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对循证医学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2016-09-11张颜波徐晓燕潘少波等
张颜波 徐晓燕 潘少波等
[摘要]目的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医学院校开展循证医学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选择2008年9月~2015年12月期间学生80例,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对课程知识掌握、沟通和交流能力、自我学习及个人发展能力、检索和搜集资料的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互相协作及团队精神等6个方面,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在课程结束时进行调查。结果 实验组在对课程知识掌握、沟通和交流能力、自我学习及个人发展能力、检索和搜集资料的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互相协作及团队精神等6个方面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特别在对课程知识掌握、检索和搜集资料的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互相协作及团队精神等方面,差异更为突出。结论 医学院校适合开展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学生对课堂教学效果具有较高评价。
[关键词]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学生;医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11-44-04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cine,EBM)教学模式作为21世纪医学教学模式发展的方向之一,我们前期在临床神经病学教学方面,已经初步探索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评价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收集有关教学信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判断,为被评价者的自我完善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其中学生对课堂教学评价非常重要。虽然国内已初步开展多学科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探讨,但尚未有系统的学生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如何有效的进行学生课堂教学评价,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效果评价,对循证医学教学模式的开展和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本文通过研究学生对传统医学教学模式和循证医学教学模式课堂评价的差异,为更好开展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9月~2015年12月期间学生80名,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经泰山医学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带教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授课为主,结合带教教师所掌握的药理学知识及临床经验对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主要根据带教教师的个人技能水平及临床经验做出合理的用药决策。实验组采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首先进行EBM基本知识学习,然后提出实际问题、文献检索及寻找相关证据,组织小组对证据、结果进行讨论,并由指导教师进行点评、总结,结合实际问题,协助小组做出最佳的判断及合理用药决策。两组授课教师无变动;使用的教材、教学总时数及大、小课比例均相等,两组具有可比性。
1.2学生对课堂教学评价调查方法
参照文献,略有修改,自行设计可行性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对课程知识掌握、沟通和交流能力、自我学习及个人发展能力、检索和搜集资料的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互相协作及团队精神等6个方面,每个方面分为显著提高、略有提高和无明显变化三个选项。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在课程结束时进行调查,集中发放问卷,被调查者当场填写,调查者和被调查者均是双盲,调查问卷当场收回,均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
1.3统计学分析
所有问卷结果用Excel XP录入计算机,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学生对课程知识掌握评价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对照组26名(65.0%)学生认为课程结束时对课程知识掌握方面有提高(包括显著提高和略有提高),35.0%的学生认为无明显变化,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和复习。实验组36名(90.0%)学生认为课程结束时对课程知识掌握方面有提高,10.0%的学生认为无明显变化。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课程知识掌握有无提高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68,P=0.007)。
2.2学生对沟通和交流能力评价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对照组20名(50.0%)学生认为课程结束时对沟通和交流能力方面有提高,50%的学生认为无明显变化。实验组29名(72.5%)学生认为课程结束时对对沟通和交流能力方面有提高,27.5%的学生认为无明显变化。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对沟通和交流能力有无提高方面比较,有明显差异(X2=4.266,P=0.039)。
2.3学生对自我学习及个人发展能力评价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对照组21名(52.5%)学生认为课程结束时对自我学习及个人发展能力方面有提高,47.5%的学生认为无明显变化。实验组30名(75.0%)学生认为课程结束时对自我学习及个人发展能力方面有提高,25.0%的学生认为无明显变化。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自我学习及个人发展能力有无提高方面比较,有明显差异(X2=4.381,P=0.036)。
2.4学生对检索和搜集资料的能力评价
从表4可以看出,对照组15名(37.5%)学生认为课程结束时对检索和搜集资料的能力方面有提高,62.5%的学生认为无明显变化。实验组34名(85.0%)学生认为课程结束时对检索和搜集资料的能力方面有提高,15.0%的学生认为无明显变化。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对检索和搜集资料的能力有无提高方面比较,有明显差异(X2=19.013,P=0.000)。
2.5学生对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比较
从表5可以看出,对照组17名(42.5%)学生认为课程结束时对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提高,57.5%的学生认为无明显变化。实验组29名(72.5%)学生认为课程结束时对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提高,27.5%的学生认为无明显变化。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对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无提高方面比较,有明显差异(X2=7.366,P=0.007)。
2.6学生对互相协作及团队精神评价
从表6可以看出,对照组16名(40.0%)学生认为课程结束时对互相协作及团队精神方面有提高,60.0%的学生认为无明显变化。实验组33名(82.5%)学生认为课程结束时对互相协作及团队精神方面有提高,17.5%的学生认为无明显变化。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对互相协作及团队精神有无提高方面比较,有明显差异(X2=15.221,P=0.000)。
3讨论
循证医学是21世纪医学发展方向,推动了21世纪临床医学的变革,循证医学教学或教学模式是循证医学向医学教育领域发展而形成,是适合21世纪医学教育的教学模式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循证医学教育是现代医学教育的核心理念。如何在医学院校开展循证医学教育模式,是目前国内研究的热点,许多临床学科都尝试循证医学教育,并取得初步效果,我们前期也对神经病学课程开展循证医学教学,也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前期选取医学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循证医学教育模式。通过理论考试成绩、病历书写和病例分析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理论考试成绩方面,实验组与其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历书写、病例分析能力方面,实验组分别与其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提高(P<0.01),效果显著。说明循证医学教育模式可增强医学临床实践能力,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开展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可行性强。但目前国内关于基于学生对循证医学教学模式课题教学效果评价的研究较少,所以本文进行学生对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作初步探索。
从本研究可以看出,实验组在对课程知识掌握、沟通和交流能力、自我学习及个人发展能力、检索和搜集资料的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互相协作及团队精神等6个方面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特别在对课程知识掌握、检索和搜集资料的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互相协作及团队精神等方面,差异更为突出。说明医学院校适合开展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学生对课堂教学效果具有较高评价,循证医学教学模式优于传统医学教学模式。传统医学教学模式以教师为课堂教学的主角,在课题授课过程中,课堂大部分时间用在自己讲授课本知识和标准答案,强调自己灌输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熟悉和了解授课内容,学生被动学习,主要为了考试而学习,容易造成厌学情绪,缺少积极性。相反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是在教师授课基础上,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以学生为主角,将循证医学的理念应用到知识的学习中,能让学生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学会以辩证的角度去分析评价所检索到的文献及资料,获得可靠的EBM依据,探索出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方案,从而使学生探索学习的能力以及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得到提升。所以循证医学教学模式,能极大提高检索和搜集资料的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互相协作及团队精神等方面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明显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我国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尚处在起步阶段,取得许多成绩,还存在更多的不足。首先,目前许多大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由学校管理部门制定或者参与其中,过多体现管理者的理念或者想法,过少考虑学生的意见或者建议。应该把师生的意愿或者心声融入到课堂评价体系中去,让学生或一线教师参与到评价指标体系制定的过程中。其次,目前我国大部分课堂教学评价只是走过场,教师或学生是被动参与,从思想上不重视,认为没有多大意义,是一项为达到管理要求而不得不去完成的任务,特别许多学生评价后的大学课堂教学根本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本研究的调查问卷是基于学生为主的评价体系,主要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变化,分为对课程知识掌握、沟通和交流能力、自我学习及个人发展能力、检索和搜集资料的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互相协作及团队精神等6个方面,是学生比较关注的学习问题,并不是管理部门制定条条框框,我们应用此简单的调查问卷,也得到较好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结果。但是我们的课堂评价也是初步探索,也需要进一步在以后过程中细化和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