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A联合黄斑OCT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诊断及评价疗效中的应用
2016-09-13刘景祥姜玉莹陈丽丽
刘景祥,姜玉莹,陈丽丽,李 林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眼科,吉林 长春130033)
FFA联合黄斑OCT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诊断及评价疗效中的应用
刘景祥,姜玉莹,陈丽丽,李林*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眼科,吉林 长春13003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已成为眼科主要的致盲眼病,黄斑水肿是DR引起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目前DR的治疗方式主要为视网膜激光光凝,近年来发现球后注射曲安奈德(TA)可以减轻黄斑水肿[1]。明确诊断DR分期及黄斑水肿分型对于选择治疗方案意义重大。本研究对DR患者行FFA及OCT检查明确DR分期及黄斑水肿分型,应用FFA联合OCT对接受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TA球后注射治疗患者进行疗效评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接受诊治患者100例100眼,男性42例(42眼),女性58例(58眼),年龄40-72岁,平均54.4±7.0岁,糖尿病病史8-22年,平均13.2±2.6年。所有患者治疗前行眼科常规、FFA及OCT检查,DR分期及黄斑水肿的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DR的国际临床分级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别接受单纯视网膜激光治疗和激光联合TA球后注射治疗,联合治疗组于激光光凝治疗前1个月、激光光凝治疗后1个月、2个月分别行TA球后注射。
1.2方法
光凝治疗:根据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或次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每周1次,共4次完成。对新生血管未消退和存在无灌注区者追加激光光凝。球后注射TA:常规消毒,球后注射TA 20 mg,单眼眼带,局部按压5 min,观察无眶周出血及其他不适。
1.3观察项目
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IOP)、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2 结果
2.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 )
治疗前FFA检查主要诊断增生前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PDR)及增生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其中PPDR主要表现为任一象限广泛微动脉瘤样强荧光,视网膜内出血性荧光遮蔽,或严重视网膜微血管异常(IRMA),个别患者存在多于2象限的静脉串珠样改变;PDR主要表现为新生血管渗漏性强荧光,个别患眼存在增生膜形成伴渗漏性强荧光或少量玻璃体积血。黄斑区表现为早期大量点状强荧光,毛细血管拱环被破坏,晚期黄斑区荧光渗漏、积聚,呈局限性、弥漫性或花瓣样强荧光,中间可见斑驳样弱荧光,黄斑中心区无血管区明显扩大。单纯视网膜激光治疗组和联合组治疗后FFA显示视网膜及黄斑区相关血管的荧光素渗漏较前减少,视网膜毛细血管闭塞区消退,联合治疗组减少的更为明显。
2.2OCT
治疗前黄斑OCT主要诊断为局限性黄斑水肿、弥漫性黄斑水肿、黄斑囊样水肿、黄斑前膜形成伴神经上皮层水肿、后玻璃体牵拉性黄斑水肿等。
两组治疗后1、3、6、12个月黄斑厚度均变薄、水肿减轻,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P=3.86761E-05)、3个月(P=0.003 871 372),两组间黄斑水肿减轻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疗效更明显,治疗后6(P=0.973 052 067)、12(P=0.939 765 67)个月两组间黄斑水肿减轻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体黄斑厚度情况见表1。
2.3最佳矫正视力(BCVA)
两治疗组治疗后1、3、6、12个月BCVA均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视力提高最明显,6个月视力较治疗后3个月有所下降,12个月视力趋于稳定。联合治疗组BCVA较单纯治疗组提高更为明显,治疗后1个月(P=0.001404)、3个月(P=1.34402E-06)单纯组与联合治疗组BCVA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个月(P=0.94505604)、12个月(P=0.973429579)两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具体视力情况见表2。
2.4并发症
两组在治疗后1、3、6、12个月检查眼压无增高,无继发性青光眼发生。所有患者未出现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感染性眼内炎和继发性青光眼、并发性白内障、脉络膜脱离等眼部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DR的主要并发症为黄斑水肿,严重或长期的黄斑水肿是引起DR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2]。明确诊断DR分期及黄斑水肿分型对视网膜光凝治疗时机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然而随着眼科相关检查技术及治疗手段的发展和完善,原有的以眼底镜检查为依据的DR分期标准已不能满足临床对DR分期的诊断需求。FFA可动态观察视网膜血液循环状态和微血管改变,黄斑水肿区渗漏来源及血-视网膜屏障是否破坏,是对检眼镜检查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是诊断DR分期的“金标准”。FFA能敏感地观察到视网膜微血管的渗漏程度,但无法精确反映视网膜厚度的情况,故OCT检查对诊断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有着独特性。临床将FFA与OCT联合,既可明确诊断DR分期,又可诊断黄斑水肿的分型,对病情评估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DR患者进行FFA及OCT检查,结合检眼镜接茬,DR主要诊断为PPDR及PDR,黄斑水肿主要诊断为局限性黄斑水肿、弥漫性黄斑水肿、黄斑囊样水肿、黄斑前膜形成伴水肿、后玻璃体牵拉性水肿等。
