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消费:引领家禽生产方式的回归
2016-09-11王晓峰
(王晓峰)
品质消费:引领家禽生产方式的回归
一、蛋鸡散养、肉鸡慢长是养殖方式的回归
欧盟禁止蛋鸡传统笼养已经4年多了,其散养鸡市场份额正在增加,但是鸡蛋供应与消费量并没受到影响。就连倡导走集约化养殖之路的美国,现在也开始考虑改变原有的蛋鸡养殖方式,因为从2015年开始全美最大食品制造公司通用磨坊和美国第二大谷类早餐企业家乐氏公司、全球知名餐饮公司麦当劳、全球最大的食品制造商雀巢公司都不约而同地宣称,要逐步把供应美国市场的产品所使用的鸡蛋全部换成“非笼养鸡蛋”。虽然这个过程会很漫长,也不一定会进展顺利,因为蛋鸡饲养方式的改变不会一蹴而就,食品公司的态度也没有得到蛋鸡生产者的积极响应,但是至少从消费层面来看,美国市场也开始接受在欧盟市场广受欢迎的“非笼养鸡蛋”。
与蛋鸡市场的表现不同,肉鸡行业的转变步伐也许会快一些。此前美国肉鸡产业花费数十年来研究促进肉鸡生长速度的方法,而如今一些顾客则在寻求愿意减缓鸡只生长速度的生产商,全食食品和星巴克集团断定,他们的顾客会愿意为高价的、生长更为缓慢的鸡买单;而世界三大肉鸡育种公司安伟捷、哈伯德和科宝均表示,尽管这部分肉鸡所占的市场份额还相当有限,如果消费者选择向慢生长肉鸡转变,他们都会将慢生长肉鸡品种的遗传资源准备到位,可见其反应速度之快。
二、回归不是行业倒退,是基于消费需求变化
如今,追求产蛋率、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是家禽行业的主流,因为这样才能达到高产和效益最大化。欧美市场对于散养鸡蛋、慢速生长肉鸡需求量的增加,看似行业发展的一种倒退,其实表明了消费者的品味在向更加人性化和天然的食品和农场实践进行更为广泛的转变,在市场消费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育种公司和家禽生产企业主动求变也是形势所需。
以国内大量养殖的白羽肉鸭为例,据了解,普通白羽肉鸭38天出栏,料肉比一般为1.75∶1,行业内也有企业到45~48天出栏,料肉比会达到了2.7∶1左右,按当前饲料价格成本计算,每只饲养成本可能要增加3.5元左右。这种延长出栏周期的做法看似背离了市场主流,但是却有其存在的空间,因为产品在终端市场上的消费体验是不同的,增加的成本可以通过特殊的销售渠道和市场售价来弥补,这也是市场差异化的重要体现。
三、品质消费时代彰显产品的差异化、个性化
我国家禽生产和消费市场呈现多元化的特点,目前市场上虽然快大型白羽肉鸡、白羽肉鸭、高产蛋鸡品种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黄羽肉鸡、土鸡、土鸡蛋、麻鸭等特殊产品并不缺乏市场基础,这些家禽品种大多还是采取传统养殖模式。近年来,在引进吸收国外品种和技术、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肉鸡、蛋鸡、肉鸭很快达到了高产的目标,在解决了市场短缺的问题后产能过剩日益明显,引起了行业内外的广泛重视。从营养角度来讲这些产品并非不好,而是在差异化、个性化方面偏离了消费者的心理,因为市场价格是最有说服力的。在当前国内进入品质消费的时代背景下,现有的家禽产品供给体系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的能力相对较差,中低端、大众化产品过剩,高端、个性化产品供给不足,市场细分给差异化竞争创造了更多的机遇。现在国家提出供给侧改革,其核心是推出更能满足需求的好产品,以解决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问题,相信这会给家禽业生产带来更多的红利,主动适应形势发展者将率先抢占价值高地。
(王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