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果真“国家越强大越要韬光养晦”吗?

2016-09-12王洪光

同舟共进 2016年9期
关键词:吕后邓小平外交

王洪光

同舟共进》2016第6期刊登的文章《国家越强大越要韬光养晦》(下文简称《国》文),从中国千年外交史的角度得出“韬光养晦”是中国外交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古代留给我们的外交智慧,“韬光养晦”不会过时,将伴随中国崛起的全过程,而且中国崛起后仍然是中国对外战略的自觉选择。笔者并不同意这个观点。

【要“韬光养晦”,也要“有所作为”】

什么是韬光养晦?按该词的本意,韬光即隐藏光芒、锐气、才华和能力;养晦即修养、反省,完善自己,提升内功。另一方面,韬光养晦也包含了一定的消极因素,即不作为。

邓小平在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多次使用“韬光养晦”这个词。当时面对世界局势的大分化、大动荡、大改组,如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社会主义阵营瓦解,国内发生政治风波;中国共产党除了面临国际“大气候”,又面临国内“小气候”。国际国内的一些人认为,中国应带头扛起社会主义阵营的大旗,有论“只有中国才能救社会主义”。在这样有关社会主义存亡、中共存亡的险恶形势下,邓小平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对,我们千万不要当头。概括之,就是要韬光养晦。不久又修改完善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对、决不当头、有所作为”,至今仍是我国外交战略的主要指导方针,简称“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但若把“韬光养晦”从邓小平针对当时的国际国内局势和具体语境中抽离出来,放到我国千年外交史的过程中,作为我国外交的“优良传统”,则违反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是不合适的。

“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是改革开放以来贯彻独立自主和平外交路线的两个方面,两者相反相成,需要韬光养晦时即韬光养晦,需要有所作为时则有所作为,不能只提“韬光养晦”,而不提“有所作为”。邓小平正是这么做的。1979年改革开放启动不久,“文革”造成的烂摊子还来不及收拾,北方边境有苏联陈兵百万,在国际国内形势都不利的情况下,邓小平下决心教训不断挑衅的越南,毅然发起自卫还击作战,打出了国威军威。之后,越南与我国签订了“两国陆界协定”,几十年和平环境下未能完成的划界获得成功。1984年在香港回归问题上,邓小平对英国撒切尔夫人明确香港必须驻军,言明“我们不做李鸿章”,并严厉批评了在香港驻军问题上态度模糊的我国外交高层官员。1988年为反击越南对南海岛礁的侵占行为,邓小平决定发起南沙海战,从越南手中夺回永暑礁等6个岛礁。

所以,提出“韬光养晦”的邓小平,在“有所作为”方面决不含糊。我们贯彻执行邓小平改革开放的外交路线,决不能只要“韬光养晦”,放弃“有所作为”。而且随着我国的发展壮大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好转,“有所作为”的比重应越来越大,而不是相反。

【“韬光养晦”是我国千年外交的光荣传统吗?】

我们再看中国千年的外交史。“韬光养晦”是不是我国的光荣传统?笔者认为不是,充其量只是一种策略手段。我们先从《国》文所举匈奴冒顿单于冒犯汉高祖刘邦遗孀吕后的例子说起。刘邦死后,匈奴用本民族“收继婚”习俗,欲“兄弟死,皆取妻妾之”娶吕后。吕后大怒,欲杀来使,并发动大军攻打匈奴。季布急谏,吕后幡然醒悟,以哀求的话语向冒顿单于求饶,躲过冒顿进攻汉朝一劫。其实,这一事件另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当时刘邦称帝后,因与项羽厮杀多年,山河破碎,百废待兴,理应休生养息,恢复国力。但分封的异姓王造反,刘邦不得不一再起兵平定叛乱。这时汉朝国力极弱,根本不是匈奴的对手,刘邦反击匈奴入侵反而被围白登山,不得不与匈奴议和。吕后放低身段,委曲求全,实为不得已而为之。说吕后是“韬光养晦”,不如说她是“卧薪尝胆”更为准确。汉朝用“韬光养晦”获得的几十年战略机遇期,发展壮大,到了汉武帝一朝,大败匈奴,也报了当年吕后委曲求全的一箭之仇。汉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汉将陈汤灭北匈奴,从而结束了汉匈百年大战。陈汤发出的“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呈现了渴望胜利的大无畏民族气概。如果没有后来汉朝对匈奴的大获全胜,那么吕后的韬光养晦,又有什么意义呢?还会有今人赞赏的汉唐气象吗?