表1 单纯组与联合组不同时间的黄斑厚度 μm
表2 单纯组与联合组不同时间的最佳矫正视力
视网膜激光光凝是当前治疗PPDR和早期PDR的有效方法,通过破坏光感受器,利于脉络膜供氧向视网膜渗透,增加内层视网膜供氧,从而改善局部代谢,使水肿消退[3-6]。TA为一种长效糖皮质激素,通过减轻细胞免疫反应,降低血管的渗透性,稳定血-房水屏障,抑制上皮细胞的增生和新生血管的形成,减少黄斑水肿[7-10]。临床采用TA治疗黄斑水肿,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只是短期内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视力,且易并发高眼压、继发性青光眼、并发性白内障,眼内炎等[11]。我们根据DR分期及黄斑水肿分型,将TA和全(次全)视网膜激光光凝相结合,通过黄斑OCT及FFA对视网膜激光光凝和联合TA治疗不同分期DR的疗效研究,比较结果表明:(1)TA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黄斑部厚度变薄,最佳矫正视力提高,说明TA具有改善黄斑水肿的作用,随着水肿的减轻,视力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且效果在1-3个月后明显。(2)联合治疗组FFA渗漏面积较小,说明TA能够有效抑制新生血管生长,促进新生血管消退,降低渗漏面积,作用在6个月时间消退。(3)视网膜激光联合TA球后注射能够缩短患者病程,使患者视功能尽早恢复及提高,减少皮质类固醇激素玻璃体腔内注射引起白内障、眼压升高、眼内炎的副作用。
[1]Mizuno S,Nishiwaki A,Morita FL,et al.Effects of periocular administration of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on leukocyte endothelium interactions in the ischemic retina[J].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07,48:2831.
[2]姚毅,王志军,姜荔,等.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性弥漫性黄斑水肿的初步观察[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5,21:217.
[3]胡建斌,余雨枫,林伟.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J].国际眼科杂志,2008,8:316.
[4]Early Treatment Diabetic Retinopathy Study Research Group.Early photocoagulation for diabetic retinopathy,ETDRS report number 9[J].Ophthalmology,1991,98:766.
[5]Ehrlich R,Harris A,Ciulla TA,et al.Diabetic macular edema:physical,physiological and molecular factors contribute to this pathological process[J].Acta Ophthalmol,2010,88(11):279.
[6]Scholl S,Kirchhof J,Augustin AJ.Pathophysiology of macular edema[J].Ophthalmology,2010,224(S1):8.
[7]Conway MD,Canakis C,Livir-Rallatos C,et al.Intravitreal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for reftactory chronic pseudophakic cystoids macular edema[J].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03,29:27.
[8]Jonas JB,Kreissing I,Sofker A,et al.Intravitreal triamcinolone for diffuse diabetic macular edema[J].Arch Ophthalmol,2003,121:57.
[9]Park CH,Jaffe GJ,Fekrat S.Intravitreal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in eyes with cystoids macular edema associated with central vein occlusion[J].Am J Ophthalmol,2003,136:419.
[10]Martidis A,Duker JS,Greenberg PB,et al.Intravitreal triamcinolone for refractory diabetic macular edema[J].Ophthalmology,2002,109:920.
[11]Young S,Larkin G,Branley M,et al.Safety and efficacy of intravitreal triamcinolone for cystoid macular edema in uveitis[J].Clin Exp Ophthalmol,2001,29:2.
长春市科技计划项目(计划项目编号:12SF87)
1007-4287(2016)08-1287-02
刘景祥(1962-),男,满族,教授、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玻璃体及视网膜疾病的研究。
2015-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