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外兼举,让阅读更精彩

2016-09-10官仕琴

课外语文·下 2016年1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

官仕琴

【摘要】以高中粤教版选修教材《中国现代散文选读》与课外读物《中国最美散文·世界最美散文大全集》结合为例,通过解读文本寻找阅读的交叉点、传授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教师智慧解读激发阅读兴趣等途径,内外兼举,培养学生良好的散文阅读的习惯爱好。

【关键词】《中国现代散文选读》;阅读教学;阅读习惯爱好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实际教学中,现代散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主阵地。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进行阅读教学,把学生引入五彩缤纷的散文世界,导入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让阅读更精彩,让学生爱上阅读,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散文阅读的习惯爱好之目的。下面以高中粤教版选修教材《中国现代散文选读》与课外读物《中国最美散文·世界最美散文大全集》为例进行具体论述。

一、解读文本,寻找阅读的交叉点

(一)同一文体的交叉阅读教学

粤教版选修教材《中国现代散文选读》以文体之类来建构单元。通过同一文体文本的交叉阅读,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文体散文的特点,为深层次的阅读打下基础。如教材第一单元课文与《中国最美散文·世界最美散文大全集》上篇鲁迅的《藤野先生》、周作人的《乌篷船》、下篇巴尔扎克的《笔友》都是记叙性散文;教材第二单元课文和《中国最美散文·世界最美散文大全集》上篇林觉民的《与妻书》、矛盾的《白杨礼赞》、下篇劳伦斯的《夜莺》《鸟啼》都同属抒情性散文等。

(二)同一主题的交叉阅读教学

在内容方面,粤教版选修教材《中国现代散文选读》根据不同主题分成了五个单元。通过同一主题文本的交叉阅读,有利于学生在阅读中集中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把握散文的特性。如教材第一单元老舍的《想北平》与《中国最美散文·世界最美散文大全集》上篇余光中《思北平、念北平》,下篇川端康成的《我的伊豆》都是珍藏记忆、心系家园的主题;教材第二单元陆蠡的《囚绿记》与《中国最美散文·世界最美散文大全集》上篇汪曾祺的《葡萄月令》,下篇梭罗《秋天的日落》都是融入自然、品读生命的主题;等等。

(三)同一作者不同风格的交叉阅读教学

如教材课文《命名记》与《中国最美散文·世界最美散文大全集》中的文章《中国在我墙上》,作者都是王鼎钧,前者的风格是幽默诙谐,让人啼笑皆非,后者的风格是浪漫而又颓废,使人感动万分。从同一作者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交叉阅读中,可以让学生更好理解作家的多元化的散文创作,扩大学生视野,激发阅读兴趣。

二、传授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

(一)比较式阅读方法

比较阅读是指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或相对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主要是从文章的内容、语言的运用、表达方式、写作手法四个方面去进行比较。如在教学老舍的散文《想北平》后,我向学生推荐阅读《中国最美散文·世界最美散文大全集》中张恨水的散文《五月的北平》,将两者进行比较式阅读。这是同一文体同一题材不同情感的两篇散文,两文都是通过描写北平的院落、树木、花草、物产等平凡事物和日常生活,表达对这座古城的深情眷恋。不同之处是:《想北平》运用对比手法,在平淡舒缓的叙述中,将眷念之情推向高潮,《五月的北平》流露出来的挚爱之情至结尾处变为悲叹,反映了一种失落感。运用比较阅读教学,能更好地揭示知识规律,让学生乐于思考,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学习兴趣。

(二)批判性阅读方法

批判性阅读指的是读者通过阅读文章,阐明作者论点在逻辑上的缺陷,并且能够找出证明论点缺陷的证据,是一个不断质疑并且挖掘答案的过程。如在教学张承志《汉家寨》这篇散文时,我这样引导学生,作品要表达的是一种“坚守”的信念,想一想,“坚守”的是什么?这样的“坚守”有什么意义?它与今天强调高速发展的观念会不会产出矛盾冲突?并将此文和《中国最美散文·世界最美散文大全集》中他的散文《清洁的精神》做比较,思考“清洁的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维持“清洁的精神”有何意义?它与当今风靡时髦的“清洁可耻、肮脏光荣”的准则会不会产生矛盾冲突?现代人又该如何“坚守”,如何维持“清洁的精神”?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开展此环节,让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地阅读文本,充分发挥阅读的意义。

三、教师智慧解读,激发阅读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就必须用教师的人生智慧和思想感情解读文章,使文章亲近学生。如在教学记叙性散文后,我向学生推荐阅读《中国最美散文·世界最美散文大全集》上篇林觉民的《与妻书》,我是这样解读文章:《与妻书》,惟其感人,就在于它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到处都是浓得化不开的真情,缠绵悱恻而又充满激情,充满浩然正气,为国捐躯的激情与对爱妻的深情,两相交融,相互辉映,叫人断肠落泪,而又撼人魂魄、令人感奋。虽然已时隔九十年,但文章的魅力依然,作者对爱妻的那份真情、那份“以天下人为念”、舍生取义的革命者的气度风范,依然令人动容。这样解读文章,唤起了学生的情感与共鸣,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语文教本不是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课内与课外兼举,让阅读更精彩,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爱好。

附注: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研究项目“基于培养中学生阅读习惯爱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立项批准号:2012YQJK177)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阅读教学应拒绝“伪问题讨论”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