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一步推动改革
2016-09-12
自邓小平南方谈话至今已20余年,此间,中国持续推动改革开放,经济腾飞,国力增强,民众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然而与此同时,改革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在此背景下,我刊访谈了三位改革见证者,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对如何进一步推动改革的想法。
改革开放的三个十年
从一个老报人的眼光看,我认为改革走了三个十年。
第一个十年是1979年到1989年。这个十年是上下一心,推动各个方面的改革——从农村开始推到城市,又从城市的经济推到科技、教育、文化、军事等方方面面。那是理想主义的改革开放。
第二个十年是从1992年十四大到2002年十六大。在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指导下,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这十年是在江泽民和朱镕基主持下,奠定了市场经济改革的基础,建立了框架。1993年召开了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随后,1994年朱镕基主导推出了六大改革,应该说在1994年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第一是税制改革,就是地方税和国家税分开的分税制改革;第二是投融资体制改革;第三是改革外贸体制走向,以前外贸一直是国家统一的,现在给民间了,民间的外贸很快就起来了;第四是金融体制改革,银行改组,中央银行、政策银行和商业银行分开了;第五是国企改革抓大放小;第六是行政体制改革,特别是国务院开始把计划经济体制各种具体的专业部门裁掉了。到了1998年金融危机时,朱镕基推动了住房制度的改革。取消了福利房,住房市场化的道路拓开了。
所以从这里开始形成真正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一是外贸放开,大大推进了对外贸易、创收外汇;二是房地产改革带动了家用电器、家具业、装修业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全国人民消费水平的提升;三是加大投融资,推动全国高速公路、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三驾马车”振兴了当时的经济,抵御了东亚、东南亚金融危机,做到了人民币真正不贬值,那时候能顶住是真的不简单。就这样保持了十年二十年。到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十年,江、朱主导加入WTO,这些基础是功不可没的。
改革第三个十年是2002年到2012年。这十年间,GDP从12万亿增加到了52万亿。加入WTO给了我们一个发展经济的平台。原来我们担心农业要垮台,意识形态要受冲击,但加入WTO后,尝试下来发现反而推动了我们自己的经济快速发展。
改革是上下结合、同心推进的结果
回顾这三个十年,我总结出三条基本经验:
第一,以开放倒逼改革,用开放冲破思想的牢笼。这是很重要的一条。第一个十年开放4个特区,第二个十年开放浦东,第三个十年加入WTO,更大范围地投入到国际经济发展全球化中,所以中国改革一定是和世界紧密联系的,营造一个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国际环境,是邓小平主导改革时最关心的事。1977年,邓小平开始主导改革,前后20年。他一出来就到处外出访问,最早到尼泊尔、缅甸,然后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接着是日本、美国,他先改善周边环境,然后重点突破中美关系、中日关系。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回忆录写得很清楚,他和邓小平会谈时,他感到很惊讶,觉得邓个子不高,但是个世界级的政治家。
1978年,邓小平访问日本,看了日本的钢铁厂、汽车厂、高铁、新干线,他说他的现代化知识就是从日本学来的。后来他推进了《中日友好条约》的签订,我们顺利同日本改善了关系。1989年面对西方经济制裁,邓小平出来做工作,也是做美、日的工作。日本最早在1990年7月就恢复了给中国的第三批日元无息贷款。10月,时任日本首相就成功访华。后来日本还是最早主张中国加入WTO的。
由此可见,改革开放的前20年,邓小平非常注意营造一个对中国有利的国际环境。特别是美国和日本,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对我们帮助最大的国家,期间虽然偶尔有些困难,但克服后,都能顺利改善中美关系、中日关系。
第二,改革开放都是思想解放开头的,特别是舆论先导。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光明日报》和胡耀邦同志主持的《理论动态》,党校起了主要作用。第二次就是“皇甫平事件”推动了邓小平南巡。邓小平当时的话今天依然管用,改革开放中,主要是防止左,警惕右,这是非常明确的指导思想,十四大也写进党章了。我觉得这条是改革的基本经验。
