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GT不同干预措施对2型糖尿病预防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6-09-11王芩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甘油三酯收缩压腰围

王芩

[摘要]目的 探讨血糖耐量受损不同干预措施对2型糖尿病预防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樟木头医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诊治的IGT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60例实施单纯生活干预,B组60例实施单纯药物干预,C组60例实施综合干预,比较各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各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舒张压、收缩压、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降低(P<0.05)。B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舒张压、收缩压、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糖尿病发病率、并发症发生率、相对危险度低于A组(P<0.05)。C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舒张压、收缩压、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糖尿病发病率、并发症发生率、相对危险度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 与单纯生活干预、单纯药物干预相比,综合干预2型糖尿病的预防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单纯生活干预;单纯药物干预;综合干预;2型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11-137-04

血糖耐量受损(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是一种处于正常葡萄糖稳态和糖尿病之间的异常代谢状态,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多项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在IGT或糖尿病前期人群中,进行有效的干预如生活方式干预和(或)药物干预,可降低该人群发生糖尿病及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但不同的干预措施,取得的预防效果是有差别的。本研究将IGT患者180例随机分三组,分别实施单纯生活干预、单纯药物干预、综合干预,针对干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樟木头医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诊治的IGT患者180例,入选标准:符合WHO定义的IGT标准,年龄40~65岁,行动方便,既往无DM,空腹血糖在6.5~7.0mmol/L范围内的人群作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75g葡萄糖负荷2h后血糖在7.8~11.0mmol/L之间者。排除标准:甲亢、皮质醇增多症、妊娠期糖尿病等继发性IGT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随机分组方案经伦理委员会通过及患者知情同意,A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28~61岁,平均(45.6±7.0)岁。B组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25~62岁,平均(45.1±8.0)岁。C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23~60岁,平均(44.9±7.5)岁。各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A组实施单纯生活干预,在原有活动量的基础上,指导患者每天运动(包括运动方式、运动次数、运动持续时间、运动强度等),增加的活动量要多于每日1~2个运动单位(1个运动单位相当于消耗80千卡热量),必须使消耗的热量达到规定的有效运动量。随访2年。B组实施单纯药物干预,给予服用拜糖平(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H19990205,规格50mg)用法:每次50mg,每天三次,餐时嚼服。随访2年。C组实施综合干预,给予拜糖平50mg/次,每日3次。同时对其进行给予生活方式干预(与单纯生活干预相同)。随访2年。

1.3观察指标

临床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舒张压、收缩压、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干预效果(糖尿病发病、并发症发生、相对危险度)。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用SPSS16.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患者干预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干预后,各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舒张压、收缩压、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降低(P<0.05)。B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舒张压、收缩压、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低于A组(P<0.05)。C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舒张压、收缩压、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低于A组和B组(P<0.05)。见表1。

B组,空腹血糖t=6.019,P=0.000;餐后2h血糖t=8.972,P=0.000;总胆固醇t=6.137,P=0.000;甘油三酯t=9.471,P=0.000;舒张压t=4.442,P=0.000;收缩压t=4.704,P=0.000;体重t=5.043,P=0.000;体重指数t=5.107,P=0.000;腰围t=4.523,P=0.000;臀围t=4.454,P=0.000。

C组,空腹血糖t=7.167,P=0.000;餐后2h血糖t=10.273,P=0.000;总胆固醇t=7.468P,P=0.000;甘油三酯t=12.286,P=0.000;舒张压t=5.365,P=0.000;收缩压t=6.140,P=0.000;体重t=5.919,P=0.000;体重指数t=6.045,P=0.000;腰围t=5.162,P=0.000;臀围t=4.964,P=0.000。

组间干预后比较,A组VS B组,空腹血糖t=3.943,P=0.000;餐后2h血糖t=3.833,P=0.000;总胆固醇t=3.980,P=0.000;甘油三酯t=4.176,P=0.000;舒张压t=3.776,P=0.000;收缩压t=3.695,P=0.000;体重t=3.451,P=0.001;体重指数t=3.766,P=0.000;腰围t=3.532,P=0.000;臀围t=3.5 10,P=0.000。