此外,也不能把“和亲”看成是“韬光养晦”。古代中原政权大多秉承儒家治国理念,推崇“王道”,反对“霸道”,反对穷兵黩武,节制对外用兵。所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用兵也是力争“不战而屈人之兵”,把“伐兵”“攻城”作为下策、下下策。所以,“招抚”(包含羁縻、封王、赐爵、互市、和亲等)和“征伐”从来都是中原政权统治者与邻国保持正常关系的软硬两手。明朝张居正说,外族如狗,“摇尾投之以骨(即招抚),狂吠则击之以棰(即征伐)”。不能把招抚性质的“和亲”看作是韬光养晦。

唐朝时,朝廷与吐蕃的战争时打时停近200年,中间有唐朝强势的时候,也有吐蕃强势的时候,唐朝并不总是强国。唐太宗时期,吐蕃首先对唐朝动武,攻取唐朝松州,唐朝不得不发起反击,松赞干布败退。正是在这一胜利的前提下,唐朝同意了松赞干布“和亲”的要求,才引出来汉藏历史上文成公主赴藏的一段佳话。130多年后的唐代宗时期,吐蕃再次发起对唐战争,侵占河垅,攻入首都长安,严重威胁到唐朝的生存。说李世民对突厥“称臣”12年,与史实不符。历史学家李树桐在《唐史考辨》综合大量史料,证明唐向突厥称臣,系由当朝宰相许敬宗任中书舍人等职兼修国史时伪造。后人对许修史的评价是“曲从迎合,曲直不正”,一般不作引用。把当时史实放到更大的范围和更长时间来审识李世民的文韬武略,决不是一个“韬光养晦”能评定的。他作为中国历史上不多的有为帝王,更多的是杀伐决断。他在位20多年,不断对外开疆拓土,北灭东突厥和薛延陀,西平高昌、龟兹、吐谷浑,东征高句丽,在运用“征伐”和“招抚(含和亲)”软硬两手上,更多的是“征伐”,并将征伐取得的战果,用“和亲”等招抚手段加以巩固,尽量与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民族人民尊为“天可汗”。“韬光养晦”在李世民的辞典里,充其量只是一种策略层面上的手段,无法与战略层面的“征伐”和“招抚(含和亲)”相提并论。

【“韬光养晦”激发不起“敢于亮剑”的民族精神】

笔者还想再举一个例子,就是北宋时期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富庶的宋朝却有最弱的军队。宋辽战争在打成僵局,形成你吃不了我、我也吃不了你的局面后,宋朝乘一个战术级别的小胜,与辽国在澶渊签订了一个和平条约,条约规定宋朝每年贡辽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这个条约的内容,一看就是一个不对等的丧权辱国条约,现在大部分人也是这么看的。但从更长的历史时期来看,笔者认为宋朝每年付出的“赔款”不过占到宋辽战争宋国军费开支的1%,于财大气粗的宋朝来看,不过是九牛一毛,却换来了百余年的和平。条约实现的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但此做法也有消极的一面,造成了长远的恶果,宋朝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忘战去兵”,禁军“武备皆废”,宋朝武将的地位大大低于文官,在宋朝科学技术、文化经济空前大发展的情况下,其军事却止步不前。军事装备在火药应用居于世界领先的情况下,并没有转化为先进的战斗力。尽管涌现了杨继业、曹彬、韩世宗、岳飞、王坚、文天祥等青史留名的民族英雄,但宋朝还是被蒙元用武力灭亡了。同样在和平氛围里浸润了百十年的辽国,被金国所灭,还早于宋朝150多年。一个“澶渊之盟”,害了两个国家。

