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美白对虾设施化养殖水处理技术

2016-09-12王芳芳陈萍潘清清章健

中国水产 2016年3期
关键词:蓄水池白对虾投饵

文/王芳芳陈萍潘清清章健

南美白对虾设施化养殖水处理技术

文/王芳芳1陈萍1潘清清1章健2

本文通过南美白对虾设施化养殖水处理技术,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措施保持养殖水质的稳定,实施生态防病。整个养殖过程实现无公害养殖,产品绿色环保和无药物残留,生产出优质无公害产品,从而提高水产品品质、保障食品安全。

南美白对虾是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具有个体大、生长快、营养需求低、抗病力强等优点,对水环境因子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离水存活时间长,是集约化高产养殖的优良品种。位于浙江省三门县蛇蟠乡省级现代农(渔)业综合区内的某公司,从2011年开始建设南美白对虾设施化养殖,现有虾设施大棚高位池72口,采用全池水泥护坡护底、伞式钢丝大棚、薄膜保温、锅底形排污系统等一系列先进设施,并具有完善水处理设施,在养殖过程中对养殖水质和尾水进行综合调控,进一步推进水产养殖节能减排工作,加快现代生态渔业建设。

设施化养殖是我国发展集约化养殖和健康养殖的方向,而其中的水处理技术是设施化养殖的核心。本文对浙江省三门县某公司的水处理系统建设情况和产生的效益进行分析总结,为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水处理技术提供一些参考。

一、水处理系统建设

水处理系统包括源水处理、养殖过程用水处理和尾水处理三个部分。

1.源水处理工艺和设施设备

源水处理设施设备包括水泵池、10组砂滤池(8组一级砂滤池、2组二级砂滤池)、4个蓄水池(2个一级蓄水池、2个二级蓄水池),具体的工艺流程和设施设备见下图:

周边海域水质清新无污染,源水水质良好。源水经过水渠闸门进来后到水泵池,在水泵池通过一级水泵送到一级砂滤池,过滤后到一级蓄水池,一级蓄水池里的水经过30ppm漂白粉消毒后,再次通过二级水泵送到二级砂滤池,从二级砂滤池出来的水到达二级蓄水池,供养殖池进水待用。

源水处理设备中4个蓄水池的总体积达7.4万立方水体,虾设施大棚有72口,每口体积2300立方水体,总体积16.56万立方水体,蓄水池的体积占养殖总水体的44.69%。蓄水池的水容量能满足高位池的进水需要。水源经过沉淀和过滤、消毒以后,再进入高位池,避免水源带来的污染和病原。

2.养殖池中水质综合调控

(1)选用优质饵料,合理控制投饵量

饵料投喂过多会影响水质,过少不能达到增重的目的,科学合理的投饲显得尤为重要。白对虾养殖一般都用颗粒配合饲料,成本较高,约占养殖成本的50%,如何降低饵料系数、采取正确的投喂方式是养殖南美白对虾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饵料的正确投喂直接影响到南美白对虾的增重速度和上市时间。

图1 源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图2 从左到右依次为水泵池、砂滤池、蓄水池

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前期分早中晚(傍晚)一天投喂三次,中后期可在晚上十点钟再增加一次。投饲偏向于傍晚,占一天总投饵量的40%左右。日投饵量根据虾体长,再结合水质变化、是否蜕壳、天气变化等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

饲料中适当添加维生素、大蒜泥、聚维酮碘等,以增强对疾病的预防作用;添加免疫促进剂,可提高虾体的抗病免疫功能。

(2)采用底增氧和水车式增氧相结合技术

在工厂化养殖中要提高养殖密度,必须要有高效的增氧装备和合理的布局。水体溶氧量是水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必要条件之一,水中溶解氧的多少决定着水体容纳生物的密度,在高密度养殖中,残饵和动物排泄物会带来大量的有机物质,增氧就显得尤为重要。单用水车式增氧机难以提供池底充足的氧气,而底增氧技术采用在池底底部铺设微孔管道,把含氧空气以微气泡形式分散到水中,微气泡由池底向上升浮,气泡在气体高压分压作用下,氧气充分溶入水中,这个过程还可造成水流的旋转和上下流动,水体的上下流动可以使因表层光合作用具有丰富溶氧的上层水流入养殖池底层,迅速提高底层的溶氧水平,这有利于池底的氧化反应,加快池底有机物的分解,有效降低硫化物、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达到防病和立体利用水体的效果。另外,水流的旋转还可实现池水的均匀增氧。

图3 圆角方形高位池和中央排污系统

图4 排水河红树林生态带

(3)适当使用水质及底质改良剂。在养殖的中后期,因为投饵量的增加,虾的粪便的增加,使用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微生态制剂能有减缓疾病发生的作用为养殖的成功打下基础。