A组VS C组,空腹血糖t=5.083,P=0.000;餐后2h血糖t=4.818,P=0.000;总胆固醇t=4.915,P=0.000;甘油三酯t=6.571,P=0.000;舒张压t=4.682,P=0.000;收缩压t=5.015,P=0.000;体重t=4.270,P=0.000;体重指数t=4.564,P=0.000;腰围t=3.998,P=0.000;臀围t=3.968,P=0.000。

B组VS C组,空腹血糖t=4.042,P=0.000;餐后2h血糖t=3.909,P=0.000;总胆固醇t=3.851,P=0.000;甘油三酯t=5.143,P=0.000;舒张压t=3.852,P=0.000;收缩压t=4.327,P=0.000;体重t=3.784,P=0.000;体重指数t=3.805,P=0.000;腰围t=3.301,P=0.002;臀围t=3.295,P=0.002。

2.2三组患者干预效果比较

B组糖尿病发病率、并发症发生率、相对危险度低于A组(P<0.05)。c组糖尿病发病率、并发症发生率、相对危险度低于A组和B组(P<0.05)。见表2。

3讨论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13年公布的最新糖尿病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全球20~79岁成年人共有3.82亿患糖尿病,患病率高达8.3%,中国则已经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患病率由21世纪初的3.2%(个别地区超过5%)增加至9.7%而糖耐量受损(IGT)是指正常血糖和糖尿病(DM)之间的中间状态,即葡萄糖刺激后2h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IGT者可视为潜在的DM人群,有相当多的IGT患者在数年到10年内发展为2型糖尿病目前全球IGT的发生率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我国IGT的发生率已经高达5.4%在有些地区,IGT的患病率甚至已高于糖尿病在IGT阶段进行有效干预是控制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的关键。

近年来国外WHO、ADA、IDF以及UKPDS组织对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诊治均不断在完善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主要取决于不可改变危险因素和可改变危险因素的数目和严重程度,因此针对2型糖尿病的预防,首先需识别高危人群并干预高危因素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包括:有糖调节受损史(IGR),尤其是IGT;年龄≥45岁;超重和肥胖(包括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有巨大儿(出生体质量≥4kg)生产史;高血压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者等可针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干预,预防DM的发生而年龄家族史或遗传倾向、种族、妊娠期糖尿病(GDM)史或巨大儿生产史,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宫内发育迟缓或早产等属不可变因素,目前无法进行干预。

国内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对糖尿病早期的预防工作,最新的国内糖尿病防治指南提出对IGT的干预为(1)健康教育:同血糖正常性糖尿病高危人群部分。(2)其他干预:①生活方式及血糖外其他CCVD风险的管理同血糖正常性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管理,必须再次强调,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②降糖药干预。如严格执行生活方式干预达6个月以上而血糖仍控制不佳(FPG>6.1mmol/L),或高血糖进展,且年轻,经济条件好,有高的健康需求及医疗条件者可考虑使用药物。

国外目前对IGT的主要措施是生活方式干预,通过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适当控制饮食、加强运动锻炼、控制体质量等),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定期检查血糖,密切关注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病,血脂紊乱等)并适当治疗,对肥胖或超重者目标BMI达到或接近24kg/m2,或体质量至少减少5%~10%,每日饮食总热量至少减少400~500kcal,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30%以下,体力活动增加到250~300rain/周,生活方式干预可使糖尿病相对风险降低。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各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舒张压、收缩压、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降低。说明单纯生活干预、单纯药物干预、综合干预均可用于2型糖尿病的预防,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病症,发挥糖尿病预防效果。B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舒张压、收缩压、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糖尿病发病率、并发症发生率、相对危险度低于A组。说明单纯药物干预效果要好于单纯生活干预,仅仅通过生活干预是有限的,药物干预效果更佳,控制效果更好。c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舒张压、收缩压、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糖尿病发病率、并发症发生率、相对危险度低于A组和B组。说明与单纯生活干预、单纯药物干预相比,综合干预2型糖尿病的预防效果更佳,能从多个方面发挥控制血糖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此次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样本量较少,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再进行探讨;观察时间较短,仍需要进一步延长在进行研究。

猜你喜欢

甘油三酯收缩压腰围
高甘油三酯血症
打呼噜会导致血脂异常
你了解高血压分级吗
年轻人最怕甘油三酯高
选腰围 试戴半小时
体检时甘油三酯水平正常,为何仍需注意?
佩戴腰围要注意什么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腰围佩戴有讲究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