加入WTO的时候,朱镕基是领头人,美国贸易代表团第二天就要走了,当晚11点,朱镕基亲自出来谈判,在谈判和妥协中,最后才顺利加入WTO。如果那时候延迟了,可能到现在都还没进入。后来也是以开放倒逼改革,废除了与WTO不同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几千个条例。这是一个伟大的决策,在关键点上对中国经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第三,改革从来都是上下结合的,以广大群众、广大干部的创造性、积极性、敢闯敢试为基础,才有中国改革道路的开辟。如果都是上面下来的政府告示,老百姓哪有积极性去呼应?回顾这三个十年,就会发现改革都是上下结合、同心推进的结果,统一认识,然后推进改革,改革的动力来自基层干部,来自群众。(本文由本刊特约记者凌绝岭整理)
罗一民:改革的内在动力至关重要
罗一民,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我想结合我当年从事地方工作的体会,就改革谈一点想法。我觉得改革应该注意这几个问题:
第一,改革要有内在动力。谁都知道改革很重要,可为什么有时候改革似乎存在波折或停滞不前,或是有人在干,有人在看?这就是内在动力的问题,而且改革若要成功,其内在动力要上下左右都有。回顾上世纪80年代,我们都是满腔热情的,都希望如果有改革的机会,我也来参与,就像战士上前线一样,很激动。为什么当时从上到下都有一种改革热情和内在动力?从高层看,经过十年动乱后,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社会秩序混乱,党内的思想也很乱,党的权威性、党的威信都降到了低点。邓小平复出后,他觉得不改不行了。下层也有内在动力,因为吃大锅饭、吃计划经济的苦头太多了,都一穷二白,老百姓发自内心地希望改革,最后自然而然汇入改革的洪流中。当时理论界也呼应了改革的形势,学者专家为了回答改革的问题,阐述改革的合理性、必要性,热情都被激发出来了。所以那时就出现了生机勃勃改革的大好局面,虽然也有波折,但总体局面非常好,上下左右都有改革动力。
1999年我到南通当了一年常务副市长,随后当市长、书记,干了10多年。那时,改革开放的第二个十年虽然不像第一个十年那么热气腾腾,但惯性动力还是存在的。从中央来讲,当时瞄准了建立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必须要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就必须进行体制和机制改革,往市场化方向走,甚至要想尽办法和国际惯例接轨。上层的动力传递到中下层,传递到书记、市长、县长的时候,就有了考核导向,它要求你改,不改不行。其次,下面的老百姓也攀比:隔壁的苏州怎么发展那么快啊,怎么后来扬州也超过我们了?老百姓为了生活质量的提高,也逼着你要搞发展、搞经济。我们处在两头压力下,就要考虑怎么把经济搞上去。
在改革中要有一些理性的理论思考,虽然不一定是思想家、理论家,但主政一方的同志有点思想理论的思考也很必要。要害是体制机制问题。我们当时就强调一旦占领了体制机制的制高点,也就占领了改革的制高点、占领了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什么人流、物流、资金流都会流向你这里,否则什么流都会反向流走。这个制高点怎么占领,那就必须改革。当时我们想,就是要改两个方面:一是政务环境,一是经济环境。把这两个环境搞好了,把这两个机制搞活了,制高点就来了。
从经济环境讲,一定要让民营经济充分发展,想改变经济环境,必须为非公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除了导向、理念和号召上这样讲,还要有一整套措施,有的措施还要与时俱进。第二是抓紧时机搞国企改革和改制。没有外资和民营经济跟国有经济比较的时候,国有经济怎么都是好的,一旦比较,弊端就出来了。弊端至少有两个:第一是没有和人们的实际利益挂钩,上上下下没有内在积极性。第二是没有自主权,想决策也由不得你。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改革和改制,而且改得越快越好,必须实打实地把机制弄活,环境搞好。
同时,我体会很深的一点是,从政府的角度讲,这些改革都要靠政府去运作,政府不作为,还是按惯性做下去,那就没法指望改革。改企业、改环境的同时,一定要改政府本身。改政府本身也要有一整套思路,不是咋咋呼呼、乱喊乱弄就行的。第一要搞绩效考核,把改革任务、发展任务分解后,看谁做得好,做得好就表扬重用,做不好就批评调整,而且要和机关干部的工资奖金挂上钩。绩效考核导向一出来,形成上下互促互进的激励机制,改得好有名有利,改得不好名利双失。另外,也要简政放权,要搞行政审批的改革,能放的尽量放,能合并的尽量合并。
现在改革进入深水区。以前改革的动力中利益占了很大的比重,现在既要有利益动力,还应有认识动力,或叫道义动力。大家都知道,改革要有实惠,要有利益,但如果光讲利益,以前该有的实惠现在也用得差不多了,再要有也就难了。这种情况下,就既要讲眼前利益,也要讲长远,讲全局,更重要的是讲共识,讲道义。这个就要引导,就很复杂了,中央有中央引导的内容,中层有中层的,基层有基层的。引导好了大家才能形成新的内在动力,即内在的自觉性,才能改得起来。
