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背侧型Barton骨折两种治疗方法疗效比较
2016-09-13卢俊浩
卢俊浩
桡骨远端背侧型Barton骨折两种治疗方法疗效比较
卢俊浩
目的 观察比较闭合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背侧型Barton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 背侧型Barton骨折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3例。其中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Dienst评分及QLQC-30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Dienst评分及QLQC-30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桡骨远端背侧型Barton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桡骨远端Barton骨折 外固定 内固定
Barton骨折患者年龄大多>50岁,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1]。Barton骨折以桡骨远端外侧多见,对桡腕关节及尺桡关节损害严重,且压痛明显,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降低[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水平的进步,人们对腕关节功能的要求逐渐增高,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更多的患者选择手术治疗[3]。目前临床对Barton骨折的术式选择仍存争议[4]。作者应用闭合复位外固定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背侧型Barton骨折患者46例,比较两者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桡骨远端背侧型Barton骨折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其中观察组男15例,女8例;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58.2±4.7)岁。对照组男13例,女10例;年龄51~71岁,平均年龄(58.5±4.8)岁。所有患者为跌伤,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Barton骨折。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抽出血肿,以减轻骨折部位肿胀,使手术顺利进行。(1)观察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首先行闭合复位,嘱患者保持仰卧位或坐位,使前臂处于旋前位并屈曲肘关节成90°,5~10min的对抗牵引后,术者紧握患者手掌,双手拇指由骨折远端背侧向掌侧按压,同时保证患者腕关节处于掌屈尺偏位,即可完成复位。采用C型臂X线机检查患者复位情况。手法复位成功后进行支架外固定。取4个1cm长切口进钉,进钉点分别位于桡骨背侧距骨折线3cm处和第2掌骨背侧基底部,垂直钻孔、进钉,置外固定支架。固定后,C型臂X线透视下观察患者复位及固定情况,保持外固定支架处于掌屈尺偏位。(2)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取患肢前臂掌侧正中切口,钝性分离正中神经,为避免损伤正中神经可向桡侧牵引。切开旋前方肌及关节囊,使桡腕关节面充分暴露于视野内。在目光直视下进行骨折复位,使桡骨茎突恢复正常长度。纠正尺偏角和掌倾角,采用0.5mm或1mm规格的克氏针对骨折部位进行临时固定。在桡骨远端掌侧距桡腕关节3mm处植入长度适合的T型钢板。固定后,C型臂X线透视下观察患者复位及固定情况,满意后安装螺钉,拔出克氏针。缝合切口并加压包扎。术后1d指导两组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预防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住院费用、Dienst评分及QLQC-30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和住院费用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和住院费用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和住院费用比较(±s)
组别n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住院费用(万元)观察组23101.33±41.1691.84±19.070.66±0.15对照组23212.45±63.41135.40±26.541.29±0.47 t值7.056.396.12 P值<0.05<0.05<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各相关参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术后观察组3例患者(13.04%),对照组患者2例(8.70%)出现感染症状。经抗感染治疗后均好转。见图1、2及表2。
图1 观察组患者术后2个月X线片
图2 对照组患者术后2个月X线片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参数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参数的比较(±s)
组别n尺偏角(° ∠)掌倾角(° ∠)尺骨茎突与桡骨茎突间距离差观察组2322.05±5.429.86±3.211.49±0.27对照组2312.53±3.175.38±1.280.92±0.23 t值7.276.227.71 P值<0.05<0.05<0.05
2.3 两组患者Dienst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Dienst评分为优、良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Dienst评分的比较[n(%)]
2.4 两组患者QLQC-30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QLQC-30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QLQC-30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组别n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便秘腹泻疲乏恶心呕吐疼痛呼吸困难失眠食欲丧失经济困难生活质量观察组23 81.14±10.77 74.37±9.26 87.26±12.15 81.18±10.62 2.18±0.47 1.99±0.56 2.13±0.36 1.98±0.44 1.92±0.51 2.28±0.55 3.78±1.04 1.97±0.34 3.56±1.07 85.69±13.72对照组23 60.53±11.28 62.66±9.14 70.03±13.2161.23±8.091.33±0.38 1.39±0.27 1.48±0.24 1.26±0.23 1.34±0.39 1.57±0.41 2.13±0.53 1.28±0.32 2.17±0.82 63.55±14.33 t值6.334.324.607.176.744.637.206.954.334.966.787.094.945.35 P值<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3 讨论
