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年级蹲踞式跳远教学设计

2016-09-10张拥军

体育教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七年级教学设计

张拥军

关键词:七年级;蹲踞式跳远;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1-0056-02

一、指导思想

本课在设计中,关注两个有效性的实施:一是教师实施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组织与管理的有效性;二是学生运动技术学习过程(学会、会学、学乐、乐学)的有效性。在技术教学过程中,围绕身体练习三要素(技术动作、运动条件和运动课题),改变“运动条件”,调整“运动课题”,关注学生技术学习中的共性和差异,为体育教学有效性服务,实现课程价值。

二、教材、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蹲踞式跳远是人体在短时间内高强度神经活动和肌肉用力克服障碍的运动,对提高学生身体控制和集中用力有重要作用,是有效增强学生速度素质、节奏感和弹跳及身体协调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学生身心特点,本单元教材的教学以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为中心,体验身体腾空时的感觉,同时发展跳跃能力。

2.学情分析

中学生是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教学必须围绕发展体能和学习技能为主。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为蹲踞式跳远第1课时。蹲踞式跳远从小学已经有所涉及,初中一年级是借这一教材来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体验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动作。在本单元教学中,对教学方式进行了一些改变,让学生在快乐与成功中掌握技能。

三、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一是将踏板放在双杠中间,要求学生踏跳起跳后双臂支撑成蹲踞,推杠前摆下,可以站在踏跳板上直接踏跳,或上一步或上三步踏跳自由选择,双杠的辅助激发学生在踏跳后积极向上腾起的愿望;二是踏跳的方法进行原地、上一步或三步分层次教学,适合因材施教,这样就给一部分胆小、技能技术不强的学生以信心;三是为了提高踏跳的成功率,扩大踏跳有效区,减少学生的顾虑,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在助跑与积极起跳上,提高练习的成功率,突破教学难点。

【点评】:本设计的两个创意,一是利用双杠辅助起跳后的空中姿势的控制和体验;二是扩大起跳区,克服学生上板的恐惧心理,提高积极起跳的信心。值得商榷的是,双杠和踏跳板的距离控制、双杠和学生身体条件的匹配、踏跳后双臂支撑这一过程的安全隐患,这些都是设计时要考虑的,创意必须是以有效与安全为前提的,希望大家对这一创意进行实践,将实践的结果反馈给我们。

猜你喜欢

七年级教学设计
怎样激发初一学生初学英语的兴趣
浅谈七年级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初中七年级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参与度
足球:脚内侧踢球的教学设计(片段)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