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信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及运行保障
——以西藏民族大学为例
2016-09-12王娜王亮高屹
◆王娜 王亮 高屹
民族院校信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及运行保障
——以西藏民族大学为例
◆王娜王亮高屹
教学团队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抓手。为培养更多满足西藏地区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本文立足西藏民族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际,对教学团队的建设过程进行了探索,包括队伍结构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最后,提出了教学团队的运行保障机制。
民族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学团队建设
引言
西藏民族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管”)专业自2000年成立以来,根据教育部对信管专业建设的要求,结合西藏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学校办学实际,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不断思考与探索,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培养方案。随着西藏经济迅猛发展,对信管专业学生需求逐年增大,涉及行业越来越多,对学生的创新及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另外,随着我校的不断发展,对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专业的发展及教学质量的提高仅靠教师个人单兵作战是不够的,需要组建团队,整合资源,发挥1+ 1>2的团队效应。[1]
1 教学团队的内涵
所谓“团队”,是指愿意为实现某一共同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团队所发挥的作用远远大于个人作用的总和。[2]
所谓“教学团队”,是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以一些技能互补而又相互协作、沟通的教师为主体,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主要途径,以系列课程和专业建设为平台,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而组成的一种创新型的教学基本组织形式。[3]
民族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民族地区培养各类人才的重任。众所周知,人才培养质量绝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力量及水平。而民族院校普遍存在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学科带头人不足,青年教师比例过重,教师观念更新滞后等问题,这些无不制约着民族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西藏民族大学肩负着为西藏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结合我校人才培养及师资力量现状,探讨如何进行教学团队建设,以团队合力推进教学改革,对培养西藏地区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提供了保障,对推动学院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
2.1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是教学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教师个人为中心的授课方式形如闭门造车。此外,任课教师教学上的独立性使得课程和课程之间未能有效衔接,导致学生难以形成系统性的、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学团队将不同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的教师集合在一起,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以团队带头人为核心,骨干教师为主导,通过传、帮、带,有助于青年教师的培养;团队成员积极展开教学研讨,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促进教学研究与改革,对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4]
2.2提升科研水平
教学团队是进行教学的基础,也是开展科研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在教学团队中,以现有学科带头人为核心,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相互启发,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育人氛围,有利于催化产生创新思想、创新观点和创新成果,有助于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锻炼出一支科研强队,进而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完善科研成果。
2.3培养创新人才
为满足西藏地区对实践创新人才的需求,学校需要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物质保证。实践教学体系及实践教学环境建设是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完善实验室建设、成立实践教学平台,可以保障学生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训练计划项目顺利实施完成;通过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将所学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激发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努力,更加注重自身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满足社会需要。
3 西藏民族大学信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3.1梯队结构建设
梯队结构建设主要包括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等。目前,信管专业教学团队共有教师1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5人;博士5人,硕士6人。师资结构合理,有着明显的学科、科研和人才优势。团队成员稳定,有着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且在年龄、性别、知识结构方面,能够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近年来,在教育部“对口支援计划”支持下,团队结构优势日趋明显。
3.2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教学团队建设的组织基础。[5]信管专业包括信息技术类课程和管理类课程,但信管专业培养的人才,不同于工科的计算机人才,也不同于专业的管理人员,而是连接管理与信息处理的桥梁。各高校信管专业的设立,有的依托于管理学院,有的则依托于信息工程学院。据统计,全国13所民族院校,开设信管专业的有8所,其中有1所设置在管理学院,其他均设置在信息工程学院。所属学院的不同造成课程设置上侧重不同,那么,如何把握信息技术类和管理类课程之间的关系是课程设置的重点也是难点。
在专业发展及学科建设方面,团队成员曾先后走访过西南民族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及武汉大学等,通过交流,为信管专业建设指明了方向。信管专业的发展要依托我院计算机相关专业,形成自己的特色。经过积极探讨与思考,我们进行了课程的系统建设。信管专业课程体系可分为5大模块:公共基础模块、信息模块、技术模块、管理模块和实践模块,如表1所示:
公共基础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信息模块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技术模块则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软硬件及系统开发技术的掌握,管理模块培养学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模块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及组织协调等实际动手能力。将这五个模块有效整合,培养出来的就是信息管理方面的人才,即采用管理的思想方法解决信息化的问题。
(3)二叠系。测区二叠系发育齐全,出露较好,分布于东部鹧鸪江湘桂铁路以南—三门江林场、六座—大塘口—河表—通天岩一带及北部柳城凤山一带,面积约52.93 km2,约占测区面积的6.2%。二叠系除马平组上部属下统外,以上的地层划分为中统、上统,五个组,八个段。
表1 西藏民族大学信管专业课程体系
3.3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教材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造就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教学团队应积极开展教材研究工作,按照信管专业培养计划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确定选用教材及自编教材。选用教材程序要规范,推广使用教育部规划教材、国家级重点教材。编写满足教学改革和学科专业发展需求的教材;建立并完善信管专业核心课程习题库、试卷库;编写与课程配套的实验教材。
目前信管专业实验上机内容较为匮乏,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迫切需要一套规范的实验教材作指导,团队应将编写实验指导书、实验大纲作为教材建设的首要任务。
3.4教学改革立项建设
高质量的教学改革研究成果来自持续深入的教学研究,教学研究是进行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教学团队需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相互交流探讨,相互借鉴启发,积极争取各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相关研究成果在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同时,也促使学术水平的提升。我院信管专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重点不突出、课程实践性不强。因此,需要集中精力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改革。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课程建设。
3.5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在团队带头人领导下,经过探索思考,构建了由课程实验、集中实践和拓展训练3大模块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中:课程实验包括学科基础课实验、专业基础课实验和专业方向课实验;集中实践包括各类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拓展训练包括军训、“大创”项目指导、课程强化训练。
校内实践中心可以初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为校外实践打下基础。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不但可以解决学校在设备、场地等方面的困难,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科研实践提供了平台,促进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
4 教学团队运行保障
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6],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目前高校教学团队在运行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如:成员缺乏积极性、协作意识不强、行动流于形式等。为确保团队工作顺利开展,需建立有效的团队运行保障措施。[7]
4.1明确团队阶段目标
目标是行动的方向,明确的团队目标有助于增强团队成员的向心力、协同力,促进形成良好的组织文化。为此,团队带头人需制定团队建设目标规划,并组织实施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结合环境变化,需对分目标进行不断修正。
4.2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教学团队的顺利运行离不开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如:团队带头人职责、教师培养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经费使用制度等。完备的管理制度,使一切工作有章可循,有利于团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3完善考核和激励机制
合理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可以充分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使其保持旺盛的科研精力和饱满的工作热情,竭力发挥个人才智及潜能,从而增强团队凝聚力、创造力及竞争力。相关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需在团队建设过程中,不断积累探索,逐步完善。
5 结论
民族院校教学团队建设既要遵循一般规律,又要意识到其自身的特殊性。本文以培养信管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对信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根据我校的人才培养与办学特色,有效开展我院信管教学团队建设,创建良好的实践平台和育人氛围,有利于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也为我校信息工程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1]王正斌,汪涛.高校教学团队的内涵及其建设策略探讨——西北大学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3):75-77+86.
[2]生延超.高校教学科研团队的组建及运行保障[J].教学研究,2008,31(3):215-218
[3]王志蔚,张彩云等.近年来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述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32-36.
[4]刘建凤,武宝林.高校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3(4):80-82.
[5]张学洪.基于精品课程的地方高校特色教学团队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2(8):31-33.
[6]马廷奇.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策略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7(11):40-42.
[7]李运庆.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方法与途径[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7):66-68.
※所属项目:西藏民族大学2015年校内教改项目:角色扮演法在信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胡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