第二,改革一定要不断地解放思想。实践证明,解放思想就是改革的先导和前提。改革说穿了就是破旧立新,要破旧立新,首先要认识到旧在哪里,旧有什么不好,新在哪里,有什么好处,这本身就是一个解放思想的过程。不先搞思想上的解放,就没办法破旧立新,就没办法改革。所以真改革的人一定是思想解放的人;光喊改革的口号,思想不解放的,一定是假改革,或是误解了改革,觉得改革就是简单的一两个动作就行了。一定要靠思想解放为改革鸣锣开道,保驾护航,改革才能可持续地开展下去。
第三,改革一定要求实效。这个实效是要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而且是可持续的。最主要的是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不能凑热闹、赶时髦制定些空架子政策,不要求轰动效应、虚假政绩,更不能满足于一些口号,那样人民是不买账的,会适得其反。看当年一些所谓的改革明星或知名人物,都是理念很新,口号很响,标新立异,但现在回过头看,其中许多东西经不起历史的检验,也经不起当地群众的检验。
第四,改革要把握整体方向。大家都说要改,但到底往哪个方向改?现在已不是1980年代了,不是简单地看到问题改一改、动一动就行了,改革的总体方向一定要把握好。十八大对改革的问题讲得非常到位,提出了正确的方向,也很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响应中央号召,我根据自己做的一些调研和多年的体会,写了一篇文章,题为《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后来刊发在《光明日报》头版的“光明论坛”栏目上。
文中我提出了几点,第一是经济改革一定要按市场化的方向,决不能后退。现在市场化不是已经到位了,而是远远没有到位。第二是政治改革一定要民主化,是社会主义的民主,包括要发挥人大政协的功能。凡是违背民主化方向的都不是正确的方向,也不是真正的改革。第三是十八大强调的文化改革,其方向应是文明化,要符合当代世界的历史文明的大趋势。第四是社会改革,关键在于法制化,这不是简单的维稳,维稳很辛苦且容易适得其反。第五是党自身的改革,方向应是科学化,加强党的领导的前提是改善党的领导,这就要归结到党的工作机制、领导机制和执政方式的科学化改革上。(本文由本刊特约记者凌绝岭整理)
萧功秦:中国为何能取得今天的成功
萧功秦,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
改革是不断试错的过程
作为一个历史学者和政治学者,我想从比较宏观的角度来解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和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过程。
可以肯定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170年中发展得最好、国力最强的时期。记得改革开放10年后,我到新加坡做访问学者,见到了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的主任,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中国现在的国运很好。我是第一次从外国人的角度来看他们对当今中国的评价,后来每次演讲、报告,写文章,我总喜欢引用这段事实。从鸦片战争爆发到改革开放前的这一段时间(1840~1978年)有14个十年,如果以十年为单位来比较,这近一个半世纪里,中国的国运充满苦难、灾变与挫折。改革开放30年的成功与此前形成鲜明反差。
为什么邓小平改革取得成功,使得中华民族焕发出如此巨大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力量?关于邓小平的基本思想,用一位前国家领导人的话来说,概括起来就是两点:一、党的执政地位不容挑战;二、只要能对人民生活好的所有制,都可以拿来借鉴。正是这两句话,通过借鉴所有制,用党的执政地位来搞市场经济,就出其不意地促成了如此强大的生产力的释放与发展。什么是邓小平模式?就是用实事求是作为基本原则,用执政党强大的执政能力组织资源、动员资源,用这样的杠杆来推行现代化,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
自改革开放以来,执政党提出了“三个自信”的问题: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它并不是指建国后计划经济时代的自信,而是指对强势政府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自信,“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而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则是对“坚持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正是邓小平所奠定的发展模式,使我们民族焕发出强大的竞争活力,形成中国现在昌盛的国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际上体现的基本特色就是通过强势政府来实现改革,来发展经济的活力,让人民能够富起来,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可以说,这是170年来中国对现代化道路探索的集体经验的结晶,也是我们民族经历无数痛苦、苦难、挫折与失败而获得的民族经验。