在世界史上也有一个相似的例子。公元前3世纪,地中海南岸有一个以商业为立国之本的国家迦太基,他们有一个卓越的统帅汉尼拔,但国家统治者却不支持汉尼拔对罗马的攻伐。当汉尼拔攻进亚平宁半岛,却得不到后方的支援,功亏一篑。迦太基的统治者相信金钱的力量,他们花大把的金钱雇佣别的民族替他们打仗。尚武的民族精神在金钱中销蚀,国家也在“韬光养晦”中沉沦,最终被罗马所灭,如今只剩下在突尼斯的迦太基古城遗址。

再如明末崇祯皇帝想“韬光养晦”与满清休战,而受“清流”“愤青”的裹挟而不得,只好硬着头皮打下去,结果灭亡的故事。其实,清朝作为外族政权,要消灭明朝中原政权,双方实力的此消彼长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明政权到了崇祯一代,已是气息奄奄,朝不保夕,清军还没有入关,明朝已被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推翻。所以崇祯在灭亡的最后时刻,不论对清是“宜战”还是“宜和”,都摆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即使假设与清政权完成了议和,明清两国实现了休兵,但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能与崇祯议和吗?清军入关不入关,明朝都躲不掉覆灭的命运。

古老而文明的中国,在数千年军事实践活动中,创造了本民族特有的武德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理想和文化内涵,深刻影响和塑造了中国人勤劳勇敢、坚韧不屈、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而“韬光养晦”尽管有诸多好处,却激发不起“敢于亮剑”的民族精神。只是韬光——隐藏锐利的光芒,养晦——眼睛向内,修身养性,而没有之后的“三年不鸣,一鸣惊人”,这样的韬光养晦,不要也罢。

【当前要把以“韬光养晦”为主,转变为以“有所作为”为主】

我们再把千年的外交史拉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当代。中共领导的当代中国外交史,经历了一个从弱国贫国到相对富国强国的过程。在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是真正的“资深外交家”毛泽东、周恩来、陈毅、邓小平的领导下,制定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奉行了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1950年代,中国指挥员指挥中越军队,打胜了奠边府等一系列战役战斗,帮助越南把法国人赶了出去。1960年代,组织援越抗美,把50万美军赶出越南。1962年,中国发动了对印自卫反击作战,其中既有有所作为的“有理”“有利”,也有韬光养晦的“有节”,战争艺术和外交艺术结合之完美,堪称经典。这一仗使中印边境平静了半个多世纪。1969年,面对苏军对我北境陈兵百万,我硬是在东北边境还击苏军挑衅,打了珍宝岛之战。1974年,中国正在搞“文革”,弱小的南海舰队,反击总吨位数倍于我的南越海军,夺回了西沙群岛,这才有今天我国在南海的布局。

笔者认为,“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作为中国大国外交的两个方面,共同为中国的崛起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就目前来说,“有所作为”的分量已经开始超过“韬光养晦”的分量,应逐步形成以“有所作为”为主导的外交路线。一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有了飞速发展。有的学者说:“中国会再次形成自己的地缘政治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不以中国领导层的意志为转移。要中国放弃这种影响力,不仅中国做不到,美国也完不成。”二是中国经济体量太大,GDP已经超过日本一倍,可能在下个10年超过美国,客观上已不允许我“韬光养晦”。三是从主观上看,在我国崛起的过程中,有大量权益需要维护。比如从产品的竞争到市场的竞争,再到规则的竞争。我们有能力参与到新的规则制定中去,营造更好的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筹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提出了“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并在上合组织、金砖五国、G20峰会、亚投行、人民币国际化等一系列战略性举措上,取得了重大进展。面对美、日、菲、越等国咄咄逼人的包围战略,我舰机进入钓鱼岛12海里巡航,设立了东海防空识别区,在南海吹沙造地和建立基础设施。这些不仅是“有所作为”,而且是“大有作为”。

(作者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

猜你喜欢

吕后邓小平外交
一个发飙斗狠近乎疯狂的女人——吕后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吕后与审食其关系简辨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陪你一起读历史(4) 大汉女当家吕后
红色读物
邓小平总书记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