州
潘维廉漳州行 有种“老朋友”的感觉
圣王与革命——由“汤武革命”看宋儒道统论中的“排荀”
“开漳圣王”陈元光的文教思想及其实践
南康漳州龙
福建漳州面煎粿
在历史经验与价值尺度之间:比较视野下的先秦儒家道义思想
漳州岱仙岩仙祖信仰初探
980元传绝技 圣王骨酥鱼成就济南展会“人气奖”
打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