由于骨密质和骨松质于距桡骨远端2~3cm的干骺端相接,力学角度上为前臂的薄弱点,因此是骨折的好发部位[5]。骨质疏松患者干骺端骨小梁存在明显缺陷,导致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病率较高,Barton骨折是桡骨远端骨折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多伴有腕关节半脱位。骨折远端可向桡背侧发生位移,即背侧型Barton骨折。Orbay等认为当移位>2cm,局部应力会增加>30%,同时可部分转移至尺骨[6],故部分患者可合并尺骨骨折。尽可能达到解剖复位是Barton骨折的治疗原则,其中以尺偏角和掌倾角的纠正最为重要[7]。由于骨折移位后可能出现骨折畸形愈合或桡骨短缩等症状,影响骨折的复位,表现为慢性疼痛、桡腕关节畸形及功能受限[8],且延长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时间,不利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切开复位内固定能够在直视下完成骨折复位,恢复关节面的整齐,但存在手术创伤大、固定不够牢固、手术费用高等缺点,且对于背侧型Barton骨折患者,由于伸肌腱通过桡腕关节,增加T型钢板固定的难度。手法复位合并外固定支架治疗通过牵拉周围软组织使骨折端复位,不仅有效避免成角畸形和桡骨短缩,且最大程度的保留了骨折部位的血运,促进骨折愈合[9]。术后早期即可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不仅能够促进腕关节的功能改善,且可以有效避免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
本资料中,观察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101.33ml,不足对照组的50%,原因为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血运保留完整。但是由于闭合复位外固定过程中,可能引起患肢血运障碍,甚至形成血肿压迫周围神经,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因此应密切注意患肢状况,若发现异常及时切开减压。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腕关节恢复情况、Dienst评分及QLQC-30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整复时,应注意进行足够的对抗牵引,保证前臂肌群的松弛,能够有助于提高复位的成功率。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感染发生率略低于观察组患者。相关研究表明,浅表的感染可以通过针道向骨骼及深部组织扩散,而切开复位内固定能够降低术后针道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10]。
综上所述,对桡骨远端背侧型Barton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能够有效避免损伤骨折周围组织血运,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1 谢江宁,陈静家.两种方法治疗不稳定型Colles骨折的临床分析.临床医学工程,2013,20(9):1137~1138.
2 Capo JT, Rossy W, Henry P, et al. External fixation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effect of distraction and duration.J Hand Surg Am, 2009,34(9):1605~1611.
3 刘毅,陈海云,朱书敏,等.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 .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2012,4(1):19~20.
4 Chung KC,Shauver MJ, Birkmeyer JD. Trend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treatment of distal radial fractures in the elderly. J Bone Joint Surg Am,2009,91(8):1868~1873.
5 高天君,杨达宇.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和石膏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对患肢继发性骨质疏松和关节功能的影响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南,2012,18(3):245~247.
6 Orbay JL,Fernandez DL. Volar fixed-angle plate fixation for unstable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in the elderly patient. J Hand Surg Am,2004,29(1):96~102.
7 陈长青,陈蕊,伦保国,等.两种固定方法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40例效果比较. 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25(3):22~24.
8 李焕新,赵敏,刘新辉.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治疗colles骨折40例疗效观察. 湖南中医杂志,2014,30(8):80~81.
9 庞启雄,张朝驹,白红军. 切开复位内固定以及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法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效果及其对骨质疏松的影响评价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11):1562~1565.
10 马立峰,于浩淼,杨稳,等.桡骨远端骨折对腕关节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医学综述,2011,17(4):559~560.
210000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