自邓小平以来的几届领导人,为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方面都有不同的贡献。毛泽东之后,邓小平继承了共产党的组织力量,通过扬弃的方式,把不利于实现现代化的东西舍弃,恢复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方针,尤其是通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课来发展经济。
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实际上也是沿着邓、江、胡的方向,他的“四个全面”也是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的。可以说,它是邓小平模式的新版本,更强化了党在引领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
改革不能脱离常识理性
30多年的改革经验当中,最核心的就是四条经验:
第一,坚持改革开放的强势政府。我特别强调强势政府,这在政治学和经济学当中可以理解为国家能力,即国家实现意志和既定战略目标所具有的能力,弱势政府是没有这个能力的,弱势政府也无法引领这么大的国家实现现代化。中国这么大的国家需要一个强势政府,并强调强势政府的功能。
第二,实事求是的原则,或说是常识理性摆脱了意识形态的教条。邓小平思想的核心就是实事求是为基本原则的常识理性,来代替左的教条。邓小平的文献中,第二卷和第三卷加起来将近一千页,其实概括起来就是四句话:第一句,社会主义是为了让人民的生活好起来,即共同富裕。第二句,让人民富起来就是要发展生产力,不是搞阶级斗争。第三句,要发展生产力,就是要改革开放。第四句话,要改革开放,必须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最核心的是共产党的领导。这四句话都是常识理性,都是摆脱了左的教条后的我们民族的集体经验。
邓小平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通过拨乱反正,用实践理性和常识理性摆脱了教条主义、乌托邦的浪漫主义和宗教性狂热的干扰,实现用常识理性思考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邓小平最重要的核心经验,就是“超越左右”,用中道理性,来引导现代化。邓小平说过,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他也说过要“做明白人”,所谓的明白人,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但绝不能把意识形态作为教条,绝不能用教条干扰对具体问题实事求是的判断。
第三,尊重社会多元、经济多元、文化多元,通过社会多元、经济多元、文化多元,激活整个民族的创造力和竞争活力。让社会个人、企业、地方与单位,从铁板一块的单位所有制中解放出来,形成鲜活的竞争局面。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经验,文化、经济、思想、社会的多元,本来就是几千年来人类社会的常态,尊重多元,就是尊重人类文明的常识。让多元文明的常态与强势政府的有效管理相结合,就会形成巨大的发展驱动力。
第四,开放性的制度创新。从问题出发倒逼改革,从实践中找办法,办法有效果就上升为政策,政策行之有效,就逐渐上升为约定俗成的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不是封闭的,一成不变的,也不是根据书本中的教条设计的,更不是人们拍脑袋拍出来的,而是问题倒逼过程当中,在实践中,通过试错的方式产生的。这种开放性的制度创新需要两个前提:一是一定是常识理性起作用,二是要尊重社会多元,尊重社会创新,只有二者相配合才能实现目标。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那么多的制度改革之所以不断取得成效,就是因为这是开放性的制度创新,而不是拍脑袋,不是用建构的理性或乌托邦的设想来解决问题。
谈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这就是我总结的四条:强势政府、常识理性、尊重多元、开放性的制度创新。从这个角度看,我觉得只要我们坚持这些原则,不断反思改革开放前140年的经验教训,铭记这30年来积聚的集体经验,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实现伟大复兴的目标,并向社会主义更高的民主新文明阶段迈进。(本文由本刊特约记者凌绝岭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