(4)使用沸石粉沉淀悬浮颗粒

沸石粉能够吸附沉淀养殖水体中的各种悬浮物,起到清洁水体的作用,更加有利于对虾的生长,间接提高了养殖亩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5)有限量水交换

放苗前进水1m深以上,放苗后30天内不换水、不添水,养殖中期逐渐加水至满水位,养殖后期以添水为主,视水质变化适当换水。一次添水量为养殖池塘总水量的5%~15%,保持养殖水环境的稳定。

(6)定期排污

定期排污是水质调控的关键,到了养殖的中后期随着投饵量的增加,对虾的排泄物日益增多,中央排污口附近形成淤泥带,淤泥带中出了排泄物和残饵外,还有病死的虾和蜕皮未遂的虾等,带有大量的病原菌,利用锅底形排污系统能将其及时排出。

高位池池形是圆角方形池,池底呈锅底形,便于集污,具有中央排污系统,定时排污,排污彻底。水车式增氧机不仅可增氧,还可使池水形成环流,便于集污。

3.养殖尾水处理

(1)沉淀池沉淀。尾水排放后,首先让其在尾水沉淀池内得到沉淀,其中的悬浮物能够得到有效的沉淀。沉淀下来的淤泥定期清理,将其挖出来后让其在阳光下暴晒,去其有毒成分。暴晒后的淤泥能够做为土塘养殖的蛏田的添加土。

(2)排水河养殖贝类。在排水河中养殖泥蚶,利用其滤食水中藻类和有机碎屑的生物学特征,能有效减少水中氮磷等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的物质浓度,在净化水质的同时,还可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3)排水河周边种植红树林。红树林原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具有呼吸根,种子可以在树上的果实中萌芽长成小苗,然后再脱离母株,坠落于淤泥中发育生长,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在我国主要生长在海南、广西、广东等地区。红树林素有“海上森林”、“海岸卫士”等美称,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研究表明,红树植物对水体中的N、P有显著净化作用,对汞、铬、铜、锌、铅、砷等重金属以及有机污染物也有较好的净化效果;红树林为海洋生物提供了理想的发育、生长、栖息、避敌场所,会吸引大量鱼类、蟹类等水生动物觅食栖息,繁衍后代,对地区生态起着平衡作用,对保护环境有着重要意义。早在2008年,蛇蟠就开始引进试种红树林,并在河港内种植成功,到现在在排水河周边已形成1万多株的规模。

二、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1)单位面积投入产出分析

2015年第一茬共投入477万元(包括苗种费、饲料费、人工费、水域租金、水电、水质改良类),72个高位池总面积144亩,单位面积投入为:477÷144=3.31万元/亩;出塘收入915万元,单位面积产出为:915÷144=6.35万元/亩,实现盈利3.04万元/亩。

(2)单位虾投入产出分析

出塘成虾47万斤,收入915万元,投入477万元,每斤虾投入为:477÷47=10.15元/斤;每斤虾产出为:915÷47=19.47元/斤。投入产出比为1∶1.92。

2.生态效益

实施水处理技术后,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以“环保”理念为目标,考虑了养殖废水的净化,养殖废水经过沉淀、动植物相结合吸收等过程处理后,排入大海,减少对排入海域的海洋环境污染。

3.社会效益

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措施保持养殖水质的稳定,实施生态防病。整个养殖过程实现无公害养殖,产品绿色环保和无药物残留,从而生产出优质无公害产品,提高水产品品质、保障食品安全。

三、讨论分析

1.由于水处理系统建设投资成本高,大部分设施化养殖企业存在相关配套设施不合理,水净化处理技术不过关等问题,水处理系统建设推广普及受到限制,覆盖率低。但设施化养殖和高效的水处理技术仍是未来渔业的发展方向。

2.工厂化水处理系统建设符合我国水产养殖节能减排工作精神。节能减排是养殖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水处理系统建设有效地解决了节能减排等一系列问题。(1)节水。合理的水质调控使水质比较稳定,减少了进排水的次数,大概能降低10%的海水使用量。(2)节饲。正确合理的投饵,将原来的饵料系数从1.1降低到1.0,按亩产3264斤虾计算,能节约饲料326斤,饲料成本为4.7元/斤,即每亩能节约成本1532元左右。(3)节药。源水经过处理后减少了病原的带入,养殖过程中底增氧技术能提供充足的氧气促进水体无机物的分解,沸石粉能吸附悬浮颗粒。这些措施都能有效稳定水质,进而减少药品的使用频率降低成本。

作者单位:1.浙江省三门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2.浙江省三门县三门湾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蓄水池白对虾投饵
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或者更容易成功
浅谈蓄水池土方填筑施工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精养鱼池不同天气如何科学投饵
精养鱼池如何做到科学投饵
Pico便携式浇花器
Aqueducts
南美白对虾大棚高效养殖技术
投饵机的选用与维护
PP模块化蓄水池在海岛施工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