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修行的情怀上路

2016-09-12白雨秋

齐鲁周刊 2016年29期
关键词:鸡毛行囊上路

白雨秋

“对付这个世界我有三个办法:沉默、逃避和耍一点花招。”在《尤利西斯》发表后被大肆攻击伤风败俗时,詹姆斯·乔伊斯以这样的方式来解脱——

要脱离现实的一地鸡毛,也有三种解药:离开办公室。离开眼前的城市。离开城市。

多数人三个都离不开,于是,在行囊里置一份修行态度尤为重要。

修行是什么?修行不是鸡汤,不是仪式,不是神秘感,不是以行善为名的不理智扰民。在中国人心中优柔寡断的唐僧与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也许是最经典的修行者,师父的博爱中自有一颗狠心,徒弟的顽劣里藏着几分深情。修行这条路,唐僧求的是真经,修的是正果;悟空求的是自由,修的是心性。凡人唐僧的修行方式是筚路蓝缕,灵猴悟空的修行方式是斩妖除魔。我们既同为肉体凡胎,“置身于世界,不自我弃绝。”大概便是行囊里需要的修行态度。《红楼梦》里宝玉问癞头僧:“师父可是从太虚幻境来?”那和尚道:“什么幻境,不过是来处来,去处去罢了。”

真的修行,是在庸常嘈杂的世界里发现朴素的诗意。南怀瑾曾说:“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止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毛姆在《刀锋》中描写了一个去印度寻找修行意义的主人公,他喜欢印度那种平静、悲悯的气氛,但他最后还是回到纽约这个花花世界开出租车。他并未放弃修行,只是游历让他明白要回到生活里继续追寻。

真的修行,是现实扰攘,我依旧自在清明。日本近来一个叫“高等游民”的词成为大热门,其来源是一部流行日剧。剧中男主人公闭居在家13年,每天就在家读书看电影消磨时光,他认为陶冶情操才是人生真谛。这或许在局外人看起来荒诞至极,但内心浪漫、柔软,活得丰富、充盈,于戏中人而言便是修行圆满了。

真的修行,是领悟到了这个世界深沉的奥秘,即人类的内心是何以浩瀚如宇宙的。这听上去不免宏大得有些耸人听闻,但这正是霍伯这类艺术家的荣耀所在,他热衷于洞悉人类的奥秘,用颜料“拍摄”出种种被忽视的生活秘密。世界上的大部分人自愿沉溺在苦海里,却没勇气逃离,但如果能在行囊里放一份情怀修行,对我们的精神世界是大有裨益的。

生活虽然一地鸡毛,但仍要高歌前进。带着一份修行的情怀上路,自不必问前方在何处,脚下就是当下的去处。

(作者系章丘四中高二学生。)

猜你喜欢

鸡毛行囊上路
水一上路就成了河
水一上路就成了河
鸡毛鸭当树
行囊
捐鸡毛
林宥嘉:军旅回归,重新上路
3D打印汽车上路了
张飞丢鸡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